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 |||||||||||||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 |||||||||||||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自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 |||||||||||||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 | |||||||||||||
BD | |||||||||||||
B项与主题不符,这篇小说的主题应是积极的、昂扬的;D项无根据,设想牵强附会。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王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小题1:“气派”在文中的含义是( )
| |||||||||||||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完成各题。 做一个坚强的孩子 薛光 晨,拉开窗帘,昏暗的天空但见残星点点,风儿夹着细细的雪花,飘然而至。房屋树木……一切一切都被这六角菱形花瓣装扮得分外洁白,整座城市沉潜在一片冰凝雪积的景色中,蔚为壮观。 7点整,像往常一样,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带着惺忪的睡眼,经过一阵紧张的忙碌之后,我骑上自行车送女儿上学,这一切早已成为惯例。由于动迁,女儿上学的学校离家很远,我只好每天不停的来回接送。临出门时,妻子对我说:“外面雪大路滑,骑车子要当心啊!”我边答应着边走出家门。 中午11点,我照例骑上自行车去接女儿。这时,雪仍然在下,经过一上午,路面积满了厚厚的一层雪,那雪发着耀眼的光,阳光照在上面,刺得人睁不开眼。风雪中我吃力蹬着自行车,车轮碾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有节奏的吱嘎声,风吹在脸上如刀割般疼痛。这一切我已全然不顾,来到学校门口,门前挤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和这恶劣的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部分家长耐不住寒冷的侵蚀,径直向学校大厅走去,我依然在风雪中焦急地等待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肆虐地钻进我的衣领,从不顾及我的感受,顷刻间便自行融化,我禁不住一阵阵地颤抖。 正在我感到十分焦急时,校园中一顶令我熟悉的小红帽,在我视线里越来越清晰,那便是我的女儿。女儿顶着风,踏着雪,摇晃着走出校园,我急忙将女儿抱上自行车。女儿抬起她那因寒冷而有些泛红的脸问道:“爸,这雪天明天是否可以坐出租车上学?”从女儿充满疑惑的目光中,我意识到女儿在从我表情中寻找答案。 于是,我对女儿说:“爸没那么多钱,坐也只能坐公共汽车。”女儿不解地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公共汽车便宜。”我接着对女儿说:“不要和那些坐车的孩子比,你看那一群群、一伙伙满脸稚气,迎着风,踏着雪,艰难地缓缓在风雪中行进的孩子们,他们才是好样的。”说到这,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女儿一脸困惑地说:“爸,坐车不好吗?” 我说:“坐车不是不好,可是,你想做一个坚强的孩子吗?” 女儿点了点头。 我抱起女儿,在她通红的脸蛋上亲了亲,轻轻地说:“那我们从不坐车开始,好吗?” 女儿撅着小嘴不吭声。 我说:“栏圈里生不出千里马,花盆里养不了万年松,娇生惯养,长大后可能就成了废人。” 女儿依然一脸困惑。 为此,我深刻地意识到,对子女教育,不仅是对家庭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责任。 身为父亲,我深感责任重大。 (选自散文吧,有改动) 1. 文章第一段描写了冬日早晨的环境,有什么作用?(4分) 2. 作者在文中说“在风雪中行进的孩子们,他们才是好样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5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炎帝、黄帝之间的关系,古书中流行的说法是讲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两个,都是少典氏之子,如《国语》云:“少典娶有娇氏女,生黄帝、炎帝。”据《史记》记载,黄帝和炎帝在阪泉的郊野曾经先后打了几仗,炎帝被黄帝征服,而后,黄帝又擒***了叛乱的蚩尤,被诸侯尊奉为天子。但是,据近日的《大公报》和《金陵晚报》报道,南京市六合区文物保管所所长蔡明义称,根据他的研究,黄帝是南京六合人的女婿,而且黄帝和炎帝之间相差11代。 蔡明义告诉记者,从2001年开始,他就考证黄帝的岳父敕封六合方山的课题,炎帝和黄帝拥有共同的祖先少典,是少典氏部落的人,太昊伏羲氏(伏羲、燧人、神农为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三皇)的后代。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约6000年前生活于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肃省东部)境内,其部落后裔东徙姜水(黄河流域的一条河名)一带定居,并建立政权于古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另一子名勗其,勗其的十一世后代即为黄帝轩辕氏。姜雷是炎帝第11世孙。根据典籍记载,公元前2600年左右,姜雷联合轩辕共同打败蚩尤,并且将帝位让给轩辕,使他代替炎帝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正式命名为黄帝。黄帝又委任姜雷为左相,封为六合方山侯,并以地赐姓,从此姜雷更姜姓为方姓,成为方姓始祖。后来,黄帝娶了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的方雷之女嫘祖为正妃,方雷便成为轩辕黄帝的岳父。因此可以说,炎帝和黄帝之间相差11世。 记者从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处了解到:《史记索隐》对此有很好的考证。其中指出:“少典,是诸侯国号,非人名。……炎、黄二帝虽则相承,但根据《帝王代(世)纪》记载,中间相隔八帝,五百多年,如果少典是他们父名,那么岂不是黄帝经五百多年后取代炎帝成为天子?那他的寿命也太长了!” 李学勤认为:第一,少典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方国部族的称号,炎帝、黄帝都由少典氏衍生分化出来。第二,炎帝、黄帝相隔年代较长,而炎帝早于黄帝,其间共历八世。 李学勤先生认为,古史传说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表现了中华文明萌芽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史记》一书沿用《大戴礼记》所收《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本纪》记载的黄帝,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而且,以炎黄二帝的传说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现代人创造的,乃是自古有之的说法。很明显,这指出了炎帝和黄帝兴衰上的先后列序。 (选自《北京科技报》,有删改) 1.下列各史料中关于炎、黄二帝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史记》中记载,黄帝和炎帝曾经打过几仗,黄帝在征服炎帝后,又擒***了叛乱的蚩尤,被诸侯尊奉为天子。 B.《国语》中有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记载,其中讲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两个,都是少典氏之子。 C.《史记》沿用《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认为黄帝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 D.根据《史记索隐》考证,少典是诸侯国号,不是人名,更不是炎帝、黄帝父亲的名字。 2.下列关于蔡明义和李学勤观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蔡、李二人都得出了炎黄二帝不是同一时代的结论,他们的研究都能从古代典籍中找到根据。 B.蔡、李二人的研究都彻底推翻了《史记》、《国语》中有关炎、黄二帝是兄弟关系的记载。 C.蔡、李二人关于炎、黄二帝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同,仅有的差别在于炎、黄二帝间隔时间的长短不同。 D.蔡、李二人认为,炎黄二帝不生活在同一时代,有兴衰上的先后列序,表现了中华文明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炎帝、黄帝之间的关系,古籍中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炎黄二帝都和少典氏部族有渊源。 B.根据史料记载,黄帝娶方雷的女儿嫘祖为妻,而方雷是炎帝第11世孙,可见炎、黄二帝的确不是同一时代的人。 C.根据李学勤的观点,炎帝、黄帝相隔年代较长,而炎帝早于黄帝,因而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天子是不可能的。 D.炎帝和黄帝拥有共同的祖先,都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可见中华文明就是从伏羲氏开始的。 |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项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