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细胞生命的礼赞刘易斯·托马斯  有人告诉我们说,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他高高地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细胞生命的礼赞刘易斯·托马斯  有人告诉我们说,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他高高地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细胞生命的礼赞
刘易斯·托马斯
  有人告诉我们说,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他高高地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屋顶上,悠晃着两腿,遥看这行星上翻滚扭动的生命。照这样的描绘,人成了巨大的致命性力量,而地球则是某种柔弱的东西,像乡间池塘的水面上袅袅冒上的气泡,或者像一群小命娇弱的鸟雀。 
  近年来的生物科学,一直在使人根植于自然之中这一点成为必须赶紧正视的事实。新的、困难的问题,将是如何对付正在出现的、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的观念:人与自然是多么密切的联锁在一起。我们大多数人过去牢牢抱有的旧观念,就是认为我们享有主宰万物的特权这种想法正在从根本上动摇。
    可以满有理由地说,我们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体,我们不像过去一向设想的那样,是由我们自己的一批批越来越复杂的零件逐级顺序组合而成的。我们被其他生命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在我们细胞的内部,驱动着细胞、通过氧化方式提供能量,以供我们出门去迎接每一个朗朗白天的,是线粒体。而严格地说,它们不是属于我们的。原来它们是单独的小生命,是当年移居到我们身上的殖民者原核细胞的后裔。很有可能,是一些原始的细菌,大量地涌进人体真核细胞的远古前身,在其中居留了下来。从那时起,它们保住了自己及其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样式复制繁衍,其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与我们的不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就像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样。没有它们,我们将没法活动一块肌肉,敲打一下指头,转动一个念头。
  线粒体是我们体内安稳的、负责的寓客。我愿意信任它们。但其他一些小动物呢?那些以类似方式定居在我细胞里的生物,协调我、平衡我、使我各部分凑合在一起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我的中心粒、我的基体、很可能还有另外许许多多工作在我细胞之内的默默无闻的小东西,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基因组,都像蚁丘中的蚜虫一样,是外来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的细胞们不再是使我长育成人的纯种的实体。它们是些比牙买加海湾还要复杂的生态系统。
  我当然乐于认为,它们是为我工作,它们的每一气息都是为我而呼吸的;但是否也有可能,是它们在每天早晨散步于本地的公园,感觉着我的感觉,倾听着我的音乐,思想着我的思想呢?
  然而我心下稍觉宽慰,因为我想到那些绿色植物跟我同病相怜。它们身上如果没有叶绿体,就不可能是植物,也不可能是绿色的。是那些叶绿体在经营着光合工厂,生产出氧气供我们大家享用。但事实上,叶绿体也是独立的生命,有着它们自己的基因组,编码着它们自己的遗传信息。
  我们细胞核里携带的大量DNA,也许是在细胞的祖先融合和原始生物在共生中联合起来的年月里,不知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这儿的。我们的基因组是从大自然所有方面来的形形色色指令的结集,为应付形形色色的意外情况编码而成。就我个人而言,经过变异和物种形成,使我成了现在的物种,我对此自是感激不尽。不过,几年前还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事的时候,我还觉得我是个独立实体,但现在却不能这样想了。我也认为,任何人也不能这样想了。
  地球上生命的同一性比它的多样性还要令人吃惊。这种同一性的原因很可能是这样的:我们归根结底都是从一个单一细胞衍化而来。这个细胞是在地球冷却的时候,由一响雷电赋予了生命。是从这一母细胞的后代,我们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我们至今还跟周围的生命有着共同的基因,而草的酶和鲸鱼的酶之间的相似,就是同种相传的相似性。
  近来,我一直想把地球看作某一种生物,但总嫌说不通。我不能那样想。它太大,太复杂,那么多部件缺乏可见的联系。前几天的一个晚上,驱车穿过新英格兰南部树木浓密的山地时,我又在琢磨这事儿。如果它不像一个生物,那么它像什么,它最像什么东西 呢?我忽而想出了叫我一时还算满意的答案:它最像一个单个的细胞。
1.不能证明“我们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体”的一项是( )
A.我们的基因组是从大自然所有方面来的形形色色指令的结集编码而成。
B.定居在我细胞里的生物为我工作、为我而呼吸。
C.我们被其他生命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
D.一些原始的细菌是我们的共生体。
2.对“线粒体”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
A.线粒体是一些原始的细菌,大量地涌进人体真核细胞的远古前身。
B.线粒体是我们体内安稳的、负责的受人信任的原核细胞的后裔。
C.线粒体在我们细胞的内部,驱动着细胞、通过氧化方式提供能量,以供我们使用。
D.线粒体像蚁丘中的蚜虫一样,是外来的在人体内起到协调、平衡作用的生物。
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简要品味本段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地球“最像一个单个的细胞”?请联系全文找出三点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表达的观点是,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运用形象地描绘和比喻,具体生动地表现了人想同自然分离而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和主宰一切的神态。
4.(1)人与自然是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从生命的多样性看,我们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体,我们被其他生命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
  (2)我们的中心粒、我的基体、很可能还有另外许许多多工作在我细胞之内的默默无闻的小东西。
  (3)地球上生命的同一性比它的多样性还要令人吃惊。这种同一性的原因很可能是这样的:我们归根结底都是从一个单一细胞衍化而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并不能保证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艺术品,就像并不是把色彩涂抹到画布上的作品都是合格的绘画作品一样。书法有低级的功能,书写汉字总是对身心有益,所以孩子们可以在毛边纸上随意练习或老人为健身而蘸水在公园的地上书写,书法不区分高低贵贱,它允许一切人以它的名义表达自己的情怀;书法还有高级的功能,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比书法更能表现自己胸怀的艺术了,历史上的书法杰作是人类精神的奇迹——显现心灵自由的奇妙痕迹。
  精神性表现出高度自由是以物化的时间中的空间来实现的——这是书法艺术之区别于任何一门西方艺术的地方。心灵的自由必须通过物质的中介体现出来,绘画使用色彩,雕塑使用石头、青铜、木材等材料,音乐借助声波,中国书法则借助宣纸和黑色墨汁。心灵自由是内心的活动,人的自由之不同于石头的滚动在于他的行走是自主的自为活动——人以自己肉体的活动显示心灵的自在。释迦牟尼可以不说一词来说法,但他手里毕竟还拈着金色波罗花,就是说,没有物质的中介则心灵的活动无法体现出来。任何视觉艺术都是空间性的,因为艺术的中介物都占据空间,但书法之不同于一般视觉艺术在于它还具有时间性。一个绘画或雕塑作品的完成固然需要时间,但一个完整的绘画或雕塑作品是它的整体性进入你的眼帘,没有如音乐那样有一个时间的开始和结束;一个音乐作品不是指写在纸上的音符,而是通过乐器演奏出的声音,但声音是随着时间发生并消失,并不像绘画那样留下痕迹。但书法艺术既有绘画的空间性又有音乐的时间性,一件书法作品是由一连串的汉字组成,欣赏书法就需要像欣赏音乐那样有一个开始和结束,这是它的时间性;而它又比音乐多了空间性,就是它的过程是以可见的线条来完成,而线条是在纸上的空间表达出来的,不是如声音那样会在空间中消失。书法艺术这种独具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结合就使书法的表现力超越了空间性的绘画和时间性的音乐的表现力。
  草书的美妙在于线条变化的丰富性。希腊人也知道曲线是最美的,但他们却没有纯粹线条的艺术,他们的曲线是附丽于描述真实物象的绘画或雕塑的人体或服饰的皱褶中。驾驭毛笔比驾驭画笔或刻刀需要更多功力是由于毛笔的柔性。毛笔的柔性对于手指力度的敏感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心灵的微妙变化;这一点只有独奏演奏家演奏音乐状态可与之相比。相对说来绘画尽管也能反映心灵自由,但由于绘画可以反复修改,则画家可以把自己的真实心灵伪装起来。在中国书法艺术中,草书是书法艺术中的最高形式,因它最富表现力。
1.书法作品能成为艺术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书法作品的创作对身心有益
B.书法作品允许一切人以它的名义来表达
C.书法作品显现了心灵自由,体现了人类精神
D.书法作品需要借助宣纸和黑色墨汁来表现
2.从求同角度说到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区别的一项是(  )
A.书法艺术不同于一般视觉艺术还在于它具有时间性
B.书法艺术既有绘画的空间性又有音乐的时间性
C.书法艺术在纸上的空间表达而不会像音乐那样消失
D.书法艺术超越了空间性的绘画和时间性的音乐的表现力
3.以释迦牟尼手拈金色波罗花为例是为了说明(  )
A.心灵的自由必须通过物质的中介体现出来
B.中国书法则借助宣纸和黑色墨汁
C.心灵自由是内心的活动
D.人以自己肉体的活动显示心灵的自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水中的蓝天
林清玄
  开车从莺歌到树林,经过一个名叫“柑园”的地方,看到几个农夫正在插秧。由于太久没看到农夫插秧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大地辽阔,使我为那无声的画面感动,忍不住下车。
  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一步一步将秧苗插进水田,并细致敬谨的往后退去。
  每次看到农人在田里专心工作,心里就为那劳动的美所感动。特别是插秧的姿势最美,这世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惟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笔直的稻田;那弯腰退后的样子,总使我想起从前随父亲在田间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
  我站在田岸边,面对着新铺着绿秧的土地,深深的呼吸,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空气里有各种薰人的香气。刚下过连绵春雨的田地,不仅有着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湿软,种作更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
  看着农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诗。意思是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走入那清净之境,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步原来正是向前。
  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向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坏的,如果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
  “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的追求中,性灵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败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觉醒,则后退正是前进。
  农人退后插秧,是前进,还是退后呢?
  记得从前在小乘佛教国家旅行,进佛寺礼拜,寺院的执事总会教导,离开大殿时必须弯腰后退,以表示对佛的恭敬。
  此刻看着农夫弯腰后退插秧的姿势,想到与佛寺离去时的姿势多么相像,仿佛从那细致的后退中,看见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谦卑的姿势那样的实践着。那美丽的姿势化成金黄色的稻穗,那弯腰的谦卑则化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正是法身显化的奇迹吗?
  从柑园的农田离开,车子穿行过柳树与七里香夹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间溪流一样明净,好像刚刚在佛寺里虔诚的拜过佛,正弯腰往寺门的方向退去。
  空中的蓝天与水中的蓝天一起包围着我,从两颊飞过,带着音乐。
1.作者为什么说“插秧的姿势最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向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这段话如果不用比喻该怎么说?请改写。(要求意思基本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退步原来正是向前”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式、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a)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 ;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 现在可  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 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b)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  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和音乐大师有关的事?请用简洁的语句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作用。
(1)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b处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文章c处填上一句话以概括朱丹让人尊敬的精神,并找出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具体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

  ①中国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一般地说,中原民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植被差,只能发展放牧业;南方民族居住区多高山、丘陵,虽从事农耕业,但交通阻隔,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交错杂居,为它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②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不得不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南方、北方各民族我们称之为边疆民族。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或掠夺、战争,或贸易、和亲,或入主中原。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迫。汉时,冒顿入寇,网开一面使汉高祖得以脱险,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向汉朝换取大量的物资。契丹、女真、党项等族虽然对北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经济发展的程度仍远不如中原内地,他们仍然不断地逼近中原,要求南方朝廷供应物资甚至要求给予土地。中原经济对北方民族不断吸引,使他们步步南下,留在汉地的就融合于汉族之中。当北方民族弱小,不敌中原朝廷时,有时也会以主动“入贡”的方式来谋求经济利益,换得中原天子的“赏赐”。边疆民族潮流般地一次次向中原靠拢、合聚的历史现象一直不断。同时,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开展贸易,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这种经济上互相联系和交往的形式,历时久远,难以中断,且逐步完善。
  ③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间的关系变化虽然曲折复杂,形式多样,但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边疆地区的畜牧业也成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各自都不能相互缺少,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将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历史上各民族有过分裂,也有过统一,但分裂是短期的,而统一是长期的。经过分裂,总是走向统一。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选自刘学谦主编《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
1.下列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中华各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天然条件。
B.边疆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掠夺和战争阻碍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而他们以和亲、贸易的方式向中原靠拢则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C.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上互相往来,相互补充,历时久远,难以中断,并逐步完善,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D.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相互吸引,这更加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2.下列各项中,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各民族在地理上互相连结并交错杂居。
B.各民族之间在政治上相互依存,相互吸引。
C.各民族间经济上的联系与依赖。
D.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的一项是( )                                 
A.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周边民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对中原地区没什么吸引力。
B.北方游牧民族在经济上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同时北方民族的畜牧业也可以为中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补充和支持。
C.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
D.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说明中原地区的商业繁荣离不开少数民族,但是农业生产力却可以独立自主地发展。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诗 人 的 孤 寂
朱光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么?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一般人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么?
  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可以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点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
  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么?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么?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么?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地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一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他真是一个怪人!——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么?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节礼么?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有人换一个音调,他就不免“对牛弹琴”了。“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作者”。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品。但是这事谈何容易? “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诗人能在这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么?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后世人!后世人跑到罗马去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把枯骨润回生!”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曲愈高,和愈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修养越高,他引发的共鸣就越少。
B.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格调越高昂,他所得到的赞同就越少。
C.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观点越是独特,他获得的认同也就越少。
D.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刻画的事物之间的差异越大,他的知音就越少。
2.根据原文的内容,对“诗人的孤寂”的表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不想孤芳自赏,他把所见所感写出来就是渴望同别人交流,但是他是失败的。
B.常人对诗人的观察只限于日常行为等外在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诗人的行为古怪。
C.诗人就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   
D.人们购买诗人的印刷精美的诗集,只是为了赶时髦,扮高雅,并不是真正欣赏诗人。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意在告诉我们,绝无隔阂的心灵沟通是不可能的。
B.最后一茎干草压死骆驼的典故告诉我们,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C.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他较常人在感觉上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 
D.除主观因素之外,导致诗人孤寂的客观原因是常人感觉迟钝,心灵麻木,思维定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