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教室,出错的地方 教室,一个古老的概念,传统的解读:教师教书、学生听课的场所。教室,又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可以作出新的解读:教室——阅
题型:天津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教室,出错的地方 |
教室,一个古老的概念,传统的解读:教师教书、学生听课的场所。教室,又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可以作出新的解读:教室——阅览室,飘荡着书香,充溢着阅读的自由;教室——工作坊,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用各种工具操作,飘荡着问题,充溢着探究;教室——游戏间,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就是学习,飘荡着欢乐,充满着智慧。当然,教室还可以是聊天室,等等。理念变了,内涵丰富了,功能也变了。 最近,我又从另一个维度对教室作了解读。一篇《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的文章,说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教室,出错的地方,多好的理念!这是对传统教室和教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是对现代教室和教学功能的重新认识和提升,是对教师最实在、最严厉的挑战。其一,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没有错,也就无所谓正确、无所谓比较、无所谓研究,也就无所谓发展。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不让出错,就是不让发展和成功。其二,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的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其三,教室,出错的地方,说到底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越。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是第一要素。允许学生出错,实际上是让学生永远有“神圣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语),进而去创造。而“神圣的好奇心”有两大敌人,一是习惯,二是功利心。突破旧习惯的束缚,摒弃功利之心,让好奇心在“出错”中发出神圣的光彩,那么,人文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和体现,那么,学生才会有神圣的创新。 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不要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其实,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观念中认为教室就是教师教书、学生听课的场所。 B.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室又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是充溢着阅读自由的阅览室,可以是观察实验的工作坊,可以是充满智慧的游戏间等。 C.让学生没有错误,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保护。 D.学习往往是从问题,甚至是错误开始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允许学生出错,是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怀,也是对学生自身价值的尊重。 B.最活的课堂是在学生“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生成的课堂。 C.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体现。 D.完美的教学,就是完美的课堂。 3.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室,出错的地方”是一种全新的理念,需要人们对现代教室和教学功能具有全新认识。 B.只要出了错,就能发展和成功。 C.持有“教室,出错的地方”这种理念的老师多是教学灵活,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又给学生以宽容和自由学习空间的老师。 D.好奇心往往是学生神圣创新的前提。 |
答案
1.C 2.D 3.B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为了心中的佛 余显斌 |
他是一个和尚,却不诵经不礼佛。每天都望着佛寺发呆。 师傅长叹,道:“你望什么?”他回答,好美啊。说着,指指古雅的佛寺,佛寺的飞檐翘角,在蓝天白云和大山的衬托下,别有一种美。 在寺庙里,他做了十五年僧人,没记住几句经文,可是,所绘的各种亭台楼阁、湖泊假山的图纸,挂满禅房。他的人在寺庙里,名声却早早地飞到了外面的世界。 在他二十二岁的一个早晨,一队人马进了寺庙,带着皇帝的圣旨,对着和尚们宣读:皇贵妃仙逝,圣上心疼欲绝,发誓要修一座天下最美的陵寝。然后,口传圣谕,让他下山,设计建造。 他下山,随着大队人马。 耳边,是师父的声音:“你下山一定凶多吉少,要解此灾,唯有一法。” “何法?”他问。 “装疯,可躲一厄。”师父数着念珠。 他摇头,叩别师父,走出殿门。 几天后,他拿着自己的图纸去拜见皇帝,细细叙说着自己的设计和规划。皇帝眉开眼笑,眼光发亮,当即授予他二品官职,并让他负起建造陵寝事宜。 “贫僧可负责建造陵寝,但不愿为官。”他推辞。 “不愿为官?”显然,皇帝不理解。 “不可能!”所有的官员瞪大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①他掸掸僧袍,笑了,缓缓退下。依然粗衣布衲,走向了施工场,亲自监造。有时也跟工人一块儿搬料,扛木头。 十年过去。整整十年,一个青春的和尚已步入中年,由于长期的劳心劳力,由于艰难的调度和运作,他的髻角,已见星星白发。 十年艰辛,十年血汗,一座绝世的艺术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一座高大的、金顶般的建筑立在蓝天下,红墙如胭脂,让人晕眩。 皇帝见后,泪水直涌,喃喃道:“比我心中的还要美,爱妃,它只配你住。” 第二天,皇帝召他上殿。所有大臣都十分羡慕,知道这个和尚发了。 他仍静静的,②微笑着。 “来啊,把他的右手砍了。”皇帝吩咐卫士。 ③他微笑着,伸出右手,好像一点儿也不意外,连皇帝也惊奇,问:“你怎么不问为什么?”“早已知道,何必再问。”他淡淡回答。 “知道什么?”皇帝惊讶。 “你怕贫僧再为别人设计,所以如此。”他仍波澜不惊。 他的右手被剁下。他并没有离开,整日在陵寝边徘徊观望,同时,在陵寝对面不远的山上,掏了一个洞。洞掏完不久,皇帝又让卫士带他上殿,他依然青衣布衲,飘飘而来,④对着皇帝微微一笑:“我一切皆了,可以死了。” “你怎么知道要处死你?”皇帝睁大了血红的眼睛。 “我手虽断,可思想仍在,你怕我为别人设计更好的建筑。”他说。 受刑那天,他提出,要见师父。老师父来了,须发斑白,一如十多年前一样,摩着他的头顶道:“你既知难逃一厄,为何还要下山。” ⑤他微笑,仍如少年时,望着远处殿阁楼台道:“为了心中一个美丽的梦。”死后,按他的要求,一部分骨灰葬在他挖的洞里,和自己的设计遥遥相对。另一部分被老师父带着回了山。圆寂前,老师父指着骨灰罐,告诉身边弟子,把他的骨灰放在自己的塔中,“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佛家弟子,在他的心中,有一尊不变的佛,那就是美。”——选自2010年1月《意林》上旬刊 1.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为了心中的佛”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写到“他”的“笑”,试结合全文,概括文中“笑”所体现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你下山一定凶多吉少,要解此灾,唯有一法”和“装疯,可躲一厄”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中的“他”不诵经也不礼佛,有推辞官职不做的举动和为皇帝妃子建陵寝的杰出建筑才华,但“他”本质上仍是一个心中有佛的佛门弟子。 B.文章对主人公“他”主要从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刻画,使人物个性形象丰满,活化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佛门弟子形象。 C.“他”在皇帝妃子陵寝对面不远的山上掏了一个洞,预示此时“他”已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结局。 D.文章主人公最终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但悲剧更在于“他”知道自己为皇帝的妃子建陵寝必将会献出生命却仍然前往。 E.“他”的师傅是一位智者,事先就预知了徒弟的结局,并给出了化解的方法,但“他”的师傅也是一位愚者,他并不理解徒弟执意要前往修陵寝的本意。 |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象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1.下面对“蚂蚁的确太像人”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蚂蚁能够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动用军队,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 B.抱着幼体象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的织巢蚁就像人类社会中使用童工的情况一样。 C.蚂蚁能够不停地交换信息,这样的做法也和人类相同。 D.蚂蚁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2.“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中的“这一层”指代的含义是( ) A.蚂蚁、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是最让我们不安的动物。 B.蚂蚁、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都过着两种生活。 C.蚂蚁、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作为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 D.蚂蚁、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 3.下面各项与原文不同的一项是( ) A.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头脑里是没有思想的。 B.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就会看见蚂蚁们的思考、筹划和谋算。 C.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说明蚂蚁具有智慧。 D.当蚂蚁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它们就会拉起长长的队伍,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又见荷塘月色 吴兆民 |
①今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 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像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④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 ⑤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邀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 ⑥75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一一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 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 ⑦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⑧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 ⑨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75年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本性的一剂良药。 ⑩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选自2004年8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先生的足迹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联系史实,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 B.第③段中,作者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 C.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呼告的方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营造向故人直接倾诉的氛围,有利于直抒胸臆。 D.文末“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个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一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的心思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 E.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的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2.第③段中加粗的两个词语“根植”与“移植”能不能互换?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述“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中“不能释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散文以“又见荷塘月色”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的“奇观化”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感发扬到精美绝伦的程度。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 A.“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 B.“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C.“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D.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带来审美的震撼,另一方面它往往忽视了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C.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二者在内容和方法上冲击与影响着现代美育。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一个“读图时代”必将到来,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B.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满足人的视觉刺激,因而“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C.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
感悟春天 朱国良 |
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没有严寒,谁去仰视乔木耸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着“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连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唐朝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借助春天,品味春色,目送春鸟,沐浴春风。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活。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位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英国诗人拜伦有一年春天看见一位盲人沿街乞讨,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但每日所得甚少。诗人同情之下,马上给他改了八个字:“春天来了,我看不见!”哪里还有比看不见春天更痛苦的呢!一时行人纷纷解囊。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春天的魅力!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4月,有改动) 1.第二段“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一句中,“哲学的命题”“诗人的想象”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1)哲学的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的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写作者对江南春天的特定感受,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作者对春天有哪些感悟?请概括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甘愿做春天的俘虏”的做法,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