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为了探寻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大阳风的杰作。大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17亿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入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有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  
  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1.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  
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2.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     )  
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C.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  
D.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托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  
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  
C.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  
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
答案
1.D
2.A
3.C
举一反三
《宇宙的边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宇宙中的星星作了细致的说明,你能概括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星星加以说明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做出了最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宇宙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相当于6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不是度量时间的单位,而是度量距离的极大单位。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那是一个奇特而荒芜的地方。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1.第一段中“我们的小小行星”是指什么?第三段中“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大海”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说“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说明“宇宙辽阔无垠”时,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的开头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地球唯一的一个天然卫星,也是人类离开地球,进入宇宙空间的第一步。
  月球探测是不是只是一种非常巨大的消耗呢?美国的阿波罗工程应该说是当时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一个科技项目。由于阿波罗工程的出现,促进了20世纪60到70年代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的产生。后来这个工程取得的技术进步又向民用转移,应该说阿波罗工程带动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的繁荣,而且带来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月球的探测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要花巨额经费的工程,同时它也对人类、对整个科学技术产生着巨大的推动。
  月球表面的地形非常复杂,可以分成月海、月陆和撞击坑。月球的背面大部分是山脉,月球的正面是大量的月海。月海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小天体砸在月球上,一砸一个大坑,而大坑里面还有很多小坑,小坑里面又有更小的坑。这些坑给人们一个启发:一个单位面积上所砸的坑越多,证明这块地方越古老。探测证明地球的历史有46亿年,月球也有46亿年。但是月球的记录只到31亿年,31亿年以后没有任何新的物质产生了,证明它在31亿年时已经结束了它的生命。所以说现在的月球是一个古老的僵死的星体,它内部的能量已经衰竭,月震和表面的热流都是极小的,月球的时钟停止在31亿年以前,以后永远就以这种状态围绕着地球旋转。所以实际上月球是一个非常荒芜、严酷的星球,是没有水、没有生命、没有声音、没有磁场、没有大气的一个天体。
  月球的环境这么严酷,我们却要利用这种环境:第一是非常洁净,第二它的重力非常弱,第三它没有磁场,第四它没有大气,也没有刮风下雨的情况。月球的地质状态非常稳定,是建立各种各样特殊材料和生物制品生产基地的极好环境。
  联合国已经明确规定,月球不属于任何国家和个人,但是并没有规定说不让开发。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谁先利用,谁先获益。
  月球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它的岩石类型比较简单,不像地球上那么复杂。月球上钛矿的储量有150亿亿吨,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分布的面积大约是一个中国的版图大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资源。月球上太阳没有任何遮挡,太阳能丰富,可以无限制地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只要建三个太阳能发电厂,就永远有一个厂被太阳照射着。月球土壤当中的氦3的储量是100万吨到500万吨。人们已经核算下来,全球能源的需求,每年大约需要氦3的量是100吨。中国全年的发电量大约需要8吨,美国全年的发电量大约需要25吨。如果把氦3从月球上运回来——利用月球白天和晚上的温差,然后用航天飞机运,每一次可以运13吨回来。运一次,中国全年的能源需求就全部解决了。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前景。
  我们国家探月的技术已经成熟,“嫦娥一号”工程的实现,将使得我国在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获得突破性、创新性的进展,这是一项投资非常有限,风险极小,但是影响深远的一个国家的战略工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飞向月球的梦想,我们也会把自己的旗帜插到月球上。(作者:欧阳自远,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月球探测不仅仅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下面各项中不能证明这一点的一项是(     )
A.美国阿波罗工程带动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的繁荣,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B.月球上能源极其丰富,对月球的探测开发将有效的缓解地球能源紧张的局面。
C.月球稳定的地质环境是建立地球上很难生产的各种稀有特殊材料和生物制品生产基地的极好环境。
D.探测月球,把中国的旗帜插到月球上可以弘扬国威,增强民族自信心。
2.下面有关月球地形环境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月球表面地形极其复杂,岩石类型也相对复杂,存在形式比地球还要复杂。
B.月球上分布着大量的月海、月陆和撞击坑,这些撞击坑是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形成的。
C.月球的环境已经停留在31亿年前,那里非常洁净,重力小,没有磁场和大气。
D.月球虽然绕地球旋转,但事实上它已经是一个僵死的星球,没有月震和热流,内部能量完全衰竭。
3.下列各项中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次“嫦娥一号”工程将给我国的各项研究带来促进作用,并且将派生出多种应用技术的专利成果,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
B.月球上太阳能极其丰富,是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的遮挡,因而也就没有乌云遮住太阳的情况。
C.联合国规定,任何国家都可以开发月球,谁先开发利用谁先获利,但月球不属于任何国家和个人。
D.氦3的运输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将大大缓解地球的能源危机,地球上的因争夺能源而引发的战争也将减少。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有趣的是,就在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时候,火星的气候比现在的地球宜人得多。火星的地面图表明,该星球上曾经有过有流水的河,也许还有过海洋。生命也许起源于火星,通过落到地球的陨星而传播到地球。
  1965年,水手4号探测器拍摄了22张火星地面照片,火星上有草原和森林的说法遭到否定。火星与月亮一样,地面是陨石坑荒原。
  1976年,海盗号着陆来到火星地面,它没有发现令人激动的生命和有机分子踪迹。尽管这一使命是科学与技术的胜利,但是火星上没有生命的探测结果使外星生物学沉寂了20年。90年代,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生物学家在地球的外星环境中发现了生物体。这激起了人们的兴趣,开始重新认识太阳系内其他星球上的潜在生命。ALIH84001火星陨石现在静静地躺在休斯敦。这块45亿年前与火星生命共存的石头是在到达地球13000年之后在南极洲被发现的。当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小组宣布:有4条证据可以证实,这块石头上曾经有过微生物生命。但是科学界认为,这些证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例如,看似微生物化石的虫类结构可能是无生命矿体滑动形成的。与细菌衍生物相似的一些矿物在电子显微镜下观看时,其微型结构是在不适合生命存在的极高温度下形成的。
  NASA于1996年8月7日在华盛顿召开了令人难忘的新闻发布会。人们对这一小小陨石的历史性发现激动不已。NASA的丹·戈尔金虽然对此表示了谨慎的态度,但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说: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可能存在于地球以外来自太阳系内第三星球的生命证据。NASA小组迅速展示了令人震惊的图片和微生物化石照片,其中有一个像小虫。但是,也有人持异议。
  其实,NASA的科学家后来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4条证据也可以解释为非生物性的。例如,化合物PAH有时与生命体有关联,但也可以存在于汽车尾气中。他们发现了磁铁矿颗粒,里面有可能会产生微生物,但也可能不会。科学小组的结论遭到强烈攻击。一项破坏研究显示,有些微生物结构只不过是在滑动过程中形成的看似生物体外形的岩石碎片。研究者们还发现,陨石有地球的污染物。(选自《科学画报》,略有改动)
1.下列不属于NASA的科学家小组宣布的“4条证据”的一项是(     )
A.ALH84001火星陨石里含有化合物PAH,而PAH与生命体有关联。
B.ALH84001火星陨石里含有磁铁矿颗粒,里面有可能会产生微生物。
C.ALH84001火星陨石里有一些虫类的微生物化石。
D.ALH84001火星陨石里有一些细菌衍生物。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有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有过有流水的河,也许还有过海洋。
B.以前曾有科学家推测火星上有草原和森林,但水手4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地面照片证明了这种说法只不过是无稽之谈。
C.ALH84001火星陨石迄今已有44.99987亿年的历史,它于13000年前降落在南极洲,现在珍藏在美国体斯敦。
D.火星是太阳系的第三星球,NASA通过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证明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3.如果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下列标题中最合适的一个是(     )
A.火星上可能有外星人
B.火星上发现生命信号
C.并非证据确凿的生命信号
D.寻找外星生命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星的气候比现在的地球宜人得多,它上面很有可能产生生命。
B.地球上的生命是由落到地球的火星陨石传播到地球的,因此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火星。
C.美国科学家在火星陨石上发现了磁铁矿颗粒,而磁铁矿里面很可能产生微生物,这是火星上可能产生生命的证据之一。
D.由于研究者发现ALH84001火星陨石中有地球的污染物,这表明:即使陨石中有微生物存在,也并不能证明火星上曾经产生过生命。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太阳系将添第十大行星?
  太阳系原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科学家在已知离我们最远的行星冥王星以外20亿英里发现一个围绕太阳运行的新天体。
  美国航天局将在明天宣布这一新天体(暂时以因纽特人的海洋女神赛德娜命名)的发现。它距离地球约60亿英里,航天飞机要飞行40多年才能到达那里。
  发现这一天体的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副教授迈克尔·布朗带领的研究小组,他说这是天文学领域多年来最重大的发现。
  他说:“赛德娜的体积很大,而且比此前发现的星体远得多。”它大大拓展了已知的太阳系边界。
  测量表明赛德娜的直径有1200多英里,是74年前发现冥王星以来,太阳系内发现的最大天体。
  它只比冥王星小一点点。这一发现可能会再次引起对行星定义的争论。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就连冥王星的体积也太小,不能算作行星。而另一些人则说,只要是围绕太阳运转的较大星体都可算作行星。
  不管结论怎样,这一发现都是美国航天局的一大胜利,显示了其新一代太空和地面望远镜的观测能力。
  近两年来,太空探测设备陆续发现了一系列体积较大的小行星和类行星物体。新发射的“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目前也加入了寻找行列。
  2002年,布朗的小组曾发现了离冥王星10亿英里、直径800英里的一颗小行星。冥王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36亿英里。
  上个月,他们又发现了一个新天体,代号为2004DW,其体积比前一次发现盼小行星大10%,距离也稍远。但这两个天体都位于柯伊伯带中,这一区域有大量岩块和小行星在海王星外围绕太阳运转,它们有可能是约50亿年前形成太阳系的漩涡状岩屑环面的残骸。柯伊伯带中已知的物体约有800多个,绝大部分直径都在60英里左右。
  相比之下,赛德娜的体积大得多,离太阳的距离也更远。它的构成成分还不能确定,但很可能主要是冰岩。布朗相信,还有更多环绕太阳的新天体等待人们去发现。
  剑桥大学宇宙和天体物理学教授、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爵士说,赛德娜这样的天体可以为研究太阳系的构成提供有用的线索。
  他说:“恒星是从尘埃气体构成的云团中形成的,当它们形成漩涡时,有些残余就被留在了外面。它们就像是绕太阳运转的化石。”(选自2005年《新华文摘》)
1.下列对科学家将太阳系的新发现赛德娜称为“新天体”的原因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它是在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冥王星以外20亿英里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B.目前天文界对行星的定义还在争论之中。
C.它比冥王星的体积还小,还不能算作行星。
D.它具有行星的基本特征,与行星的最大差别在于大小的不同。
2.下列对“这一发现”“显示了其新一代太空和地面望远镜的观测能力”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发现比此前发现的太阳系的星体远得多。
B.这一发现已使地面望远镜能够观测到太阳系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冥王星以外20亿英里的太空。
C.新发射的“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目前的加入,将太阳系拓展了20亿英里。
D.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比最遥远的太阳系行星冥王星更远的新的太空区域。
3.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赛德娜是人类发现冥王星以来发现的最大最远的天体。
B.赛德娜是在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56亿英里外的太空区域被天文学家发现的。
C.赛德娜比代号为2004DW的新天体的体积大10%。
D.赛德娜有可能是约50亿年前形成太阳系的漩涡状岩屑环面的残骸。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天体赛德娜距离地球60亿英里,目前人类还难以到达这样的新天体。
B.新天体的发现已经把人类的发现拓展到了太阳系的边界。
C.就现阶段而言,太阳系中还有大量的新天体未被人类发现。
D.随着太空探测设备的完善,人类最终会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