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读无字书       郭启宏书能无字吗?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若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在。***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读无字书       郭启宏书能无字吗?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若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在。***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读无字书       郭启宏
书能无字吗?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若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在。***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可见,无字书一词并非笔者无端臆造。
历史上有关读书的故事很多,每有令人扼腕长叹者。据载梁元帝是个耽书的人,兵临城下还在龙光殿讲《老子》经义,灭国前悔恨不已,焚尽所藏图书,哀叹为书所误。当时人和后世人都觉得荒唐。唯有王夫之见地独特:“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船山遗书·读通鉴论》)他认为梁元帝没有从书得到有关“身心”、“伦物”、“政教”等等切实有用的教益,耽书便成了“玩物丧志”,与耽酒、耽色并无两样,所以也可以说因书致亡。他沉痛地指出其症结所在:“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王夫之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善读的问题。
如何善读?王夫之作了回答:“辨其大义,以立修已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然而,“大义”“微言”往往不在字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我以为这便是读无字书的一种模式。
自古以来,或因时代的桎梏、思想的禁锢,或因有意的藏锋、无助的回避,甚或仅仅出于行文上的考虑,书中便有了缝隙处、断裂处、空白处、语焉不详处。这就要求读书人必须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问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方能读出“大义”“微言”来。这般读书,可称善读。
读无字书还有另一种模式,即***联语所云,“从无字处读书”。
书是知识的载体,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书中,真理往往更在字句之外。***强调实践出真知,诚是至理。***的联语与之暗合。这一点似乎古人早就发现了。张潮说过:“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幽梦影》)自然,张潮妙舌如环,说的是慧业文人的话。事实上,生活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书在,官场是一本书,商海是一本书,文坛艺苑也是一本书。最叹为观止的,一个人便是一本书!在恒河沙数般的“人书”中,有的书好懂,有的书难猜,有的书清奇,有的书恶俗,有的书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有的书云山雾罩,不知伊于胡底。而真知总在这些书中,或微或著,或隐或现,待读书人去探求
我想起武则天的“无字碑”来。古往今来蠡测纷纭,无非围绕一个“功”字立论。一说功大得写不下,二说无功可写,三说不知该如何写,四说留待后人去写。我以为第二种似可排除,武则天分明有功,这是事实,她自己也断不会如此“谦谦君子风”!第三种低估了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们的文学才能,又把武氏想象得太迂,难道她迷惘于功首罪魁“对半天”?如斯大林式过和功“三七开”?或不如斯大林式的“二八开”?抑或“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主流支流”定性说?第四种似觉有理,却令人疑惑是现代人将高境界作慷慨赠与。看来第一种仿佛差近,但也难定论,说不准哪天出土文物揭开了秘密,那无字碑仅仅由于时间促迫不及镌刻!
哎呀,读懂一块无字碑已非易事,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除非不读。
小题1:
文中第2自然段举了梁元帝读书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作者怎样的观点呢?(回答不超过10个字)
答: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文中第6自然段有“待读书人去探求”的话“读书人”实际指的是什么人?“探求”的对象是什么呢?
答:(1)“读书人”实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求”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中,作者对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四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全文看,说明在研究问题中,应采取什么态度呢?
答:应采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
.文章最后说“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呢?试从两方面来说明。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
要善于读书
小题:
(1)观察、研究世上各种人的人  (2)关于各种人的言行、思想、情感、品德的“真知”。
小题:
.客观,实事求是,不妄下结论
小题:
.(1)读无字书,“大义”“微言”不在学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而且还要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问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方能读出“大义”“微言”来。(2)读无字书,要“从无字句处读书”,强调实践出真知,要研究生活的各个领域,要观察研究各种人。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历史的幽默     金克木
翻看杂志,在《群言》今年第2期上见到有关“传统文化”的座谈会记录。会中,袁行霈教授说:“我们走《新青年》的路,不走《学衡》的路。”说得好。但他没有说:这两本杂志后来都走到了什么地方?我们是在什么路上走了一个世纪?此刻走到了什么地方?座谈会是老人遇到了新问题,还是新人又提出了老问题?我胡思乱想,忽然发现历史老先生很幽默,往往和自以为创造历史甚至指挥历史的人开玩笑。
《学衡》和《新青年》的对抗,简单说,起点是文言与白话之争,发展到拥护传统文化和打倒传统文化之争。可是到这两大阵营内部一瞧,双方差不多都是一些留学生。提倡白话的胡适和坚持文言的吴宓都是留学美国学外国文学哲学的。作古文和讲古书,《学衡》的人未必胜得过《新青年》的人。反传统激烈得过分,连汉字汉语都要废除的钱玄同是章太炎的学生。在传统文字学和音韵学方面,《学衡》中人只怕难得有胜过他的。两杂志以外的林纾曾写信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反对白话文。蔡在回信中说,“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所译《域外小说集》文辞古奥,非浅学者所能解。”大概蔡对林的态度有点生气,所以不免话中带刺。不懂外国文而翻译的林的古文不见得比得上懂外国文而翻译的周的文章之古。蔡本人就是进士还入了翰林院又留学欧洲。主张古文的不比主张白话的更通古文,而双方又都是学外国文介绍外国的。地道的传统古董应当是蔡元培,偏偏他又是新学的主帅。到1930年,他六十几岁了,还主张废除姓氏、婚姻、家庭。洋文比中文水平高出不知多少倍的辜鸿铭反而拖着辫子硬充清朝遗老讲《春秋》。历史真够幽默的。
《学衡》和《新青年》各走极端自立门户,于是全进了死胡同,无疾而终或摇身一变。看起来好像是,历史既不喜欢极端,又不喜欢调和折衷。地球是圆的。纬度上任何一点都通连东方和西方。经度上任何一点都通连南北两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衡》的主编是吴宓。本是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大学办起“国学”研究院。主持人是吴宓。五位导师是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这五个人都不是《学衡》一派。梁是维新派,清朝的六品官,后来拥护共和反对复辟。王国维连举人进士都不是,是翻译书出身,在民国时期的紫禁城里得到宣统皇帝封官,便不剪辫子而充当遗老。陈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维新派大人物。他十三岁便曾去日本,以后在欧洲和美国留学多年。赵、李从外国回来,一个教语言学,一个教人类学、考古学。梁应当是遗老而不是遗老。王本来不是遗老而竟成遗老。这五位讲“国学”的都深通“外国”学。梁办《新民丛报》。王译外国书。陈、赵、李都在外国留学。(向达告诉我,陈在瑞士曾听过列宁演讲,不知确否。)陈是吴极力推荐又极力劝驾才回国教书的。老派王国维是新派胡适推荐的,否则清华园里未必能容下一位拖着辫子的清朝遗老还要他主持院务而他不肯。陈寅恪作的对王的悼辞说:“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这一诗一序可算是陈的第一篇论文,看得出诗中字字句句都经过斟酌。说胡适有眼光,又用“独”、“惜”、“大”字眼并非轻易。全篇以王为例对文化的传统发表了独有的见解。本“国学”和外“国学”通连成一体,这是不是历史的幽默?
小题1:
根据文意不难判断,《新青年》和《学衡》是有不同主张的两份杂志,前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本文作者看来,这两本刊物的主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不超过15个字)
小题2:
请为文中划线处补写一个比喻句,表明 各种主张可以殊途同归的意思,并与上文衔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5个字)
小题3:
文中所引陈寅恪“独为神州惜大儒”诗句中,一个“独”字表现出革新派人物_________________,一个“大”字表现出守旧派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惜”字表现出前者对后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不超过6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雪   盼     雾谛
这个城市干冷干冷的,没雪。
老父亲来信又说,家乡下大雪了,还说雪下得多了,明年的庄稼收成会好的。是的,冬季走过这么长时间了,我早该想到那毛绒绒的雪片了。
记得一个朋友对我说,所谓的城市,是由楼房、车辆和人组合而成的,城市里是无法放牛的。
已经忘却我当时是怎么说的了,不过,当时的我已深深地体会到了,我只不过是这个美丽城市中的一个旅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换取一小捧空气的。
我无法忘记那个日日被翻译的情节。
父亲扛着一卷行李,那是母亲熬了个通宵新做的,很厚。母亲说,外面不比家里头,厚点暖和。我无言地承受着这份原始而又无私的爱,笑着和他们告别了,走向了这个陌生而充满诱惑的城市。
路上,我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为自己拥有和失去的一切。因为我知道,忙碌而拥挤的城市根本就无暇顾及和盛放我的眼泪,也是平生第一次,思想跨越了李节,感受到了雪落的凄美。
微雨,点点滴滴。
就这样,城市用一种很奇特的方式,亲近和接纳了我生命之旅中的第一次飘泊。朦胧中,我没看清她的面容,眼帘上交织着的,是哞哞叫的牛群和飘香的稻草。
……
是的,这个城市真的很美很美。
正如那位朋友说的,楼房、车辆和人群,交融的是那么的紧凑,又那么吻合,你不会在任何一个角落里找到牛群和稻草,也没有洁白无垠的雪野。
在多彩的霓虹灯和花花绿绿的钞票中,我看到了太多太多被吞没的灵魂。面对生活,我深深地困惑和迷惑着,人们的呼吸道,却是那么容易地被感染。
我无法用真实的笔和真实的心为父母静静地写一封长长的信,我也不知道他们将等待到的,是不是丰硕的果实,但我想用模糊的笔和厚厚的纸为他们写关于流浪的诗。
在我的心中,飘落着故乡漫天的雪。(选自《散文》)
小题1:
文中“我无法忘记那个日日被翻译的情节”,“日日被翻译”是什么意思呢?请联系文意回答。(不超过15个字)
答: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文中有“感受到雪落的凄美”一句。
(1)这句话具有什么含义?(回答不超过20个字)
答: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写法上看,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回答不超过10个字)
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文末有“我也不知道他们将等待到的,是不是丰硕的果实”的话。
(1)这样的话照应了开头哪句话呢?(回答不超过20个字)
答:照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写法起到什么作用呢?(回答不超过20个字)
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
联系全篇文意,题目“雪盼”具有什么含义?(回答不超过35个字)
答: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我的信念
[波兰]玛丽·居里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应该献身这美好的事业。
小题1:
第一自然段中有“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这“天赋的才能”指的是什么?(回答不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第二自然段中有“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回答不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第五自然段中有“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那么“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指的是什么呢?(回答不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
从全文看,作者表述了她的哪些“信念”呢,请分析归纳,逐条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早上,躺在床上两眼直勾勾地瞅着那雪白的墙,忽然间觉得这位朝夕相处的朋友身上竟也有许多传奇与内涵。
世上本没有墙,由于人类不安全感的增长,才有了墙。墙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否则有巢氏也就不会那样受人敬重。在墙没有出现之前,人类只能住那并不十分安全的山洞,要么就干脆露宿野外,连睡觉都睡不安稳,这样的生活是何等艰难,文明的发展势必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但是,有了墙,尤其是墙立体起来构成房屋的时候,一切都不同了。人类可以放心休息,风、霜、雨、雪、虫豸、野兽……一概不管。有了好的休息,也就有了更充足的精力,文明的进程也便得到了极大地推动。因为只有人的生命得到保证,他才有工夫做别的什么事情。在半坡,在河姆渡,都有了墙,而因为有了墙,分分割割,一个简单的社会便形成了。
墙的初衷是简单的,就是保护,给人一种安全和温馨。实用是第一位的,不需太在乎形象。但是,许多东西都不是这么简单,人刚得到墙的庇护,就开始忙着为它打扮。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多久,这种装扮就不是给墙了,而是变相地装扮墙的主人。装饰并不是为了墙,人类从一开始就很自我中心,只可惜大多数个体没有成为中心的资本,于是就只能装饰给别人看。正如时人的化妆打扮,是给自己看的吗?好像大多不是。但大家很热衷。在很多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做什么是为了什么或为了谁,然而却又总表现得理所当然。
于是,墙有了颜色,有了图案,有了种种形状,有了……似乎还不错,是一个很好的美术分支。只可惜,在历史的车轮下,再好的墙也终究要被碾碎,像阿房宫,像圆明园,像……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人类很奇怪,总是辛辛苦苦地追寻,得到后又不知珍惜。常常呕心沥血创造了美,却又简简单单地把它亲手打碎。
或许会有不朽,颐和园、紫禁城不是还好好的吗?但是谁也说不清它们到底是否真能不朽。明天无法预知,而且当它们朽了的时候,我们自己恐怕也已经先朽了。而连我们自己都朽了,它们朽不朽还有什么意义呢?
人间处处都是费解的难题。
将特长发挥到极致是件美事,但个性的过分膨胀又往往适得其反。许多人许多事都是毁在自己的特长与个性上,墙同样有这样的悲剧。墙的最大作用是保护,但当它的保护作用被无限强化后,便成了一种隔离与时淡时浓的恐怖。中世纪的古堡,封建岁月的城墙,几乎个个坚不可摧,但也正因为这坚固的保护,使许多事物不能及时地被时代更新。于是,一场,又一场,流血冲突,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直到火炮诞生,它才在毁灭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解脱。
这是个悲剧。人之间的纷争总是牵连无辜,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无辜的结局总比罪魁更惨。
墙,建了毁,毁了建,似乎总有些进步,但人类在更多情况下总在机械地重复,做了许多无用功。许多新的创造只起一时之用,不多久就成了祸害,而且常常祸害得让人莫名其妙搞不懂。墙本来是保护人类免受伤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墙却几乎成了人与人之间戳不破的隔膜,跨不过的鸿沟。一面面墙把世界分割得七零八落,把一个个灵魂孤立起来,把一切精神联系都割裂了,而这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于是,种种社会病、心理病都出现了,因为我们的种族内部失去了沟通。
人常常自己为自己制造枷锁。
物质是实在的,精神却不然。因此,许多精神范畴的东西常常要到物质中寻找载体。于是,有了象征,墙也是。我说不清这是好是坏。有了象征的墙平添了许多色彩,而不带象征的墙更少了无数的忧患……
走在大街上,花花绿绿处处墙,可我总觉得冷冰冰的。内心里,我总是怀念昔日的土坯墙,很粗糙,但很实在,很有人情味,是可以亲眼看着它在人的手中一点点地成长起来的。墙上或许有剪纸,而不是什么乌七八糟的明星。这才是我的墙,是一面真实的、生活中的墙。         
(选自《散文百家》)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人间处处都是费解的难题。
(2)人常常自己为自己制造枷锁。
2.文章说“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结合全文看,“墙的悲哀”体现在哪几个方面?(5分)
3.文章通过墙的变迁,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忠告?(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不都是香的
蓝荫鼎
一个假日午后,我带着一家大小上阳明山赏花。天气分外晴朗,赏花的人比山上的花还要多。人影在花丛中窜动,有照相的、有吃东西的、有谈天说地的,信步走着,看在眼里真也有趣。
  小孙儿在前头蹦着跳着开道,太阳照着满山的樱花、杜鹃,人生的确美好。“爷爷,为什么那个花不香?”不知何时,小孙儿扯住我的衣袖,不停地摇动,他的另一只小手指着一丝红艳的杜鹃。
  我愣了一下。“那个花?哦!这是好看的,不用香。”“花都应该香嘛!”他不服气地不满意的噘起了小嘴。
  回家之后,孙儿的话缭绕在我心头,久久不散:花都应该是香的嘛!究竟这有没有道理?我不是也常想“男人都该是彬彬君子,女人都该是贤妻良母”吗?我又对不对呢?坐下来,环视满庭花草,静静地想:花和草长了一院子,可是,杜鹃、山茶、桂花、含笑、太阳花、向日葵、兰花……没有一样是跟别的花草相同的,它们都各有特色。看见梅花便可以嗅到早春的气息;看见榴花便知是五月榴花照眼明;桂花和红叶便可捎来秋意;苍松和腊梅象征了冬寒。
  如果我们顺着自然去要求,那么一定可以心满意足;可是,若要在夏天赏梅,春天看红叶,谅必大失所望。
  人是自然的产物,也和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一样各具特色,这个人适合统领三军,那个人精于舞文弄墨,各有天赋,各有使命。
  人若能知道植物花草的特长,加以妥善运用,不仅能使斗室生辉,更能美化生命,使之灿烂辉煌。就像在春梅开时踏雪寻梅,“采得好花瓶中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
人之用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善用人者,不但能认清别人的特点,更能予以机会发扬光大。这种知人的智慧,也就是古人称颂的知己。所以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都是叹知音的难得。伯乐求千里驹,是相得益彰。
  一般人不仅不能知人善任,常站在自我的领域里要求别人。要是孩子的功课不好,就以家长的身份指责教师不行,要求到好学校并找好老师;如果太太三餐下厨口味不合,我要求她照顾我的舌头加油添醋;若是在某些事情上和朋友之间有了歧见,我总是使尽心机,不惜威胁利诱要求别人跟着我走……一个明是非的人不过分要求。要求一个工人做精湛的音乐演奏或请一个牧童作学术讲演,就像要杜鹃展示幽兰的气质和芬芳或含羞草表现松柏的劲拔一样不可能。
小题1:既然作者在文中认为 “花不都是香的”,那么我们对各种花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小题2:如何理解“人之用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异曲同工”在文中的意思?
小题3:联系全文来看,“一个明是非的人不过分要求”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小孙儿……美好”,这里由眼前之景引发对于人生的感受,节奏明快,语言简洁。
B.本文多次写花,对花的欣赏,为花而起争执,由花而引发思考,思路清晰而连贯。
C.文章开头以天气来烘托人物情绪,非常自然。
D.“看见梅花……冬寒”用排比句增强文章气势,突出花草的千姿百态,万千气象。
E.最后一段使用比喻的方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