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相关语段,完成文后题目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

阅读下列相关语段,完成文后题目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相关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问题: 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不超过28个字)
答案
 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解析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总说与分说转换”的试题。从文章来看,“童年的烙印”显然是对文中若干具体内容的一个总括,是总说的内容,而题干中要求我们回答的“哪些”显然又是分说内容。“童年的烙印”实际上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难忘、难舍的真情,那么根据语境,我们便不难提炼出以下一些“分说”的信息:  ①“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
②“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③“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
④“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适当整理、归纳,就能够形成完整的。
所以,依据题干、结合语境,运用转换的方法,是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一把钥匙,学会运用,一定会受益匪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看荷花,宜晨,宜夜。朝晖月色映照下,玉立婷婷,青盖田田,倍添丽色。不过黄昏夕阳中,却也别有风情。
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的句子“古城野水,乔木参天”、“水佩风裳无数”、“冷香飞上诗句”、“高柳垂前,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似乎凉意顿生,溽暑已消。
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上刚下过一场雨,一点花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已迟,“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现放眼一望,池中间居然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上患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之地!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奇景”,正感动得目眩神迷,不停地说“花花开啦”“蜻蜓来啦!”两条小腿,绕池飞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在池边树下,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方晴,夕阳灿灿如金,荷风阵阵,拂面生凉,老树浓阴,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姹紫,荷叶上圆珠的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忽觉心中阴霾顿消,也随和着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
原来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一年好景,一岁繁华,本无须远求,只要以不沾不之心,巨细无遗的眼,真正去领略,就是福气。
小题1:(1)“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2)文末的“福气”是指:                                   (1分)
小题2:第二节引姜白石的词句,有什么用意?(2分)
小题3:作者“预备败兴而返”的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的主旨用文中话来说,就是“喜乐悲愁,全在一念之间”。
B.作者对荷池感情的变化可以这样概括:向往荷池——叹气败兴——观赏得乐。
C.作者写如织游人怡然自得衬托了荷塘夕阳之美和自己的心中之乐。
D.作者用华美的词藻和大致整齐的文句描写荷塘夕照,流露出怡悦之情。
E.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荷塘的不同景色,表现出对水污染的不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白居易的美学观点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泻导人情”、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礼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的。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诗人了。
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选自《中国美学史大纲》,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白居易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
B.白居易的美学思想合理因素多,但也有偏激之处。
C.李白、杜甫的诗与白居易的诗主旨完全不同。
D.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
E.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特别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13.下列文学作品的内容符合白居易美学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诗经?硕鼠》 B.《明湖居听书》(刘鹗)
C.《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D.《劝学》(荀子)
14.从第一段看,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包括哪两个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
15.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影响表现在哪三个方面?(4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他为何如此独特与纯粹?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③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④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的金子。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开了喉咙。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前有一樽酒行》)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
⑤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⑥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⑦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以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⑧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⑨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小题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第(6)段“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句话中,“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何拒绝“根”的存在?(3分)
小题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第(7)段,分三条表述。(3分)
小题3:作者在第(1)段中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缘由何在?(4分)
小题4:第(9)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该怎样理解?有什么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葱青青
(1)白的雪,青的葱,红红的是她的小手。
(2)她总是那么静静地站着,低着头,眼睛朝下看;扎两条小辫,穿一身红底儿蓝花的棉袄裤。一双黑布棉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红的。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
(3)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和屋顶上,只有那小葱是青青的。
(4)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小集市上有了她。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
(5)她从不吆喝,从不抬价。换了别人,这样好的葱,一定会放声叫好,定会编出许多诸如“小葱拌豆腐,—青二白”等等诱人的词句。
(6)她极少说话。说,也是奶声奶气的几个字:“多少”、“几斤几两”、“几毛几分”。只有她说话的时候,才偶尔看对方一眼。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含着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望。
(7)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如此。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她是集市上的小妹妹,大家都爱护她,菜主们常对镇上的人说,我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镇子上哪来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下子买好多。大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有,一年四季都不断,价格也好。  
(8)啊,天真冷。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哈一哈,然后,给一位大姐姐称葱,帮大姐姐放在篮子里,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地上的雪真白,只是没有太阳,要不,它会耀眼的。
(9)“小妹妹,给钱。”大姐姐把钱递给她。
(10)她轻轻地摇摇头。   
(11)“为啥?”大姐姐一怔。
(12)“大姐姐,俺……”她抬起头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了一下。迅速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着几分憧憬。“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   
(14)“大姐姐,俺不要钱,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您帮俺看看这个。这是俺弟弟的书,做的作业。”说着,她迅速从菜篓下取出两个塑料袋包着的小本子,递给女老师。
(15)女老师接过本子,一下子惊呆了,本子上下工工整整写着初中作业。她不知说什么才好!   
(16)“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
(17)“俺今年15啦,住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
(18)“爹娘呢?”“爹病了。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去,天黑,路滑,跌到沟里腿断了,不能动了,娘在家侍候爹,还管园子。爹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
(19)女老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冰凉的小手。她想把它暖热,永远地热下去。
(20)“好妹妹,你来我班里上学吧?”
(21)“不……俺不上。俺还要卖菜呢,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俺娘说……”
(22)女老师把小妹妹楼得更紧了。
(23)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了,那葱更青。
(24)……
(25)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临走前,她给女老师送去了一篮子小葱。那葱洗得干净,扎得整整齐齐。多嫩的小葱呀!
(26)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
(27)啊,小葱青青……
1.第7自然段描述的内容是                            。(不超过8个字)
这一段的作用是                              。(不超过16个字)
2.文中两次描写女老师的同一个动作,第一次“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是因为                                    ;(不超过20个字)第二次“女老师把小妹妹搂得更紧了”,则是因为                                  。    (不超过20个字)
3.联系上下文,仔细推断,从小妹妹遇上女老师到小妹妹考上县师范的两年间。小妹妹应该是怎样度过的?(不超过30个字)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5自然段用“换了别人”,“一定会放声叫好”的内容是为对比反衬小妹妹的纯真、善良。
D.第8自然段中,借助“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这一神态描写,写尽了小妹妹此时此刻乞求帮助却又难以启齿的复杂心态。
C.文章的主旨是借帮助小妹妹摆脱辍学困境一事赞扬女教师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D.选择“太阳”、“雪”、“葱”作为背景材料,目的主要是以其正面衬托小妹妹的人格和品性。
E.“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了,那葱更青。”既写实,又预示着小妹妹和女老师命运前景的美好。
F.“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这是女老师和小妹妹为获得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成功而激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走巴黎,看看想想
因为逗留巴黎的时间不长,所以托朋友找了个距离市内景点比较近的旅馆。旅馆在一条小街里,出门左拐便是克莱贝大街,朝北到底就是凯旋门,走路只需十分钟左右。坐落在小街上的旅馆,看不出也是三星级的。楼高不过三层,也有电梯,不过电梯是微型的,两个人加上行李就塞满了。
我们的计划是一天搞定市内的主要景观:先奔凯旋门,然后走香榭丽舍大街,转协和广场,越塞纳河,上卢浮宫,再过塞纳河进巴黎圣母院,乘船由塞纳河折回,登埃菲尔铁塔。
走出旅馆,沿街的人都在用水冲刷街道。这是巴黎初夏的一天。
我们走在香榭丽舍大街上
游凯旋门可以“惜时如金”。欢欢喜喜地拍张照,以次表示到此一游,是很多步履匆匆的游客的选择。
四面有门的凯旋门,立在圆形环岛上;四周都是马路,要通过地道才能依偎在它的身旁。也可登门观景,但我们没有上去。倒不是拘泥与时间,而是觉得要登就登埃菲尔铁塔,“一览众山小”。凯旋门的高度,只不过48.8米。
看起来,凯旋门还真有点与上海的五角场相仿佛。只不过五角场的环岛上没有门,放射出去的只有5条路。从凯旋门这个圆向西面八方伸展的道路大小共有14条,向东的就是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
我们两人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的麦当劳买了两个汉堡、两包炸薯条和两杯可乐。费用换算成人民币约80多元。然后坐在人行道上的遮阳伞下,享受香榭丽舍。巴黎的鸽子胆大无比,就在你的椅子旁转悠,但有礼貌,不会扑向你的食物。
总有人把我们的衡山路比作香榭丽舍大街。我不以为然。要论那份幽静和气质,衡山路是略胜一筹的。尤其是在夏日,衡山路上的梧桐是遮天蔽日,盖住一街;只有当微风吹过,些许的阳光方能穿过摇曳的树叶,洒下一片斑驳。香榭丽舍却略显粗犷,八根车道,翻了衡山路一倍,也因此而失去了一份秀气。路两旁的梧桐如一棵棵长脚的西兰花,充其量也只能盖住一根车道,由此也减掉了一份格调。
沿香榭丽舍往卢浮宫走去,正好经过路易威登。店铺进门是先下台阶,看来也是住房紧张而采用了掘地增高法,于是就有了两层的营业规模。
走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想到了上海,有新鲜感,还有一份淡淡的轻松。
和卢浮宫“三宝”合影
号称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卢浮宫是需要细细品位的,可40多万件藏品是不可能穷尽的。那么,我们就抓重中之重。据经常出没欧洲的朋友介绍,游玩卢浮宫,先奔“镇宫三宝”而去,看完之后再各取所需各选所爱。何为“镇宫三宝”?就是断臂的维纳斯(古希腊雕塑《阿弗罗狄忒 米罗的维纳斯》)、胜利女神(德拉克洛瓦的油画《1830年7月28日自由之神引导革命》)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
参观卢浮宫,每天下午3点之后的参观门票价格优惠。当我们在三点左右赶到卢浮宫时,已经排起了长长的入场队伍。看来,渴望一睹那些艺术珍品的人,还真不少。
打在我门票上的入场时间是,15时33分。进门处就设在广场中央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金字塔,望见一天的蔚蓝。
得了朋友的指点,我们进卢浮宫后,按图索骥直奔这三件宝贝,一阵“咔嚓、咔嚓”。那几个地方是人头济济,你想单个与这些宝贝合影,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的那几张照片,除了宝贝,还有参观者的背影。
从塞纳河到埃菲尔铁塔
17时55分,我们已经坐在塞纳河的游船上。从卢浮宫起始,绕巴黎圣母院所在的斯德岛和圣路易岛一圈,过协和桥,再拐个弯到埃菲尔铁塔下船。
经营塞纳河游的公司不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游览路线等来进行选择。塞纳河沿线几乎没有什么高层建筑,这一点与我们先前走过的香榭丽舍大街两旁的建筑十分相象,基本是三层楼。
又一次,想到了咱们上海。塞纳河比苏州河要宽上一倍多。一路过去,可以看见不少的下水道,有的已经被封住了。身临塞纳河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雨果作品中的一些场景,从《九三年》到《悲惨世界》。下水道的戏由19世纪演至今天,成了文学创作的一个好平台,有凶***有打斗有追捕,甚至在妙趣横生的法国电影《虎口脱险》里,也有这样一幕。
下了游船,我们来到了埃菲尔铁塔。登塔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乘观光电梯上不同的高度,所付的费用也不同。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愿意徒步登上埃菲尔铁塔,花费是最低的。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象征,它的倩影频频出现在多种画刊的封面和成千上万的明信片上,浪漫的法国人美其名曰“云中牧女”。
此刻,我们终于站在了她的脚下,仰望“云中牧女”的美妙身姿。
在排队等候上塔时,有些人开始兜售生意:“要水么?”“要带点工艺品回去么?”我们无暇顾及,一心向往着登上铁塔后的美景。
终于,站在了埃菲尔铁塔的最高平台上,欣然俯瞰。脚下,是密密麻麻高高低低的建筑,脚下,是闻名已久的浪漫之都——巴黎。
铁塔里,让我觉得有创意的是里面有埃菲尔与同事工作的腊像,还有,在环形观光区,无论是东西还是南北方向,都标有这样的提示,告诉你这里到某地的距离。比如,到上海是9258公里,到北京是8240公里,到天津是8350公里……
刹那间,仿佛天涯就在咫尺。
1.  作者行走巴黎,主要参观的景观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文章题目是“想想看看”,作者在看以下景观时想了些什么?
凯旋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纳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景观是怎样命名的? (两者选一)
凯旋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埃菲尔铁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时,还有一份“淡淡的轻松”,“轻松”源于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结尾指出“浪漫之都——巴黎”,文中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巴黎的浪漫?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结尾画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