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排球不是美国女排姑娘的全部梦想南方周末:郎指导,你觉得作为美国女排主教练,是你改变了美国队还是美国队改变了你?郎平:不同的文化使得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排球不是美国女排姑娘的全部梦想南方周末:郎指导,你觉得作为美国女排主教练,是你改变了美国队还是美国队改变了你?郎平:不同的文化使得执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排球不是美国女排姑娘的全部梦想
南方周末:郎指导,你觉得作为美国女排主教练,是你改变了美国队还是美国队改变了你?
郎平:不同的文化使得执教美国队和执教中国队有很大不同。美国人认为我给美国队注入了更多的亚洲元素,比如在打法上更细腻,作风更严谨。但从我内心来说,应该说是美国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
美国队队员文化程度都很高,并且学习速度很快,我很尊重她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美国姑娘们很放松的心态,为兴趣而打球的状态影响了我,让我绷得很紧的神经也放松不少。她们似乎更享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排球不是她们生活的全部梦想。
刚开始我对她们的心态不很理解,因为我一直是挺较劲地在打球,每一分都在拼,是一种非抓住胜利不可的心态。当我作为一个外来者,浸入了这一种有历史而又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国家体育文化中,我想使劲改变她们,但是她们的文化势能比我更强大,所以只能换个角度去理解她们,所以说美国队改变了我。现在我可以欣赏她们这种非职业的轻松心态。就像弹簧的力量来自于能保持柔韧的弹性一样,我不得不说,美国姑娘在随性自然的心态中,处理排球时富于创造性,常有神来之笔。
南方周末:在美国做主教练的经历让你学到了什么?
郎平:国外的训练科学性更强。他们更注重对人体结构细致入微的研究,比如身体哪一块肌肉如何调节,计算多少热量能承担多大的运动量,更细致精确,确实让我更新了思维。
从心态上说,美国的优势在于放松。我们对体育比赛的追求更多是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导致过度紧张。而美国文化在乎的是参与精神,是你有没有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只要发挥了你的能力和潜力,你就是胜利者,就能获得承认,而不是在心理上将自己逼到无路可退的死角。他们在胜负问题上更能保持平常心,输球了很简单,就是重新再来。
南方周末:这些观念你是从一开始就适应,还是有磨合期?
郎平:我带美国队开始时,说实话非常不适应。因为在国内,教练有比较大的权威,队伍非常整齐,各项训练配套都很有保障。但在美国完全不是这样,她们更强调个人的兴趣,难免显得自由松散。即使打奥运会,我作为国家队教练,就连想把全体运动员集中起来都非常困难——她们在各州训练,有各自的安排,你也很难按计划调度她们。
北京奥运会开始前2个多月,我的队员还是不齐。有个主力去做手术,奥运会也参加不了;还有两个主力是伤员,到大奖赛时能不能打都不知道。哎,愁得慌。这种实际条件逼得我抛掉依赖计划的习惯,考验我随时随地根据队伍的变化调整训练思路。你不能指望游刃有余的深思熟虑,没这个条件。现实条件随时在变化,不到最后一分钟你没法作决定。
我们经历了很长的磨合期。她们都很有想法,强调自己的状态。有时我批评她们比赛不到位,她们会用“不在状态”来回应。当时比较郁闷,在中国比赛,你很难以“不在状态”来作为成绩差的借口,状态好不好你都要拿下。你不允许自己放松,全国人民的眼睛都盯着你,强大的国家荣誉感需要你的成功去支撑,不能动不动就闹情绪。
南方周末:美国之前,你在意大利职业队曾执教6年。
郎平:意大利和美国打球很不一样。意大利以职业联赛为主,比赛的细则,球员和教练的责任和义务都很明确,大家心照不宣,必须尊重商业合同。在意大利打比赛,主要是商业压力。教练也就是个打工的角色,得听老板的。有时候会非常累心,商业利益是残酷的,没有太多人情味。你必须适应。当时女儿在美国,我想跟她呆在一起,就离开了意大利。
南方周末:你的个人经历正好体验了3种不同的体育体制。
郎平:中国、意大利和美国正好代表3种不同的体育体制。如果你要轻松型的模式,自由发挥你的兴趣,享受排球的乐趣,美国模式最适合你;如果你要通过高强度的职业联赛来训练,意大利的模式更能练兵;如果要拿世界冠军,中国的体制比较好,经济上、人才、时间都更有保障。                     (选自《南方周末》郎平访谈录)
小题1:为什么郎平说”排球不是美国女排姑娘的全部梦想”呢?(4分)
小题2:郎平体验了3种不同的体育体制。请简要概括各有什么特点?(5分)
小题3: 在美国女排队员比赛不到位时,她们会用“不在状态”来回应。你对这种用“不在状态”来作为成绩差的借口的做法,持何种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小题1:美国女排姑娘打球时心态放松,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打球,享受着排球的乐趣,不会为了责任去打球。(2分)只要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就是胜利者。(1分)她们似乎更享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所以郎平说”排球不是美国女排姑娘的全部梦想”。 (1分)
小题1:第一种,中国模式,特点:经济上、人才、时间都更有保障,有强大的国家荣誉感,但缺少个人自由度。(2分)第二种,美国模式,特点:轻松型的模式,自由发挥你的兴趣。(2分)第三种,意大利模式,特点:通过高强度的职业联赛来训练,商业利益是残酷的,没有太多人情味。(1分)
小题1: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1分)美国的体育文化和中国不同,她们不像中国队员那样不能以“不在状态”来作为成绩差的借口,强大的国家荣誉感需要你的成功去支撑。(2分)她们身上没有那么重的责任感,她们更重视个人的兴趣和生活的丰富多彩,重视个体的生命质量。这种轻松的心态虽然显得自由散漫,但是更利于发挥她们的潜能,发挥她们的创造力。(2分)所以我们不能以中国的文化观念去面对美国人,如果站在美国文化心态的基础上去对待美国队员的做法,就会感觉她们做法的合理性。(1分) (如果从反面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6分)
日前,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王六一在评价“《喜羊羊》导演对话《功夫熊猫》导演”活动时说:“‘对话"不对等。‘喜羊羊’对‘功夫熊猫’,为时尚早。”
《功夫熊猫》走的是高投资、高回报、服务全球成熟的高端受众的国际化路线,《喜羊羊》则是以低成本、简单创意、并不十分精致的制作、本土化市场为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功夫熊猫》的成功是成熟的美国动漫产业无数成功案例中的一个,而《喜羊羊》的成功则是不成熟的中国动漫产业碰巧遇到的一个成熟的案例。王六一认为:“一个必然,一个偶然,两者的产业落差或者反差是巨大的。这个巨大的空间,从消极的意义上看,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缺陷;从积
极的意义上看,其实就是中国动漫的机遇。”
饱含中国元素的《变形金刚2》再次印证了这个惨淡的事实。6月28日,该片全球同步上
映5天,在中国市场卷走上亿票房,全球票房逼近4亿元。
近年来,中国动漫发展势头迅猛,动画片年产量超过13万分钟,动画电影年产量达到16
部,网络动漫年产量3000—5000部。然而,年逾八旬的中国动漫却正体味着不小的尴尬。不
久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
个来自海外,本土动漫形象只有“孙悟空”名列其中。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
本、韩国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中国动漫作品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原创形象,已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原因很简单,中国动漫产业还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产业缺陷,投资商投入资金后,总是希望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但一部优秀动画片的制作周期一般需要4一5年时间,中国的投资商往往不愿意承受如此大的风险。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风险系数的高估,直接导致国内动画产业供血不足,难以产生优秀的作品。
(节选自《十问中国动漫》,《人民日报》2009年7月3日)
小题1:揣摩前两段中王六一说的话,下列不符合他想表达的意思的一项是
A.不久的将来《喜羊羊》可以与《功夫熊猫》平等对话了。
B.从目前看,中国动漫取得的成绩还没达到能与美国竞争的程度。
C.《喜羊羊》的成功让人欣喜,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缺陷使人担忧。
D.从积极的意义上看,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小题2:探究后两段中统计数据背后的事实,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变形金刚2》在全球取得成功,与片中饱含中国元素有一定关系。
B.近年来,中国各种动漫产品的年产量猛增,动漫市场还是有一定需求的。
C.海外动漫形象深受中国青少年喜爱,主要原因是海外的宣传力度比较大。
D.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原创形象,是中国原创动漫受喜爱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
小题3:根据选文,下列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动漫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成熟的美国动漫产业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
B.《变形金刚2》能够从中国市场卷走上亿元票房,说明中国的动漫产业是大有可为的。
C.中国动漫产业要发展,需要更多有影响力的原创形象,这就要求投资商有耐心和信心。
D.近几年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小羊”出色的表现,标志着中国动漫辉煌的时代到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与散文的分别既不能单从形式(音律)上见出,也不能单从实质(情与理的差异)上见出。在理论上还有第三个可能性,就是诗与散文的分别要同时在实质与形式两方面见出。如果采取这个看法,我们可以下诗的定义说:“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个定义把具有音律而无文学价值的陈腐作品,以及有文学价值而不具音律的散文作品,都一律排开,只收在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都不愧为诗的作品,这一说与我们前面所主张的情感思想平行一致,实质与形式不可分之说恰相吻合。我们的问题是:何以在纯文学之中有一部分具有诗的形式呢?我们的答案是:诗的形式起于实质的自然需要。这个答案自然还假定诗有它的特殊的实质。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诗的实质的特殊性何在?何以它需要一种特殊形式(音律)?我们可以回到上文单从实质着眼所丢开的情与理的分别;我们可以说就大体而论,散文的功用偏于叙事说理,诗的功用偏于抒情遣兴。事理直截了当,一往无余,情趣则低徊往复,缠绵不尽。直截了当者宜偏重叙述语气,缠绵不尽者宜偏重于惊叹语气。在叙述语中事近于词,理近于意;在惊叹语中语言是情感的缩写字,情溢于词。所以读者可因声音想到弦外之响。换句话说,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诗的情趣是缠绵不尽,往而复返的,诗的音律也是如此。举一个实例来说,比如《诗经》中的四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译成现代散文,则为:“我从前走的时候,杨柳还正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了,天已经在下大雪了。”原诗的意义虽大致还在,它的情志就不知去向了。义存而情不存,就因为译文没有保留原文的音节。实质与形式本来平行一贯,译文不同原诗,不仅在形式,实质亦并不一致。比如用“在春风中摇曳”译“依依”就很勉强,费词虽多而含蓄却反较少。“摇曳”只是呆板的物理,“依依”却含有浓厚的人情。诗较散文难翻译,就因为诗偏重音而散文偏重义,义易译而音不易译,译即是另一回事。这个实例很可以证明诗与散文确有分别,诗的音律起于感情的自然需要。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一说,虽比其他各说都较稳妥,但仔细分析事实,它也并没有十分谨严的逻辑性。有两个事实值得注意。
第一,有和无是一个绝对的分别,就音律而论,诗和散文的分别也只是相对的也不是绝对的。先就诗说,诗必有固定的音律,是一个传统的信条。从前人对它向不怀疑,不过从自由诗、散文诗等等新花样起来以后,我们对于它就有斟酌修改的必要了。次就散文而论,它也并非绝对不能有音律的。诗早于散文,现在人用散文写的,古人多用诗写。散文是由诗解放出来的。秦汉以前的散文就常杂有音律在内。
其次,这定义假定某种形式为某种实质的自然需要,也很有商酌的余地。中国正统的诗的形式也不过四言、五古、七古、五律、七律、绝句几种。词调较多,据万氏《词律》、毛氏《填词明解》诸书所载也不过三百余种,常用者不及其半。诗人须用这有限的形式来范围千变万化的情趣和意象。如果形式与实质有绝对的必要关系,每首诗就必须自创一个格律,决不能因袭陈规了。
(选编自朱光潜《诗论》)
小题1:下列关于“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理论上来说,诗与散文的区别要同时在实质与形式两方面比较,“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一定义就是基于这一认识而下的。
B.具有音律而无文学价值的陈腐作品,以及有文学价值而不具音律的散文作品都不在“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一定义范围之内,这与作者所主张的实质与形式不可分的说法是一致的。
C.诗歌有其特殊的实质,并且这种实质有其自然需要,这是在纯文学中之所以有一部分具有诗的形式的根本原因,诗的情趣必须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
D.“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一定义在逻辑上也不完全严谨,因为就音律而论,诗和散文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假定某种形式为某种实质的自然需要也不是绝对必要的。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就情与理的角度而言,散文偏于叙事说理,宜偏重于叙述语气;诗歌偏于抒情遣兴,宜偏重于惊叹语气。事理直截了当,一往无余,情趣则低徊往复,缠绵不尽。
B.如果用散文的语言翻译《诗经》中的诗歌,原诗中的意义也许还在,但情志却会丢失,因为译文没有保留原来的形式,实质和形式都已不同于原诗。
C.“摇曳”只是呆板的物理运动,“依依”却含有浓厚的人情,所以将“依依”翻译成“在春风中摇曳”就很牵强,语言不够简练且缺少含蓄的韵味。
D.自从有了自由诗、散文诗等新的文学形式以后,诗歌必须有固定的音律这一传统信条,就被完全否定了。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需要有音律,是因为诗歌有其特殊性,诗歌主要用来抒发绵绵不尽的情感,表达含蓄隽永的兴致,语言就是情感的缩写,而诗歌的韵律正可以传达这种缠绵不尽,往而复返的情感。
B.诗歌和散文相比,诗歌更难翻译,这是因为诗歌偏重于音律,而散文偏重于语言的意义,诗歌的音律不容易翻译,它和感情有必然的联系,只要翻译出来就已经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C.中国正统诗歌的形式只有四言、五古、七古、五律、七律、绝句几种,词调虽然较多,古代专著中记载有三百余种,但常用的还是不过以上几种。
D.诗歌的情趣和意象是千变万化的,诗人都需要用有限的诗词形式加以规范,所以诗歌的形式和实质未必都有绝对的必要关系,否则每首诗都必须自创一个格律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钱伟长:科学巨子 传奇人生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他听从四叔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但是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这一天,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九一八”事变,而南京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说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起初,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结束,钱伟长的物理及格了。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1939年,钱伟长考取了庚子赔款的留英公费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发,船运中断,改派至加拿大。去加拿大留学,是英国人安排的行程,先让公费生们在上海等着。当得知所乘船只要经过日本,让他们在横滨逗留3天后再起程时,钱伟长和其他公费生一致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经留日本有损国格,于是他们全体愤然离船,大家一齐把加有日本签证的护照扔到了黄浦江里。后来,英国人道歉说“不知道你们会有如此强烈的爱国心”。1940年9月,钱伟长第三次出发,终于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始了艰辛的留学生涯。三年后,钱伟长来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后来成为冯·卡门的得力助手,成长为引人瞩目的一颗科学新星。
  1946年5月,正当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钱伟长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必要的书籍,从洛杉矶返回清华。当时中国处在内战时期,清华的教授生活都非常苦。这时,一个老朋友从美国回到北京看望他。老朋友觉得钱伟长的生活太困难了,告诉他美国仍然欢迎他回去工作,还可以把全家一起带去。但在办理签证手续的时候,当中有一栏:“如果中美交战你能不能站在美国一边?”他的答案是“NO”,毅然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
  1957年6月,钱伟长被划为“右派”,并被撤销一切职务。从被打成“右派”到1966年的9年间,他先后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1968年,这位56岁的科学家又被下放到北京首都特钢厂做了一名炉前工。炉前工很苦,用的铁棒足有52公斤重,一般人是拿不起来的,钱伟长同样也拿不起来,但他发挥了自己懂力学的优势,把铁棒的一头放在一个和炉子一样高度的铁架子上,再去另一头把铁棒按下去,这样就拿起来了。工人们试了后都说好,于是就在10个炉子前都做了铁架子,钱伟长一时成了发明家。“我回国以后,干过十几桩事情,”钱伟长说,“奇奇怪怪的专业,所以有人骂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我不理。”他的研究项目五花八门。“我觉得国家需要的,我都干。”他总结道,“我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1983年,钱伟长来到上海工业大学(后来的上海大学),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提出要拆除四堵墙: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1992年,钱伟长在全国率先推行学分制,几年内竟风行全国。二十多年来,凭借独特的教育理念,上海大学,从原来只有八百名学生,发展为目前的在校学生三万人。在近年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优中,上海大学名列第一。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0年07月31日高博)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伟长弃文从理不仅仅是因为要用理科成绩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国难当头之际,有投笔从戎、实业救国的志向和抱负。
B.为了能够尽快赶上课程,成为清华物理系的正式学生,钱伟长早起晚归,废寝忘食,成了全校最勤奋刻苦的学生,结果仅用一个学期物理就及格了。
C.抗日战争期间,负责庚子赔款留学的英国人公然无视中国人的抗日热情,包括钱伟长在内的一批留英公费生对此表示愤慨,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D.处在人生的低谷时,钱伟长仍然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E.在钱伟长的求学和成长的历程中,钱穆、吴有训、冯·卡门等师长起了关键作用,这说明了名师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小题2:从钱伟长的学习经历看,解放前中国的学校教育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文中称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对于这种说法,你是怎么理解和评价的?(6分)
小题4:钱伟长一生中面临升学、出国、下放、治校等重大考验和抉择时有着相似的看法或信念。请你从中归纳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保护雨声
郁小萍
近年回多雨的家乡,总觉得雨声变味了。一点小雨,声音都凶巴巴急哼哼的,仿佛一个脾气极好的人,突然变得火气十足,吵架的***和架势格外强烈。一个雨天,我到阳台上细细地听,想知道少小时悦耳的雨声,如今为什么会这样粗暴地硌心?
姐姐家在一幢L形楼房横竖两笔交接处,一座半弧的小坡联围起一横一竖另外两点,上面耸立着划地为界的院墙。院墙外有一幢充满叽喳声和管教声的小学校。土地金贵,小学旁又钻出一幢高层住宅,站在阳台上看不见它的顶。稍远些,学校和高楼之间再横生出一幢看得见顶又看不见底的楼房。齐心合力的建筑们,就只给我们的眼睛留下了很少一点天空。
在狭小空间里生活的人们喜欢仿效别人的生活方式。建房时,窗户上都修了挡雨的水泥棚板,但每家每户支出宽宽的防盗栏时,又悉数架上一张阔阔的防雨棚,绿色蓝色白色蓝白相间的条格……塑料雨棚分量轻薄,却因为身份时尚时髦而内心骄傲,对外界有一种夸张到变形的反应。很轻很轻的雨丝,哪怕一缕缕,一线线,都被迅速扩大成“嗒嗒嗒”、“啪啪啪”的喧闹,温顺变成粗暴,柔情化为无情。大雨更被夸张为无边的喧嚣,狂烈,肆无忌惮,目中无人,显现出不摧毁人的睡眠、心情、意志,就决不收兵的顽劣。
雨声曾被优美地描写成心跳,如今,这健康的心跳变成心脏病人狂暴无序的胡蹦乱跳。雨声曾被抒情地描写为天的眼泪,现在,却毫无美感地像一群骂街泼妇横飞的口沫……虽然一样能把大地冲洗得干净,却带着“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感觉。不是空灵,是空荡。不是希望,是绝望。不是力量,是暴力。那种慢慢而来的意蕴没有了。说来就来,没有浪漫的前曲。那种欲说还休的缱绻没有了,说走就走,一点柔情的回味都不留。
   雨声,这大自然的精灵,就这样变质了,另类了。在这个连闪电也变得瘦小的狭窄空间里,人类视觉的享受被剥夺了,听觉的享受,也被剥夺了。
其实雨是委屈的。当它从天而至,它本来纯净,原生态,可爱可贵。我们在无际的绿野听雨,在雄壮或细柔的河流听雨,在高山、森林听雨,我们听到的雨声就是雨声。哗哗哗,沙沙沙,或者淅淅沥沥,无言无声。即使我们的城市不再有能把雨声变得乐音般叮叮当当的瓦屋,但这座水泥森林也只是让雨的嗓音变得有点儿像感冒而已。但当雨来到这个像“瓮”的地方,它被人类无限度密集的生活形态、被人类用现代工艺合成的物质,亵渎了,歪曲了。
雨原来有着和人相通的心性!正如一个优秀的人必得有另一个优秀的人才会理解、相知、相惜、相爱,雨也喜欢优秀的质感,本真的质感,自然的质感。当细细柔柔的雨无声地洇入幽绿的草地,它会像一个乖女子用目光表示淅沥绵长的爱。当大雨落到山野、高山,那种豪气的声音像一个女子让激情汹涌地勃发……
只是雨无法挑选同自己共鸣的物质。雨要靠我们来保护,靠我们为它择侣而居。如此,人在雨天的家中,才会觉得亲切,安稳,不躁,不急。有感谢,有感慨。有希望。有情调。有情意。有寄托。有向往。有信心。我们会同雨对话。会在绵长的雨声中,作温情的念想和回忆。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以“保护雨声”为题,不仅点明主旨,表明文本要谈的是“保护雨声”这一内容,同时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开头以拟人的手法写家乡雨声的变味,很自然低引出下文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的探求。
C.文中将雨声比喻成“一群骂街泼妇横飞的口沫”,生动形象地表明了由于城市污染严 重,雨声变得难听,雨水也变得肮脏不堪。
D.作者认为,雨声变味是人类无限度密集的生活形态,人类用现代工艺合成的物质造成的。
E.文章用诗意的语言告诉读者:保护好我们生存的魂精,才是保护好雨声的最佳办法,否则我们只能告别雨声。
小题2:“雨声,这大自然的精灵,就这样变质了,另类了”中的“这样”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文意分条概述。(6分)
小题3:在作者看来,“雨”原来有什么样的特点?现在“雨声”与过去的“雨声”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
小题4:有人说,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去掉。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岱俊
1920年暑假一过,李济将转到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读博士学位,室友徐志摩则要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银行学,他们从此开始不同的人生。同船赴美,同室一年,分别后彼此都有些思念。从公开发表的1920年暑假后徐志摩致李济的九封信,大致可以看出如下几点:每封信徐志摩都爱说笑话,足显敏感好动的天性。他内心情绪炽烈,如对《新青年》团体的向往,研读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的内心激动,对国内派出的官方考察团的嘲讽和对留学风气的不满等等。他对李济甚为欣赏,对其改学人类学,表示“绝对赞成”,他写道:“子由心理而社会,由社会而人种,变虽速而径不拐,我绝对赞成。……老兄刚毅木讷,强力努行;凡学者所需之品德,兄皆有之,岂复能毁天以殉人乎。教育家言‘自动’,彼此体会此意上达可也。”
李济曾在一份用第三人称写的《自传》中,谈到改学人类学的动因:他初来美国(1918年)的时候,是想学纯心理的,1919年在那一门混了一个B、A、后就跑到社会学里边去了。现在他又想研究人种学。他的志向是想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寻出他所属的人种在天演路上的阶级。要是有机会,他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始源。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说,当年他初到美国,曾专门调阅了美国国会19世纪末的卷宗,里面正式记录着当年限制华工入籍的理由:中国人的脑容量比较小,他们在进化上可能低白人一等。杨振宁留美的时间比李济晚了二十多年,足见当年美国对华人的歧视更甚,因此,李济的“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的想法,显然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哈佛大学是人类学研究的重镇,研究所设在皮博迪博物馆。李济知道自己是“半路出家”,遂如饥似渴地吸吮各种知识养分:狄克森的《大洋洲民族与文化》,神学院莱斯纳的《埃及考古学》,还有哲学、梵文及麦独孤教授的《心理学实验》等;此外,他还选了许多本可免修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课。研究院教务长柴斯(Chase)教授“希腊考古学”,采用博物馆实物教学法,常以看图为主。当时,哈佛大学收集有关希腊遗迹与遗物的资料,尤其是建筑与雕刻方面的照片与图画,数量可观。上了这门课,李济对古希腊、爱琴海的文化艺术以及西方文明的起源有了较深的认识。年轻讲师虎藤(E、A、Hooton)原是学古文字学的,留学英国时兴趣转到人类学,做了一些考古工作。他刚从英国回来,走上哈佛的讲台不久,除讲授欧洲史前考古学外,还讲授一门最重要的课“体质人类学”。这门课是研究生的“铁门槛”,必须学会认识人的骨骼,且须懂得辨识碎骨片。考试时,虎藤就拿几块破骨头给学生认,认对了满分,认错了零分。这种近乎苛酷的训练,促使李济一步跨进了大门。
哈佛第一年,他掌握了人类学的一般情况,并开始形成博士论文的大致思路。1921年3月,他向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研究生院提出读哲学博士学位的申请,随即开始做人体测量学调查。他在美国东部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波士顿中国侨民中收集体质人类学的材料,历时七个多月,先后测量了一百一十一人。他将所获得的数据,加上当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中国人体质测量的材料,综合成一篇讨论中国人体质的论文。指导老师虎藤赞赏道:“你做得很好,这是一个新的贡献。”李济心里清楚,那是导师的鼓励,“用那一百一十一个人的测量,讨论号称四万万中国人的体质,显然是大题小做了”,况且“博士论文总不能单靠这篇短文交卷”。
这年暑假,虎藤得知李济无别的安排后,邀请他每天来皮博迪博物馆打半天工,交给他处理一批埃及人头骨:开箱、洗刷、整理这些头骨,按钟点付费。李济在和这五百个埃及人头骨的亲密接触中,度过了大半个暑假。这是一次很好的磨砺,对其日后进行生体测量和处理安阳殷墟出土的人头骨等都有直接帮助。
清澈的查尔斯河水,不舍昼夜,流过三个寒暑。李济在哈佛大学苦苦钻研,一本折合中文约二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终于完成,并于1923年5月10日以“极佳”的评语获得正式通过。此为中国人写的现代人类学的开山之作。一位历史学家说,“自后中外学人凡论及中国民族及人种问题的,大都征引其书”。这年6月,二十七岁的李济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12月,被美国人类学会吸收为会员。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李济改学人类学是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因为当年美国人十分歧视中国人。
B.由于李济原来学习的并非人类学,因此他不得不复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的理想。
C.在虎藤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李济顺利地写出了一篇讨论中国人体质的论文,离实现他的理想越来越近了。
D.李济二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历时三年多,是中国人写的现代人类学的第一部著作,李济也凭借它成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E.本文运用平时自然的语言,详略有序地叙述了李济再哈佛求学的艰辛经历,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的人格魅力和他如饥似渴的求知***。
小题2:文章开头引用徐志摩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这篇传记表现了李济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李济的这段经历给了你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联系当前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