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
题型:四川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节选)袁行霈 |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节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有容,德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人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圆各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
答案
1.D 2.C 3.A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
先下手为强 (美)希区柯克 |
华伦先生吻吻太太,说了声“早晨好”,再从太太的胖手里接过一杯咖啡,然后在报纸后面坐下来,假装看报。其实,他正在盘算如何把她干掉。 他们已经结婚两年了,不错,这个老女人很有钱。可是,凯琳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亲爱的,我们阳台的正下面,开了一朵玫瑰花。”华伦太太走进来说,“这太有意思了,对吗?就像是我们自己的小花园。今天晚上之前,它会开花的。我们结婚两周年的舞会上,我要把它摘下来戴在头上。” 就在那一刻,华伦先生脑子一闪,想出了一个主意。今天晚上,他要带着她,走到阳台边上,叫她指给他看那朵玫瑰花。然后,一抬,一推……他可以想象阳台下面,阳伞和桌子中间,有一团不成形的东西。他还可以听到自己痛苦地低语:“她为了看那朵玫瑰花,身子一定是探出去太多了。” 当然,他会继承她所有的金钱,也会受到人们的怀疑,不过,谁也不会看见发生了什么事。只要没有过硬的证据,就没关系,他不在乎人家怎么想,凯琳住在一栋廉价的房子里。身边这个老女人对他是够大方的,经常送他礼物。为他付账。但是,对他的零用钱却扣得很紧,使他无法在凯琳身上多花钱。凯琳中午十一点钟等他,他必须找个借口,比如理发或者买衬衫等等类似这样的理由溜出去。华伦太太对他说,他整个上午都是他的,可以自由安排。她没有说中午是不是回家吃饭,因为她答应到迪奥旅馆,然后去上舞蹈课。 “你和你的舞蹈课!”华伦先生说,开玩笑地拍拍她,“我想你是爱上那个叫毕克的舞蹈教师了,你总是和他跳舞。”“噢,亲爱的,我以前总是和你一个人跳,可是,结婚后,你似乎放弃跳舞了。” “还记得在乔治家的那个晚上,我们一起跳《蓝色多瑙河》的情景吗?” 和她相处的时间不多了,回忆一下过去,让她高兴高兴。 “那天晚上,你不肯接受小费。你说,不愿意让金钱玷污我们之间纯洁的爱情。所以,第二天我就买了一只金表送给你,作为补偿——你还记得吗?” 他们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中,然后分手,各干各的去了。 华伦先生趴在一张椅子上,向他的情人凯琳说出他的计划,凯琳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她有些激动,恨不得马上就和华伦过上富足的生活。 与此同时,华伦太太正在舞蹈老师毕克的怀里。笨拙地扭着舞步,嘴里还哼着调子,毕克凑近华伦太太的耳边,说:“可爱的小女孩,昨晚我没有接受你慷慨的馈赠,弥没有生气吧?我只是不想让金钱玷污我们之间纯洁的友谊。”华伦太太一点也不难过,她带来一只白金手表来补偿他柜收的小费。 华伦先生回家时,带着一只二手的钻石发夹,准备送给太太,花那么多钱买礼物是有点浪费,但是,事成之后,他可以随时把它转送给凯琳。绝对没有人会怀疑,一位刚刚买钻石发夹送给太太做结婚周年礼物的人,会是谋害太太的凶手。 看到礼物,太太显得非常高兴,现在需要的是把一朵玫瑰插到头发上面,然后,她就准备和丈夫一起下楼吃晚饭。 华伦先生觉得,真正的谋杀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 他们一起来到阳台,探身向下望去。 一举,一推……一声惊恐的哭叫。下面,一群人从阳伞下跑向那个摔成一团的人。出人命啦!快叫救护车,报警,找一块桌面盖一下…… 警察冲进旅馆套房,不错,沙发上坐着紧握双手、头发凌乱、猫哭耗子的人。那个人痛哭流涕地向警方讲述那可怕的故事: “他一定是为了看那朵玫瑰花,身子探出去太多了。”华伦太太说道。(选自2011年第12期《经典美文·文苑》) 1.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华伦先生的形象特点。 2.在这篇小说中,“那朵玫瑰花”反复出现,请分析“那朵玫瑰花”在文中的作用。 3.小说中详细描述了华伦先生的杀人动机,而对最终的凶手华伦太太的心理活动却不着一字,作者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这篇小说的标题是“先下手为强”,选用这一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用意?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
多数海鱼从淡水鱼进化而来 |
一项新研究显示,目前地球上的大部分海鱼可能是从淡水鱼进化而来的,这项研究追溯了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的族谱。考虑到生命起源于海洋,这个发现听起来或许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这项研究的发现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同陆地相比海洋有着相对较低的生物多样性。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高达70%的面积,但是仅仅包含15%-25%的地球物种。 该项目的研究人员、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的生态和进化问题专家约翰·威恩斯说:“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情况,我们还没有给出解释。”威恩斯说,新研究的结果或许提供了一条线索。淡水鱼的多样性可能继承于海洋祖先,只是这些海洋祖先却在海洋一次次生物灭绝中消亡了。这类生物灭绝将释放空间,促进一些淡水鱼的进化,以便它们再次在海洋中兴盛起来。 为了研究海洋中为什么鱼类相对较少的问题,威恩斯和同事研究了地球上海洋脊椎动物中的最大群体鳍刺鱼,这个群体包括了96%的鱼类。初步浏览数据就可以确认,淡水生物的多样性高于海洋生物,考虑到地球上淡水同海水的相对体积就更是如此了。在所有活着的鳍刺鱼中,研究人员发现了15149种淡水鱼和14736种海鱼。鱼类族谱还显示,鱼的多样性是在过去大约1亿年中突然大幅增加起来的。威恩斯说:“最奇怪、最令人吃惊或许最矛盾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海洋鳍剌鱼似乎都起源于一个淡水祖先。”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生物学家戴维·雷兹尼克说,这些发现意味着,今天的海洋状况代表了早期生物灭绝的长期效应。雷兹尼克说:“海洋物种出人意料地少,这或许反映了过去海洋环境中出现的大规模生物灭绝远比淡水环境中的生物灭绝严重得多。” 威恩斯说,海洋地貌可能也帮助造成了这种较低生物多样性的局面。板块运动、河流改道和其他地理上的障碍可能导致淡水鱼相互隔绝。一旦相互隔绝,鱼类可能失去相互之间进行繁殖的能力,从而分裂为独立的物种。(摘自2012年02月09日《参考消息》) 1.下面对“这个发现听起来或许有点不可思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发现不符合生命起源于海洋这一人们的普遍认识。 B.这个发现可以解释同陆地相比海洋生物有着相对较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C.对于这个发现,科学家现在还无法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 D.淡水鱼的多样性可能继承于海洋祖先,因此这个发现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追溯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的族谱,可以发现目前地球上大部分海鱼都可能是从淡水鱼进化而来。 B.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高达70%的面积,但仅仅包含15%-25%的地球物种,这是因为大部分海鱼可能是从淡水鱼进化而来。 C.威恩斯认为,淡水鱼的多样性可能继承于海洋祖先,海洋祖先的一次次灭绝促进了淡水鱼的进化。 D.陆地上各种地理上的障碍可能导致淡水鱼相互隔绝,使鱼类可能失去相互之间的繁殖能力而分裂为独立的物种,这就使淡水鱼的种类越来越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这项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海洋生物的演变过程是海洋生物、淡水生物、海洋生物。 B.鳍刺鱼是地球上海洋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大的群体,通过对它的统计分析就可推断出淡水生物的总量高于海洋生物的结论。 C.从鱼的多样性是在过去大约1亿年中突然大幅增加起来可以推断出1亿年前地球上或许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海洋生物灭绝事件。 D.陆地环境的多样性造成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从海洋物种的单一性就可以推知这是由于海洋环境的单一性造成的,因为海洋环境中缺少板块运动、河流改道等环境的变化。 |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
六元钱买幸福 |
公司规模扩大后,他就很少回家看望母亲。想起来时,就打个电话,跟母亲说上几句话,大多数时候,都是匆匆忙忙的。甚至有时候,母亲话还没说完,他这边就因为处理手头上的事情,把电话掐断了。 他不知道,电话那头的母亲,握着电话线的手僵着,然后微笑着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个夏天,他乘飞机到老家所在城市办事,正好回趟家看望母亲。回到家也没别的事,主要是陪母亲看看电视,聊聊天。 第二天,母亲说,咱俩去买鸡蛋吧! ①他一听就笑了。在公司里,他是大经理,有专门的秘书与司机。但他点点头说,好。 随母亲出了门。母亲说,去某某超市。他问,附近不是有家超市吗?母亲眨眨眼,有些得意。说,某某超市的鸡蛋便宜,一斤三块二,附近的这家要三块四。他咋了咋舌。 走到路边,正准备抬手打车,母亲说,坐12路车吧。他问,为什么坐12路?母亲说,12路车是某超市的专用车,免费,坐别的公交车,还要花两块钱。②他又笑了,说好。 坐上12路大客车。车上差不多都是些老头老太太,跟母亲很熟了。听说他是陪母亲买鸡蛋的,大家都用暖暖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大家的儿子。他的心里,也暖暖的。 买了10斤鸡蛋。母亲拉着他在超市的休息椅坐着,说,我们在这里等一小时。他惊讶地问,一小时?母亲点点头说,下趟l2路车回来,还得一小时。他觉得有着急的火苗在心里“噌”地蹿起,但还是忍了,用耐性将火苗熄灭。 母亲跟他东拉西扯,说起他上学时的一些事。一小时的时间,过得倒也不算太慢。 终于坐上12路。母亲看起来格外高兴,扳着手指算,1斤鸡蛋省两毛钱,10斤鸡蛋省两块钱,来回的车费,两人省四块钱,加起来共省下六块钱。 他脑子里也迅速计算,从出门到现在,共用了四小时,四小时的时间,在公司里,他可以创造出上万元的价值。他在心里叹了一下。 他拎着鸡蛋赶在母亲前面下了车,嘘出一口气。快到家时,走过一个水果摊,母亲用六元钱买下一个大西瓜。 回到家,西瓜切开,露出鲜红的瓜瓤。他早就渴了,拿起一块,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西瓜甜极了,他吃得“呼噜呼噜”的,像小猪一样。 好久没有这样痛快地吃水果了。一抬头,母亲正看着他,眼睛有些潮湿,脸上却是极大的满足与疼爱。他的心,像琴弦被拨动了一下。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 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他又馋得很。他常常在傍晚,偷偷去捡别人吃剩的西瓜皮,拿到河水里冲一下,便贪婪地啃起来。母亲知道了,用了三个晚上编织草绳,又用编草绳挣的钱给他买西瓜,然后看着他小猪一样吃着。 他怔怔地看着母亲,将满嘴西瓜咽下。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母亲。艰难时,母亲靠着勤劳与节俭,供他上学,将他养大;富足时,勤俭作为母亲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带给她满足与幸福。而现在,富足的他却换不来时间陪母亲说一会话,母亲用这四个小时换来的,是与儿子共同相处的时光! ③他的脸上露出笑容,庆幸今天终于耐住性子陪母亲省下六元钱。这六元钱,跟自己在公司创造的上万元相比,是等价的。因为, 。 1.联系前后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听说他是陪母亲买鸡蛋的,大家都用暖暖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大家的儿子。”这句话表现了车上人怎样的心态? (2)简析“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文中三次写到“他”的笑,下面是对第一次“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与分析,请联系前后语境,参照示例,完成后两次“他”笑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与分析。 示例:①描写:我一个堂堂大经理,竟然跟在老妈的身后去买鸡蛋?恐怕我的秘书和司机都不会被要求做这样的事吧? 分析:表现了听到母亲让他一起去卖鸡蛋时的惊讶。 ② ③ 3.根据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在文章结尾处补写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 4.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要鉴赏。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①黄老先生认为我国不应该被称为“支那”,应当正名为“中华”。其理由是:“支那”这个字,在荷兰语、英语字典上都解释为“瓷器”。以“瓷器”来称中国,这是侮辱的称谓。所以,这位黄老先生主张我国的外文名称应改为“中华”而抛弃“支那”。 ②这件事,我想,这位黄老先生似乎有点误会。经《报刊文摘》一转载,我恐怕国内可能有许多人也跟着糊涂起来。 ③我国的外文译名,是统一用的China,英国、美国人读作“查艾那”,法国、西班牙等拉丁语系的国家读作“希纳”。译成中文,就是“中国”,而不是“支那”。只有日本人从前称我国为“支那”,但这也不是China的译音。“支那”这个名称,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脂尼”,这是见于唐以前的佛经译本中的。印度古代的“脂尼”(Chini),向东流传到日本,成为“支那”,向西从阿拉伯传到西欧,成为“希纳”。英国人又用他们的缀音读法,把中间的i读成长音,就成为“查艾那”。我们只能说China是“支那”的音译,不能说“支那”是China的音译。现在,印度还有人称中国为“脂尼”,日本也还有人称我国为“支那”,但在公文书上,已经都不用这个旧名了。 ④“脂尼”这个名词,过去有人说是“秦”字的音译,但苏曼殊曾经否认过。他说过“支那音非秦转”。不过我们如果注意到这个名词早已见于古梵文的佛经,可以推测印度和中国的交通始于中国的秦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已记录了“天竺”“身毒”等名词,都是指印度的。 ⑤只有对日本人来说,“支那”可以说是Chia的译音,但对欧美人来说,他们没有“支那”的概念,故不能说欧美人称中国为“支那”。 ⑥契丹蒙古人称中原人为汉人,因为他们最早接触中国是在中国的汉代。中国人移民到南洋去,始于唐代,故南洋人称中国人为唐人。这个名称流传到美洲,至今旧金山、纽约等地还有唐人街。可是,其英文译名却是“中国城”而不是“唐代人的街”。俄罗斯人最早接触的中国人是东北的契丹民族,故俄文中称中国为“契丹”。这个字,现在当然已译为“中国”而不能译为“契丹”了。 ⑦西欧人在最初见到中国瓷器的时候,大为惊异。当时他们还没有瓷器,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名字,于是以中国国名称之。这是瓷器因国而得名,并非国名因瓷器而得。况且,意指瓷器的china第一个字母是小写的,作为国名的China,第一个字母是大写的。区别很清楚,怎么能说支那(或中国)这个名词的意义是瓷器呢。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在,印度人还称中国为“脂尼”。 B.china因China而得名,并非China因china而得名(瓷器因国而得名,并非国名因瓷器而得) C.China(支那)的意思并非瓷器,而是指中国(中华)。 D.“支那”这个名称,起源于印度。 2.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是否矛盾?对此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矛盾。两个“支那”意思相同,两个“China”意思也一佯,前面说不是译音,后面又认为可以说是译音,前言不搭后语。 B.不矛盾。前面说不是China的译音,是从翻译角度严格辨析的;后面又认为可以说是China的译音,是从日本人自身认识说的。 C.不矛盾。前面说不是China的译音,是因为“支那”译自“脂尼”(Chini);后面又认为可以说是China的译音,是因为“支那”与中国(中华)的外文译名China音近义同。 D.不矛盾。因为统一用China作为我国的外文译名,是后来的规定,所以日本人从前称我国为“支那”,不是China的译音,而现在则是译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为依据,确定印度和中国的交往始于中国的秦代。 B.从第4段和第6段来看,作者是倾向于认为“脂尼”是“秦”字的音译的。 C.文中说英国人称中国为“查艾那”,是用于证明英国与中国的交往可能始于中国的秦代。 D.作者辨明“支那”并非侮辱称谓,实际上是主张我国的外文名称不妨沿用“支那”。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
穷人的风骨 马德 |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见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业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复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着,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看着这些零钞,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十几年前我上高中时,父亲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给我送钱,冻得红裂的手里拽紧的便是类似的一堆零钱,甚至里边夹杂着旧版的分纸币。而今天的这一堆零钱当中,可能也有省下的柴米油盐的钱,可能也有分明得了病舍不得吃药的钱,也许有几块钱是刚刚卖了鸡蛋得来的,甚至有是还是借别人的,上面尚留有别人的余温。可现在,他都给他的女儿拿来了。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捶胸顿足,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可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一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那节课,我上得很不好,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家长找钱的着急样子,鼻子酸酸的。下课后,我也没有把钱给我的学生,而是直接回到了办公室。在搭上自己的5块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的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一点。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了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上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你肯定垫进去了5元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 我百般推辞,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但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半天推搡过后,家长突然好象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突然想起了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的什么。 这个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攀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 1.文章的题目是“穷人的风骨”,文中的“风骨”指的是什么? 答: 2.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感情? 答: 3.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简析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答: 4.文中中心人物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