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风雨中的万寿菊⑴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⑵多尔先生情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风雨中的万寿菊 ⑴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⑵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站在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⑶“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寻声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似的小黑手,尾随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⑷“可怜可怜,我三天没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 ⑸考虑到甩不掉这个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失望。 ⑹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啊,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罚。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该上学的。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⑺多尔先生正思虑着,小乞丐走到他面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1 美元硬币,递到他手里。 ⑻“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黄色的头发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⑼树上的蝉在呜叫,空气又闷又热,像巨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几次在这里买礼物送给朋友。 ⑽“你要点什么?”卖花小姐训练有素,礼貌又有分寸。 ⑾这时,从外面走进一个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个人正是刚才那个小乞丐。小乞丐很认真的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⑿“你要些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想过小乞丐会买花。 ⒀“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⒁“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⒂“不用,你可以写上‘送给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⒃“一共是20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⒄小乞丐从口袋里哗啦啦的模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给他的。他数出20美元,然后虔诚的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⒅这个小男孩挺有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想到的。 ⒆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发现了风雨中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缓缓地艰难前行,瘦小的身躯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片公墓,他手中的万寿菊迎着风雨怒放着。 ⒇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也感到胸膛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小题1:文章在描写小乞丐选择鲜花的时候用了“认真“逐个”“端详”等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小乞丐为什么如此慎重?(4分) 答: 小题2:如果把“风雨中的万寿菊”这一标题改为“心中有爱的小乞丐”,好不好?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小题3:本文有多处景物描写,请结合两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答: |
答案
小题1:①这是献给母亲的礼物,是自己对母亲深深的爱;(2分)②钱来之不易。(2分) 小题1:①不好,因为“风雨中的万寿菊”有着特殊的含义:小乞丐生活困苦,小小年纪便经历风雨,但是,他的心中充满对母亲的爱,艰难乞讨,在母亲坟前献上怒放的菊花。(2分)这怒放的菊花,有“双关意”:一是实写,指小乞丐在风雨中献上的那束菊花;(2分)二是虚写,象征小乞丐坚韧执著的品格及纯洁美好的情感。(2分) ②好,因为“心中有爱的小乞丐”更加凸显故事主角的形象,意义也更加显豁透明,读者更易把握。(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例①: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1分)【分析】作者描绘雨前沉闷的天气,不仅衬托出多尔先生烦闷的心情,也很好地烘托出故事发生的氛围特征。(2分) 例②:树上的蝉在呜叫,空气又闷又热,像巨大的蒸笼。(1分)【分析】作者进一步渲染雨前的闷热焦躁氛围特征,为多尔先生因烦闷而走进花店作了铺垫,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例③: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1分)【分析】作者在此渲染雨后的落寞与凄凉,烘托出凄清的气氛,也为推动故事情节向高潮发展作了铺垫。(2分) |
解析
小题1: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音乐 冯骥才 你每次上路出远门千万别忘记带上音乐,只要耳朵里有音乐,你一路上对景物的感受就全然变了,在音乐撩拨你心灵的同时,也把窗外的景物调弄得易感而动情。你被种种旋律和音响唤起的丰富的内心情绪,景物也全部神会了,它还随着你的情绪奇妙地进行自我再造。你振作它雄浑,你宁静它温存,你伤感它忧患,也许同时还给你加上一点人生甜蜜的慰藉……它使你一下子看到了久藏心底那些朦胧模糊或被时间湮没了的感受,于是你更深深坠入被感动的漩涡里,享受这画面、音乐和自己灵魂三者融为一体的特殊感受。 秋天十月,我去往东北最北部的大兴安岭。朋友送我一盒新翻录的“秋天的音乐”,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开端的旋律似乎熟悉,没等我怀疑它是不是真正的描述秋天,整个身心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异样温暖甜醉的感受里了。 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从麦茬里裸露出的浓厚的红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的肤色;所有树林都在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一任秋风翻动,煌煌夸耀着秋天的富有。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 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一缕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怡然自得站在平原上的树,这儿一只那儿一只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 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即使一湾河水强烈的反光,也清冷,也刺目,也凄凉。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秋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篱笆后一朵迟开的小葵花,像你告别时在人群中的最后一次招手,跟着被轰隆隆前奔的列车甩到后边……一种浓重的忧伤混同音乐漫无边际地散开,渲染着满目风光。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 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缘故,心境陡然一变,刚刚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 它不过在寒飙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远远山坡上,坟茔,在夕照里像一堆火,神奇又神秘,它那里是埋葬的一具尸体或一个孤魂?既然每个生命都在创造,另一个生命离去,什么叫做死亡?死亡,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 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 (有删改) 小题1:本文描写了秋景的哪些特点?(4分) 小题2:分析划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分)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传记,完成下列各题。 史树青:可爱至极的鉴藏泰斗 史树青,与启功、徐邦达、扬仁恺被称为我国权威四大鉴定专家。一件文物,到了他手中,过目即知真伪,他被称为鉴定国宝的“国宝”,启功虽是他的老师,却始终以兄弟相称,因为他们都是前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的高足。 中学毕业时,老师作诗赞扬他懂得书画曰:“书画常叫老眼花,鉴藏年少独名家。”据说,迄今经他之手鉴定的文物及艺术品至少有一两百万件。 屋内洒满阳光,木制地板加一式的木制简洁桌椅,沙发旁一株娇艳欲滴的蝴蝶兰,绽放着生机。精神矍铄的史老,对襟藏青大褂,鹤发童颜,小细长眼睛,厚嘴唇,声如洪钟,底气十足,越发像一尊慈祥福态的弥勒佛,史老做了一辈子的文物鉴定工作,在严肃细谨的工作环境中,却养成了乐观单纯的生活品质。 史老喜见人,喜聊天,喜展示。 喜欢聊天,聊则聊过去,聊宝物,聊鉴定,聊史实;展则展宝贝,前代的画,瓶,字,剑。作为鉴定专家,史老除了每日不可中断的读书,在冷摊儿上捡漏儿也是生活中一项重要活动,长期实践加上深厚的文献历史知识,使他在地摊上屡有斩获。去年他在大钟寺文物市场花1800元淘到一把越王勾践剑。这把长56厘米的剑上嵌有鸟篆体“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两行共8个金字。剑身纹饰为菱形暗格纹,剑格两面一面镶嵌有绿松石,另一面镶嵌着青金石,剑首饰有12道同心圆,握在手中,仍有凌厉厚重之感。史老介绍,这样装饰在先秦古剑中常见。可贵的是,整把剑全身至今不锈,锋利依旧可以裁纸。 史老的老伴儿夏阿姨说:“目前这把剑还不能鉴定真伪。”史老立刻接茬,语气肯定:“能定!”那急不可待之势,让人觉得真是个可爱率直的老小孩儿。 此剑的历史也有源头,鉴定为春秋越王勾践自用剑后,史老把它捐赠给历史博物馆,但那边觉得是赝品,遂送回。但是老人始终认为是真品,于是做诗一首,以抒情怀:越王勾践破吴剑,鸟篆两行铜错金;得自冷摊预献宝,卞和到老是忠心。 史老认为鉴定一个宝物最需注意三点:一是文物要和文献相结合,不结合那就是古董商;二是传世的文物要跟出土的文物相结合,叫比较研究;三是眼学和科学相结合,文物分析要观察和科学相结合。 史老对这把剑是相当自信的。其实我们大可以摒弃真伪的辩论,这毕竟是物质繁华。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史老宽阔忠诚的胸怀。他说:“国宝性的东西我不要,这是职业道德。” 老人有心脏病,却不想体息,言谈期间,接到央视预约采访电话,他立即说:“欢迎,欢迎。” 史老真是个很可爱的人,言语之间,话锋所到,即立刻有所行动。我们把《人物周刊•收藏版》给他看,史老即刻拿—枚高倍放大镜,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读出来:“康乾盛世,人们都喜欢收藏……”读到这儿,他说:“我有一小人儿,给你们看一小人儿,是康乾时候的。” 说着手已经伸到桌上,桌上放着一个白瓷蓝色小官人,头戴清朝红顶官帽,龙纹马褂,龙云小袍,手拿折扇,上书“康乾盛世”四个字。 在此期间,谈到收藏的宝贝,他一边嘴里说,“给你们看个宝贝”,一边臃肿福态的身躯随着小碎步直奔书房,我们急忙去搀扶他。他轻盈翻移着手里的宋窑瓶儿,让我们欣赏并注意瓶底的刻字,史老丝毫不像八十多岁的老人,他那边长袖善舞,我们这边却悬了一颗心,生怕这手中的宝贝万一拿不稳掉在地上。 时间不早了,我说:“有时间我们再来欣赏您的画儿。”史老却一面转身向里屋走。一面说:“我让你们看我的画儿。”随即又拿出几卷立轴,一幅幅打开,让我们大饱眼福,其间有齐白石、郭沫若、沈从文等大家的,史老点评中颇有兴奋之态。 最后不得不回去了,我们祝福老人每天心情愉快。老人立刻答茬说:“我快乐着呢,过年孙家正还给了我一个两万块钱的红包呢!” 唉,史老真是可爱得让人怜惜,我们想笑,却有点笑不出来,都被感动溢满了。 耄耋之年,不失纯真的童心;无欲无求,却功力愈发深远。我们见到了许多宝,更见到了宝中之宝的史树青老人。 没有心机,回归童心;秉承历史厚重,心如童年;好奇,善良,快乐。真正的大家,思想定都到了大境界;愈是对世俗无所求,愈是有大作为。 出门时再回头看,老人坐在阳光里的沙发上,闭着嘴唇,没有看我们出门,似乎陷入了沉思……或许正回忆当年一个雀跃的少年跟在父亲身后,在琉璃厂的地摊上寻宝…… 小题1:标题中史树青“可爱至极”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事例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传主形象,请选择一种加以分析。(5分) 小题3:史树青向历史博物馆捐赠的越王勾践自用剑被认为是赝品而送回,但他始终坚持剑是真品并写诗抒怀,对这种坚持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
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贾琏便将路上相遇湘莲一事说了出来,又将鸳鸯剑取出,递与三姐。三姐看时,上面龙吞夔护,珠宝晶莹,将靶一掣,里面却是两把合体的。一把上面錾着一“鸳”字,一把上面錾着一“鸯”字,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 鸳鸯剑是柳家的传世之宝。对这把宝剑的描述是《红楼梦》一书中又一处绝妙的隐喻。“龙吞夔护、珠宝晶莹”象征着柳尤爱情是弥足珍贵的;两剑“合体”,也说明二人其实是志同道合、相得相配;“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象征着这一对“鸳鸯”各具皎洁纯净而又特立独行的品格、性情。(第66回) | B.读毕,遂焚帛奠茗,犹依依不舍。小鬟催至再四,方才回身。忽听山石之后有一人笑道:“且请留步。”二人听了,不免一惊。那小鬟回头一看,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 宝玉听丫头说,晴雯去做了芙蓉之神,宝玉见大观园不久要散,悲痛不已,后来竟然神思意想,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在月下芙蓉花前哭着读了出来,祭祀完毕,正准备回去,不想从芙蓉花中走出一个人来,把宝玉吓了一跳。宝玉看到芙蓉花影中走出的人是宝钗,且满面含笑地夸赞,不觉红了脸。(第78回) | C.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如有三宝。”黛玉低头不语。 宝玉见到薛姨妈,看她对自己不像从前亲热,不禁满腹狐疑。和黛玉谈起这件事,又说到宝钗病了自己没有去看看,被黛玉说了一通。宝玉听后呆了半晌,便说了“天地间没有我便干净”,黛玉听了这话,也拿禅语回敬他,直到宝玉说出“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样的誓言后,黛玉才低头不语。(第91回) | D.凤姐告诉道:“你的玉有了。”宝玉睡眼朦胧,接在手里也没瞧,便往地下一撂,道:“你们又来哄我了。”说着只是冷笑。凤姐连忙拾起来道:“这也就奇了,怎么你没瞧就知道呢?”宝玉也不答言,只管笑。(第95回) |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语》载,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说文》:“继者,续也,从从系。”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命题的确切涵义。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发挥了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据《左昭·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和与同异”。他认为,“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如果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来儒家所谓的“中庸”。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把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节选自2008年9月22日《光明日报》,李中华《“和”论》) 小题1:下列对“和”与“同”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和”与“同”是古代哲学中的两个概念,“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 | B.“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和”是在不同中产生同,而“同”是同上加同,它们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 C.“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同”是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 | D.“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 |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实生物”哲学命题最早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它的意思是说“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 | B.“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是由孔子把殷周以来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使和谐理念逐渐成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孔子第一次将“和”与“同”的概念进行对举,并明确提出这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之间不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标准。 | D.“和与同异”是由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在发挥“和实生物”思想并扩展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哲学命题。 |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有关“和”的含义及其意义,观点明确,论据充实,但它毕竟是属于先秦时代的,对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和谐理念的建设借鉴意义不大。 | B.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从史伯“和实生物”的思想到孔子“和而不同”的哲学定位,再到先秦诸子对“和”的拓展和发挥,使“和”的理念更加充实和明确。 | C.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 D.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不仅形象生动,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朴素的辩证观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狼 性 尹全生 隆冬时节,北国边陲的禅山屯银装素裹。 陶大夫的侄子在大城市混阔了,不远千里回到禅山屯,要接父母到城里去享清福。 回乡的当天晚上,侄子提着礼品来看望陶大夫。寒暄过后,侄子掏出一张处方,说近年来自己总感身体不适,可是经多家大医院检查,并没有发现明显疾患,无奈之下找到一位很有名的老中医诊断,开了这张处方。 年近六十的陶大夫中医造诣颇深,尤其擅长疑难杂症,方圆百里久负盛名。只是由于没有文凭,又看不惯大小城市医院的乱收费,他一直都在民间行医。 陶大夫在处方上扫了一眼:“既然是大城市名中医开的处方,你直接拿去抓药得了,为什么还要拿回来给我看?” “我发现那老中医开处方时,思忖再三,欲言又止,神色很是古怪,而且,那老中医口头交代的药引子更古怪——狼心一个!” “狼心?”陶大夫这才认真审视那张处方。审毕,他问侄子什么地方不适,一脸憔悴的侄子说:“我总感到心里发慌、发虚,吃饭不香,夜里还总是做噩梦,惊醒后浑身冷汗淋淋的。” 陶大夫把脉过后又逐字审视处方,审毕喃喃自语道:“真可谓命之理微,医之理亦微;天下至变者病也,至精者医也。” “你是说这处方不对症?” “这处方出自高人手笔,症既洞彻,药必效灵。你照处方抓药服用定可见效。不过……”陶大夫也是思忖再三,“不过,狼心难得啊。” 禅山屯四周山高林密,群狼出没,得狼心不是难事,可这一带早已禁猎。侄子说这天寒地冻时节不会有人巡山,即使被人发现了他也能摆平,请陶大夫再帮忙猎一只狼。陶大夫早年喜欢打猎,有猎狼绝技在身。他应承了侄子的要求后便开始准备猎狼用具:先宰了只鸡,将一把锋利的三棱刮刀沾上鸡血放到室外,待鸡血冻住后,将三棱刮刀再次沾血……如此反复多次,三棱刮刀的利刃被鸡血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 第二天,两人一道走进了白雪皑皑的山林。陶大夫选好猎狼场所后,先将刮刀头朝上插进雪地里,又从怀里掏出矿泉水瓶子,将水浇在刮刀旁,转眼间刮刀就被牢牢冻在雪地上了。之后,两人到下风头找地方隐蔽起来。 大雪封山,一只断了吃食的饿狼循着血腥味儿找到了刮刀。饿狼最先企图将三棱刮刀叼走,努力失败后,就迫不及待地用舌头舔刮刀。被舔化的鸡血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儿,饿狼越舔越快,越舔越有力,三棱刮刀渐渐露出了锋利的刀刃,但狼并没有停止舔食。 侄子感到奇怪,悄声问陶大夫:“刀刃已经露了出来,它怎么还在舔?” “狼的眼睛只顾观察四周动静,没发现已经舔到了刀刃——就是看到了刀刃它也不会停下的。” 侄子大惑不解,问这是为什么。陶大夫说狼嗜血成性,已经舔到了不顾一切的“忘我境界”,把不住自己舌头了。“而且,三棱刮刀的槽很深,虽然刀刃已经露了出来,但刀槽内遗留的鸡血还没舔净呢!” 远远看去,狼迅速抽动的舌头舔到了刀刃,舌头开始流血了,而狼仍然没有停止舔食。 侄子忍不住又问:“那家伙难道不觉得疼?” “狼本性贪婪,又正舔到兴头上,在血腥味的诱惑下,已经感觉不到疼了。我就是摸准了狼的本性,才琢磨出这一猎狼招数。” “真是怪事——舌头血流如注,它竟不知道疼!” “就是知道疼它也不会停止——这就如同世上的贪官赃官,明知道贪污受贿是犯罪,甚至可能掉脑袋,可是有几个肯收手的?” 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侄子的脑门儿上居然沁出了汗珠。 狼这时舔的实际上已经是自己的血了。它舌头上淌出的血越来越多,舌头抽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淌出的血就更多……最终,贪婪的狼腿一软瘫倒在地上——它已经失血过多,垂垂死矣! 该过去拖死狼了,做药引子的狼心唾手可得,而侄子的双脚似乎被冻在了雪地上,痴呆呆地看着陶大夫:“我现在觉得,用狼心做药引子让人心里发怵。” “听说你在外面当局长,对吧?”陶大夫也没去拖死狼,却拖住侄子要下山,“实话对你说吧:那服中药本来就不需要,药引子更不需要——狼心、良心只差一个偏旁啊!那老中医的用意你难道现在还不明白?” (《微型小说选刊》) 小题1:指出下列对作品内容赏析错误的两项 ( )( )(5分)A.米兰·昆德拉把小说家分为三类:叙述式,描写式,思考故事式。尹全生的这篇小说,属于描写式,这篇作品情节曲折,故事引人入胜,做到小说和故事有机结合,让读者在着迷中获取愉悦和思想。 | B.在特定的环境中,人与狼很相近。“狼心”这味药下得好,的确是给各种欲火旺盛的人的一味良药。小说中陶医生说:“狼心、良心只差一个偏旁啊!”这句话可谓点睛之笔,可见作者对小说特性把握准确。 | C.这篇小说就像激光束,能很准地直射一些社会的阴暗面,披露社会的死角,让主人公的灵魂受到了振颤,对某些人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也使读者在阅读中受到启迪,从而校正自己人生的方向。 | D.“利令智昏”是当人性被物欲所消释取代,疯狂地鲸吞原不属于自己的猎物,甚至达到贪婪忘我“境界”而成狼性。作者充分捕捉到狼性在特定情境中的充分暴露,意在表明人要比狼聪明和精警得多。 | E.本文正如作者说的那样“从小我角度认识事物只能是鸡零狗碎,虽洋洋万言不能称其大。如果从大我即一个社会阶层或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视角去发现挖掘揭示社会复杂生活的境遇再小也是大。” 小题2:本文写的是“狼性”,却在文中三次提到谈论药的处方的情节,请联系内容说说这样安排有何用意?(4分) 答: 小题3:打狼是帮助病人作药引子的重要过程,为什么打死狼后“没有去拖狼,却拖住侄子要下山”?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6分) 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