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所写,曹丕开始以“指画”为难曹植,曹植出口成章,七步之内完成。一计不成,于是又来了 “应声” 作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所写,曹丕开始以“指画”为难曹植,曹植出口成章,七步之内完成。一计不成,于是又来了 “应声” 作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所写,曹丕开始以“指画”为难曹植,曹植出口成章,七步之内完成。一计不成,于是又来了 “应声” 作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四句就是“应声”而作。请结合创作背景,鉴赏这首诗。
答案

曹植与曹丕是一母同胞的弟兄。曹植少年时即以才华出众为父曹操所赏识和喜爱。曹丕做了魏朝皇帝以后,植虽居侯王之位,但他也因才华横溢而备遭曹丕忌恨。曹丕一直都想要找个机会把曹植处死,本诗就曹丕阴谋加害曹植的结果。诗以叙事提起,意谓煮豆而燃起豆茎,把过滤好的熟豆作成豆汁;三四两句形容豆在锅中被煮时的景况,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豆在釜中泣”句,以豆在锅中被煮得鼓起水泡作响,而着以“泣”字描述,极切合诗人此时被压迫的心情,在形象生动的比喻中,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诗作采取拟人化的手法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的感情,诗人比喻之妙,用语之巧,出语之快,含义之深,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是豆萁相煎所产生的反思,以萁对豆之熬煎,控诉兄弟相悖互残之残忍。诗人此时满怀被胁迫的激愤心情,矢口而出,说来如此自然贴切,乃使阴毒无人性的曹丕,闻此亦不免“深有惭色”。
《七步诗》窘急中的悟性语言,真挚而痛切的感情流露,婉约而讽喻的表达方式,让人听了为之动容。
解析
考查对作品中的诗歌的鉴赏能力,要结合作诗情景,对七步诗的语言特点、流露出的感情、表达方式鉴赏体味。
举一反三
孟达叛蜀降魏之前,“即写表一通,付与来使”交于刘备,从这份辞表中,可看出此时的孟达是什么心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曹丕受禅可以说是机关算尽,但终究人算不如天算,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发明了一种什么交通工具运送粮草?作用如何?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三国演义》擅长描写战争,结合具体事例简述其艺术特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至少列出两点证明你的观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