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跳出地球看地球——记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周玉明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当我好奇地询问他名字的来历时,他爽朗地笑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跳出地球看地球——记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周玉明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当我好奇地询问他名字的来历时,他爽朗地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跳出地球看地球
——记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周玉明
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
当我好奇地询问他名字的来历时,他爽朗地笑答:“我出生时,舅父在旁边念书,刚好念到‘有朋自远方来’。所以就取名‘自远’。现在我搞地球科学,这是天意吧!”
1952年9月,欧阳自远跨进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后到中国科技大学进修了一年核物理,再到中科院的加速器室进修了半年,在多学科交叉的路径上广泛学习,才使他具有今天洞察风云的能力。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地球卫星。欧阳自远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他想“跳”出地球,站在宇宙空间看清地球,在更大时空尺度里整体性地加深对地球的认识。
他向侯德封院士提出,想研究天体,开拓这片处女地。这听上去有点离经叛道。可是侯先生不但同意了,还鼓励他自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有关知识,着手准备,打好基础,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
1976年是欧阳自远科研经历的幸运年。无数人一辈子也难遇的陨石雨,这一年里他却遇到了三次。此后的十余年中,欧阳自远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并被国内外的教科书、专著、大百科全书等引用。
从1964年到70年代末,欧阳自远两次参与地下核爆炸实验,很少回家。好几年春节,都在戈壁滩度过。令人心酸的是,他偶尔回家,儿子不认识父亲,跟他妈说,家里来了位不认识的叔叔。
1978年,美国特使送给中国***一件最新科技成果的猎物——“阿波罗”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来的只有1克重的岩石样品。这块岩石来自哪里?***问中科院:“你们有谁能搞清楚这块石头?”
于是这块珍贵的月球岩石样品交到欧阳自远手中,不久,国内8个研究单位的几名科学家集聚到欧阳自远麾下,对这块月球岩石进行了多项研究,发表了14篇论文,确认这块岩石样品是由“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采集的样品,而且确认了岩石的采集地点。
1991年,欧阳自远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6岁的他雄心勃勃,心里默念着,总有一天,中国要启动自己的探月、登月工程!
近年来,“重返月球”的热潮席卷而来,月球将是继南极之后的又一个争夺热点。欧阳自远坚持奔走,呼吁我国应抓住机遇,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对月球的探索,深化关于地球、太阳系起源与演变的认识,并及时、系统地整理了月球研究的资料,主编《月质学研究进展》,为将来我国的月球研究计划作了必要的理论和资料准备。
1994年欧阳自远提出探月构想,十几年来,他一直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从没想过
放弃。
2007年我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一年。72岁的他动情地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实现再次探月。”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自远”名字的来历,表明欧阳自远的生命属于探月,他早有宏图大志。
B.欧阳自远学过地质,又学过核物理,所以曾负责两次地下核爆炸的实验研究。
C.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已经实现了首次探月的夙愿。
D.对岩石样品进行综合研究之后,欧阳自远以多篇论文确证了岩石采集地点。
小题2:欧阳自远为什么要“跳出地球看地球”?请简要说明原因。
小题3:从欧阳自远的经历看,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请概括回答。
答案

小题1:C
小题1:他较早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决心开拓这片处女地;他认识到月球将是继南极之后的又一个争夺热点,想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探月事业。
小题1:在学科交叉的路径上广泛学习,基础厚实;意识敏锐,抢抓机遇;勇于实践,不懈探索;执著敬业,无私奉献。
解析

小题1:A项,引述“名字的来历”,并非用作证据。B项,是“参与”而非“负责”。D项,不是欧阳自远一人发表多篇论文。
小题1:欧阳自远要“跳出地球看地球”的原因就在于他认识到了太空研究的重要性,抓住这一点,就可得出答案。
小题1: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其能力、品质、工作态度等个人因素有关,同时也有机遇的因素,也就是说成功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抓住这两个方面在全文中搜索信息,就不难作答此题了。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时 光
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小题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结合后文的比喻,说说为什么到年终时分,会乍然出现时光的感觉?(5分)
小题2:分析“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去? ”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小题3:面对宋代天王像的瞪视,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但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如何理解这两处看似矛盾的内容?(6分)
小题4:综观全文,作者对“时光”持一种怎样的看法?对你有何启发?(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海阔天空破浪行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起航侧记
新华网“武汉”舰12月26日电(记者朱鸿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26日13时45分,在“武汉”号指挥舰的带领下,由两艘导弹驱逐舰、一艘综合补给舰、两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的海军护航编队缓缓离开码头,驶向大海。
从这一刻起,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将穿行4400多海里,横跨太平洋、印度洋两个大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开展护航任务。
几分钟前,记者在“武汉”舰最上方战位看到,前甲板水兵放下系在码头上的绳索,拖船冒出一缕细烟,向左前侧开动。舰上官兵向码头上前来送行的800多名官兵挥手道别,一湾海风吹拂着海军将士白色的新式军装,如同掀起阵阵波涛。
出征仪式是在半个小时前开始的。前来为广大官兵送行的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说,这是我国首次使用 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约600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穿马六甲海峡、过曼德海峡,沿着亚欧大陆的南缘航行,访问了40多个国家,最远抵达了非洲东岸,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今天的索马里境内,仍保留着一个名叫“郑和村”的地方。
郑和昔日拜访过的索马里海域,今天因海盗猖獗而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今年年初至11月,有40多艘船只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目前仍有20多艘船只、近300名船员被海盗扣押。这期间,我国有1265艘次商船通过这条航线,20%受到过海盗袭击。
该海域频繁发生的海盗袭击事件,严重危及我过往船只和人员安全,对我国家利益构成重大威胁。针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海盗行为,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多项决议,呼吁和授权世界各国到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我国此次派遣军舰赴该海域护航,正是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采取的行动。
水兵放下系在拖船上的绳索,“武汉”号的前部越过码头。军舰继续前行,人们继续挥手,但岸上的人影渐渐变小,《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的旋律渐渐弱去。
“武汉”号驶出军港,“微山湖”号和“海口”号紧随其后。海浪在不知不觉间变大了,战舰破浪前行,白色的浪花在船后形成了一个长条形的方阵。从“武汉”号上向后望去,另外两艘舰船上彩色的满旗迎风飘扬,宛若多云的天空中繁星点点。
突然间,阳光破云而出。眼前已是一望无际的宽阔海洋,风从海上吹来,夹杂着温润的气息。
前方,正是一片海阔天空的新天地。
小题1:下列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标题中“侧记”二字表示文体,往往指活动的侧面记述;所以本文只是描述中国海军护舰编队出发时的威武场面,没有仪式全过程的报道。
B.本文符合新闻特写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特点。
C.文中多处景物描写,如“突然间,阳光破云而出。眼前已是一望无际的宽阔海洋,风从海上吹来,夹杂着温润的气息”,暗示读者,本文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
D.“一湾海风吹拂着海军将士白色的新式军装,如同掀起阵阵波涛”等描写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小题2:简述我国海军护航编队赴索马里海域的理由。(6分)
小题3:作者提及当年郑和率领船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今天的索马里境内,仍保留着一个名叫“郑和村”的地方有何意义?请简要阐述。(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场景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场景(场面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
B.在小说中,自然风景可以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但无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形成,也就是说,自然风景不可能孕育人的气质、培养人的精神。泰戈尔的《素芭》就是借助自然风景来交代人物的活动环境。
C.《炮兽》作者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场景中来表现,把环境纯化为人与自然(大炮)之间的斗争,将恶劣的自然环境作为人的对手来表现人物性格,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人物的性格。
D.“炮手一句话也不说”“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远远的飓风在呼啸。”“阴郁的静寂”隐喻着全船人恐惧和震慑的心情,“远远的飓风”则象征着命运隐隐的威胁和凶多吉少的不可预测的未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有关小说知识的说法不当的一项(   )
A.小说中的场景就是指场面描写,它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一篇小说都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B.小说中的场景一般由人物、事件、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事件是场景的核心。
C.场景有大小之别,在一篇小说中大小场景连缀而下,可使小说情节曲折有致,异彩纷呈;
D.场景也有公私之分,两相交替,更能展开故事情节和反映社会的道德风尚,进而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小说知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为故事。精彩的故事源于精彩的情节,情节是故事的核心,它在整体上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
B.细节也是情节,是情节的一个小部分,它从属于情节,为情节服务,它虽然细小,却有极强的表现力,对整个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C.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运行轨迹和方式;而大致相同的情节,即使在不同的小说和不同的作家笔下,也有相同的轨迹和展开方式。
D.情节走到一定程度,郁积的矛盾就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爆发。《清兵卫与葫芦》的情节在危机爆发之后,设计了两个主要事件:一是他的葫芦最后被古董商高价收购;二是清兵卫现在的爱好。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