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膝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膝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

题型:北京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膝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旮,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I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教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诚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邢个背影唤起我一点记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颠,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威或尊敬感觉堵塞在我喉咙闻,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条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做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迂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1936年10月,上海,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槛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B.当“我”和同伴跨迸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 “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2.“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 
                                                                                             
3.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进行简要分析。 
                                                                                             
4.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等有关情况,可谓“形散神不散”,你是急样认识散文的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本文谈一谈。(200字左右)
                                                                                              


答案
1.AE   
2.(1)“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     
  (2)文中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的“膝胧的敬慕”;微踱的小孩吊唁鲁迅先生,“我”瞻仰“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
3.这篇文章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4.示例:“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散文贵散,也可以说散文忌散,这两种说法都对,又散又不散,形散而神不散。如果一篇散文里,写了好几件相关的、或是貌似不相关的事。不做,主要是指主题和结构,尽管题材驳杂,思路开阔,但是仍然必须围绕一个主题,把它们组成一个缜密的整体,这一类散文就是要有散有聚,能放能收,疏密右间,才够散文的味道。在本文中,作者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来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来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中心依然突出,可谓形散神聚的佳作。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一九二八年的故事,这故事,我讲了好几次。而每当我读了一节关于学生运动记载的文章之后,我就想起那年在哈尔滨的学生运动,那时候我是一个女子中学里的学生,是开始接近冬天的季节。我们是在二层楼上有着壁炉的课室里面读着英文课本。因为窗子是装着双重玻璃,起初使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从那小小的通气窗传进来的。英文教员在写着一个英文字,他回一回头,他看一看我们,可是接着又写下去,一个字终于没有写完,外边的声音就大了,玻璃窗子好像在雨天里被雷声在抖着似的那么轰响。短板墙以外的石头道上在呼唬着的,有那许多人,我从来没有见过,使我想象到军队,又想象到马群,又想象到波浪……总之对于这个我有点害怕。校门前跑着拿长棒的童子军,而后他们冲进了教员室,冲进了校长室,等我们全体走下楼梯的时候,我听到校长室里在闹着。这件事情一点也不光荣,使我以后见到男学生们总带着对不住或软弱的心情。
  “你不放你的学生出动吗?……我们就是钢铁,我们就是熔炉……”跟着听到有木棒打在门扇上或是地板上,那乱糟糟的鞋底的响声。这一切好像有一场大事件就等待着发生,于是有一种庄严而宽宏的情绪高涨在我们的血管里。
  “走!跟着走!”大概那是领袖,他的左边的袖子上围着一圈白布,没有戴帽子,从楼梯口向上望着,我看他们快要变成播音机了:“走!跟着走!”
  而后又看到了女校长的发青的脸,她的眼和星子似的闪动在她的恐惧中。
  “你们跟着去吧!要守秩序。”她好像被鹰类捉拿到的鸡似的软弱,她是被拖在两个戴大帽子的童子军的臂膀上。
  我们四百多人在大操场上排着队的时候,那些男同学们还满院子跑着,搜索着,好像对于小偷那种形式,侮辱!侮辱!他们竞搜索到厕所。
  女校长那浑蛋,刚一脱离了童子军的臂膀,她又恢复了那假装着女皇的架子。
  “你们跟他们去,要守秩序,不能破格……不能和那些男学生们那样没有教养,那么野蛮……”而后她抬起一只袖子来:“你们知道你们是女学生吗?记得住吗?是女学生。”
  在男学生们的面前,她又说了那样的话,可是一出校门不远,连对这侮辱的愤怒都忘记了。向着喇嘛台,向着火车站。小学校,中学校,大学校,几千人的行列……那时我觉得。我是在这几千人之中,我觉得我的脚步很有力。凡是我看到的东西,已经都变成了严肃的东西,无论马路上的石子,戎是那已经落了叶子的街树。反正我是站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喊声中了。
1.第一段画线句中的“这件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以后见到男学生们总带着对不住或软弱的心情”?
                                                                                        
2.女校长再三叮嘱学生们要“守秩序”,你认为女校长所说的“守秩序”的实质是什么?
                                                                                       
3.如何理解第九段画线的“反正我是站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喊声中了”一句话的内涵? 
                                                                                       
题型:北京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
  ①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伐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  
  ②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因子。园子尽头是一问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  
  ③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一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毋须怀疑的。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竖有一方形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蓊郁过。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④我在这徐渭狂啸过、痛哭过的青藤书屋里久久地低徊默想,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这位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的艺术大家,并非恃才傲物的狂狷之士,仅从他的《镜湖竹枝词》即可看出,他是热爱世俗生活的啊!可世俗生活却怎么也容不下他。一只看不见酌手,在他刚刚成年时就给他预设了种种打击,直到他去世。  
  ⑤徐渭少年时便才华显露,可却连续八次乡试未中。他当过幕宾,参加过抗倭斗争并立了功,参加过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曾六次坐牢。他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卖书画度日。为了生存,数千卷心爱的藏书也变卖一空,最后他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⑥这便是天才的命运吗?  
  ⑦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了几品大员,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在哪家权责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遭冻馁啊!
  ⑧当我踱进展室,看见《黄甲图》和《墨葡萄图》时,立即否定了自己荒唐的设想。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乃是一个天才画家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正是这种宣泄,构成了他艺术的精魂。他是那样孤高,那样自信,那样卓尔不群,那样反叛正统。要这样的艺术天才、反传统的斗士去迎合世风、摧眉折腰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他真的放弃坚守,出卖自己,他还能做这水墨淋漓、恣肆放纵的画吗?还会有强心铁骨、才横笔豪的书法吗?还会有血气奔涌、悲声如诉的诗文吗?不,不会有了。那就不有我们现在称道的徐渭了。往深里想,命运也是公正的。在他那神秘之手的一再敲打下,徐渭落魄、困顿、遭受诟辱,在贫病中死去;但同是这敲打,又造就了徐渭独特的、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品格。
  ⑨命运之手敲打过古人,也敲打着令人。我本是来吊徐渭的,本以为能在凭吊之后走笔行丈,痛斥龌龊的世俗,给徐渭以真挚的悲悯,不想倒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尽管我未遭冻馁,但我有属于我自己的哪怕一小片精神领地吗?有徐渭那种“深山无人收,颗颗明珠走”的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吗?
  ⑩我站在书屋前,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青藤。这株在人们心目中存活了400多年的青藤啊。时闻的推移,只会使它愈益葱茏。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青藤书屋的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徐渭的晚年就是在绍兴的这几间老式瓦屋中度过的。
B.作者写到书屋旁的“天池”及出自徐渭手笔的“砥柱中流”四字,证明了此地的确是青藤书屋的旧址,也透露着徐渭的志趣。
C.徐渭曾在靠墙的花坛处亲手种过一株青藤,并将“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青藤倔强孤傲、终年葱绿,正是他精神的象征。
D.徐渭曾经参加过抗倭斗争和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正因为有过这样的斗争经历,他的作品才会具有强心铁骨,才会才横笔豪。
E.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是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是命运的敲打,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品格,所以作者说“命运也是公正的”。
2.请具体说说,作者感到“一阵阵寒意透迸骨髓”的原因是什么? 
                                                                                            
3.(1)第⑦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觉得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 
                                                                                           
4.徐渭多才多艺,学识品格都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郑板桥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牛马走”,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也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在本文中,作者拜谒青藤书屋,极力推崇的是徐渭孤傲自信、卓尔不群、独守自己精神领地的青藤精神。读了此文,你是否也有所感悟?请另举一例,阐明“人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领地”的道理。(200字左右) 
                                                                                           
题型:北京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他怎么会当了瓦匠头儿呢?
  按说,瓦匠里当头儿的,得要年高望重,手艺好,有两手绝活,能压众,有口才,会讲话,能应付场面,还得有个好人缘儿。前面几条,金大力都不沾。金大力是个很不够格的瓦匠,他的手艺比一个刚刚学徒的小工强不了多少,什么活也拿不起来。一般老师傅会做的活,不用说相地定基,估工算料,砌墙时挂线,布瓦时堆瓦脊两边翘起的山尖,用一把瓦刀舀起半桶青灰在瓦脊正中塑出花开四面的浮雕……这些他统统不会,他连砌墙都砌不直!当了一辈子瓦匠,砌墙会砌出一个鼓肚子,真也是少有。他是一个瓦匠头,只能干一些小工活,和灰送料,传砖递瓦。这人很拙于言词,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老是闷声不响,他不会说几句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应酬门面话讨主人家喜欢;也不会说几句夸赞奉承,道劳致谢的漂亮话叫同行高兴;更不会长篇大套地训教小工以显示一个头儿的身份。他说的只是几句实实崔在的大实话。说话很慢,声音很低,跟他那副大骨架很不相符。只有一条,他倒是具备的:他有一个好人缘儿。不知道为什么,他的人缘儿会那么好。
  这一带人家,凡有较大的泥工瓦活,都愿意找他。一般的零活,比如检个漏,修补一下被雨水冲坍的山墙,这些,直接雇两个瓦匠来就行了,不必通过金大力。若是新建房屋,或翻盖旧房,就会把金大力叫来。金大力听明白了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就告辞出来。他算不来所需工料、完工日期,就去找有经验的同行商议。第二天,带了一个木匠头儿,一个瓦匠老师傅,拿着工料单子,向主人家据实复告。主人家点了头,他就去约人、备料。到窑上订砖、订瓦,到石灰行去订石灰、麻刀、纸脚。他一辈子经手了数不清的砖瓦石灰,可是没有得过一手钱的好处。
  这里兴建动工有许多风俗。先得“破土”。由金大力用铁锹挖起一小块土,铲得四方四正,用红纸包好,供在神像前面。——这一方土要到完工时才撤去。然后,主人家要请一桌酒。这桌酒有两点特别处,一是席面所用器皿都十分粗糙,红漆筷子,蓝花粗瓷大碗;二是,菜除了猪肉、豆腐外,必有一道泥鳅。这好像有一点是和泥瓦匠开玩笑,但瓦匠都不见怪,因为这是规矩。这桌酒,主人是不陪的,只是出来道一声“诸位多辛苦”,然后就委托金大力:“金师傅,你陪陪吧!”金大力就代替了主人,举起酒杯,喝下一口淡酒。这时木匠已经把房架立好,到了择定吉日的五更头,上了梁,——梁柱上贴了一副大红对子:“登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两边各立了一面筛子,筛予里斜贴了大红斗方,斗方的四角写着“吉星高照”,金大力点起一挂鞭,泥瓦工程就开始了。
  每天,金大力都是头一个来,比别人要早半小时。来了,把孩子们搬下来搭桥、搭鸡窝玩的砖头捡回砖堆上去,把碍手碍脚的棍棍棒棒归置归置,清除“脚手”板子上昨天滴下的灰泥,把“脚手”往上提一提,捆“脚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灰泥和好,伙计们也就来上工了。他是个瓦匠,上工时照例也在腰带里掖一把瓦刀,手里提着一个抿子。可是他的瓦刀抿子几乎随时都是***。他一天使的家伙就是铁锹抓钧,他老是在和灰、和泥。他只能干这种小工活,也就甘心干小工活。他从来不想去露一手,去逞能卖嘴,指手画脚。到了半前晌和半后晌,伙计们照例要下来歇一会,金大力看看太阳,提起两把极大的紫砂壶就定。在壶里撮了两大把茶叶梗子,到他自己家的茶水炉上,灌了两壶水,把茶水筛在大碗里,就抬头叫嚷:“哎,下来喝茶来!”傍晚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里有抽烟的)。然后,解下腰带,从头到脚,抽打一遍。走到主人家窗下,扬声告别:“明儿见啦!晚上你们照看着点!”——“好来,我们会照看。明儿见,金师傅!”
  金大力是个瓦匠头儿,可是拿的工钱很低,比一个小工多不了多少。同行师傅们过意不去,几次提出要给金头儿涨涨工钱。金大力说:“不。干什么活,拿什么钱。再说,我家里还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我不比你们指身为业。这我就知足。”
  金家茶炉子生意很好。一早、晌午、傍黑,来打开水的人很多,提着木橙子的,提着洋铁壶、暖壶、茶壶的,川流不息。这一带店铺人家一般不烧开水,要用开水,多到茶炉子上去买,这比自己家烧方便。茶水炉子,是一个砖砌的长方形的台予,四角安四个很深很大的铁罐,当中有一个火口。这玩意,有的地方叫做“老虎灶”。烧的是稻糠。稻糠着得快,火力也猛。但这东西不经烧,要不断地往里续。烧火的是金大力的老婆。这是个狠结实也很利索的女人。只见她用一个小铁簸箕,一簸箕一簸箕地往火口里倒糠。火光轰轰地一阵一阵往上冒,照得她满脸通红。半箩稻糠烧完,四个铁罐里的水就哗哗地开了,她就等着人来买,一舀子一舀子往各种容器里倒。到罐里水快见底时,再烧。一天也不见她闲着。(稻糠的灰堆在墙角,是很好的肥料,卖给乡下人垩田,一个月能卖不少钱。)
  茶炉子用水很多。金家茶炉的一半地方是三口大水缸。因为缸很深,一半埋在地里。一口缸容水八担,金家一天至少要用二十四担水。这二十四担水都是金大力挑的。有活时,他早晚挑;没活时(瓦匠不能每天有活)白天挑。因为经常挑水,总要撒泼出一些,金家茶炉一边的地总是湿漉漉的,铺地的砖发深黑色(另一边的砖地是浅黑色)。你要是路过金家茶炉子,常常可以看见金大力坐在一根搭在两只水桶的扁担上休息,好像随时就会站起身来去挑一担水。
1.结合本文,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一下金大力这个人物形象。
                                                                                           
2.《金大力》中,特别介绍了有关金家茶炉的生活场景,这对表现金大力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3.从文段中,你能了解到汪曾祺的故乡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题型:北京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免费的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竞毒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唯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恳,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祖父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素找到了那位名人,那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谈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住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父亲跟著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莱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问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予,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赍午餐,但你自己一生酌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最终也没有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B.起初,“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着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段之一。   
C.这篇小说以“免费的午餐”作为题目,因为“免费的午餐”既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同时又是行文线索。   
D.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这里表现了父亲淡淡的悔恨。   
E.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找”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2.请概括小说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4.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 “我”的对话,能让你悟出什么生活道理?(200字左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阿庆
丰子恺
  ①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②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③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④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让一一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⑤笔者日: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原载1983牟2月9日《文汇报》,略有删减)
注:①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漫画家、作家。②上尺工凡六五乙仕:中国传统记谱方法“工尺谱”的记音符号。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阿庆对生活要求不高,做“柴主人”所得的百分之五的佣金,足够他一人衣食之用。他没有其他嗜好,把生活的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B.阿庆有空闲(半天工作),有学习条件(可免费听留声机),有表演舞台(夏夜的河沿),有崇拜者(一青年拜师),这些造就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   
C.作者先写琵琶不如胡琴动人,钢琴不如小提琴好听,再写阿庆用构造简单的胡琴演奏,效果不亚于小提琴,最后水到渠成,点明阿庆心灵手巧。   
D.文章有很多对浙西乡土风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交代主人公阿庆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江南水乡风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E.文章语言别有风味,有典雅的文言,如“商贾辐辏的市场”“只得废然而罢”,也有通俗的口语,如“他得了钱” “就好扛着空扁担人市”。   
2.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4.阿庆是甘于淡泊的,你赞同他的生活观念吗?请围绕“淡白人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200字左右)
                                                                                              
题型:北京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