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日本要抢在中国之前登月  几年之后,也许人们就会看到日本的探测器登上月球的画面。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探月工作小组26日确定,将利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日本要抢在中国之前登月  几年之后,也许人们就会看到日本的探测器登上月球的画面。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探月工作小组26日确定,将利用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日本要抢在中国之前登月
  几年之后,也许人们就会看到日本的探测器登上月球的画面。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探月工作小组26日确定,将利用新一代“月亮女神”无人探测器在2010年代中期实施登陆月 球表面的探月计划。在欧美、中国、印度掀起对月球“探测热潮”的状况下,此前较为依赖美国的日本应该如何寻找出路呢?
  新一代“月亮女神”的最初目标是收集科学数据。但是,宇宙机构目前正朝着优先考虑实用数据的方 向修改计划,设想通过国际合作在月球表面设立据点,并考虑在最有可能成为据点的月球南极登陆。
  探月工作小组的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射时间是“2010年代中期”,但实际设定的目标是2012年。因为中国的无人探测器“嫦娥二号”预定于这一年登陆月球,日本不想让中国占先。
  另外,当初宇宙机构还设想让更新一代的“月亮女神”带回月球上的沙、石等等。
  宇宙机构最近添加了两项方案:制造比“月亮女神2”更大的登陆器;用建筑用机器人在月面进行实地验证。因为建设月面据点离不开物资运输和施工,日本掌握了这些技术要领,就可以确保在国际合作中的发言权。
  从1998年就开始讨论的“月亮女神”发射计划被推迟很长时间,并被中国首枚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计划步步紧逼。能在国际探测热潮中打头阵,可以说是运气不错。
  原宇宙开发事业团副理事长五代富文说:“日本很可能被势头正猛的中国和印度赶超。为充分利用日本的技术,需要好好想想应该做些什么。”
  日本的载人太空开发是附加在美国主导的计划中的。20余年里一直都是美国说了算,有关人士都表示“不想再重复苦涩的经历”。对于在运输人员方面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日本而言,具有不受制于别国的“主体性”和发挥日本所擅长机器人技术的“独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宇宙开发委员会计划小组负责人青江茂说,“各国前赴后继,月球会成为主战场”。
  宇宙开发委员会负责人松尾弘毅指出,“今后的探月与纯粹的科学行为不同,与维护发达国家的地位有关。火星探测也是一样”。
1.下列是有关日本“月亮女神”计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一代“月亮女神”无人探测器将计划于2010年代中期登陆月球表面。
B.新一代“月亮女神”最初目标的修改,至少与日本要维护其发达国家的地位有直接关联。
C.日本把原计划的“2010年代中期”登陆时间实际设定为“2012年”,而中国的“嫦娥二号”正预定这一年登陆月球,说明日本在此前的各种探月活动中处处占先,这一次也不想让中国在登陆月球上占先。
D.“月亮女神”计划的最初目标是收集科学数据。
2.下面是对经过修改的“月亮女神”计划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新计划设想通过国际合作在月球南极设立据点并考虑在此登陆。
B.这个新计划将制造比“月亮女神2”更大的登陆器用以登陆月球。
C.这个新计划将使用建筑用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进行实地验证以取得更为科学的数据。
D.这个新计划还将利用日本早已掌握的月球据点物资运输技术带回月球上的沙、石等。
3.下列各项是对文章有关信息的综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欧美、中国、印度掀起对月球“探测热潮”的新形势下,日本正加快其“月亮女神”计划。
B.日本要确保其在国际探月合作中的发言权,就必须掌握建设月面据点所需的物资运输和施工两项技术要领。
C.日本所擅长的具有“主体性”和“独特性”的机器人技术将在登月计划中的运输人员方面显得异常重要。
D.日本的载人太空开发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一直都是由美国说了算,因为它是附加在美国主导的计划中的。
答案
1.C
2.D
3.C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恒星之死
  类太阳恒星的死亡一直被误认为是一个温和而有序的过程,而且每一颗恒星的死亡过程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然而,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和一组地面高功率新式望远镜的观察,天文学家见证了恒星的死亡过程,并产生了新的认识。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天文学教授罗伯特?奥戴尔说:“有了哈勃望远镜,我们才能够观察到以往根本无法看到的东西。”
  恒星垂死之时,会呼出一股璀璨异常、层叠缭绕的气团,这就是“行星状星云”。当一颗恒星耗尽了其核心的氢燃料,它的内核就会收缩、变热,恒星本身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假如5亿年之后消耗完自己燃料的太阳到了这个地步,它就会越过金星轨道,并很可能把地球吞掉。与此同时,内核的热度增高,密度增大,足以使性质不稳定的燃料——氦产生裂变。此时,恒星开始发生猛烈的喷射。在之后的10万年间,恒星把大部分大气吹进太空,就像喷出一圈又一圈的烟雾。最后几乎只剩下由碳和氧构成的裸露的内核。接下来,内核坍塌,形成白矮星,大小如同地球,密度却相当于地球的10万倍。
  白矮星的热度还不至于使碳或氧产生裂变,所以也不会像恒星那样燃烧,但是在短时间内,它的温度依然高于2万多摄氏度,能够排出恒星残余的大气,把分崩离析的所有紫外线气团吹散殆尽。在被吹出的大气中,紫外线分离出分子和原子,使大气闪耀发光。这些光亮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行星状星云。
  行星状星云的形状为何如此怪异呢?原来恒星之死并不像人们以往想象的那么温和平静,而是十分的喧嚣躁动,喷射出高度凝聚的气团,每秒达数百千米。这些喷射气团能追上慢慢飘游的恒星气团,并撞击它们,故而造成行星状星云形状的不规则。
  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借助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已死亡的恒星周围正在孕育行星的证据。他们在距地球1.3万光年的天后座观测到一个名为“4U0142+61”的脉冲星,这颗脉冲星是一颗恒星于10万年前坍缩后的产物,质量的上限相当于20个太阳。而脉冲星被一个总质量为地球10倍左右的尘碟所围绕,尘碟的半径有16 00万千米。
  这种尘碟通常见于新生的恒星周围,是行星诞生的地方,而脉冲星是恒星演化末期的中子星,又被称为“恒星的尸体”,传统上认为它周围不会再有新的行星诞生。天文学家认为,“ 4U0142+61”周围的尘碟是由原先运行在它周围的行星系毁灭后的残余物质构成,从中又有可能诞生新的、性质非常奇异的行星,可谓行星“第二次生命”的开始。
  无独有偶,罗伯特·奥戴尔教授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发现了“蜗牛状星云”内部有彗星状的凝结物,它们很可能成为下一代星体的构成部分。自然界 的很多物质处于循环状态,在太空也一样。正如奥戴尔所言:“所有生物或动物的消亡都会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留下自己的痕迹,更何况是巨大的恒星呢?它们的消亡一定是为新的星体诞生作准备。每一个星球的生死都是太空生态过程的一个环节。” (选自《百科知识》)
1.下列说法中,对“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和一组地面高功率新式望远镜的观察,天文学家见证了恒星的死亡过程,并产生了新的认识”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有了哈勃望远镜,我们就能够观察到以往根本无法看到的东西。
B.借助先进的观测仪器,我们见到了形状怪异的行星状星云。
C.经过仔细而长久地观察,人们掌握了恒星死亡的全过程。
D.在脉冲星周围,将可能诞生新的、性质奇异的行星。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恒星一旦将自身燃料消耗完毕,内核将开始氦裂变,产生猛烈地喷射,最终内核坍塌,形成白矮星。
B.类太阳恒星的死亡是一个温和而有序的过程,因为每一颗恒星的死亡过程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C.恒星在高温状态下排出残余大气,大气中紫外线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分子和原子使大气闪耀发光,形成行星状星云。
D.天文学小组宣布发现已死亡恒星周围正在孕育行星证据之前,人类尚不知道已死亡恒星周围可能孕育新行星。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5亿年之后,太阳将耗尽自己的燃料,越过金星轨道,吞掉地球。
B.太空中的星体是不会消亡的,因为自然界的很多物质处于循环状态,在太空也一样。
C.太阳燃烧完毕,在不断演化中形成中子星,若干年后,这颗中子星周围会诞生出一颗新的行星。
D.新形成的行星,其构成部分中可能包含另一个已经消亡的星体成分。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就是伟人、高贵和智慧。
  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根据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决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它不靠捕***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他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的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是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他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已的宫殿。
  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已经只有这些了。
  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他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删节)
1、文章的题目说“大树和我们的生活”。作者认为大树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它就是伟人、高贵和智慧”的主要依据是那几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列举八百年梧桐树王、五百高龄的无花果王两棵大树,主要赞扬它们什么?请分别找出最关键的句子并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⑴一棵树要成长为一棵大树,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大树的成长过程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发展生物燃料可能引发粮价暴涨
  埃菲社多伦多(2007年)4月11日电   乙醇燃料和其他生物燃料能够缓解美国能源饥渴、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吗?也许。但我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填补一个窟窿往往会造成另一个更大的窟窿。
  古巴***卡斯特罗严厉批评了美国利用玉米和其他农作物大量生产生物燃料的政策。他认为,“将粮食变成燃料的主意”只会在世界贫困国家中导致更多饥锇,减少能源消费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惟一办法。
  美国农业部10日警告说,近来玉米价格暴涨,可能会导致今后几个月肉类产品供应的突然减少。农业部表示,今年美国牛肉、鸡肉和猪肉的生产将比去年减少4.5亿公斤。玉米的价格已经上涨至历史最高水平,这与乙醇生产需求增加有直接关系。目前美国有上百家工厂生产乙醇燃料,预计2008年它们将耗费大约1.3亿吨玉米,相当于全国玉米产量的一半。
  发展生物燃料具有世界性影响效果。美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的40%,出口的玉米占世界出口总量的70%,因此美国玉米出口量的些微减少都会对全球玉米价格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已经在美国的邻国墨西哥显现出来。墨西哥人的主食玉米饼的价格经过一番狂涨之后,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在1月份对玉米的价格实行了控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警告说,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已经导致玉米和大豆(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两种主要农作物)价格上升和石油价格的变化。报告指出:“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长可能会导致玉米和大豆价格的更多上涨,并在以后向石油的价格靠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指出,作为玉米替代物的其他粮食作物的价格也在上涨,油、肉、乳制品的价格也随之提高。
  资料显示,2007年粮食价格将保持与2006年相似的上涨水平,提高10%左右,主要是由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的上涨引起的。
  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关于生物燃料给环境带来的好处也越来越受到质疑。
  加拿大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将生物燃料作为汽油和柴油使用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样的政策效果并不大。该报告指出,如果加拿大10%的燃料改用乙醇,温室气体的排放只能减少1%。与此同时加拿大必须用36%的耕地来生产这10%的乙醇燃料所需要的原料。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指出,用玉米生产的乙醇燃料需求的增加是导致2006年上半年世界粮食储备减少的主要原因。(选自2007年4月13日《参考消息》第4版)
1.下列对第1段中“另一个更大的窟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世界粮食、肉类价格暴涨,甚至在世界贫困国家中出现更多的饥饿。
B.指玉米价格暴涨,人们不得不使用其他粮食作为替代物。
C.指玉米及其他农作物的大量减产。
D.指将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
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减少能耗是解决能源短缺的惟一办法,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主张。
B.玉米价格暴涨主要是因为生产生物能源对玉米的需求大大增加。
C.生物燃料生产的增长会降低石油价格,会导致石油价格将向玉米和大豆价格靠近。
D.使用生物燃料大大缓解了美国的能源饥渴和环境危机,但却给全世界带来了饥饿的灾难。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发展生物燃料给美国带来了好处,却给其他国家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将招来世界各国家的反对。
B.随着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生物燃料生产可以获得足够的原料,世界的能源短缺危机也就可以得到解决。
C.在现在的状况下,过度发展生物燃料将导致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D.如果大量生产生物燃料,人们将破坏森林、草地来满足对耕地面积增加的需求,这样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巴顿最后的岁月
江永红
  斯·巴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传奇将军。
  巴顿与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苏联名将瓦杜丁不同,他是在战争胜利结束后的一次车祸中受重伤不治而逝世的。他未曾听到凯旋时的欢呼,未能接受少女的鲜花。而这一切正在美国等着他,命运却让他与之擦肩而过。作为美国的四星上将,他本可以享受到优裕的退休生活,从而对戎马一生的劳顿辛苦做一个补偿,可他竟在这一刻到来之时撒手而去。然而,九泉之下的巴顿却笑着说:为我悲者,不知我也!
  1944年 8月,盟军虽已在诺曼底成功登陆两个月,但被德军阻止在诺曼底的“灌木篱墙”地区而动弹不得。此时,巴顿带领其第 3集团军一举突破了死气沉沉的胶着状态,挥师围困了布勒斯特,并占领了卢瓦河上的勒芒市,打破了别人未能打破的“灌木篱墙”。这时候,立了头功的巴顿说了我们一直作为“好战分子”自供状的一段著名的话:“与战争相比,人类的一切奋斗都相形见绌!上帝啊!我是多么热爱战争!”如果撇开巴顿其人来单纯琢磨这几句话,我们当然有充足的理由给他戴上“好战分子”的帽子。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他的性格、他的为人以及历史上许多名将的结局,再仔细品味他的另一句著名的话——“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战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索地死去。”那么,我们对他“好战”的言论就会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一种十分辛酸的感觉,一种读《淮阴侯列传》时的感觉,一种与听韩信说“狡兔死,良狗烹”一样的感觉。
  简单地说,离开战争,像巴顿这样的名将简直无法生存,或者说社会环境不允许他生存,当然这里所指的是精神生活而非物质生活。这绝非危言耸听。
  首先,他的上司将不能容忍他的存在。在战争中,尽管他屡屡与上司意见相左甚至发生顶撞,但只要对战争有利,上司们也能从大局出发来原谅他、容忍他,因为他在战场上的胜利同时也是他上司的胜利。……其次,领导军事家的政治家将无法容忍他。战争当中,巴顿尽管曾在摩洛哥与法国维希政权(投降德国的政权)的人打得火热,但政治家们仍然原谅了他,因为战争离不开这员虎将。但是,当战争结束之时,政治家们就绝不能容忍他有任何与政治利益相悖的行为。……再次,社会舆论、议会将不会容忍他。谁都知道,巴顿常常张口闭口“他妈的”。他曾因打骂两名士兵而差点受到军法审判,只是因为战争需要和上司艾森豪威尔的庇护,才免遭议会那帮无事生非、小题大做者们的追究。但是当战争结束之后,议会只需用一个“人权”借口即可将他打倒在地。他的上司也用不着为庇护他而遭议会的非议了。……
  在离开生死与共、横扫欧洲的第 3集团军时,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不眨眼的巴顿泪水涟涟,哽咽得说不出话,好不容易读完了他那十分简短的告别演说。
  巴顿自此从精神上毁灭了。他心中愤愤不平,表面上却玩世不恭。他用打猎之类的消遣来麻醉自己,以抚平心头的伤痕。就在1945年底,在曼海姆附近,他的轿车与一辆军用卡车相撞。他受了重伤,颈部折断,颈以下全部瘫痪,同年12月21日,他在海德堡的一所医院里溘然逝去。……
  顿逝世后,有人为之惋惜,也有人为之高兴,但理解他的人认为他死得其所。《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写道:“他不是一位和平人物。也许他宁愿在他所热爱的部下都在忠诚地跟随着他的时刻死去。他的祖国会以同样的忠诚怀念他。”他那近乎“无字碑”的碑文上仅有两行必不可少的字——“乔治·S·巴顿/第3集团军上将,军号02605”——虽然没有歌功颂德的碑文,但二战的历史已为他写好了墓志铭。(选自中国新世纪读书网·外国人物)
1.文章开头一、二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我们对他‘好战’的言论就会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完全不同的感觉”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地说,离开战争,像巴顿这样的名将简直无法生存。”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巴顿将军的辛酸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对这个人倾注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我心力交瘁——陈丹青喊辞的幕后真相
  有观点说,从某个意义上讲,“陈丹青出走清华”是一个令人无奈的结局。采访陈丹青是在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他极度疲惫和沧桑的声音和这样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丹青,52岁,画家。1980年他以《西藏组画》而名声大噪,日后与罗中立的《父亲》并称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2000年,他作为“百名人才引进计划”中的一员,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真相究竟如何?
  《周末》:你提出辞职的原因是什么?  
  陈丹青:目前我因为这个事情心力交瘁。这只是个人的决定,完全出于自己的性格。
  我在这里可以向大家再次表明我辞职的原因: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   
  在清华任教的5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动而勉强,同时,画画的业务也被荒废了。其实,我只是希望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周末》:能不能具体谈谈你“对体制的不适应”?
  陈丹青:2001年5月,全国首届艺术学院博士生招生在本院举行,那是本人第一次的招生经验。在24位各地考生中,5名入围,然因外语不过关而搁置。院方为支持本人首次招生,经研究生院领导同意,以博士课程访问学者名义,招入5位学生。后来,这5位访问学者完成博士论文选题,但由于在为转为正式博士生而设的外语考试中再度失败,结业离校。
  第二次博士生考试,全国共22名考生,正式录取2名博士生、访问学者2名。同年,首次接受研究生报考,约8人,无一通过政治和英语考试。  
  我认为,应试文化的深刻积弊,已有社会的长期共识,这就不多说了。而考试制度中,尤以人文艺术学科的外语考试、政治考试严重滞碍并扭曲艺术教育的品质与性质。前者无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教育规律与成才规律,既光有形式,又削弱艺术学生起码的中文水准,看看历届落选博士硕士考生试卷,已在事实上持续造成考生文化素质的直线下降。 “艺术学院充满教条”
  《周末》:你认为具备什么资格才能拿到美术学博士学位?   
  陈丹青:什么是美术学博士生?什么是考量并检测艺术博士生令人信服的标准?由谁界分艺术与史论博士生的异同?最后,谁有资格当美术学博士生导师?这些问题,我自己始终没能找到答案。
  但是,有一点我倒是很清楚:外语不及格,毕业论文不满8万字,断然拿不到博士学位。  
  当下学院的种种学位只是谋饭碗的手段,对此我表示非常理解,因为我理解中国的现实,我想带瞧不起博士的博士生。
  我在述职报告的附件中提到,艺术教学是非功利的,非程序性的,是具体而微、随时随地在每位学生、每个阶段,甚至每件作品中寻求当下的沟通、指涉、领悟,师生“双方”应以无休止的追问精神,探讨画布上、观念上、感觉上,直至心理上的种种问题。这样的教学难以体现在教案文本上,难以在工作总结中表述,在我奉命填写的所有表格中,完全无法体现我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后果。
  中国是一个绘画大国,在绘画上还有很多路要走。绘画是高度手工的艺术形式,手工的事情是没那么容易做的。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思想、教学评估,是艺术学院的头等大事:没完没了的表格、会议、研讨、论文,加上满坑满谷的教材——艺术学院从未像今天这样臃肿庞大,像今天这样充斥办学的教条。  
  我可以这么说,对任何一位想当艺术家的青年,今日的考试制度是不折不扣的荒谬与侮辱。
  值得一提的是,从没有一位领导对我的“叫嚣”予以制止和批评。个别领导还会鼓励我把想法讲出来。我有一些同事对我非常善意,年轻教师更是私下里认同我的表达。不过,每当我在会议上发言完毕,周围便一片沉默,或者话题随即切换。这就是体制的厉害。(选自《周末报》2005年04月07日)
1.这篇采访稿在开篇有“采访陈丹青是在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他极度疲惫和沧桑的声音和这样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一个细节描写。你认为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回答文中陈丹青提出辞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提到:“从某个意义上讲,陈丹青出走清华是一个令人无奈的结局。”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陈丹青的关于目前人文艺术教育的观点怎么看?请做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