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试论“文化低保”“文化低保”是相对于生活低保提出的,在本质上文化低保与生活低保都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的。全面建成惠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试论“文化低保”“文化低保”是相对于生活低保提出的,在本质上文化低保与生活低保都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的。全面建成惠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试论“文化低保”
“文化低保”是相对于生活低保提出的,在本质上文化低保与生活低保都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的。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二者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具体来说,文化低保是政府各相关部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从文化层面对低保群体进行救助。从作用上来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了老百姓吃饱穿暖的问题,那么文化低保则是相对于生活低保所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最广大的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构建所需的“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是为了保障文化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笔者认为“文化低保”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群众要读得懂文化,这是指社会文化弱势群体要平等的受教育。著名学者许嘉璐认为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础,所以把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第二是群众身边要有易得的可触摸的文化载体,这是指文化资源要充分、平均;第三是群众享受文化,把群众文化提升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的高度。狭义上文化低保是为文化弱势群体(如:农民、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易于理解的、最基本的文化读物、视听设备,使他们正常参加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也是文化低保的前两个层次。广义上的文化低保则是基于文化弱势群体所提供的文化教育资源、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制度保障等,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的要求,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化低保建设要借鉴最低生活保障的经验,在具体操作中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点,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统筹规划和建设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
文化低保要注重均等性。党和政府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和要求,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开展文化低保过程中,必须强调均等性,这包括教育资源均等性、文化资源均等性以及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等。
文化低保也要应保尽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个宗旨是“应保尽保”,同样,文化教育领域仍然需要这个法则,文化低保也要“各类人员应保尽保”,将最广大的文化弱势群体纳入到保障之中,尽可能发挥文化低保在平衡教育资源、文化资源方面的作用。文化低保要满足各年龄段、各个文化层次以及各类群体的需求,在资源上予以保障,着力推进文化低保的“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
文化低保要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相结合。文化低保要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形式,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
(选自2011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
小题1:根据文意,以下表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A.政府只有解决了老百姓吃饱穿暖的问题之后,才能构建“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保证让文化弱势群体平等地受教育。
B.许嘉璐认为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础,应该把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文化低保第一层次。
C.广义上的文化低保是基于狭义上文化低保的内容,更强调“文化低保”的实施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D.文化低保借鉴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宗旨“应保尽保”,强化推进文化低保的“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
E.保障文化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教育权益,政府部门才能实行把文化低保提升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的高度。
小题2:下列选项中,对 “文化低保”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低保”是政府部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对弱势群体从文化层面进行的救助。
B.文化低保是为广大的普通百姓日常文化生活构建所需的“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
C.文化低保与生活低保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的。
D.文化低保在实际操作中重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点,同时也必须强调“均等性”。
小题3:综观全文,“文化低保”的实施有何现实意义?请分条概括。(4分)
小题4:根据文意,简要说说“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在“文化低保”建设中的表现?(4分)
答案

小题1:AB
小题2:A
小题3:①保障文化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②促进国家文化安全任务的维护;③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④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意正确即可,四点每点1分。)
小题4:公益性,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是救助性服务性的;基本性,是指建构广大的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构建所需的“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而不是所有文化服务;均等性,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都平等地享受服务;便利性,就是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近参加。(大意正确即可,四点每点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中进行辨析。A项,“只有解决了老百姓吃饱穿暖的问题之后”表述不准确,原文是“二者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B项,“应该把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放在文化低保第一层次”,不是许嘉璐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所以选A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以从文中找到与“文化低保”相关的语段,然后,把选项内容和文段中内容相比较,做出取舍。A“对弱势群体从文化层面进行的救助”表述不准确,原文中是指“文化弱势群体”,这里偷换了概念。所以选A。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是属于局部题,可以从文章中找到与“文化低保”的实施相关的语段,一般都有提示性的句子,如“是…的体现”“是…的需求”“具有…的作用”等,可以根据这些提示性语句,用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如文章第二段结尾“广义上的文化低保则是基于文化弱势群体所提供的文化教育资源、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制度保障等,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的要求,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引用原句,从需求,地位和要求,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来概括。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找到与题干相关的语段,如文章第四段,根据“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各自的特点,从文中筛选出作者在文中对这些特点的观点,进行概括。如“公益性”,要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来找出它的体现;“基本性”,可以从“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的需求角度;“均等性”可以从普遍性、全民性的角度;“便利性”要从全覆盖、共享等方面去分析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怅对花魂
王充闾
去年中秋节前两天,妻子打来电话,说家里的昙花已经绽蕾,马上就将开放,催我快速回去观赏。
推开屋门,只见妻子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那盆平素并不引人注意的昙花。在扁平的叶状新枝的边缘,翠玉般的花蕾,无风自荡,颤颤摇摇,似乎不胜负载;过了一会儿,竟和电影特写镜头里的一模一样,逐渐地,逐渐地张开了,中心闪现出一簇黄澄澄、金灿灿的花蕊,每一茎都像纤细的金丝,又像粉蝶的触须,在微微地颤动。四围的层层花瓣上的每根筋络,还在拼力地向外舒展,仿佛要把积聚了多年的气力和心血,尽情地倾泻无遗。
有人嫌它花时太短,稍纵即逝。其实,这是过苛的挑剔。生命无论短长,关键是看它有无亮色;没有亮色的生命,再长也不过是一片虚空。只要能在“一现”之中,像一颗陨星冲入大气层之后,能在剧烈的摩擦中发出耀目的光华,同样称得上星云灿烂。
据说,昙花原属热带植物,为了避开日间的燥热,便躲在深夜里开花。史载,南宋画家、词人张铉当牡丹开放时,招邀好友举行赏花盛会,宾客齐集后,吩咐开帘通气,立刻满座皆香,然后伴以歌姬舞女,檀板清樽,喧腾彻夜。我想,这种“厚爱”如果施之于昙花,肯定是难以忍受的。
我默坐一旁,仔细地端详着这隽秀的幽姿。超逸,雅静,妙相庄严,这哪里是花?分明是一颗怦怦跳动着的心!此刻,我既满怀着兴奋,也夹杂着一种酸楚与歉疚,不觉慢慢地沉浸在如烟往事的回忆里。
记得是暮春时节,一位朋友赠给我一段昙花的叶状嫩枝。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顺手将它插在一个幼苗尚小的菊花盆里。十几天后,它竟扎下根须,渐渐长大起来。我于养花纯属外行,如何给水施肥,全然不懂。有时看盆里发干,就随手将一大杯凉茶倒进去。赠花的朋友发现后,嗔怪我硬拉着李逵去跟张顺泅水。原来菊花耐湿,而昙花喜干。我这么“一锅煮”,岂不苦了它也!此后,我就把它移进另一个小花盆里。转眼间,一千个昼夜过去了,这株昙花却硬是在寂静的秋夜里悄然开放,把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和盘托出,给人们以爱的温馨和羡的享受。
冰心老人写过这样的诗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想到这些,我益发觉察到心中留下的缺憾。我筹划着,明春一定买个大花盆,满装上肥沃、松软的腐殖土,早早地把它移植过来,殷勤、合理地加以培护。
……
呀!昙花巨大的花冠已经垂了下来,花瓣全部闭合了。再看那青葱的枝叶,似乎也渐形枯萎。这该是长期疏于管理、养分匮乏所致。昙花,昙花!为着绽放一朵奇葩,竟然使尽浑身解数,最后力尽而竭!做人果能如此,也就很够标准了。
自然界的花卉自有其生长的规律,本与人事无关。但事有可鉴,理有可通,有时一些物象也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怅对花魂,我蓦然记起《随园诗话》中记载的一则轶事。一个叫陈浦的老寒士,带着自己的诗稿,请求当时的诗坛巨擘袁枚评点。袁枚日夕游宴于权贵、才女之中,对这个寒士的诗稿并未重视,随手放在一边。几年后想起了这件事,取出诗稿细细品玩一遍,发现作者原是一个才分很高、颇有造诣的诗人,诗稿中不乏一些传世之作。他便忙着打听其人下落。不料,这位老寒士早已在贫病交攻之下黯然故去。袁枚满怀深情地录下已故诗人的七绝:“贫归故里生无计,病卧他乡死亦难。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身后识方干!”然后,凄然地在《诗话》里写道:“呜呼!余亦识方干于死后,能无有愧其言哉!”
这里说的方干,是唐代的诗人,很有才识,科场失意后,息形山林,郁郁以终。后来,朝廷发现了他的才干,追认他进士及第。但逝者已矣,已经于事无补了。这种情况,今天不是也时有出现吗?               
(选自2007年8月8 日《今晚报》,有删改)
小题1:作者认为昙花之“魂”是什么? (4分)
小题2:面对昙花,“我”为什么“既满怀着兴奋,也夹杂着一种酸楚与歉疚”? (5分)
小题3:常见的昙花之作,大多取“赞”,而本文却取“怅”,你认为恰当吗?既然写“怅”,为什么还花那么多笔墨去写昙花之美?请作简要分析。 (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有删改)
(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E.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小题2: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小题3:文末说:“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为什么这样说?(4分)
小题4: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就是:父母活着时,就依礼侍奉;父母死了,就依礼安葬、祭祀。”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就是为父母的疾病忧愁。”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不只是养活父母,更要对父母恭敬。”孔子通过列举具体行为答复了学生的问题,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认知特征,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这是谁的城市化?
肖锋
(一)城市化必须回答两个命题
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迁移,时间之急、规模之大、冲突之剧烈、影响之深远,无以匹敌。
中国的城市化或城镇化必须面对两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是市长的城市化还是市场的城市化?
历史上的城市是自然生成,先有“城”(防卫)后有“市”(交易),逐渐融合为城市。
今天,城市化是一场运动,一场围绕权力、资源的角逐。君不见,“拆城市长”们大手一挥,千年文脉断绝。所谓“国际大都市”清洗一切。老外说,中国的城市越来越没看头了。因为千城一面。
城市策划人王志纲称,城市经营是市长和市场的一场“双人舞”。在这场双人舞中,两者的分工应该是政府主导、企业运营。而实际上,市长们既是指挥官(定规划),又是运营商(搞开发),还是建筑师(指导设计)——建个“标志性”建筑;“给我搞一百年不落后的”;要有突破性的;要有国内没有、国际领先的。他们要的是GDP、税收和表面的光鲜靓丽。
可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人们看到的是越来越陌生的老城和千篇一律的新城。过去三十年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破坏比“文革”十年更甚。
不但老北平、老上海、老广州等都将成往事,老宁波、老青岛、老昆明也成往事。它们是图片上的绝版城市。今天的市长们如何面对后人的指责?
第二个命题:是本地人的城市化,还是与外地人共享的城市化?
未来20年将有约5亿中国人口成为新市民。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51%提高到76%以上。
中国城市化的本质是利益博弈、利益再谈判。城市化关键在“化”,即新移民成为市民以及居民成为公民。其中外来人员融入是社会公平问题。当涉及个人利益时所有漂亮的口号都靠边站。
外来人员检验着一座城市的包容度。“北漂”说明北京容得下他们;“新上海人”说明上海试图包容;“新客家人”或者“过江龙”说明或许最包容的还是饱经市场化洗礼的广东。
革命时期,中国的问题是农民和土地问题;今天,中国的问题是2.5亿农民工及其家属融入城市的问题。这意味着他们要像市民那样,享受学校、医院、养老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据城建部测算,一个外地人变成市民,财政要掏8万元。按目前全国2.5亿农民工计要掏20万亿元(未计其家属)。但这个测算忽略了外地人创造的价值——只有每人8万元吗?
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要成为新市民,他们要享受现代化。可现实是他们乡下回不去,城里进不来。试想数亿年轻人进不来也回不去,中国的城市如何安定?
(二)城市化必须解决两个矛盾
张钦楠的《阅读城市》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条条街道是“句”,街坊是章节,公园是“插图”。透过它们,我们阅读到“人”,活着的和逝去的人。是人缔造了城市也创造了城市文化。
城市的发展有如铺一张底图,然后一层层书写,仿佛古人与今人在对话。而今天是速成城市。权力的大手一挥,于是系统格式化。
正如丘吉尔所说,“人创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在一样的建筑群中,人们一样的服饰,一样的冷漠表情。无论梁思成如何叹老北平,于坚如何叹老昆明,旧城连同那些儿女情长一并被涤荡而去。
一个只有骨干没有细胞的城市,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城市。
随着老建筑的铲除,原来的社区温情也被冷漠取代。城市人疏离化、原子化。于是“老人摔倒不去扶”,于是“小悦悦式悲剧”发生,于是陈水总们就报复社会了。
广州城管被小贩狠抓下体的场景刚为该群体赢回点同情心,延安城管就以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踩头激发声讨,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连为一体。“以暴制暴”或成为城市管理的常态。
厦门是个享受生活的城市。工夫茶与信佛让厦门人温良敦厚。老城区的小吃店,老辈人做不好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因为怕被街坊笑话。哪像现在人脸皮厚,只要赚钱,只求短平快。
以上这些其实都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培护好“社会”的细胞,城市不要疏离化、原子化,要有老礼,要有温情,许多悲剧或许就化为无形了。
(选自《新周刊》第398期,有删节)
小题1:城市化必须解决哪两个矛盾?(4分)
小题2:分别指出两处划线文字的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5分)
(1)城市的发展有如铺一张底图,然后一层层书写,仿佛古人与今人在对话。
(2)一个只有骨干没有细胞的城市,是一个没有魅力的城市。
小题3:如何才能让“城市化”健康发展?依据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共16分)
礼俗文化
刘志琴
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
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别尊卑、辨是非的准则,是起源最早而又展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志”、“舆服志”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管理和统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权力统制财产的体制,没有地位和权力的,有钱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的消费品。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级分配,物化为各个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信念,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规范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礼治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所以朱喜在注解《论语·为政》中说:“礼,谓制度品节也。”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
而植根民众的生活小传统文化在古代可表白为“俗”,俗在《说文解字》中训为:“习也。”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具有习惯性、自发性。俗先于礼,礼本于俗,这才有“礼从俗”,“礼失求诸野”之说,俗一旦形成为礼,升华为典章制度,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从而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最早的史书《尚书》就有天子“观民风俗”的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原伊始,就施行以礼节俗,即所谓行同伦的方针,多次出巡,在会稽山刻石祭大禹,宣告用严刑峻法禁止男女淫佚,把中原伦理推广到全国。历代统治者宣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所谓礼俗,即是以礼化俗,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这是治理社会的方略,也是采自风俗而对民间生活的调适。从这意义上说,俗是礼之源,礼是俗之纲;俗是礼之表,礼是俗之质。礼和俗相互渗化力量之强劲,几乎使礼与俗难分难解。
礼俗文化的特点就在于,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在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礼治凭藉统治地位的优势,以制度的、教化的威力切入生活习俗,以礼化俗,使得礼与俗亦即大小传统的价值差异缩小到最小限度,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这是中国文化整体性的特征。
礼俗文化,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也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要从生活方式发端留下了历史因缘。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清兵入关强制推行满人服装,引起轩然大波;太平军一进入南京就掀起“蓄发易服”的旋风;戊戌维新是从康有为上书剪辫、易服发难;辛亥革命成功立即颁布新服制,推行移风易俗。……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不论是启蒙、革命、建设、破坏,往往都从生活领域发端,究其所以,这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长期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一有社会风云,生活问题往往被政治化,因此本来是完全私人化的生活,在中国往往成为社会思潮起伏变幻的晴雨表,礼俗文化传统的积淀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经消解了意识形态的干预,成为文化转型中最活跃、最广泛而又最受争议的领域。礼俗文化作为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沉潜在民族心理中的思想影响仍在发生作用。                                                         
(节选自《礼俗文化再研究》)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为“礼”的主体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
B.在权利统制财产的礼治体制的古代中国,消费档次必须与地位、权力匹配,而不是取决于钱的多少。
C.“大传统文化”表现为“礼”,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部分;而“小传统文化”则可表白为“俗”,它植根于民众的生活之中。
D.秦始皇统一中原伊始,采取了一系列施行“以礼节俗”的措施,如:在会稽山刻石祭大禹,宣告用严刑峻法禁止男女淫佚,把中原伦理推广到全国等等。
E.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形成了中国文化整体性的特征。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对“礼俗”文意的表述的一项是(  )
A.礼俗,就是以礼化俗,它采自风俗反过来又对民间生活进行调适。这是治理社会的方略,目的是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
B.“礼从俗”,“ 礼失求诸野”之说,无不说明“俗先于礼,礼本于俗”。
C.俗是礼之源,礼是俗之纲;俗是礼之表,礼是俗之质。
D.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相互渗化,力量之强劲,使二者难分难解。
小题3: 结合语境,解释画线部分“晴雨表”的含义。(4分)
                                                                         
小题4:现代社会的今天,祭轩辕、吊屈原、清明扫墓等风俗仍然盛行,国家还把“清明”、“端午”等民俗节日列为法定假日。请从礼俗文化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空荡荡的院子
张蛰
那个院子自从没了他们的声音,就开始了长时间的空旷和寂寞。
以前回家,我都是坐在堂屋的那把自制沙发上跟他们说话,有时也坐在小板凳上,或者门口的那块青条石上。现在,我只能跑到哥哥家的苹果地里,坐在一堆土前,对着里面自言自语,诉说这世他们见过无数次的平淡无奇的喜怒哀乐。风总是从那堆土后轻轻地刮过来,吹我的脸。我知道,他们需要我的消息,那些风就是他们从另一个世界看我的目光。我一动不动,让风尽情地抚摸我。有一回,我忽然无来由地大悲大痛,就在风里大哭一场。我知道他们需要我的哭声,没有我的哭声,他们不放心。
他们非常担心过我的生活,不知道这个唯一去读了书的儿子会走进一个怎样的世界——那个时候,我的心态我的种种言行都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早知道这样,让你念什么书呢?早知这样,把你当条狗养多好……这是我活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带给他们养儿的收获和教训。直到我25岁上结婚,26岁上有子,他们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以后慢慢就好了。
我的确按照他们希望的在变好。上班,吃饭,睡觉,带着孩子去公园,周末去院子里看他们。我开始抽烟,我们互相发烟,在门口的青条石上一支接一支地抽。女儿对着他们喊:“爷爷奶奶!”他们慈祥满面。那是我不曾见过的慈祥。我知道,他们老了。
我决心把他们带到城里去。住住楼房,打打电话,逛逛公园,早晚也在护城河沿上溜达溜达,和其他的城里人谈谈孩子和更小的孩子,谈谈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他们去了,又回了。他们不习惯。
他们又回到乡下的那个院落,喂鸡,喂鸭,养猫,养狗。院子里日升日落,下雨起雾,开门关门,院门吱吱呀呀地响。他们老了,他们的老超过了我的想象。我站在门口,手牵女儿,在正午的阳光下,看他们睡着在院子里的那棵槐树下,一左一右,狗卧一旁,猫躺身上,鸡在啄他们脚上的烂菜叶。女儿喃喃自语:“爷爷奶奶……”我攥紧了她的小手。我站在门口,真不想迈进门里去,真不想叫醒他们。
他们中的一个,终于躺倒在我的怀里。在医院里,我抱着,也是揽着,他大口大口地艰难喘气,艰难地把脸转过来,艰难地说,咱们回家吧。一辈子没这样求过人,这是他最后的愿望。
院子从此少了一半的声音。院门再开再关,声音听起来夸张地刺耳。那种衰败是从院门的青石开始,再没有人去坐在上面抽烟,我看见尘土正侵进青条石细微的纹路里。我看见院落的各处开始有脱落的墙皮,泛起的白碱……我努力地消除它们的存在,都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窗棂有根木条折了,要修,她反对。锅屋墙该刷了,她反对。堂屋的地面该用水泥补了,她反对。那把自制的沙发皮裂了,需要换个新沙发了,她反对。她在静静地等待一个时间的到来。哪儿都不去,守候着一个显得衰败而渐渐空荡的院子。
十年有多长?她把一只猫喂走又把一只猫喂成,那只家狗实在受不了一个庭院的寂寞,在六年的时候趴在屋角的一堆草里,再也没有从夜里醒来。鸡鸭也不养了,她说想素净,不想再在早晨听到鸡飞狗跳的声音。院子的落寞时间太久,让她对声音开始害怕。没有人知道她内心到底有多寂寞有多冷——就像她晚年雾濛濛的眼神,让人无法再看清看到底。她可能清晨了还感觉是晚上,傍晚时又以为是阴天的正午。有好几次,她说,你父亲从地里回来了,扛着锄头,你去接过来。突然有一天,她开始对我交待一些事情,地点,时间,人,事,一清二楚。老家的屋怎么办,还有的一千块钱怎么办,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家的儿孙读书,他们将来的营生。你要照顾着他们啊,我们家,就你是个读书人。她清清楚楚地说。交待好一切她觉得应该交待的事情,就在我不在的某一天,她忍着疼痛走了,离开这个院子。
他们把一个院子彻底交给了我,他们把一切都带走了,只剩下这个空荡荡的院落。我握着女儿的手,再没有招呼的对象。那把破沙发的对面,再没有一对苍老的脸。我再没有勇气坐在门口的那块青条石上,我再也推不开那扇永不会上锁的院门。
空荡荡的院子。我回家,我从千里之外的地方顶风淋雨冒雪回家,再给谁看呢?
小题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三段中“这是我活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带给他们养儿的收获和教训”这句话该如何理解。(4分)
                                                                            
小题2: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概括“父母”的形象特点。(5分)
                                                                            
                                                                            
小题3:本文以“空荡荡的院子”为题,文中也多次描写院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