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木屐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木屐 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 “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本文以饱满的情感、精巧的构思、朴实的语言,刻画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他们各自对生活的追求,表现了“我”对父辈生活的深深思索。 | B.本文选材上都是选取了生活中的小事,但却以小见大,表现了父辈深深扎根于土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 C.(11)段中写到爸爸“神色黯然”、“挤出一丝笑”,刻画了爸爸内心复杂的情感,包含了不忍分离的父子情深,也包含了父亲对祖业无人继承的失落。 | D.文章最后,爸爸送“我”的一双“新雨靴”,蕴涵着爸爸希望“我”学成归来,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沉嘱托。 | E.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样,都以深沉的笔调,表现了无私的父爱和父子情深;同时也表达了曾经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 小题2:文中反复写到“屐齿印”和“江南雨的惆怅”,这样写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作者说:“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你怎样理解?(4分) 小题4:请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6分) |
答案
小题1:AC 小题2: (1)屐齿印:木屐是本文的线索(1分),既表现了无私的父爱(1分),又突出家乡的贫穷(2)江南雨的惆怅: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1分),表现作者对贫穷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的伤感与压抑(2分)。 小题3:视野狭窄、思想闭塞、观念落后使父辈和乡亲固守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摆脱贫困(3分)。这是作者对处于贫穷的父辈与乡亲落后生活的深深思索(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 “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等表现父亲的勤劳(2分);背我过河、“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等表现父亲的慈祥、善良(2分);“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等表现父亲的保守(2分)。(本题必须结合原文分析,只答父亲勤劳、慈祥、善良、保守而缺少分析的只能得一半分;另外答父亲节俭、坚韧、敦厚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B项“以小见大”不对:D“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深嘱托”不对;E“表达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不对。 点评:此题是高考中必考内容,难度一般,要求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思想有准确的把握,不可无中生有,也不可拔高,题支乍看对差不多对,但是要细细的推敲,找出破绽,可用排除法。 小题2: 试题分析:文章的题目是木屐,行文过程中都是围绕木屐写的,所以木屐是本文的线索,带有深深地感情。“惆怅”是反映情感的词,在文中多次提到,是全文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因为生活贫穷),奠定了感情基调。 点评:此种题型是必考题,难度不大,主要是考察了文章的结构及情感,结构可以从引出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贯穿全文等方面分析,情感应当在读完全文后,从总体上把握,要全面、准确,不可拔高,不可偏废。 小题3: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里的“斗笠”“木屐”是代之作者家乡的生活方式,“永远走不出的圆”可以看出,家乡的原有的生活方式是无法摆脱的,贫穷是依然不存在的,包含着作者的深深地思考。 点评:此种题型难度一般。也是必考题,要求考生要对所分析的重点的语句放在大的背景里有所理解,正确的从语句中提炼出作者要传达的信息,然后结合文章的思想进行分析。切记前提是正确理解,这点很关键。 小题4: 试题分析:解好此题要从整体上对原文有一个熟悉的掌握,可以从原文中的语句进行提炼,如第一段中“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说明父亲的勤劳,第七段中的父亲背我过河的场景,和第七段中父亲“轻轻”的打我的场景,说明父亲对孩子是疼爱的,有慈祥善良的一面。还有第十一段中“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可以看出父亲希望我离开农活,可见父亲有保守的一面等。 分析:此种题型是高考题必考题型,难度一般,关键是要回到原文去发现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句子,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总结(有时可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注意,人物性格是立体的多方面的,回答要全面。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莫言在世界文化版图上为人们贡献了一种中国化的叙述图景——一种中国的地方性知识。“《檀香刑》全书弥漫一种难以言状的血腥暴力感,然而这种暴力和血腥又是那样美,以至于当代文学理论界对此束手无策。如何解释这种特殊情况的“美”,我们需要一种该地方性知识的内部逻辑。”而这种逻辑的发现,我认为是20世纪末,中国现代小说终于诞生了自己的典范作品的标志。 在语言上,我认为莫言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汉语言体式,展示一种方腔小说的可能性,《秦腔》(贾平凹)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话的乡土小说,那种乡土无法发声的小说。《秦腔》好就好在,它是有声音的,这个声音,我数年前在莫言的《檀香刑》中就听到了,并且很赞赏,写文章传扬一通。我把莫言和鲁迅比,鲁迅的小说是没有声音的,里面的人不说话,因为没有知识、没有智慧,不配说话,也说不出话,或者,因为太有知识,太有思想,这种人看得太透,颓唐了,不愿意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阿Q、闰土是前一种人,“在酒楼上”的“孤独者”等人是后一种人,鲁迅小说里主人公的这种无声,和鲁迅小说的不能读,不能发音,是一致的。反过来,莫言小说在寻求一种声音,他的人物是唱着的,赵甲是一个没有什么知识、修养,更没有自觉意识的人。但是,莫言对赵甲的处理,与鲁迅对阿Q的处理完全不一样。他让赵甲近乎狂欢化地发声,小说里充满了鸹噪,莫言把它定义为“猫腔”。当然“猫腔”是莫言想象的。《秦腔》也是如此,它是发声的,但是,它的声音要比“猫腔”弱一点,所以它能被批评家们理解,或者准确地说,它能被那些评委理解。 相比较而言,在语言上,莫言走得比贾平凹极端,尽管我认为这种极端,对于汉语小说的尝试来说,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也许正是这种极端,让莫言的在现代汉语创作上,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前辈们的路径,而且走得非常远。他彻底地摒弃了那种西化的知识分子语言,在中国民间语言的土壤上,建构了一种真正的汉语语言——我把这种语言称为“非普通话”的“方音”语言。 莫言获奖,会成为很多人的论据,来论证我们作为现代文化大国的崛起、实现以及等等。但是,我想说的是,莫言的获奖,与其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失败,他正是一个站在现代启蒙文化、现代白话文创作的废墟上的一位作家,他显示的可能是汉语作为方言而不是作为普通话的胜利,他显示的可能是汉语小说作为民间说唱文学的延续、一种汉语叙事传统的胜利,而不是现代白话小说的胜利,他显示的是汉语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胜利,而不是一种普遍知识的胜利。 莫言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获奖的汉语作家,他的获奖,显示了一种文化自信的可能:汉语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汉语,汉语小说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汉语小说?汉语小说如何对世界构成贡献? 也许我们应该暂时抛开价值判断,抛开20世纪的种种政治鸿沟,从诺奖中学会如何来看待我们自己的语言和叙事。 (节选自葛红兵《文化大国的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 小题1:下列选项中符合对加点字“声音”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小说《阿Q正传》中“阿Q”那类人发自肺腑的对生活的感叹。 | B.是《秦腔》中人物喧嚣下的悲伤,热闹后的寂寥时那种综合性的乡土声音。 | C.是鲁迅小说中的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的那些无语与叹息。 | D.是对生活的聒噪,狂欢式的表演,犹如赵甲这个人物在行刑之前的叫嚣。 |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贾平凹相比,莫言在语言上走得极端,这种极端与前辈的语言创作完全不一样,这让作者为之担忧万分。 | B.作者认为“莫言的获奖,于其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失败”,言外之意他不赞成这次诺奖的结果。 | C.莫言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依靠他所创造的独特的汉语言体式,作者将其称为“非普通话”的“方音”语言。 | D.莫言的获奖,显示了一种文化自信,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待我们自己的语言和叙事。 | 小题3:下列不属于作者认为莫言能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的一项是( )A.他的作品中体现了许多中国地方性的知识。 | B.他继承和发展了鲁迅、贾平凹等人的写作技巧,并将白话文小说带向世界。 | C.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对民间说唱文学的延续和汉语叙述传统的优势。 | D.莫言彻底地摒弃了那种西化的知识分子语言,在中国民间语言的土壤上,建构了一种真正的汉语语言—— “方音”语言。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一 方 阳 光 (1)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碉堡”里出生的。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即使天气晴朗,室内的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2)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3)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4)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5)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我的头皮好痒!”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6)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7)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凛凛的水气,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8)分了家,有了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 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元,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9)“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含笑,摇摇头。 (10)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11)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12)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 (13)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像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14)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的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15)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的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16)于是,她有了混合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17)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18)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 (19)母亲放开手凝视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选自王鼎钧散文《风雨阴晴》,有删改) 小题1: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4分) 小题2:第⑷自然段中作者认为母亲最喜欢的“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从第⑷至第⑾段文字来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小题3:本文中母爱的表现有哪些?请分条简要概括。(3分) 小题4:说说文章以“一方阳光”为标题的好处。(5分) 小题5:对文末母亲“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为什么?(不超过60字)(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做 客 游睿 左青青坐在山头一块大石头上,一阵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今天放学后,左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左青青可以不砍柴。早上起床后,奶奶给她煮了碗荷包蛋,然后绽开核桃壳一样的脸笑着对左青青说,青青啊,今天你就满十岁了。奶奶站起身,一只手扶着腰,另一只手擦拭了一下眼角说,一晃啊,就十年。 十岁的左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左青青甚至怀疑自己是个孤儿。左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和妈妈就外出打工。除了不断寄回家的汇款单外,几年来左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妈妈的声音很圆润,但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说不出为什么,今天左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整整一天她的脑子里全是照片上爸爸妈妈的笑容。左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此刻,左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左青青站了起来,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左青青就听见对面的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左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左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左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地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左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左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喊声。她扭过来,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左青青一样,好几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悠长。 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出来一个背着包、扛着摄像机的叔叔。左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左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知道你们都想自己的父母了。我可以帮你们把一些愿望带给他们。 真的吗?怎么帮我们?左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 眼镜叔叔指了指摄像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就能在远方看见了。 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眼镜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接着他将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架子上,然后说,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父母就在你面前,说想对他们说的话。 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一百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左青青。眼睛叔叔把镜头对着左青青,示意她说话。左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小朋友,别怕,你就想着眼前就是你爸爸妈妈,见到他们,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眼镜叔叔引导她说。 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左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像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左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2011年中国年度小小说》 小题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一阵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这里的景物描写衬托了左青青此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 B.“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这一句表明了左青青不懂事,不像其他的小孩那样,能体谅父母的艰辛。 | C.“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这一句是动作描写,就是为表现眼镜叔叔对左青青的深切同情和怜惜。 | D.这篇小说由小孩们上山喊爸妈和小孩对爸妈说话两个主要情节构成,情节虽然简单,但含意却很深刻,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 E.故事发生在左青青的十年的成长过程中,这样写能使内容更集中。而中间的插叙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小题2:小说为什么要安排同学们和左青青一起上山喊爸爸妈妈?(5分) 小题3:你怎样理解三个小伙伴对爸爸妈妈说的话,为什么要让这些话独立成段?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小说在左青青小心翼翼地说出一句“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中结束,这样安排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7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结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情 阅读多于写作,心情渐趋宁静的同时,对许多事也日渐淡泊,这或许是每个写作者的必经之路。人们经常反思并不断在作品中追问自己:我究竟是谁?我为什么要与你对话?我为什么要想这些问题? 苏子曾说:“此心安处即故乡。”只要这个地方能让你安心,它就能成为你的故乡。人们常常为自己的故乡远离了自己的精神而滋生不满,萌生深深的寂寞。于是很自然的开始寻找,在寻找中因为屡次的失望,为自己虚构一个可以栖居的家园,并美其名曰故乡。这种以设想方式存在的家园,由于没有养活生命血液的泥土和水源,终难以一种长青树的姿态存于世。故乡不是一种虚拟,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只要你思想通融,精神淡定超脱,何处都可为故乡。所以,尽管苏子一生都在迁徙、流浪,却总能到处找到自己栖居的故乡。他很安心,把与自己遭遇的一切,都非常通脱地看作一种缘分。因此,他不管走到哪里,即便是条件异常艰苦的流放,也能在那里其乐融融,劳作休闲之时,用笔轻轻地打量“这一个”让自己“安心”的故乡。 安心难得,静坐反审自己的心灵故乡无疑更难。生命基于这个世界来说,在滚滚流逝的时间长河中,好像一朵浮萍。淹没于浩瀚的时间长河,人们常生无家可归之感。当夜深人静或独处时,便会不自觉地想家,却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在哪里。人类需要以情感交流的方式在这个世界生存。人类的心灵如此孤独,该如何与别人进行和谐的交流呢?这便要求一种所谓“共同语言”。 古语: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共同语言产生的前提,便是志同道合,即交流双方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然而根据交际经验,两个人要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需要很多约定俗成的条件。两个同乡见面可以聊记忆中关于故乡的轶闻趣事,昔日情人见面黯然神伤一番,老同学见面可以侃谈某个难忘的老师和同学。由此可见,人们愿叙及并为之留恋的还是所熟悉的。不管已逝的抑或将来发生的人或事,人们总喜欢以熟悉的方式去感之想之。 其实文学创作与生活一样,越是熟悉的便越能感觉到它一颦一笑的气质。人们在与别人交谈或向别人做介绍时,会不自觉地拣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人们在外面工作累了总会想家,家中的亲人此时会让人备感亲切,感到跟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其实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说话,即你怎样将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的特别感悟很自然地流露出来,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主动与你交流,以期达到共鸣的效果。但前提是要让读者主动读你,然后想读懂你,你得具备给他们“实在”东西的素质。这个实在,乃对生命的真实体验。 从故乡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前边述及的故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最潜在、最核心的生命意识。《圣经》上说,我们好比生活在一只船上,将来不可知。鉴于对将来的不可知性,在创作时才会假设或者虚拟一个貌似存在的故乡来抚慰我们飘浮的精神。对一个正谨慎行走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的人来说当知道,逃不出故乡却愿在遥望故乡中寻找一个可以让精神安息的家园,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 小题1:下列关于第二节末“‘这一个’让自己‘安心’的故乡”的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指以设想方式存在的家园。 | B.指条件异常艰苦的流放之地。 | C.指一种思想和精神上能让自己栖居之处。 | D.指自己奋斗和奉献过的故乡。 | 小题2:纵观全文,下列有关作者对于“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情结”的论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常为自己的故乡远离了自己的精神而滋生不满,萌生深深的寂寞。 | B.苏子的一生便充分说明只要“安心”,就能在文学创作中找到自己的故乡。 | C.从对生命的真实体验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 | D.由于将来不可知,人们在创作时就会假设或者虚拟一个貌似存在的故乡来抚慰我们飘浮的精神。 | 小题3: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时间长河中,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 B.文学创作与生活一样,是要将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的特别感悟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并让人情不自禁地主动与你交流。 | C.故乡情结是一个人最潜在、最核心的生命意识。 | D.人生注定逃不出故乡,却愿在遥望故乡中寻找一个可以让精神安息的家园。 |
|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古村的雨 费振钟 (1)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们的渐渐消失,几乎必然。无论人们再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当然,古老的村庄现在在江、浙、皖还有几座,但是它与周围的一切显然已失去了时代的联系。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它陈列在那儿,每一块砖瓦,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棵树,都表达了某种静止和停滞的含义。 (2)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出入村庄需要通过一道石门,这是村庄设置的关隘,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村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这些树木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樟、槐、榆、松,它们对村庄长年累月的遮蔽,使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难怪这个村庄又叫做郭洞村,所谓“洞在青溪何处边”,外面的人要想走进村庄,莫非亦要打探哪儿才有幽秘的通道? (3)不过,我们走进村庄毫无困难,而村庄的情形也并不像桃花源。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明清风格的民居,大多白墙青瓦。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一片,隔断了村庄上面的天空,下面则是狭窄的巷道,巷道连接了村庄每座门户。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一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于是,我们只好将眼流连在村庄的外表形式上。我们的手指着白墙上面各种形状的漏窗,还有镶嵌在一座座门楼上的砖雕,以及无数的镂花木刻,我们完全明白了,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能工巧匠的机杼之心,在乡民们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态度外面装饰了一层“艺术”,从而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也许,我们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村庄的本质。 (4)实际上,自从这里成为外来者观看之地,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似乎这一二百年的精雕细作,便为了今天观看和欣赏的需要。甚至连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睐。因此,它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最后将看到,人在这样的村庄中,已不像往昔那样被隐藏,而是退出了村庄之外。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这时候,村庄正好以“文化”的名义,命名为“原始生态村”。外来者为了一种“文化”而来。他们长驱直入,到处探头探脑,然后带着餍足的心情,回到现代世界中打几个文化饱嗝。 (5)只有那个春天的早晨,村庄上空,开始飘落微雨,通往村庄的石子路上,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牵扯了他惟一的那条耕牛走向村外时,身后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蹄声,村庄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 小题1:从全文看,为什么说那些古老村庄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2分)第三段末提到的“村庄的本质”指什么?(1分) 小题2:作者认为郭洞村与“桃花源”,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小题3:纵观全文,作者对古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而文章结尾的“古村微雨图”又蕴含了本文怎样的主旨?(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