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心灵踱步张秀亚(1)又是阴天,浮云的帘帏还未曾拉开。火车行过那长遍茅草的山坡,渐渐的速度快了起来。她觉得那垂垂的草叶,好像她的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心灵踱步 张秀亚 (1)又是阴天,浮云的帘帏还未曾拉开。火车行过那长遍茅草的山坡,渐渐的速度快了起来。她觉得那垂垂的草叶,好像她的思绪,如波,如带,纷披,凌乱。 (2)打开车窗,她又似呼吸到青麦那股特有的沁人芳香。比那香味更浓的乡愁,似烟非烟,弥漫开来,沾濡上她的睫毛了。啊,在这阴沉沉的天气,无处不萋萋,在她这怀乡病的患者,也就无处不凄凄了。 (3)她眨了眨眼睛,车子正在浊水溪上的铁轨桥上狂奔,这溪水已经干涸了,只是溪床上一些乱石,大睁着茫然的白眼,无语地凝望着天空。 (4)车子在终点停下来了,她的眼睛自车窗外收了回来,那本单调但有趣的大书,遂暂时向她阖起来了。她走下火车。亲切的目光到处逡巡着。 (5)长髯的老榕树旁边,是几辆饱经风雨的破旧三轮车,那些车夫还认得她,古铜色的脸上,浮漾着古铜色的微笑。在数不清的日子里,在那简陋的车儿上,她享受过多少清风与明月。那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她可以从容地坐在车子座位中间,那两个蠕动的小身子,紧紧地依偎着她,有时候,一张红通通的小脸突然贴了过来,小手开始摸弄她的面颊,拉扯她的头发。她那时感觉到幸福,温馨,毕竟有两个美丽的小生命需要她……想着,想着,她不知怎的竟跳到一辆三轮车上来了。 (6)车子上只有她一个人,空荡荡的,当年那两个可爱的孩子呢?他们的生活的天际线已经扩展了,他们有了他们自己的新天地,他们已不再需要一个母亲过分关怀与扶持……她的嘴角在搐动着,她在笑呢,在笑吗? (7)一缕阳光,穿过了车篷的缝隙,照到她的鬓边。暖洋洋的,她像当年两只温热的小手捧着她的脸,接着,嘘着气的小嘴巴贴到她的耳边来了,“嗯,姆妈,给我五毛钱,去买个大气球。”她笑了,这一次笑得真开心,但还未敢笑出声来,怕车夫听了会感到诧异。车子走过一片凤凰木树荫,顽皮的阳光隐去了,也没有了那甜甜的,泡泡糖味道的耳语了。 (8)车子又转了一个弯,她看到那座图书馆了,白色的屋顶,土红色的墙头,散布着木棉花的影子,有着夕阳一般颜色的木棉花,给人一种古香古色的感受,和墙里边那些旧书的纸色一样,令人总想到过去的日子。 (9)“啊,没有什么,秋天的落叶!” (10)在把玩着那些落叶时,她每随口念出那几句译的诗。的确,一片普通的枯干了的叶,原本没有什么,只是它代表着一个浅碧的春天,一个浓艳的夏日,一个有回忆的瑰丽生命。 (11)车子停下来了,也打断了她的沉思。啊,这是她的老“家”呢──什么地方才是一个游子的“家”呢。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谁家孩子养的鸽子在吐着泡沫般的声音。邻居门口的榉树,守望着一地日影,一条发亮的蜥蜴,在她这旧宅的短墙上爬过去了,是她的断了线的思想吗? (12)她原来是想在这个旧家里呆一个下午的,但是到了门口,看到那锈了的铁锁,实在不想进去了。那宅院里满潴着一池清水似的寂静,她不想去搅动它。 (13)这些残破的砖头,这么多年来,看过多少次她的身影的闪出闪进,听过多少次她的絮语同歌声?真的,如今她已忘了那些老歌,那些可爱的老歌。她如今转而爱谛听寂静,她多喜欢那两句:“虚空至极,转觉万籁有声。”她如今已会自“无”中寻求“有”了。 (14)太阳渐渐地斜下去了,她一直还未开启旧宅门前那把锁,任着它生锈吧,任着它锁住一地夕阳吧,她又要走了。 (15)她默默地祝福,为了她那些老邻居,为了她的这座旧舍,为了这条长巷,为了这座小城。 (16)当晚,她又坐夜快车回到某城,她觉得很疲倦,也很快乐,她已做了一次心灵的踱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将个人情思与人生感悟相结合,意蕴丰富,引人共鸣。 | B.“她”因思乡而归乡,在回乡过程中找到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自己的快乐,感受到了内心的充实和宁静。 | C.文章第(5)到第(7)段将“她”的现实所见与过去与孩子的点滴回忆交织,既充满了往事不再的痛苦,也有亲子之爱的美好幸福。 | D.本文以时间和空间为序,记叙了“她”回乡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她”内心复杂的感受和人生的感悟。 | E.“她一直还未开启旧宅门前那把锁”是因为老家静悄悄的,作者心情也恢复了宁静,不愿打扰。 小题2:“她”的这次“心灵踱步”,情感丰富,请简要概括其情感的变化。(6分) 小题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11)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小题4:文章说,“她如今已会自‘无’中寻求‘有’了”。请结合文本及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6分) |
答案
小题1:AC 小题2:思乡的不平静(心绪不宁、复杂)——陷入回忆的感动(感伤)和幸福——结束旅行后的平静充实快乐。 小题3:(1)写出了“她”老家环境的安静,(2)表现了“她”心境的平静,(3)为后文“虚空至极,转觉万籁有声”作铺垫,(4)解释了“她”走到家门也不进去的原因。(每点1分) 小题4:(1)这句话的意思是:她如今已经从离乡的空虚失落中寻找回丰富而快乐的回忆,让自己变得充实而幸福了。(2)文章中的“她”从归乡初始的情绪忧伤而复杂,表现她因离乡而空虚无依,归乡后的所见唤起的丰富回忆,最后发现原来回忆一直都在,而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幸福和充实。(3)现实中也是如此。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几乎已经忘了家的味道,但是一棵树、一句乡音、一首歌就很容易唤醒自己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内心又变得丰富而充实。 或者,(3)现实中也是如此。当周遭安宁,内心虚静时,人们脑中常常会闪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或许是回忆,或许是畅想,思绪联翩,内心也因环境和心境的虚静变得越发丰富。正如周国平《丰富的安静》所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每点2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没有夸张(比喻——4段,将车窗外的景色比喻成“一本大书”。比拟——3段,乱石“大睁”着茫然的白眼,“无语地凝望着”天空。排比——15段,“她默默的祝福,为了她那些老邻居,为了她的这座旧舍,为了这条长巷,为了这座小城。”)C.没有“痛苦”,而是沉浸在回忆的感动和幸福。 小题2: 试题分析:做这道题先要理文章的思路。开头的纷乱(怀乡病)和结尾的宁静是比较容易找的,中间的变化该如何去分析概括呢?要注意文章中间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准确概括。同时还要注意,有些内容要点是在字面上就可以找到的,有些则要另行概括了。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段景物描写处在文章的中间,或者说是在高潮部分,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除了注意当时的人物心情外,还要注意和上下文的情节的关系。 小题4: 试题分析:首先要准确理解“无”“有”的含义。所谓“无”,是指因离乡而产生的空虚失落,所谓“有”,是从“无”中寻来,指因回忆而产生的充实幸福。然后,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领悟类似的境界。最后,答题的语言不能太直白,也要有一定的意蕴。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22分) 山人相望风雨中 ①第一次,这样整天地坐下来,静静地与泰山对视,是因陪朋友登山受风雨所阻而形成的。 ②好友自远方来,专为登临久仰而未谋面的泰山。谁知一冬一春少雨雪的好雨偏偏下在了今天。雨雾笼罩了整个世界,天湿了,地湿了,登山的心情全湿了,沉甸甸的,烦躁躁的。看看雨丝在微风中舞啊舞,不紧不慢,没完没了。无奈,我们在窗前坐,来,望着山,等…… ③泰山是一道世人瞩目的风景,居室楼是山怀里的颗颗纽扣,我的蜗居仅是纽扣上的一个小点,高挂楼顶,恰恰与大山形成极好的对视角度。只可惜整天疲于奔波,人乏心更累,哪顾得上认认真真地看它一回。值此闲暇,静下心来,细细看风雨中的山,好似酷夏午后慢慢品一杯“雨前”,慢慢品出诸般滋心润肺的味道。 ④山整个地浸在雨里,湿漉漉地装在我窗口里。正对着的是主峰,两翼延绵东西。草木葱茏的繁华让寒冬褪去,雨幕挡住了雀跃攀登观赏膜拜的人群,连同纷乱与嬉杂,只有细雨微风裹着无言的沉默,在山的脸颊上抹。 ⑤挂上主峰的是雪,白皑皑的,落进低处起伏山包的是水,悄无声息地把土石树木濡湿浸黑,黑和白随意一叠,自然构成一幅茫茫大海上泊着艘洁白巨轮的写意。简单、清丽,透着初春疏雨特有的朦胧、柔和、静谧。所有细节被删去了,令人心仪的景观珍宝,被人忽略的山岩顽石统统模糊成没有差别的一片,平日里闹得满山沸沸扬扬的历史卷帙和永远说不完的荣枯生灭故事,早已收藏进大山深处。山,头顶着天,脚踏着地,袒露出自自在在、从从容容的风骨,留一个空空灵灵、清清静静的境地,任我们审视。凝望它安然端踞的姿容,体验到一种肃穆的深邃,一种由静而升腾起的苍莽大气。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频频临访、苦苦思辨泰山伟大之所在,是否只在感受到了它守中持恒、超然物外的从容宁静气质之后,才有了“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的结语? ⑥我友也在全神贯注。突然头不回地问我:“山上有河吗?”有啊,直贯上下的中溪、通天河,穿行西麓的彩石河,还有……何止一条。不过它们随季节变化而消长,不像大山,始终如故地迎送无常的四季。雨季来了,任雨暴风狂、雷劈电击,山默默承受,把创伤埋进心底,坦然地把丰水供给草木,送给河流。于是,河水翻腾飞溅,随势应变地跳跃奔流,水声回响在山城间。多彩的卵石趁机拥挤碰撞得唧唧喳喳,热闹得令人炫目。雨季去了,山无言地忍受烤裂的曝晒,不惜输出脉管里的血支撑草木洒下一片绿阴。而河顿失滔滔,消落到流细声微,枯竭到河道自身迷失。此时此地,你怎能看得到呢?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句哲言吗:自然界的奇迹都在相对的静态中酝酿,动是宇宙的本能,静是自然的灵魂。静是动之后的一种沉淀、修整、提升。静是一首诗,一种美,一种境界,具有超凡的影响力。泰山悟出了这一道理,从而获得了对事物对自己把握的力量,凝结出任物交依然故我、宠辱不惊的庄重品质,不愧是自然界的仁者。主峰西侧平坦的一段,那是天街,是这座城市最北边的一条街。其实山与城本来就是一体,山与人始终共生共存、相亲相伴。城从南向北走到头便是山,由盘道接天街直到极顶。沿途的各种营生与城里一样红火。这影响不了山的静,它形态静心更静,静到了人们一走进它,自觉不自觉地多了一种持重和规矩。从山顶开始就有居民,一路下来到山脚,汇聚成人挨人的城池。山因有了居其中、行其中的人,除去许多横空盖世凌人的孤苦和傲气。正因如此,山在泰城人心中更增加了分量,增加了敬仰的虔诚。外地人诚惶诚恐地前来对山顶礼膜拜,却对挑山工气使颐指、不屑一顾,殊不知,在这里山与人不可分离,伟大与平凡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线。 ⑦一种心态导致一个时代的风尚。 ⑧一旦静到泰山一般,还有什么能失去的,又有什么不能得到的? ⑨与友相对。 ⑩我说:山,是我窗上的一幅巨画,有了它,高挂的斗室就是我灵魂的栖息地,永远。她说:不虚此行。 小题1: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在这里山与人不可分离,伟大与平凡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线。 小题2:文章标题是“山人相望风雨中”,为什么在第6段插入朋友对河的询问?(6分) 小题3:第8段“一旦静到泰山一般,还有什么能失去的,又有什么不能得到的”一句话自成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最后以朋友“不虚此行”的话结尾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4:本文在构思、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句子分析。(6分) |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一种叫做真养产碱杆菌的不起眼的土壤细菌具有一种天然性能;只要受到压力,它们就会停止生长并竭尽所能产生复杂的碳化合物。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教会了这种微生物一项新技能:他们修补了它的基因,从而使它能够制造一种叫做异丁醇的酒精燃料,可以直接取代或者兑入汽油。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科学家克里斯托弗 布里格姆致力于开发这种经过生物性改造的细菌,目前他正尝试让这种生物将大量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从而使它能够利用废气制造燃料。 布里格姆解释道,在微生物的自然状态下。当它的基本营养物质来源,如硝酸盐和磷酸盐受到限制时,“它就会进入储碳模式”,就是在它感觉资源有限时储存食物以备后用。 “它所做的就是尽可能获得碳,并将其以多聚体结构储存起来。而这个多聚体的属性与很多用石油制成的塑料相似”,布里格姆说道。通过敲除一些基因,再插入另一个生物的基因,并且修补其他基因的表达,布里格姆和他的同事们成功地使这种微生物不再产生塑料转而产生燃料。 尽管团队致力于使微生物将二氧化碳作为碳源,但通过略微不同的调整,同样的微生物就能拥有将包括农业废物和城市垃圾在内的几乎所有形式的碳源转化为有用的燃料的潜力。实验室环境中的微生物已经可以将果糖(一种糖)作为碳源了。 “结果表明,持续培养这种微生物可以获得大量的异丁醇”,布里格姆说。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优化系统以提高生产率,同时设计工业化水准的生物反应器。 布里格姆说,不像在一些生物工程系统中,微生物需要破坏微生物的细胞才能在体内产生期望的化学物质,真养产碱杆菌天生就能将异丁醇排入周围流体中,进而使其被连续不断地过滤出来,而生产过程不会停止。他说道,“我们不需要额外的转运系统将它转运出细胞”。 许多研究小组通过包括其他转基因生物在内的多种途径获得异丁醇产物。至少已经有两家公司做好了将它作为燃料,燃料添加荆或化学产品原料生产的准备。与其他被推荐的生物燃料不同,异丁醇几乎不需要改造就可以用于现有的发动机,一些赛车中已经使用了异丁醇作为燃料。 麻省大学达特茅斯分校的生物学副教授马克 希尔比指出:“这个方法相比由玉米提炼的乙醇产品有许多潜在的优势。细菌系统具有可扩展性,理论上可以在工业化环境中产生大量的生物燃料”。他补充道:“这个系统的潜力尤其体现在可以从废料或二氧化碳中提取出碳,因此不会影响粮食供应。”总之,他说,“这个方法有很大的潜力”。 (节选自《环球科学》,顾卓雅译,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异丁醇”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异丁醇是一种酒精燃料,可以直接取代或者兑入汽油,作为燃料使用。 | B.异丁醇可以由持续培养经过基因改造的真养产碱杆菌大量获得。 | C.异丁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可以作为燃料添加剂或化工原料。 | D.异丁醇是一种多聚体结构,它的属性与很多用石油制成的塑料相似。 | 小题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过生物性改造的真养产碱杆菌,已经能够利用二氧化碳、果糖、农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等各种碳源制造燃料。 | B.异丁醇不需要任何改造就可以直接用于现有的汽车发动机,一些赛车中已经使用了异丁醇作为燃料。 | C.在微生物的自然状态下,当真养产碱杆菌的基本营养物质来源,如硝酸盐和磷酸盐受到限制时,它就会停止生长,尽可能获得碳,并将其以多聚体结构储存起来。 | D.在生物工程系统中,微生物需要破坏微生物的细胞才能在体内产生希望的化学物质。 | 小题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细菌系统生产燃料,理论上可以在工业化环境中产生大量的生物燃料,廉价高效,它必将取代现在的石油,成为人类燃料的主要来源。 | B.如果能够用真养产碱杆菌将大量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来制造燃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 C.研究人员致力于优化微生物燃料生产系统的生产率,同时设计工业化水准的生物反应器,就可以使这套系统安全可靠,消除其生态风险。 | D.美国大学研究出由微生物大量制造燃料的方法,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将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共23分)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节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 B.第一段中划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质上是作者觉得。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出现了三次非常重要的发展变化。 E.本文采用了比较、比喻、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小题2:文章开头说:“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5分) 小题4: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8分) |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20分) 信 梁实秋 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过于在案上发现一大堆信——平、快、挂,七长八短的一大堆。明知其间未必有多少令人欢喜的资料,大概总是说穷诉苦、琐屑累人的居多,常常令人终日寡欢,但是仍希望有一大堆信来。Marcus Aurelius 曾经说:“每天早晨离家时,我对我自己说,‘我今天将要遇见一个傲慢的人,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一个说话太多的人。这些人之所以如此,乃是自然而且必要的,所以不要惊讶。’”我每天早晨拆阅来信,亦先具同样心理,不但不存奢望,而且预先料到我今天将要接到几封催命符式的讨债信,生活比我优裕而反来向我告贷的信,以及看了不能令人喜欢的喜报,不能令人不喜欢的讣闻等。世界上是有此等人、此等事,所以我当然也要接得此等信,不必惊讶。最难堪的,是遥望绿衣人来,总是过门不入,那才是莫可名状的凄凉,仿佛有被人遗弃之感。 有一种人把自己的文字润格订得极高,颇有一字千金之概,轻易是不肯写信的。你写信给他,永远是石沉大海,假如忽然间朵云遥颁,而且多半是又挂又快,隔着信封摸上去,沉甸甸的,又厚又重——放心,里面第一页必是抄自尺牍大全,“自违雅教,时切遐思,比维起居清泰为颂为祷”这么一套,正文自第二页开始,末尾于顿首之后,必定还要标明“鹄候回音”四个大字,外加三个密圈,此外必不可少的是另附恭楷履历硬卡片一张。这种信也有用处,至少可以令我们知道此人依然健在,此种信不可不复,复时以“……俟有机缘,定当驰告”这么一套为最得体。 另一种人,好以纸笔代喉舌,不惜工本,写信较勤。刊物的编者大抵是以写信为其主要职务之一,所以不在话下。因误会而恋爱的情人们,见面时眼睛都要迸出火星,一旦隔离,焉能不情急智生,烦邮差来传书递简?Herrick有句云:“嘴唇只有在不能接吻时才肯歌唱。”同样的,情人们只有在不能喁喁私语时才要写信。情书是一种紧急救济,所以亦不在话下。我所说的爱写信的人,是指家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暌违之后,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忆,有所感,不愿独秘,愿人分享,则乘兴奋笔,借通情愫。写信者并无所求,受信者但觉情谊翕如,趣味盎然,不禁色起神往。在这心情之下,朋友的信可作为宋元人的小简读,家书亦不妨当作社会新闻看。看信之乐,莫过于此。 写信如谈话。痛快人写信,大概总是开门见山。若是开门见雾,模模糊糊,不知所云,则其人谈话亦必是丈八罗汉,令人摸不着头脑。我又尝接得另外一种信,突如其来,内容是讲学论道,洋洋洒洒,作者虽未要我代为保存,我则觉得责任太大,万一庋藏不慎,岂不就要湮没名文。老实讲,我是有收藏信件的癖好的,但亦略有抉择:多年老友,误入仕途,使用书记代笔者,不收;正文自第二页开始者,不收;横写或在左边写起者,不收;有加新式标点之必要者,不收;没有加新式标点之可能者亦不收……因为有这样多的限制,所以收藏不富。 信里面的称呼最足以见人情世态。有一位业教授的朋友告诉我,他常接到许多信件,开端如果是“夫子大人函丈”或“××老师钧鉴”,写信者必定是刚刚毕业或失业的学生,甚而至于并不是同时同院系的学生,其内容泰半是请求提携的意思。如果机缘凑巧,再加上铨叙合格,连米贴房贴算在一起足够两个教授的薪水,他写起信来便干干脆脆的称兄道弟了!我的朋友言下不胜欷歔,其实是他所见不广。师生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 书信写作西人尝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其亲切细腻仅次于日记。我国尺牍,尤多精粹之作。但居今之世,心头萦绕者尽是米价涨落问题,一袋袋的邮件之中要拣出几篇雅丽可诵的文章来,谈何容易。 小题1:“信”在本文中有哪四个别称?(4分) 小题2:第2、5两段中画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朵云遥颁: 阶级升黜: 小题3:作者收藏信件应符合什么样的要求?请结合文中第4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不超过20个字。(6分) 小题4:从本文可以看出梁实秋的散文具有什么样的独特风格?请试作探究。(6分) |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8分) 雅与俗 莫 邪 ①从前倪云林雅士,因为不肯替张士信作画,有一天被张士信捉了起来,鞭打几死。可是他在被鞭打时,不发一言。有人问他缘故,他说:一开口就俗了。 ②不得了,这样的雅士,连性命都不顾,真正少见。然而这样的做作,不也有一些太雅之嫌否?因为在我看来,不开口只能算作强硬不屈,是个好汉,与雅无关。如果存心要以此为雅,就未免太雅而成俗了。 ③太雅成俗,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的“雅得太俗”一样。当时一般斗方名士,动不动就饮酒看花,吟诗作赋,自命风雅,于是给吴敬梓大大地嘲讽了一阵,至今当为话柄。 ④这种雅习,到了今天,似乎风流余韵,依然未绝,或者竟是变本加厉,有行必雅,无事肯俗。别的不必说,即以几个人的别号笔名而言,早已竭尽雅之奇观,不能不使人叹为雅之极致。 ⑤我不是说,那些名字不雅。恰恰相反,我是承认它们的雅的。可是一人始倡,多人从风,任何雅事,都成了俗不可耐。正如宋之苏东坡是雅人,多雅事,明之唐伯虎、张孟晋之流,邯郸学步,扭捏作态,就使人要发呕了。 ⑥要一定专为雅与俗下定义,当然不是容易的。不过我说,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些范围,除了始倡者雅,从风者俗外,还有有意者俗,无心者雅。倪云林之俗,我就为了他的有意。他本来是元末明初人,元人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别号的,所以他号为云林子,这就是他的俗的表征之一。至于他的故意嗜洁,无非学学朱元璋,也徒见其俗气熏人耳。 ⑦莫君利哀(仿高君尔基的雅称)所写的《装腔作势》,就是为这些雅人写照的。我想要收集这项材料,恐怕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正可以车载“之”计量,汗牛“之”充栋吧——用两个“之”字,文气便雅。 ⑧不过雅事只止文人有份,不识字的浑人是无份的。因此既有文人的太雅成俗,也就有了浑人的太俗成雅。党太尉的销金帐里,羊羔美酒,就是个明证。而梁山黑旋风开口老子,闭口铁牛,实在妩媚可爱,端的不俗。就是鲁迅笔底下的阿Q,几声我要……,我也认为是近代第一雅人。为什么呢?也不过为了他们的一片天真,无心于雅。其所言所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却自然地绝妙千古,俗得太雅耳。 ⑨文人中毕竟黄山谷是有点道理的:到了宣州,有人请他写字,他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有人因为他给了俗人,为他可惜,他就笑着说,有不俗的人,引一个来看看。这话真正痛快极了!反过来说,谁是雅人呢?谁不是俗人呢?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雅与俗的究竟来。 ⑩我时常听见人们说,文章要做得“雅俗共赏”,方为妙文。这话,我有些不相信,因为雅能赏的,俗未必能赏;俗能赏的,不一定雅能赏。因此,我想,也许“雅俗不共赏”,方是妙文吧。至于我这篇不妙文,既难追雅,又难谐俗,也就只好“雅俗不共赏”了。 小题1:文章认为应怎样区分雅与俗?结尾处画线的句子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文章观?(6分) 小题2:第⑧段的议论有什么特色?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请简要说明全文的论述思路。(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