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只木屐                                              冰 心淡金色的夕阳,像这条轮船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只木屐                                              冰 心淡金色的夕阳,像这条轮船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只木屐  
                                            冰 心
淡金色的夕阳,像这条轮船一样,懒洋洋地停在这一块长方形的海上。两边码头上仓库的灰色大门,已经紧紧地关起了。一下午的嘈杂的人声,已经寂静了下来,只有乍起的晚风,在吹卷着码头上零乱的草绳和尘土。
我默默地倚伏在船栏上,周围是一片的空虚和沉重,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苍茫的夜色,笼盖了下来。
猛抬头,我看见在离船不远的水面上,飘着一只木屐,它已被海水泡成黑褐色的了。它在摇动的波浪上,摇着、摇着,慢慢地往外移,仿佛要努力地摇到外面大海上去似的!
啊!我苦难中的朋友!你怎么知道我要悄悄地离开?你又怎么知道我心里丢不下那些把你穿在脚下的朋友?你从岸上跳进海中,万里迢迢地在船边护送着我?
过去几年的、在东京的苦闷不眠的夜晚——相伴我的只有瓦檐上的雨声,纸窗外的月色,更多的是空虚而沉重的、黑魆魆的长夜:而每一个不眠的夜晚,我都听到嘎达嘎达的木屐声音,一阵一阵的从我楼前走过。这声音,踏在石子路上,清空而又坚实:它不像我从前听过的、引人憎恨的、北京东单操场上日本军官的军靴声,也不像北京饭店的大厅上日本官员、绅士的皮鞋声。这是日本劳动人民的、风里雨里寸步不离的、清空而又坚实的声音……
我把双手交叉起,枕在脑后,随着一阵一阵的屐声,在想象中从穿着木屐的双脚,慢慢地向上看,我看到悲哀憔悴的穿着外褂、套着白罩衣的老人、老妇的脸;我看到痛苦愤怒的穿着工裤、披着蓑衣的工人、农民的脸;我看到忧郁彷徨的戴着四角帽、穿着短裙的青年、少女的脸……这些脸,都是我白天在街头巷尾不断看到的,这时都汇合了起来,从我楼前嘎达嘎达地走过。
“苦难中的朋友!在这里黑魆魆长夜,希望在哪里?你们这样嘎达嘎达地往哪里走呢?”在失眠的辗转反侧之中,我总是这样痛苦地想。
但是鲁迅的几句话,也常常闪光似地刺进我黑暗的心头,“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就这样,这清空而又坚实的木屐声音,一夜又一夜地从我的乱石嶙峋的思路上踏过;一声又一声、一步又一步地替我踏出了一条坚实平坦的大道,把我从黑夜送到黎明!
事情过去十多年了,但是我还常常想起那日那时日本横滨码头旁边水上的那只木屐。对于我,它象征着日本劳动人民,也使我回忆起那几年居留日本的一段生活,引起我许多复杂的情感。
从那日那时离开日本后,我又去了两次。这时候,日本人民不但是我的苦难中的朋友,也是我斗争中的朋友了,我心中的苦乐和十几年前已大不相同。但是,当同去的人们,珍重地带回了些与富士山或樱花有关的纪念品的时候,我却收集一些小小的、引人眷恋的玩具木屐……         
    一九六二年六月八日,北京
1.开头一段环境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在文章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2.为什么“我心里丢不下那些把你穿在脚下的朋友”?(1)                           。(2)                                 
3.第三部分作者说“这时候,日本人民不但是我苦难中的朋友,也是我斗争中的朋友”说明日本人民已经觉醒,开始反战,这在第二部分已有伏笔,请找出来。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全文以木屐为线索,贯穿始终,表现作者对日本人民的深厚感情。
B.此文要表现反战的主题,却没有直接写出,而是借一支木屐写出了日本人民的苦难生活。
C.文章写到在东京不眠的夜晚听到嘎达嘎达的木屐声,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D.在第二部分结尾,作者写出了心中的希望:作者坚信,中国人民终会战胜侵略者,迎来黎明 。
E.这篇文章写得高昂壮美,写出了日本人民由隐忍到觉醒的过程,鼓舞人们起来抗争。
答案

1.空旷、惨淡、荒凉而寂静,在文章中起交待时间和衬托心情的作用。
2.(1)在东京的苦闷不眠的夜晚,那些劳动人民的清空而坚实的木屐声时时陪伴着我,给我以精神上的慰藉。(2)日本人民正处于军国主义统治的苦难之中,作者对他们有无限的同情,关心他们的命运和将来。
3.在这黑魆魆长夜,希望在哪里?你们这样嘎达嘎达地往哪里走呢?
4.AB
解析

1.(答对一项给2分,前面一项答两方面就给2分,后边一问答对衬托就给2分)
2.(文章中这句话有领起下文的作用,我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代表日本人民的木屐声对自己的心灵的安慰,另一方面是作者对深陷苦难中的日本人民的同情,正好是对第二部分①②③段的概括和总结。)
3.(如果答成“这清空而又坚实的木屐声,替我踏出一条坚实而平坦的大道,把我从黑夜送到黎明。”也算正确。)
4.(C此文并不是主要抒发思乡之情;D文中涉及到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E此文风格柔婉细腻,并不是高亢壮美。)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利用核爆炸消除地震
①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用地下核爆炸来消除地震发生的有效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②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核专家在进行地下核爆炸试验时发现,在每次试验后的很长时间内,爆炸中心近百公里范围内都会发生多次地面震动,这使他们意识到地下核爆炸会引发地震,而另一些则不会。据此他们研制出了能引发地震的“地震武器”。前些年,俄罗斯核专家提出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会形成一种压力和张力,这两种作用力会沿着地壳向各个方向传播,也可能传播到即将发生地震的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地壳层中积蓄着导致地震的巨大应力,在传播来的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这种应力可能会被反方向抵消,也可能被同方向加强。如果引发地震的应力被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削弱抵消的话,地震的发生将得到遏制或者强度将得到减弱,这就是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
③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当某个地区呈现出多种地震前兆,由地震专家和核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进行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俄罗斯专家已经设计出利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多次成功引爆了能够消除地震的小型核装置。但也有一些地震专家对这种方法的效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方向不容易控制,地震应力的方向也不容易准确掌握,如果计算失误很可能弄巧成拙,引起地震的发生,甚至可能造成强度更大的地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认为,采取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核爆炸应当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下进行,以防止某些国家以消除地震为名进行研制核武器的试验。
小题1:对地下核爆炸与地震关系的最初研究及其成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核专家和地震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关系,并制造了“地震武器”。
B.研究试验表明地下核爆炸并不都能引发地震,有的还能消除地震。
C.研究试验表明有的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据此制造了“地震武器”。
D.“地震武器”根据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错综复杂关系而制造,既可引发地震也能消除地震。
小题2:对“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地震应力可由震中向四处传播,地下核爆炸冲击波形成的压力和张力也向四处传播,它们必然相遇。
B.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具体来说是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张力和地震应力三种力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C.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同,相遇时会增强应力,那么对地震就不起作用。
D.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反,相遇时会削弱或抵消应力,从而遏制或减弱地震的强度。
小题3:从全文看,利用核爆炸来消除地震的原理是什么?
小题4:从全文看,核爆炸消除地震具体如何操作?存在什么弊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烟囱里的兄弟
①一天晚上,我打开吸油烟机准备炒菜,忽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我以为是吸油烟机出了毛病,关掉后,那声音还在响着。这次听得很清楚,声音来自吸油烟机的烟囱里。我站在厨房仔细听了一会儿,泪不由得在眼眶里打转——这声音我太熟悉了,在老家的屋檐下,在房上的瓦缝间,在思乡的梦里,我无数次地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它只能属于一窝刚出生不久的麻雀。
②我迅速跑出屋门,站在楼下的马路上,抬头看着从厨房伸出的那截烟囱。我惊喜地发现,在烟囱的缝隙间挨换挤挤地伸出三个小脑袋,小脑袋上全都长着稚嫩的黄嘴丫。我知道这三个小兄弟现在还不会飞行,每天只能躲在家里,等着爸爸妈妈叼回食物来喂他们。他们的父母此时一定正飞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焦急地寻找着食物。城市里没有虫子,更不可能有打谷场,他们要到哪里去给孩子们找东西吃呢?
③若在农村,寻找食物就不会是个难题了,凭着他们敏捷的身手,即使是从鸡鸭的嘴边也可以轻易地夺得食物喂饱孩子们。麻雀呀麻雀,你何苦要到生存艰难的城市里来安家呢?也许已经过惯城市的生活,适应了城市的环境,就像我的女主人一样高傲地认为自己是只城市里的麻雀了。也可能小家伙的父母像我一样进城不久,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让他们充满了惊奇。他们终于决定不再飞回熟悉的农村,从今以后在城里安家。
④从那天开始,我炒菜时不再使用吸油烟机了,我认为排出的气体不利于小麻雀的生长。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神经病呀?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成了三个字——傻瓜蛋。
⑤我示意她小声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扭身走出了厨房,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
  ⑥我每天都会久久地站在厨房里听兄弟们的叫声。有时候他们的叫声显得很焦急,我也跟着焦急,我知道他们一定是饿得慌了。有时候他们叫得很开心,我也跟着兴高采烈,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吃饱喝足了。
⑦我的行为终于让女主人愤怒了,那天我站在厨房里发呆时,她对我说了一个字——滚!我到城里后的第一份工作就这样结束了。
⑧此后,每天我都会站在马路上,抬头看着烟囱里的三位兄弟。在我估计兄弟们要飞出的这一天早晨,我早早地来到了那幢楼下的马路上。我看到烟囱的缝隙间一共伸出了五个小脑袋,加上一个我,飞行的仪式显得无比庄重。
⑨他们的父母开始轮番地飞出去,在空中转一圈又飞回烟囱里,叽叽喳喳地鼓励他们的孩子学着去做。我把手握成了拳头,默默为仨兄弟加油。不久,第一只长着黄嘴丫的小麻雀终于离开了烟囱,摇摇晃晃地飞了十几米又赶快回到父母身边。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也同样飞了出去。仨兄弟不停地飞出去,又飞回来。慢慢地他们的飞行路线越来越长了,飞得也越来越稳了。最后,五只麻雀一齐从烟囱里飞了出去,飞上了城市的天空,他们不会再回到烟囱里了。我知道仨兄弟在城市的生活绝不会一帆风顺。我在心里说,兄弟们,不行的话,就回农村老家吧!
⑩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脸上已经流满了泪水。
小题1:文中描述了作者两次流泪,一次是“泪在眼眶里打转”,一次是“流满了泪水”,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小题2:女主人对我的称呼由“文学青年”到“傻瓜蛋”到“农民”到“滚”的改变,反映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题3:第⑨自然段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文中对小麻雀进行描写时,称呼时有变化,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大海的波涛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和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衡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形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题1: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指的是                                         (   )
A.气泡将空气带入水中,同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B.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C.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
D.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体,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
小题2:能作为海浪气泡“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   )
A.大小气泡的形成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B.海浪气泡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
C.形成海浪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大决定着涛声的音质。
D.不起眼的气泡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海浪中的气泡能发出纯美、浑厚的声音,这是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发现的。
B.地球上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影响着大气的温度,而二氧化碳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海水中的大小气泡决定的。
C.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小气泡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能量守衡的规律。
D.浪尖卷裹的空气被海浪分割成大气泡,海水表面的空气同时被浪花带入水中,形成小于1毫米的小气泡。
小题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气泡是管状空洞被海浪切割形成的,其直径超过了1毫米,因此在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更急促、更洪亮。
B.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发现能量守恒的规律,可见这个规律是对物质运动现象的准确的抽象。
C.有关科学家对海水溶解二氧化碳的研究,可能为减弱地球“温室效应”提供新的思路。
D.浪花气泡成了弹奏动人音乐的天才的演奏家,这种奇妙的比喻表明科学和艺术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晒月亮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庙,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大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位唐人写进了诗歌。诗歌的特点是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这首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寺壁上拓刻着这首诗,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癫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漂亮得出奇。
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午睡醒来,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绝不随着时间线性消失。常健的诗是美丽的,愈看愈感到心旌摇摇,悟入清空。米芾的字是美丽的,诡异憨厚怎么也掩不住创造性癫狂。美丽是不老的,唐诗不老,宋字不老,因而一千五百年的兴福寺也永远不会老。
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谈吐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原来,每个人都有清净的自性,只是被尘俗蒙蔽,“禅悟”之道就是除染污而显自性。法师侃侃征引《法苑珠林》、《五灯会元》,我虽不能“顿悟”,却分明感到庄严和净化,南来北往,到过的寺庙不少,觉得哪座寺庙也没有兴福寺这么浓浓的“禅味”。密密竹林,苍苍古木,处处透着禅意。
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慢步。看风中低语的大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窠,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一仰头,参天古柏的缝隙间晃出兴福寺的月亮,小小一弯冷月,朦朦胧胧。
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唯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我在新疆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荒漠。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藉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和残酒。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就在等待再一次的缘分,能够再去兴福寺住几日。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小题1:开篇谈到唐人常建的诗和米芾的字有何用意?(3分)
小题2:文中说“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谈吐已经非常圆熟老到,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其中“偏偏”一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作者说这些话想表达怎样的看法。(6分)
小题3:第四段有八“看”,有人说这些句子组合在一起,构思巧而隐,为什么?(5分)
小题4:本文是写兴福寺的月亮,但最后一段却提到了新疆的月亮,那么这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穿过岑寂的碎片
朱以撒
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为我神往。
像我这般珍惜故纸的人,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这些纸片都没头没脑,残损得不象样了。这时我总是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前一瞥,十有七八,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
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曾经想过,楼兰于我来说,已不是地域上的一个名称了,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一开始我不知它具体的方位,只为那种莽原气象苍凉气息吸引,心想什么时候也走去看看。后来有人告知楼兰在罗布泊附近,不由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啊!行动的信念顿时萎缩了不少。倘没有天赐的力量,是断断难以进入这神秘领地的。
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这些残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汉字,古朴而稚拙。只是由于残片,即便从内容上细审,我也弄不清哪页残纸居先哪页残纸在后。原先,贯穿纸片使其排列有序的细韧皮条,经不过风雨磨洗,不知哪一日清晨呼啦啦分崩离析,这一摞摞记载楼兰心迹的古纸本霎时如天女散花,散乱而破碎,再也无从整理。有序顿成无序,整饬变成芜杂。一些重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啊!
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呀!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
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在我把玩到的一些墨迹里,这时的书体,正处在隶楷若即若离的阶段,那种楷有隶意、隶含楷法的驳杂胶着状态,醰醰有味品之不厌。这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一般天然动人。当然,有些笔画真的没有写好,读起来直让我皱眉头,不像是专门训练过的书手所为。深目高鼻的楼兰人,此时还没有学会含蓄呢。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太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这时的江南名士,已经能写得一手流畅婉转的好字了,楼兰人的字迹却都处在未完成的品相里,似乎等着后人去弥补。可是我感到了字里行间充溢的宗教神秘的气息。佛教进入中原,首先要途经此地,是这里的人过早地皈依了吗?这真是一个饶有深味的问题:有技巧的人足以达到完美,却全然写不出如此韵致,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
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斯文赫定这个也许会让人不愉快的名字。20世纪初,这个具有探险血统的人就来到罗布泊附近的荒漠上,发现了遗弃千年的楼兰遗址,挖掘的序幕就此拉开。可以轻易推想,20世纪初亲近罗布泊边缘会是何等的艰难。但是斯文赫定还是千里迢迢地赶来了。有些人有着狼狗一般敏锐的嗅觉,而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伙、一群,只要破旧的中国哪里有宝藏浮出土面,都会把这伙子人招引过来。斯坦因不是到了敦煌,轻易就把藏经洞的珍贵经卷搬走了一大批吗?华尔纳则动了点科学的脑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专门用来粘走那些活灵活现的鲜艳壁画;还有一位叫范莱考克的德国人更绝,跑到荒无人烟的高昌故城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硬是用犀利的狐尾锯,把壁画连土锯了下来,然后装箱运走。
这类事情在那个时节委实太多了。如今我只能粗疏地在自己那张记事地图上作种种颜色的记号,这里或者那里。这种登堂入室的文化搬运行径,曾使我们蒙羞并且愤慨不已。
风沙越来越沉重地覆盖在楼兰遗址上,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着力剥蚀着突兀处,料想在不久,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相将荡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
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它们尽管是残片,却必将长存,就像楼兰上空的长风和楼兰身体上的沙丘一样长存。这些碎片有自身的特性,获得朴素的色调和质地,尤其是时日赋予了它们长存的生命力,已不惧怕世俗的侵入了。
我慢慢地走近楼兰,当然是心路历程接近了。楼兰在我心目中破碎万端,和碎片的纸本一个模样。其实,认识一个世界要达到周全是不可能的。面面俱到,反而什么都达不到,什么都肤浅之至。
从史料的完整性要求来衡量,碎片使人怜爱不已,但它的物质价值已抵不上完好者。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借残象以会意,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
(选自《散文》,略有改动)
1.读完全文,你认为文章的立意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段说,“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在这里,文章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根据文意,你认为缺少了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理解不当的两项是(3分)(    )
A.作者面对那些古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让精神穿行在历史的长河,回顾历史,感慨万千,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B.在精神漫游中,作者思到笔随,信手点染,在那些“楼兰的残纸”上渲染出浓郁的历史氛围。
C.我们从文章中读到的是依照时空顺序着意结撰的记叙描述性文字。
D.文章荡开一笔,提到近代史上几个千里迢迢来中国“登堂入室”进行“文化搬运”的西方盗贼。这无疑是本文沉重的一笔。然而作者却仅用“曾使我们蒙羞并且愤慨不已”一语轻轻带过,实在是举重若轻的神来之笔。
E.文章的美感来自作者自由思想的自由表达,以“精神漫游”方式在古籍残片上营造出历史的氛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