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诗与散文的分别既不能单从形式(音律)上见出,也不能单从实质(情与理的差异)上见出。在理论上还有第三个可能性,就是诗与散文的分别要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诗与散文的分别既不能单从形式(音律)上见出,也不能单从实质(情与理的差异)上见出。在理论上还有第三个可能性,就是诗与散文的分别要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与散文的分别既不能单从形式(音律)上见出,也不能单从实质(情与理的差异)上见出。在理论上还有第三个可能性,就是诗与散文的分别要同时在实质与形式两方面见出。如果采取这个看法,我们可以下诗的定义说:“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个定义把具有音律而无文学价值的陈腐作品,以及有文学价值而不具音律的散文作品,都一律排开,只收在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都不愧为诗的作品,这一说与我们前面所主张的情感思想平行一致,实质与形式不可分之说恰相吻合。我们的问题是:何以在纯文学之中有一部分具有诗的形式呢?我们的答案是:诗的形式起于实质的自然需要。这个答案自然还假定诗有它的特殊的实质。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诗的实质的特殊性何在?何以它需要一种特殊形式(音律)?我们可以回到上文单从实质着眼所丢开的情与理的分别;我们可以说就大体而论,散文的功用偏于叙事说理,诗的功用偏于抒情遣兴。事理直截了当,一往无余,情趣则低徊往复,缠绵不尽。直截了当者宜偏重叙述语气,缠绵不尽者宜偏重于惊叹语气。在叙述语中事近于词,理近于意;在惊叹语中语言是情感的缩写字,情溢于词。所以读者可因声音想到弦外之响。换句话说,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诗的情趣是缠绵不尽,往而复返的,诗的音律也是如此。举一个实例来说,比如《诗经》中的四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译成现代散文,则为:“我从前走的时候,杨柳还正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了,天已经在下大雪了。”原诗的意义虽大致还在,它的情志就不知去向了。义存而情不存,就因为译文没有保留原文的音节。实质与形式本来平行一贯,译文不同原诗,不仅在形式,实质亦并不一致。比如用“在春风中摇曳”译“依依”就很勉强,费词虽多而含蓄却反较少。“摇曳”只是呆板的物理,“依依”却含有浓厚的人情。诗较散文难翻译,就因为诗偏重音而散文偏重义,义易译而音不易译,译即是另一回事。这个实例很可以证明诗与散文确有分别,诗的音律起于感情的自然需要。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一说,虽比其他各说都较稳妥,但仔细分析事实,它也并没有十分谨严的逻辑性。有两个事实值得注意。
第一,有和无是一个绝对的分别,就音律而论,诗和散文的分别也只是相对的也不是绝对的。先就诗说,诗必有固定的音律,是一个传统的信条。从前人对它向不怀疑,不过从自由诗、散文诗等等新花样起来以后,我们对于它就有斟酌修改的必要了。次就散文而论,它也并非绝对不能有音律的。诗早于散文,现在人用散文写的,古人多用诗写。散文是由诗解放出来的。秦汉以前的散文就常杂有音律在内。
其次,这定义假定某种形式为某种实质的自然需要,也很有商酌的余地。中国正统的诗的形式也不过四言、五古、七古、五律、七律、绝句几种。词调较多,据万氏《词律》、毛氏《填词明解》诸书所载也不过三百余种,常用者不及其半。诗人须用这有限的形式来范围千变万化的情趣和意象。如果形式与实质有绝对的必要关系,每首诗就必须自创一个格律,决不能因袭陈规了。
(选编自朱光潜《诗论》)
小题1:下列关于“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理论上来说,诗与散文的区别要同时在实质与形式两方面比较,“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一定义就是基于这一认识而下的。
B.具有音律而无文学价值的陈腐作品,以及有文学价值而不具音律的散文作品都不在“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一定义范围之内,这与作者所主张的实质与形式不可分的说法是一致的。
C.诗歌有其特殊的实质,并且这种实质有其自然需要,这是在纯文学中之所以有一部分具有诗的形式的根本原因,诗的情趣必须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
D.“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一定义在逻辑上也不完全严谨,因为就音律而论,诗和散文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假定某种形式为某种实质的自然需要也不是绝对必要的。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就情与理的角度而言,散文偏于叙事说理,宜偏重于叙述语气;诗歌偏于抒情遣兴,宜偏重于惊叹语气。事理直截了当,一往无余,情趣则低徊往复,缠绵不尽。
B.如果用散文的语言翻译《诗经》中的诗歌,原诗中的意义也许还在,但情志却会丢失,因为译文没有保留原来的形式,实质和形式都已不同于原诗。
C.“摇曳”只是呆板的物理运动,“依依”却含有浓厚的人情,所以将“依依”翻译成“在春风中摇曳”就很牵强,语言不够简练且缺少含蓄的韵味。
D.自从有了自由诗、散文诗等新的文学形式以后,诗歌必须有固定的音律这一传统信条,就被完全否定了。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需要有音律,是因为诗歌有其特殊性,诗歌主要用来抒发绵绵不尽的情感,表达含蓄隽永的兴致,语言就是情感的缩写,而诗歌的韵律正可以传达这种缠绵不尽,往而复返的情感。
B.诗歌和散文相比,诗歌更难翻译,这是因为诗歌偏重于音律,而散文偏重于语言的意义,诗歌的音律不容易翻译,它和感情有必然的联系,只要翻译出来就已经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C.中国正统诗歌的形式只有四言、五古、七古、五律、七律、绝句几种,词调虽然较多,古代专著中记载有三百余种,但常用的还是不过以上几种。
D.诗歌的情趣和意象是千变万化的,诗人都需要用有限的诗词形式加以规范,所以诗歌的形式和实质未必都有绝对的必要关系,否则每首诗都必须自创一个格律了。

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C
解析
小题1:C、“诗歌有其特殊的实质,并且这种实质有其自然需要”错,原文是“诗的形式起于实质的自然需要。这个答案自然还假定诗有它的特殊的实质”。
小题2:D“完全否定”说的太绝对。原文是“不过从自由诗、散文诗等等新花样起来以后,我们对于它就有斟酌修改的必要了”。
小题3:C“只有”错原文是“也不过”;“但常用的还是不过以上几种”错,原文是“常用者不及其半”。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钱伟长:科学巨子 传奇人生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他听从四叔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但是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这一天,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九一八”事变,而南京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起初,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结束,钱伟长的物理及格了。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1939年,钱伟长考取了庚子赔款的留英公费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发,船运中断,改派至加拿大。去加拿大留学,是英国人安排的行程,先让公费生们在上海等着。当得知所乘船只要经过日本,让他们在横滨逗留3天后再起程时,钱伟长和其他公费生一致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经留日本有损国格,于是他们全体愤然离船,大家一齐把加有日本签证的护照扔到了黄浦江里。后来,英国人道歉说“不知道你们会有如此强烈的爱国心”。1940年9月,钱伟长第三次出发,终于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始了艰辛的留学生涯。三年后,钱伟长来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后来成为冯·卡门的得力助手,成长为引人瞩目的一颗科学新星。
  1946年5月,正当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钱伟长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必要的书籍,从洛杉矶返回清华。当时中国处在内战时期,清华的教授生活都非常苦。这时,一个老朋友从美国回到北京看望他。老朋友觉得钱伟长的生活太困难了,告诉他美国仍然欢迎他回去工作,还可以把全家一起带去。但在办理签证手续的时候,当中有一栏:“如果中美交战你能不能站在美国一边?”他的答案是“NO”,毅然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
  1957年6月,钱伟长被划为“右派”,并被撤销一切职务。从被打成“右派”到1966年的9年间,他先后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1968年,这位56岁的科学家又被下放到北京首都特钢厂做了一名炉前工。炉前工很苦,用的铁棒足有52公斤重,一般人是拿不起来的,钱伟长同样也拿不起来,但他发挥了自己懂力学的优势,把铁棒的一头放在一个和炉子一样高度的铁架子上,再去另一头把铁棒按下去,这样就拿起来了。工人们试了后都说好,于是就在10个炉子前都做了铁架子,钱伟长一时成了发明家。“我回国以后,干过十几桩事情,”钱伟长说,“奇奇怪怪的专业,所以有人骂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我不理。”他的研究项目五花八门。“我觉得国家需要的,我都干。”他总结道,“我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1983年,钱伟长来到上海工业大学(后来的上海大学),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提出要拆除四堵墙: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1992年,钱伟长在全国率先推行学分制,几年内竟风行全国。二十多年来,凭借独特的教育理念,上海大学,从原来只有八百名学生,发展为目前的在校学生三万人。在近年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优中,上海大学名列第一。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0年07月31日高博)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伟长弃文从理不仅仅是因为要用理科成绩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国难当头之际,有投笔从戎、实业救国的志向和抱负。
B.为了能够尽快赶上课程,成为清华物理系的正式学生,钱伟长早起晚归,废寝忘食,成了全校最勤奋刻苦的学生,结果仅用一个学期物理就及格了。
C.抗日战争期间,负责庚子赔款留学的英国人公然无视中国人的抗日热情,包括钱伟长在内的一批留英公费生对此表示愤慨,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D.处在人生的低谷时,钱伟长仍然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E.在钱伟长的求学和成长的历程中,钱穆、吴有训、冯·卡门等师长起了关键作用,这说明了名师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小题2:从钱伟长的学习经历看,解放前中国的学校教育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文中称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对于这种说法,你是怎么理解和评价的?(6分)
小题4:钱伟长一生中面临升学、出国、下放、治校等重大考验和抉择时有着相似的看法或信念。请你从中归纳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保护雨声
郁小萍
近年回多雨的家乡,总觉得雨声变味了。一点小雨,声音都凶巴巴急哼哼的,仿佛一个脾气极好的人,突然变得火气十足,吵架的欲望和架势格外强烈。一个雨天,我到阳台上细细地听,想知道少小时悦耳的雨声,如今为什么会这样粗暴地硌心?
姐姐家在一幢L形楼房横竖两笔交接处,一座半弧的小坡联围起一横一竖另外两点,上面耸立着划地为界的院墙。院墙外有一幢充满叽喳声和管教声的小学校。土地金贵,小学旁又钻出一幢高层住宅,站在阳台上看不见它的顶。稍远些,学校和高楼之间再横生出一幢看得见顶又看不见底的楼房。齐心合力的建筑们,就只给我们的眼睛留下了很少一点天空。
在狭小空间里生活的人们喜欢仿效别人的生活方式。建房时,窗户上都修了挡雨的水泥棚板,但每家每户支出宽宽的防盗栏时,又悉数架上一张阔阔的防雨棚,绿色蓝色白色蓝白相间的条格……塑料雨棚分量轻薄,却因为身份时尚时髦而内心骄傲,对外界有一种夸张到变形的反应。很轻很轻的雨丝,哪怕一缕缕,一线线,都被迅速扩大成“嗒嗒嗒”、“啪啪啪”的喧闹,温顺变成粗暴,柔情化为无情。大雨更被夸张为无边的喧嚣,狂烈,肆无忌惮,目中无人,显现出不摧毁人的睡眠、心情、意志,就决不收兵的顽劣。
雨声曾被优美地描写成心跳,如今,这健康的心跳变成心脏病人狂暴无序的胡蹦乱跳。雨声曾被抒情地描写为天的眼泪,现在,却毫无美感地像一群骂街泼妇横飞的口沫……虽然一样能把大地冲洗得干净,却带着“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感觉。不是空灵,是空荡。不是希望,是绝望。不是力量,是暴力。那种慢慢而来的意蕴没有了。说来就来,没有浪漫的前曲。那种欲说还休的缱绻没有了,说走就走,一点柔情的回味都不留。
   雨声,这大自然的精灵,就这样变质了,另类了。在这个连闪电也变得瘦小的狭窄空间里,人类视觉的享受被剥夺了,听觉的享受,也被剥夺了。
其实雨是委屈的。当它从天而至,它本来纯净,原生态,可爱可贵。我们在无际的绿野听雨,在雄壮或细柔的河流听雨,在高山、森林听雨,我们听到的雨声就是雨声。哗哗哗,沙沙沙,或者淅淅沥沥,无言无声。即使我们的城市不再有能把雨声变得乐音般叮叮当当的瓦屋,但这座水泥森林也只是让雨的嗓音变得有点儿像感冒而已。但当雨来到这个像“瓮”的地方,它被人类无限度密集的生活形态、被人类用现代工艺合成的物质,亵渎了,歪曲了。
雨原来有着和人相通的心性!正如一个优秀的人必得有另一个优秀的人才会理解、相知、相惜、相爱,雨也喜欢优秀的质感,本真的质感,自然的质感。当细细柔柔的雨无声地洇入幽绿的草地,它会像一个乖女子用目光表示淅沥绵长的爱。当大雨落到山野、高山,那种豪气的声音像一个女子让激情汹涌地勃发……
只是雨无法挑选同自己共鸣的物质。雨要靠我们来保护,靠我们为它择侣而居。如此,人在雨天的家中,才会觉得亲切,安稳,不躁,不急。有感谢,有感慨。有希望。有情调。有情意。有寄托。有向往。有信心。我们会同雨对话。会在绵长的雨声中,作温情的念想和回忆。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以“保护雨声”为题,不仅点明主旨,表明文本要谈的是“保护雨声”这一内容,同时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开头以拟人的手法写家乡雨声的变味,很自然低引出下文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的探求。
C.文中将雨声比喻成“一群骂街泼妇横飞的口沫”,生动形象地表明了由于城市污染严 重,雨声变得难听,雨水也变得肮脏不堪。
D.作者认为,雨声变味是人类无限度密集的生活形态,人类用现代工艺合成的物质造成的。
E.文章用诗意的语言告诉读者:保护好我们生存的魂精,才是保护好雨声的最佳办法,否则我们只能告别雨声。
小题2:“雨声,这大自然的精灵,就这样变质了,另类了”中的“这样”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文意分条概述。(6分)
小题3:在作者看来,“雨”原来有什么样的特点?现在“雨声”与过去的“雨声”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
小题4:有人说,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去掉。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岱俊
1920年暑假一过,李济将转到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读博士学位,室友徐志摩则要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银行学,他们从此开始不同的人生。同船赴美,同室一年,分别后彼此都有些思念。从公开发表的1920年暑假后徐志摩致李济的九封信,大致可以看出如下几点:每封信徐志摩都爱说笑话,足显敏感好动的天性。他内心情绪炽烈,如对《新青年》团体的向往,研读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的内心激动,对国内派出的官方考察团的嘲讽和对留学风气的不满等等。他对李济甚为欣赏,对其改学人类学,表示“绝对赞成”,他写道:“子由心理而社会,由社会而人种,变虽速而径不拐,我绝对赞成。……老兄刚毅木讷,强力努行;凡学者所需之品德,兄皆有之,岂复能毁天以殉人乎。教育家言‘自动’,彼此体会此意上达可也。”
李济曾在一份用第三人称写的《自传》中,谈到改学人类学的动因:他初来美国(1918年)的时候,是想学纯心理的,1919年在那一门混了一个B、A、后就跑到社会学里边去了。现在他又想研究人种学。他的志向是想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寻出他所属的人种在天演路上的阶级。要是有机会,他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始源。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说,当年他初到美国,曾专门调阅了美国国会19世纪末的卷宗,里面正式记录着当年限制华工入籍的理由:中国人的脑容量比较小,他们在进化上可能低白人一等。杨振宁留美的时间比李济晚了二十多年,足见当年美国对华人的歧视更甚,因此,李济的“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的想法,显然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哈佛大学是人类学研究的重镇,研究所设在皮博迪博物馆。李济知道自己是“半路出家”,遂如饥似渴地吸吮各种知识养分:狄克森的《大洋洲民族与文化》,神学院莱斯纳的《埃及考古学》,还有哲学、梵文及麦独孤教授的《心理学实验》等;此外,他还选了许多本可免修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课。研究院教务长柴斯(Chase)教授“希腊考古学”,采用博物馆实物教学法,常以看图为主。当时,哈佛大学收集有关希腊遗迹与遗物的资料,尤其是建筑与雕刻方面的照片与图画,数量可观。上了这门课,李济对古希腊、爱琴海的文化艺术以及西方文明的起源有了较深的认识。年轻讲师虎藤(E、A、Hooton)原是学古文字学的,留学英国时兴趣转到人类学,做了一些考古工作。他刚从英国回来,走上哈佛的讲台不久,除讲授欧洲史前考古学外,还讲授一门最重要的课“体质人类学”。这门课是研究生的“铁门槛”,必须学会认识人的骨骼,且须懂得辨识碎骨片。考试时,虎藤就拿几块破骨头给学生认,认对了满分,认错了零分。这种近乎苛酷的训练,促使李济一步跨进了大门。
哈佛第一年,他掌握了人类学的一般情况,并开始形成博士论文的大致思路。1921年3月,他向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研究生院提出读哲学博士学位的申请,随即开始做人体测量学调查。他在美国东部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波士顿中国侨民中收集体质人类学的材料,历时七个多月,先后测量了一百一十一人。他将所获得的数据,加上当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中国人体质测量的材料,综合成一篇讨论中国人体质的论文。指导老师虎藤赞赏道:“你做得很好,这是一个新的贡献。”李济心里清楚,那是导师的鼓励,“用那一百一十一个人的测量,讨论号称四万万中国人的体质,显然是大题小做了”,况且“博士论文总不能单靠这篇短文交卷”。
这年暑假,虎藤得知李济无别的安排后,邀请他每天来皮博迪博物馆打半天工,交给他处理一批埃及人头骨:开箱、洗刷、整理这些头骨,按钟点付费。李济在和这五百个埃及人头骨的亲密接触中,度过了大半个暑假。这是一次很好的磨砺,对其日后进行生体测量和处理安阳殷墟出土的人头骨等都有直接帮助。
清澈的查尔斯河水,不舍昼夜,流过三个寒暑。李济在哈佛大学苦苦钻研,一本折合中文约二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终于完成,并于1923年5月10日以“极佳”的评语获得正式通过。此为中国人写的现代人类学的开山之作。一位历史学家说,“自后中外学人凡论及中国民族及人种问题的,大都征引其书”。这年6月,二十七岁的李济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12月,被美国人类学会吸收为会员。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李济改学人类学是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因为当年美国人十分歧视中国人。
B.由于李济原来学习的并非人类学,因此他不得不复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的理想。
C.在虎藤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李济顺利地写出了一篇讨论中国人体质的论文,离实现他的理想越来越近了。
D.李济二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历时三年多,是中国人写的现代人类学的第一部著作,李济也凭借它成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E.本文运用平时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李济再哈佛求学的艰辛经历,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的人格魅力和他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小题2:文章开头引用徐志摩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这篇传记表现了李济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李济的这段经历给了你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联系当前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城市的文化焦虑
  这些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如果说过去大家对这些资源争来争去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则显示出更多的文化心态。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城市的经济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了“仓廪实衣食足”,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是更大的政绩。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节、博览会,看到了动辄花费巨资打造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看到了略显空旷的大手笔的“主题”公园,看到了冠以“国际”的各种艺术大展……
  然而,从这些五花八门的亮相里,我们却也看到了城市的文化焦虑。
  经济发展了,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回头一看,前些年为了发展经济,有的城市文化教育上欠账太多,真的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做什么可以立竿见影。与经济的增长相比,文化是润物无声的慢活儿,更难在短期内可圈可点。没听说一台戏就能招来投资几个亿,一首歌就真的能唱红一座城市。这就如同种下一棵树,你不能指望一夜之间便可绿叶成荫。
  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银,用于乡校的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语言规范化的工作怎么可能立刻见到成效呢?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期,潮州已是当时的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如果政府总是选择最容易见成效的文化工程来做,并不打算选择更多普及和提高文化水平的、也许永远看不见成效的工作来做,文化的土壤将永远是稀薄的。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总是不平衡的,有的城市文化底蕴丰富,但经济就是发展不上去,只好选择“文化搭台”来招商引资刺激经济。而有的地方经济已经快速发展了,却没有多少文化味儿,于是又选择了“文化搭台”,但有时难免像一个暴发户靠买高价的古董来装门面,一不小心还买了假古董,反倒露出马脚。
  城市既是经济载体,也是文化容器。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不妨好好提炼出自己的特色,以此作为城市再定位的契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找寻出更好的出路。而文化资源稀缺的城市也不必着急,可以在经济的发展中涵养属于城市的新文化。
  总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经济与文化谁搭台谁唱戏,并不是勾勒个脸谱那么简单,如果搭台唱戏只是政府一厢情愿,台搭得很大,戏也唱得精彩,可常常没等曲终人却已散,这就已经说明搭台唱戏的方式已经过时了。
(摘自2009年9月3日《人民日报•放言》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不属于“城市的文化焦虑”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两省四地倾注地区和省域之力斥巨资,争“朱熹故里”之名。
B.各种各样的艺术节、博览会以及冠以“国际”的艺术大展。
C.花费巨资打造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
D.韩愈大力兴办州学,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
小题2:下列语句中,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如果政府既选择最容易见成效的文化工程来做,又打算选择更多普及和提高文化水平的、也许永远看不见成效的工作来做,文化的土壤将变得肥沃。
B.城市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同时也显示出了城市的文化焦虑。
C.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使潮州成为是当时的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D.文化底蕴丰富但经济落后的城市,选择“文化搭台”来招商引资就能刺激经济发展。
小题3:如何理解文中划线短语的含义?(3分)
                                                                                  
小题4:经济发展了,该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收藏阳光 余继聪
①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明媚的阳光,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衲花鞋,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一边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阳光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
②楼顶上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和苞谷穗子,也在滋滋地吮吸和收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用盐巴腌浸透的腊肉,用夹杆串起的豆腐肠,一挂挂晾晒在屋檐下,收藏着阳光。摘回家的老南瓜,一个个圆溜溜的卧在楼月台上,挖回家的红薯都堆在院子一角,嗞嗞地吸收着阳光。水牛和山羊都散窝在山坡上,收藏和反刍着阳光。大片的庄稼地也在嗞嗞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有的庄稼地已经被犁铧翻出了泥土,也在收藏着阳光。整个乡村世界,都在嗞嗞地吮吸收藏着阳光。
③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很阳光很美丽的笑脸。
④终于闲适了的母亲,在篱笆墙上闲适地晾晒着要腌制腌菜咸菜的蔬菜,或者在院子里的果树间搭上竹竿,晾晒蔬菜,或者晾晒拆洗过的被窝和冬衣。那么细心,那么惬意幸福。吸足了阳光,收藏了充足阳光的蔬菜,将会被切细拌上作料,然后盛装进陶罐里,再次放进阳光里晾晒,继续收藏阳光,酝酿成阳光味道充足的咸菜腌菜。全家人,整整一年,就可以慢慢咀嚼品味和回味阳光的味道。
⑤一边翻晒着被窝和衣服,母亲一边解开她的头巾,解开她的发髻,用竹蔑篦子细细梳理她粘结的、夹杂着细碎草茎枯叶的头发,也让满头花发像庄稼一样尽情吸收和收藏冬日暖暖的阳光,也梳理她逐渐板结的记忆和往事。
⑥穿得鼓鼓囊囊的小脚老祖母们,也禁不住这暖暖冬阳的诱惑,蹒蹒跚跚地踱出门来,三三两两聚坐在大门外的坡坎上,一边说着、梳理着陈年往事,一边解开长长的包头布,让满头白发也吸收和收藏着金贵的温暖阳光。经历无数寒暑风霜,她们曾经飘逸乌黑的秀发,早已长成了这稀稀拉拉的白发,如同秋收后,晚秋时节庄稼地里残存的零星庄稼秆和枝叶,苍白,干枯,稀疏。老祖母们一边回忆着自己也曾经满头秀发长势旺盛,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的青春岁月,一边细细梳理和数着自己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阳光。她们也曾经很阳光、很美丽过,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也曾经花过果过,也曾经深深悲过真真喜过呢。
⑦祖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村路边,或者谁家的院子里,一边滋滋地吃着一锅锅草烟,一边让自己花白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吸收和收藏着阳光。除了满头稀疏白发,胡子眉毛好像也是另一种庄稼呢。一生都忙碌着侍弄打理地里的庄稼,无暇顾及自身和身边,如今老了,才有闲心侍弄打理这些离自己最近的庄稼呢。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长势也越来越差,但是他们这些老伙计却很满意。一辈子,让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收藏了丰硕的阳光,也让多少的儿孙饱吸了阳光水分,长得茁茁壮壮枝繁叶茂啊!
⑧唉!一茬茬的乡村人,都是另一种庄稼呢,他们自己常常忘记了,甚至不知道呢。我们还是别打扰他们,让他们饱饱吸收和收藏点阳光吧!
⑨像收藏粮食一样,把阳光收藏满心屋,心里会多踏实啊!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           (选自2008年2月《中国散文选刊》网刊第13期 )
小题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收藏阳光?为什么要写收藏阳光?(6分)
答:                                                                   
                                                                       
小题2: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小题3: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色?第⑧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小题4:文章最后说“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结合全文,探究这段话的深刻内涵。(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