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所谓名著,通常是指文学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按哲人的说法,都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所谓名著,通常是指文学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按哲人的说法,都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所谓名著,通常是指文学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按哲人的说法,都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达到了顶峰,只是因为这些名著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文艺发展的最高水平。作家、艺术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把他们所处时代的辉煌与罪恶,他们特有的情感体验,都深深地镌刻在文艺的纪念碑上了。因此,那个时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其完美的艺术表达和特有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对那个时代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远不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就是因为曹雪芹以其如椽之笔,通过描绘一个家族的兴衰,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和他深刻的生命体验,无与伦比地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于是,《红楼梦》成了一座纪念碑,一座中国小说史乃至世界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后人不仅从中得到了很多历史的、审美的认识,而且对它包含的文化意蕴,至今也说不尽,道不完。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他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决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小题1: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任何文学名著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代表着一个时代文艺发展的最高水平。
B.任何一部文学名著,都是对整个世界的辉煌与罪恶做出深刻反映的作品。
C.文学名著都必须表达出作者特有的情感体验和作者认识他那个时代的独特视角。
D.文学名著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
小题2:对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名著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
B.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
C.“文革”期间不正常的阅读心态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
D.新时期以来的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
小题3: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典名著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筛选,是不朽的。
B.名著包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值得人们反复品味。
C.名著需要我们多看几遍,因为读一遍就会有一遍的收获。
D.新时期阅读名著应具有开放的阅读心态和多元的思维格局。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名著”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B.“整个世界的辉煌与罪恶”的表述扩大了范围,原文为“作家、艺术家……把他们所处时代的辉煌与罪恶……都深深镌刻在文艺的纪念碑上了”。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最后两段内容。D.强加因果,从原文来看“名著重印”不是重读名著的原因,而是重读名著的条件。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相关语句的意义的能力。C.理解不合文意,原文说“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定 局 楼
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
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
俩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刘伯温佯作不解。
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那潭水未现波纹。
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
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伤亡互见,难分难解。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
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
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
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
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
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
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
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_______,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
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伯温的性格特点。(3分)
小题2:你认为小说的高潮在哪里?理由是什么?(4分)
小题3:“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两人的神态,可窥见他们此时的内心怎样?(6分)
小题4:你怎样理解末段的意思?(4分)
小题5:根据文意推测,在文中省略处刘伯温最终把白子放到了哪里去了?(2分)
小题6: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小说的详略安排十分得当,前半盘棋的斗智斗勇写得十分简略,“关键一子”如何下,写得浓墨重彩,情景毕现。
B.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一个紧张、一个平静的不同心态。
C.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却起伏跌宕。下“关键一子”时,仅太祖的神情举止就经历了松弛——紧张——松弛三个阶段。
D.“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刘伯温还没有最后想好这步棋该如何下,二是他不知道这步已经想好的决胜的一子该不该下。
E、小说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表现了古代封建帝王与臣子之间勾心斗角的权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每年清明时都会在这里进行黄帝陵祭祀。
重视祭祀祖先,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先秦道家学派的《道德经》(《老子》)、《庄子》两部书则从反面说明了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揭示了礼仪的 不足。《道德经》认为,礼仪产生于“道德”废弃以后的时代。《庄子》继承了《老子》对礼仪的观念。《庄子》记载,老子去世时,好朋友秦失来悼念,和一般人的悲哀痛哭不同,秦失是“三号而出”。有人不理解,问他。他解释说,人出生,可谓应时而生;人去世,可谓顺命而行。人只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哪里会有悲痛的情感呢?这说明,老子、庄子通过对自然“天道”的深刻体悟,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超越礼仪形式的约束,甚至认为礼仪所表示的正常感情也不必要,一切顺其自然才好。当然老庄的看法也使得后来祭祀礼仪没有完全被神化。
这里需要指出,在我国古代,从人文角度正面肯定祭祀礼仪的意义,并且认为礼仪所表现的应当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才是占主导地位的观念。
关于古人祭祀对象的基本原则,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清楚的表述。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人将家族世代做官看成“死而不朽”,鲁国大夫叔孙豹不同意这个解释,按照叔孙豹的意见,官位高,俸禄多,世代为宦,都不足以不朽,只有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才可能“虽久不废”,永垂不朽。
这里应当提到孔子的贡献。众所周知,孔子重视“礼”,特别强调“礼”必须以“仁”“爱”为基础,“礼”的实施,又是表达人本思想的“仁”“爱”情感的有效途径。比如,孔子感慨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他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们在进行礼仪活动时,内心还应该有真实感情。在孔子看来,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礼品、礼仪等,都是有形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礼仪形式所蕴涵的礼仪精神。
孟子则进一步将孔子所说的“仁”解释为人的“本心”,他认为真正的礼仪是人本心的自然流露。在政治活动中,如果不遵循礼仪原则,就是“失其本心”。又如,一个人去世后,按照古代礼仪,应该用棺椁装殓。孟子解释说,这不是为了好看,而主要是为了“尽于人心”,表达后人对死者的哀思感情。
根据孔子、孟子的观点,祭祀仪式所表达的,主要就是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后人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这正是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之义,也体现了孟子礼仪要“尽于人心”的意思。
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祖先礼仪,一直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确实,黄帝之所以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后人的祭祀,与黄帝时代取得的巨大文明成就有密切关系,与先民们所立的大功大德紧密相连,后人祭祀黄帝就是在追思他的不朽功德。                                 
(《光明日报》2011年8月6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中国古代祭祀的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存在矛盾,礼仪形式繁琐,违反人的自然性。
B.重视祭祀祖先,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教化,维护宗法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C.把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之人作为祭祀对象是祭祀的一个基本原则。
D.强调祭祀必须由人的内在情感作基础,礼仪要“尽于人心”,心祭重于行祭。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远古先民祭祀黄帝,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在一种庄重的仪式中,追思他如何创造文明,如何造福子孙。
B.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形式和理念,完全受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影响,祭祀礼仪充分表现出儒家的传统文化精神。
C.中国古代祭祀,有着一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祭祀不是一味祭祀鬼神,也不是一味盲目崇拜,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D.中国古代祭祀活动大多是用来表达人本思想的“仁”“爱”情感的有效途径,不重礼仪形式,看重的是蕴涵的礼仪精神。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庄等人对礼仪的批评,也是使得我国后来礼仪形式没有完全被神化,保留了一些理性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B.古代祭祀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这样,中国古代的祖先祭祀礼仪便充满了人文性。
C.今天我们应当肯定祭祀活动对人文精神的陶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有着它独特的价值。
D.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人们的祭祀,延续至今,这为后人祭祀先祖的礼仪具有人文精神提供了精神基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蛮子大妈
[法]莫泊桑
普法之间已经正式宣战的时候,小蛮子的年纪正是三十三岁。他从军去了,留下他母亲单独住在家里。
某一天,普鲁士的队伍到了。有人把他们分派给居民去供养,人数的多寡是根据各家的贫富做标准的。大家都晓得这个老太婆有钱,她家里派了四个。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厨房,揩玻璃,劈木柴,削马铃薯,洗衣裳,料理家务的日常工作,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但是她却不住地记挂她自己的那一个,每天,她必定向每个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可晓得法国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开到哪儿去了?我的儿子在那一团里。”他们用德国口音说着不规则的法国话回答:“不晓得,一点不晓得。”后来,明白她的忧愁和牵挂了,他们也有妈在家里,他们就对她报答了许多小的照顾。她也很疼爱她这四个敌人。
当地的人谈到蛮子大妈家里那四个德国兵,总说道:“那是四个找着了安身之所的。”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乡村邮差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他拿出一张折好了的纸头交给她:
蛮子太太,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您的。您的儿子威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打死了。差不多是分成了两段。我们在连队里是紧挨在一起的,他从前对我谈到您,意思就是他倘若遇了什么不幸,我就好当天告诉您。
现在我亲切地向您致敬。
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二等兵黎伏启
这封信是三星期以前写的。
她看了并没有哭。她呆呆地待着没有动弹,很受了打击,连感觉都弄迟钝了,以至于并不伤心。她暗自想道:“威克多现在被人打死了。”随后她的眼泪渐渐涌到眼眶里了,悲伤侵入她的心里了。各种心事,难堪的,使人痛苦的,一件一件回到她的头脑里了。
但是这时候,她听见一阵嘈杂的说话声音了。正是那几个普鲁士人从村子里走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袋里,并且趁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擦干了眼睛,用平日一般的神气安安稳稳接待了他们。
她和那四个兵同桌吃饭了,但是她却吃不下,甚至于一口也吃不下,他们狼吞虎咽般吃着并没有注意她。
忽然,她问:“我连你们的姓名都不晓得,然而我们在一块儿又已经一个月了。”他们费了好大事才懂得她的意思,于是各人说了各人的姓名。这办法是不能教她满足的;她叫他们在一张纸上写出来,还添上他们家庭的通信处,末了,她在自己的大鼻梁上面架起了眼镜,仔细瞧着那篇不认得的字儿,然后把纸折好搁在自己的衣袋里,盖着那封给她儿子报丧的信。
于是她搬了许多干草搁在他们睡的那层阁楼上,她对他们说明这样可以不会那么冷,于是他们就帮着她搬了。他们把那些成束的干草堆到房子的茅顶那样高,结果他们做成了一间四面都围着草墙的寝室,又暖又香,他们可以很舒服地在那里睡。吃夜饭的时候,他们中间的一个瞧见蛮子大妈还是一点东西也不吃,因此竟担忧了。
四个德国人都踏上那条每晚给他们使用的梯子,爬到他们的寝室里了。那块做楼门用的四方木板一下盖好了以后,她就抽去了上楼的梯子。她赤着脚在雪里一往一来地走,从容得教旁人什么也听不见,她不时细听着那四个睡熟了的士兵的鼾声,响亮而长短不齐。
等到她判断自己的种种准备已经充分以后,就取了一束麦秸扔在壁炉里。它燃了以后,她再把它分开放在另外无数束的麦秸上边,随后她重新走到门外向门里瞧着。
不过几秒钟,一阵强烈的火光照明了那所茅顶房子的内部,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红色的银布似地闪闪发光。
许多人都到了,有些是农人,有些是德国军人。
他们看见了这个妇人坐在一段锯平了的树桩儿上,安静的,并且是满意的。
一个德国军官问她:“您家里那些兵到哪儿去了?”
她用一种洪亮的声音回答:“在那里面!”
大家团团地围住了她。那个普鲁士人问:“这场火是怎样燃起来的?”
“是我放的。”
大家都不相信她,以为这场大祸陡然教她变成了痴子。她就从衣袋里面取了两张纸,口里说道:“这张是给威克多报丧的。”又拿起另外一张,偏着脑袋向那堆残火一指:“这一张,是他们的姓名,可以照着去写信通知他们家里。您将来要写起这件事的来由,要告诉他们的父母说这是我***。我在娘家的名姓是威克多娃•西蒙,到了夫家旁人叫我做蛮子大妈。请您不要忘了。”
一道口令喊过,立刻一长串枪声跟着响了。
她那只拘挛不住的手里,依然握着那一页满是血迹的报丧的信。(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一开始,蛮子大妈很疼爱这四个敌人,主要是因为四个德国士兵会让她想到自己的儿子,也会让自己的忧愁和牵挂得到一些安慰。
B.爱子死于前线的噩耗,使蛮子大妈慈母的心顿时燃烧起复仇的烈火,无怨无恨的人一下子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她沉着冷静地烧死了四个敌人。
C.儿子的战死终于唤醒了她作为一个法国人民的斗志,她不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设计烧死了住在她家的敌人,捍卫了自己民族的尊严。
D.小说通过独到的细节描写,精巧的构思,发人深省的情节设置和出人意料的结尾,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和作者的人道主义思考。
E.在小说开头,作者把主人公放置于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人物都是平淡无奇的普通人,言行也都是与此等环境相适应。
小题2:小说中的蛮子大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前半部分写蛮子大妈和四个德国兵友好相处,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小题4:蛮子大妈在决定烧死四个德国士兵后还留下他们的姓名和住址并托人通知他们的家人,有人认为这一情节设计不够合理,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7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每题3分)
粗犷与细腻
①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
②画册中有不少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这类作品白石老人画了不少。它们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树丛,大抵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蚱蜢,则画得精细极了,那真是刻意求工画出来的。纤细的触须、翅膀上的脉纹、虫脚上的钩齿都历历可辨。这些粗犷和细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③在齐白石的画册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一些这类的作品,只画好了一半。这一半不是人们想象的那“容易画”的泼墨植物,而是那些工笔的草虫。显然在画家的心目中,寥寥几笔的泼墨,有时要比工笔画还难得多,他要留待精神特别好的时候才下笔,不幸有一些还没画成,画师就弃世了。
④粗犷和细腻,意笔和工笔,概括和精巧,辽阔的背景和清晰的事物相结合,是艺术上一项重要的表现方法。以这些画为例,由于有泼墨而成的植物存在,就使人觉得那翅脉毕现的草虫不是活动在一张白纸上,而是藏身在茂密深邃的草莽和树丛中间,而这一切又使草虫显得更加玲珑小巧。
⑤像这一类的表现方法,常常被许多深知此中奥妙的人贯穿到艺术各部门中去。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须眉可辨的老人立在近处;在音乐中,有“四弦一声如裂帛 ”的音节,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 ”的旋律;在戏剧中,有匆匆忙忙打斗几下就过场的戏,也有一生一旦唱它半天的精工片断……那道理,原是相通的。在文学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多么细腻,后两句多么粗犷!把这首小诗和白石老人的草虫画放在一起,你不禁惊异地发现:他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相距千年以上,所致力的艺术门类也不相同,但他们在掌握艺术法则的精髓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⑥既概括而又细腻,这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
⑦从这么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我想到:艺术要求强烈,因此概括要粗放,刻画要细腻。唯有如此,才能干净利落而又形象饱满。事物是辩证的,因此用来反映事物的艺术方法也应该是辩证的。
⑧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小题1:从齐白石画册一些只画好一半的作品中,本文作者得到了什么启示?选出回答正确的一项(  ) 
A.在人们的想象中,泼墨画比工笔画容易画。
B.在画家的心目中,泼墨画比工笔画难画得多。
C.简要概括和精雕细刻都要求我们不惜功夫。
D.有时在简要概括上所用的劲也许比精雕细刻还大些。
小题2:选出对第⑤段的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在表现层峦叠嶂、境界深远的画幅中,立在近处的须眉可辨的老人属画中的工笔。
B.在戏剧中,既有过场戏,又有精工的片段,这与绘画中既有意笔、又有工笔的道理是相通的。
C.在杜甫的小诗中,前两句细腻,后两句粗犷,可见后两句的作用是衬托前两句的。
D.处于不同的时代、从事不同的艺术门类、并且经历也大不相同的艺术家却可以掌握相同的艺术法则。
小题3:根据文意,概括说明运用既概括而又细腻的表现方法能够到达怎样的艺术效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20分)
在澡堂里
效耘
“哎哟,好烫!”
一条嫩腿伸进水里,又慌忙缩了回去。水池腾腾冒蒸气,一个出水口汩汩流着热水,一个出水口汩汩流着凉水。试水的人站着干瞪眼,怕烫,不敢下池子。
“让我来!”后面有人拨开试不水的人,扑通跳进水池。热水烫得他吸溜了一下。他将毛巾撑开,身体沉下去,在水里兜着搅着。热水轻,浮在上面;凉水重,沉在下面。经他一翻腾,上下对流,凉热很快就匀和了。于是他向上招呼:“下来吧,现在正好。”
试水的人哆嗦着身上的肉,吃力而小心翼翼地试了试水:果然正好!便缓缓地将整个身子滑进了水池。
哎呀,真舒服!
澡堂子里水汽蒙蒙。试水的人半睁着眼,扫了对面的人一下,顺便抛过去一个亲切的微笑。那人瘦得不像样,皮绷在骨头上发亮,两排肋骨像小孩玩的木琴。“像个济公。”试水的人想。
“济公”也在欣赏试水的人:一个秃瓢脑袋,油光光的;一脸肥肉,粉团团的;一对招风大耳,再配上圆滚滚的西瓜肚子。“济公”忍不住想笑:这不像个弥勒佛吗?
“老兄真精干。” “老兄真富态。”
于是“济公”和“弥勒”都会意地笑起来。“济公”感到了“弥勒”的和蔼,“弥勒”感到了“济公”的平易,在笑声中他们靠拢了,终于由对面而并排。
“千金难买老来瘦啊!”“弥勒”感叹道。
“也不见得。前天我看到一本杂志上说,还是胖点好。”
“哪本杂志?我倒订了一本《长寿》。”“我也喜欢《长寿》,每期必买的。”
“现在都兴练气功,我试了试,就是不好收功,搞得人魔里魔气的。”
“那就是入了门道了,已经‘气沉丹田’。”“济公”乜斜着“弥勒”深陷在脂肪中的“丹田”,笑冲击着喉咙管,憋着,发出咕咕噜噜的声响。
“花种了吗?”“弥勒”问。
“种了。还养了鸟。有一只红莺,是‘叫口’,吱溜吱溜叫起来,好听极了。”
“我也有一只画眉,叫得还好;就是麻烦,要洗澡,要吃虫,要遛,我哪来许多闲功夫?”
“麻烦才有味道呢。我大孙子勤快,天天捉‘吊死鬼’,我的鸟总有虫吃。”
“哪天去看看你的红莺?”“洗完澡就可以去。搓背吗?”“搓。”
湿淋淋地,两位萍水相逢、一见如故的朋友爬出了水池。“济公”先替“弥勒”搓背,他一碰“弥勒”的身体,“弥勒”便吃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厚厚的脂肪竟没有掩住他的笑神经!“济公”用指头弹了一下“弥勒”的肚皮,警告说:“莫笑,再笑搓不成了!”自己却也禁不住笑了,“好大个肚皮,三指膘总是有的。”
“三指?恐怕未必。最多只有两指。要能送给你一指,咱俩都是标准体型。可惜这不像池子里的水,一翻一搅,就能够匀和。”
接着又是笑。笑声在顾客寥寥的澡堂子里碰过来撞过去,发出嗡嗡嗡的回荡声。他们洗完了澡,开始穿衣裳。
去看鸟吗?”“济公”穿上发黄的汗衫
当然去看。”“弥勒”登上绒衬裤,费力地往上扯,终于掩住圆滚滚的肚皮
“穿了衣裳就去?”“济公”套上了卫生衣。
“唔……这个……”“弥勒”的脑袋被“开司米”憋住了,话说不清楚。
“济公”终于穿上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同时,“弥勒”也在扣毛哔叽中山装的纽扣。“济公”抬起头来,寻找他的朋友,他的“弥勒”,然而他的“弥勒”已经失去了身子,只剩下一颗脑袋,油光光的。一顶帽子“啪”地扣上去,这颗脑袋也迅速发生了质变
在“济公”面前,哪有什么“弥勒”?面前分明站着个大人物:衣冠楚楚,相貌堂堂,神态凛然!
“济公”愣了。刚才还斗胆弹了对方的肚皮!真的弹了么?澡堂里水汽蒙蒙,是出幻觉的地方。“济公”暗暗捻了捻手指,又微微摇了摇头。
也许两人都想再说句什么,但话到唇边,却变成一次稍稍重点的呼吸。
默默地,两人各自走出了澡堂。
小题1:本文主要揭示了什么问题?(限40字内)(3分)
                                                                                          
小题2:文章多次写两人的笑:“吃吃地,哈哈大笑起来”,“禁不住也笑了”“接着又是笑,笑声在顾客寥寥的澡堂子里碰过来撞过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简要回答(5分)
⑴“济公”对自己曾用手指弹过“弥勒”的肚皮发生了怀疑,认为那只是一种幻觉。这种心理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用一句话回答)(2分)
                                                                                          
⑵“弥勒”当时提出想去看看“济公”的“红莺”,这是他的真实想法,还是只是说说而已?说明理由。(3分)
                                                                                          
                                                                                          
小题4:本文遣词用语颇见功力。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或作用 (4分) 
⑴“‘济公’站起来,寻找他的朋友,他的弥勒,然而他的弥勒……”连用三个“他的”有什么作用?(2分)
                                                                                          
                                                                                          
⑵“一顶帽子‘啪’地扣上去,这颗脑袋也迅速发生了质变”。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2分)
                                                                                         
                                                                                          
小题5:对作品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诙谐、幽默是作品的总体特点。作品以“洗澡”同“穿衣”两相对照,产生了良好的戏剧性效果。
B.小说情节凝练、曲折,人物个性鲜明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C.“洗澡”时的对话描写,真切、生动、口语化,又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身份地位,体现了作者语言表现的功力。
D.“洗澡”时两人一见如故,言谈甚欢;穿衣时突然“陌生”和无言,这种变化主要原因在“弥勒”。
E.这不是一篇既有趣又“深沉”的小说,而应该说它就是一篇“沉重”的作品,前面的一些轻松有趣的描写反而增添了它的“沉重”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