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张大千的晚年岁月杨继仁 清晨,张大千准备开始泼彩,这幅画就是他开笔月余的《庐山图》。 产生画这幅画的想法,或者说答应画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张大千的晚年岁月 杨继仁 |
清晨,张大千准备开始泼彩,这幅画就是他开笔月余的《庐山图》。 产生画这幅画的想法,或者说答应画这幅画,是在他刚度过八十三岁寿辰后。 夏初,一位旅居日本的华侨巨商李海天专程飞到台北,登门拜望张大干,道出了自己的来意:“大师,我想请您作幅画,以庐山为题材的大画。” “唼!”老人认真了,看来客人真心诚意,他说,“我从未去过庐山呀!” “没去过?”客人听了大吃一惊,难以相信,天下名山都看遍的张大千,怎么会没有去过大名鼎鼎的庐山呢? “真的没去过。”老人再次肯定,顺便说起自己为什么会没有去的原因,“这与先仲兄善孖有关。以前在上海和苏州,我和先仲兄同游华山、黄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就怕一点,哪一点?只要有他的朋友在,我就完全成了鼻涕横揩的小兄弟,谈诗论画,饮酒品茗,我只能站在一旁伺候,不是味儿呀!先仲兄两次游匡庐,都是他的朋友相邀,我当然不愿去,不如躲在家里称王称霸。” 客人听了这段有趣的往事,脸上在笑,心中暗暗叫苦,这幅画没谱哪!想不到,忽地柳暗花明。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幅画我画。” “真的?!”客人喜出望外,老人一听不高兴了:“我张大千说话无戏言。”“哦,大师,真对不起,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不是说没有去过庐山吗?”“画我心中的庐山!”老人口气分外干脆坚决。 “形成于未画之先。”没有去过庐山的人,怎么画庐山?张大干历来认为:“我笔底下所创造的新天地,叫识者一看自然会辨认得出来。”但要真正画出“心中的庐山”,绝非易事。更何况,这是一幅罕见的巨幅,三十六尺长,六尺高!它要由一个从未去过庐山、疾病缠身的老人完成,难!不少人为大千老人捏了把汗。 老人自己也不敢掉以轻心。他特地请来朋友沈苇窗,让其为自己搜集有关庐山的文字、照片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做成详细的笔记。 老人还翻阅了一些古籍和有关书籍,有意识地和一些去过庐山的人摆谈。渐渐地,庐山在他心中活了:它独有的自下而上的雨,有声的云,汹涌的云海,时聚时散的佛灯,直下三千尺的飞瀑…… 1981年7月7日,是张大千巨构《庐山图》的开笔吉日。 老人装束一新,团花长袍东坡帽,白绸长裤青缎鞋。面带喜色,银髯飘拂,哈哈的笑声响彻画室内外。被特邀参加开笔礼的观礼嘉宾有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张群、王新衡等。 老人终于笑呵呵地起身了,他手指轻捻银髯,目光来回扫视着画料。片刻,他回过头来,双手抱拳,向观礼嘉宾一一致意:“大千献丑了。” 他首先端起一个青花大水盘,里面盛着满满的墨汁,身体前倾,手肘自左至右,将墨汁缓缓向画料上泼去。嗬,开笔不用笔!乌黑的墨汁在绢料上慢慢浸润。它将变成高山,长出峰峦,吞吐万象。客人们都起身站在四周,看他如何创造一个新天地。 大千执定大帚笔,依然谈笑风生。他以淡墨破出层次,勾定大框廓,然后,又以笔蘸水濡墨,以通气韵。他不像在作画,像在打一趟极富内养功的太极拳。他运动大帚笔,头、眼、颈,乃至四肢都在动,连嘴巴也在动,有板有眼地说:“浓墨不破,便无层次;淡墨不破,便乏韵味。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 在画《庐山图》前先画几幅小画,是大千给自己订的规矩,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加以坚持。他说:“画我心中的庐山,整体在胸,局部却要边想边画,不可妄下一笔。”这幅画,犹如在阿里山上修一条盘山公路,工程浩大,不能偷工减料,整整一个多月,老人才着手在画上泼洒石青、石绿等色彩。(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张大千说“我从未去过庐山”,既表现了他的诚实,也说明了他起初不愿意画庐山。 B.《庐山图》的开笔之日,张大千装束一新,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表明他对作这幅画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他已成竹在胸。 C.本传记通过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手段,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形象。 D.文章对张大千在开笔之日的绘画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突出了张大千高超的绘画技艺和专注投入的精神态度。 E.本文详细地再现了张大千先生的晚年生活,通过其绘制《庐山图》这一事件,表现了一代大师晚年的高风亮节。 (2)文中详述了张大千没有去过庐山的原因,这段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写出了张大千先生晚年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大千作画的态度,对我们治学方面有怎样的启示?试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BD (2)①证明张大千从未去过庐山的话是真实的;②表现晚年的张大千依然诙谐幽默;③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波澜,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幽默爽朗,从容淡定,运筹帷幄,一丝不苟,严谨勤奋。(答全得满分) (4)善于广泛地收集资料并精心地整理;成竹在胸方能运筹帷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勇于坚持。(就其中一点进行分析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南派山水是地域化自然状貌客观再现的结果。江南清幽素雅的湖光山色、缓绵柔婉的山峦映带、温润清净的草木泽生以及雾雨氤氲的气候条件,都与北方峰峦叠嶂的崇山峻岭形成鲜明的视觉差异,其间那种素雅苍茫的水天一色、渔舟唱晚的自娱天趣,便顺理成章地衍生出另一番天地中的自然造化。在这番天地中,起法于六祖慧能的南禅思想的美学思想渐成主体,于是虚空明净的审美意趣、淡雅似水的逸致追求以及娱情遣性的灵性思想一时成为南学仕人的心灵观照。 五代时期,南唐北苑使董源的山水画的出现,标志着南派水墨体系在画坛上的确立。董源以江南景色为范本,开“平淡天真、融浑静穆”的南派师法,可谓五代以来南派山水体系的集大成者。董源的历史贡献在于皴法的革命。以皴为美的山水画,从视觉心理角度看,主要是人们面对自然时藉于观察而形成的一种有着崭新创意的视错觉笔墨。这类笔墨的表现,是中国人如何在一个二度的平面中塑造出三维空间的努力尝试。从这一意义上说,笔墨即为关,即为空间,即为自然的同形,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是中国人独特的空间视错觉。若用科学的原理诠释古典的笔墨,会看到皴法美的一些基本结构。首先是“点、线、面”的立体性。山水画发展至成熟,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对皴法有了三维认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点错皴、披麻皴、斫垛皴与西方造型语汇中的点、线、面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契合与对应,为中国画的空间表现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凹凸感的视觉性。它的意义在于提出了凸处稀、凹处密的视错觉观,实质上这是墨的明暗效应。中国人一开始便执著于觉察不到光线作用的绘画法则,从而在阴阳、疏密、远近的质地范畴上依据笔墨映衬关系,将远、近的视觉效果达于极致。最后是笔与墨的有机性。董氏之风更趋于笔墨的灵活与互运,以勾、皴、点、染的不同技法抒写晴、雨、雪、霁的四时气象,从而实现了峦光山色、朴茂静穆的平深布局。有了这三点基本认知,中国山水画在形状、形式、空间、色调这四大基本范畴上即有了一个系统的结构,以皴为法的笔墨即成为中国山水之美的主脉。时至南宋,上至皇帝,中至翰林,下至布衣,都有移情自然、以画为寄的性情。被称为“南宋四家”的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更开创了至明清而撼力不衰、过东洋而文范远示的中国山水画的博大意境。在“郁郁乎文哉”的南苑笔墨中,最大的变化便是诗境的深致,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之境由雄山茂林而至野水孤舟。诗境所至的画外之画、味外之味、言外之意几达细腻的揣摩、精微的体验、深入的剖析,成了寻关赏意的最高追求。而画意中空间意识的提升也就自然地将勾、勒、皴、擦、点、染、烘、晕的笔墨系统深化到了状物抒怀的广阔意境上来。从视觉心理学上来讲,图式是灵魂中闪现的情感意象,而构图则是对意象进行整体上的有意味的组织方式,这一组织动机实际上是艺术创作中举足轻重的两个环节,每一类不同凡响的构图的出现,其实都是艺术灵感作用于笔墨的逻辑结果。(选自《艺术教育》,有删改) 1.下列有关以皴为美的山水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皴为美的山水画是人们面对自然时藉于观察而形成的一种有着崭新创意的视错觉笔墨,这类笔墨的表现,就是在一个二度的平面中塑造出三维空间。 B.山水画对皴法有了三维认知,其中点错皴、披麻皴、斫垛皴与西方造型语汇中的点、线、面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契合与对应。 C.凹凸感的视觉性提出了凸处稀、凹处密的视错觉观,使人们在阴阳、疏密、远近的质地范畴上依据笔墨映衬关系,将视错觉的效果达于极致。 D.董源的山水画更趋于笔墨的灵活与互运,以勾、皴、点、染的不同技法抒写晴、雨、雪、霁的四时气象,从而实现了峦光山色、朴茂静穆的平深布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南宋人喜欢移情自然、以画为寄,“南宋四家”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博大意境,对后世乃至国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南派山水与北方的崇山峻岭形成鲜明的视觉差异,南派山水那种素雅苍茫的水天一色、渔舟唱晚的自娱天趣,衍生出另一番天地中的自然造化。 C.南苑笔墨最大的变化是皴法的革命,诗境所至的画外之画、味外之味、言外之意几达细腻的揣摩、精微的体验、深入的剖析,成了寻美赏意的最高追求。 D.天人合一的意境提升了中国山水画画意中的空间意识,对勾、勒、皴、擦、点、染、烘、晕等笔墨的状物抒怀起到深化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法于六祖慧能的南禅思想的美学思想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思想,南学仕人纷纷向往虚空明净的审美意趣、淡雅似水的逸致追求以及娱情遣性的灵性思想。 B.中国山水画在形状、形式、空间、色调上的系统结构,使以皴为法的笔墨成为中国山水之美的主脉。 C.南唐画家董源是五代以来南派山水体系的集大成者,他以江南景色为范本,开“平淡天真、融浑静穆”的南派师法。 D.图式是灵魂中闪现的情感意象,构图则是对意象整体上的组织方式,每一类不同凡响的构图的出现,都是空间意识作用于笔墨的逻辑结果。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思念一只乌鸦 红鸟 |
六岁的时候,母亲指着一个男人说,以后他就是你的父亲了。 六岁的时候,生父车祸去世了,母亲走进了另一个男人的家,并告诉她这就是她父亲。 那个陌生的男人,那个苍老的男人,那个长相龌龊的男人,从此成了她的继父。 她望着这个家,哭了。 她背着母亲从不叫他爹,叫他就喊:喂!那个男人并不介意,对她有如亲生女儿一般地关怀,当然这个大老粗并不知道这就叫父爱。 看着眼前灰不溜秋的继父,她联想到了乌鸦,她就在心里喊他乌鸦。 对于乌鸦,生父有过一句斩钉截铁的话,他说,呸! 她问,为啥呸它? 生父说,它不吉利,谁有病就冲谁大吵大嚷,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要倒霉。 生父还说,它还有种知道谁快要死了的本事,提前过来报丧。 从此,乌鸦的形象在她心里落根了。 她上初中时,母亲突然去世了,家里家外只有那个被她叫做乌鸦的男人支撑着。她也早早地懂事了,帮着乌鸦做许多家务活。 她念高二,寄宿在学校里。 一天晚上,那个男人笨重的手机“嘟嘟”地叫了起来,她在学校出事了。男人赶到学校的时候,她脸色苍白,额头上满是汗珠,病得很严重。 傍晚时分,突然飞来一只乌鸦,它蹲踞在病房外的窗台上,冲他们俩“哇哇哇”地大叫,继父捡起一个小石头扔过去,大叫一声,呸!那乌鸦用力夹了夹翅膀,箭一样地飞走了。 她知道,继父也讨厌乌鸦。秋收的时候,乌鸦显得很殷勤,它们经常光顾继父的自留地,这让继父十分恼怒。 乌鸦飞来了,她想到了生父的话,乌鸦也许是来报丧的,她的心情沉入谷底。 在医院的走廊上男人焦急地来回走动,半夜的医院走廊上显得十分空荡。诊断结果很快出来了,她患了尿毒症,需要换肾。男人愕然,他都没听说过尿毒症,更不知道人身体里的东西还可以换。医生很负责,用了一个多小时让这个男人懂了个大概。男人知道,现在自己需要两样东西,钱和肾。 男人回到村里,东拼西凑加上给她准备上大学用的钱凑够了所需要的费用。但是肾去哪里找呢?男人蹲在医院门口,一口一口地抽着旱烟。男人想不到办法,去找医生。医生很奇怪地看着他,你不是她爸爸吗?你捐一个给她不就行了? 他对着医生点了点头,退出了医生的办公室。男人没告诉医生她不是他亲生的,他也不知道换肾要配型。她的病情在恶化,男人急得没办法了。 按惯例,医院还是会对病人与捐献者进行排异检验。很神奇,男人居然配型成功了。他被推进手术室,旁边的床上是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她。 她看到男人躺在病床上,心里一惊,随后鼻子就酸酸的。她看着男人苍老的面容,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疼她了。 爸!她带着哭腔叫道。 男人偏过头,看着她。 闺女别怕,等把爹的肾给你了,你就能好起来。到时候,就没人敢说你不是我亲闺女了。说完男人嘴角微微颤动了一下。 手术很成功,她也很快就好了起来。 出院那天,病房外又飞来了一只乌鸦,继父见了,拿起石子就去砸,她拉住他,叫道,爸,别砸它。 继父愣了一下,停住了手。 家里家外依旧由男人操持着,不同的是男人的脸上多了些许欢笑。 后来,她或求学,或工作,经常会见到灰不溜秋的乌鸦。很多人都认为它其貌不扬,很不吉利,唯独她不然,她总是对着乌鸦喃喃自语。 朋友感觉很奇怪,问她在干什么。 她说,我在思念一只乌鸦。(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她”在心里称继父为乌鸦,是因为“她”对乌鸦比较熟悉,喜欢它们。 B.“她”阻止继父砸乌鸦的举动出乎继父的意料,继父对此并不理解。 C.文中“她”阻止继父砸乌鸦,是因为“她”的手术很成功,已经可以出院了。 D.继父决定捐肾是因为总是有人说“她”不是自己的亲闺女。 E.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生动呈现了“她”对继父的态度的转变过程。 (2)文章开头部分写“她”与生父关于乌鸦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探究文章以“思念一只乌鸦”为题的深刻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章太炎:有传奇也有学问的革命家 邹汉明 |
①余杭章太炎先生是“革命的先觉,小学的大师”(鲁迅语),这里的“小学”,实是文字学。他读《说文解字》,凡七十余过,“卓然见语言文字之本”。对中国文字音、形、义的认识,当世无出其右。 ②民国的文人,平生多半有传奇为之作垫。不过,太炎先生的传奇,非关男女情事,他是以革命的传奇留在民国史上的。“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读章念驰所著的《我的祖父章太炎》,好几次,停留在书中所引章门弟子鲁迅去世10天前为老师写下的这段抱不平的文字上,每次都勃然心动,为之神往。 ③太炎先生左手革命,右手学术,双手互搏,一生传奇不断。 ④张元济说太炎先生是“为我国言论力争自由之第一人”。1903年的“苏报案”,让他站上了平生第一个辉煌的巅峰。当时,他发表的《(革命军)序》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振聋发聩,招来清廷通缉。他因言获罪,与《革命军》的作者邹容一道被清廷监禁于上海西牢,被判“凌迟处死”,适逢慈禧七十大寿,改判“永远监禁”,但清廷终于敌不过舆论的压力,判了他3年监禁。出狱当天,他被同盟会代表接去日本,七千多中国留学生在东京为他开了一次欢迎大会。而当时正留学日本的鲁迅,很可能参加了这次大会。太炎先生在会上提出的“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的观点,直接催生了鲁迅此后关于国民性的思考。而有关太炎先生与鲁迅的交往,章念驰用力最巨,两篇长文,洋洋数万言,基本厘清了鲁迅的性格、思想的形成实源于太炎先生的影响。章念驰认为鲁迅最少媚骨的性格“可以说是太炎嫉恶如仇精神在他身上的再现”。“可以找出大量太炎、鲁迅俩人酷似一人的文字与句子,连骂人句式也一模一样,一个骂得诙谐、刻薄,一个骂得幽默、尖刻,文风如一”。 ⑤民国是一个革命的时代,也是中国文人风骨犹存的时代。在袁世凯如愿以偿当上民国大总统、宋教仁被暗杀之后,章氏发表宣言,支持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孙中山等流亡海外,他却不肯走,并给出不走的理由:民国已建立,再流亡的话,乃奇耻大辱。终不顾与汤国梨新婚未久,径直上北京找袁算账去了。以大勋章作扇坠的一幕,就发生在这个时候。这不顾生死的名士做派,可谓空前绝后。 ⑥太炎先生“对于阔人要发脾气”,革命的时候,有一股“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猛,但讲学,周作人说他“盘膝坐在席上,光着膀子,只穿一件长背心,留着一点泥鳅胡须,笑嘻嘻地讲书,庄谐杂出,看上去好像是一尊庙里的哈喇菩萨”。 ⑦太炎先生是从故纸堆里钻出脑袋来呼喊革命的,先是排满,接着反袁,最后还不买蒋介石的账……我看到书中所附的他的几张照片,年轻时一脸不服从的孤傲表情,晚年在苏州讲国学,突然平和了。章念驰说,他晚年目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被否定,最终起而捍卫,并为自己早年的反孔感到遗憾。他与小儿子章奇的合影,最可见出他的回归:穿着传统的服装,袖着手,笑嘻嘻的,俨然一个没有脾气的慈父。但熟悉太炎先生的人都知道,骨子里,他一生都是一个令当权者头疼的反对派。(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章太炎曾经将《说文解字》读过70遍,因而对中国语青文字的规律有了透彻的认识。 B.章太炎因言获罪出狱当天,鲁迅等七千多名中国留学生在东京为他开了一次欢迎大会。 C.二次革命失败后,章太炎因新婚妻子的反对,没有随同孙中山等人流亡海外。 D.文章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刻画章太炎的形象,如:他革命时勇猛,讲学时随和、平易、亲切。 E.外表慈祥的章太炎是一个令统治者头疼的反对派。 (2)文章题为“章太炎:有传奇也有学问的革命家”,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章太炎对鲁迅有着哪些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⑤段说“民国是一个革命的时代,也是中国文人风骨犹存的时代”,请结合原文探究“中国文人风骨”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功利性读书 祝勇 |
读书是爱书人自我满足的一种方法,实在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它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读得多。反过来,炫耀自己读书破万卷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读书人。商务印书馆元老王云五先生仅仅将读书视为一种好玩的事情。这样的心态是健康的。读书就是一桩好玩的事情,一次轻松的自我放逐。无聊才读书,这话未必是错。因为正是读书,驱赶了清寂,使脆冷的心房获得了一层温润的苞衣。月长似岁,闲情难忍,如何是好?友人凸凹便在随笔中答曰:“就依自家所好,想办法‘消闲’:可与同道饮黄酒,或串门子道短长,或网开一面与人对弈,或入歌厅卡拉OK……但诸多妙法均有局限,须有物质,须有党朋,须有这方面的技艺和兴味。若首无物质,次无党朋,又无技艺兴味,居家枯坐,便只有向书乞援。不管是什么书,只要读下去了,凝滞的时光,便如涧底的暗流,兀自流走。”至于读书与人的精神境界究竟有着怎样的干系,这个不敢说。因为许多大字不识一筐的普通劳动者,内心亦温暖如秋阳下的田野;而有些肚肠冷于冰雪的大奸大佞,倒是饱读过诗书的。话虽如此,读书总还不失为一件好事,好书总是引人向善的罢——但愿如此。但是引人向善也罢,丰富智慧也罢,却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饭食使我们长大,而使我们长大的,却很难说是哪一天的饭食。 故而,读书的兴味,源于反复摩挲中生出的一股热情,是一份得到了开发的天性。读书的佳境,如同爱情一样,是投契,是相许,是沉浸,是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或许正是出于爱书人共通的生命感受,我和林语堂先生一样,讲求性情,反对功利。12月8日——暂时尚无法搞清是哪一年12月8日——林先生在复旦大学演讲,题目是《论读书》,讲得痛快:“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本旨。” 林先生所谈之功利性读书,于今未绝,相反,倒是更丰富了。学堂中的本本主义只是一种,其他各种心态,多系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怕是连林先生都未曾料及。比如,为写作——当然,读书写作,本是一回事,读而后写,亦乃文人本分,只是,当下现炒现卖,做投机生意的,大有人在。常有炮制读书札记的高手,一本书尚未握暖,一篇宏文却早已挥就,急匆匆换稿费去了。这样对书,读与未读,区别不大;这样的文章,怕也值不了几个银两。其次,为装大辩蒜,譬如某君,每每玄谈,皆胡言乱语,状若酒醉:“关于正在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文本的反向叙述以及一种强势的文化互证……”让人觉着比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还难懂,不禁喟叹:真有学问!好歹总算是一种自我包装罢,没准会蒙上哪个傻瓜蛋,祝他成功。再次,为图省事。名著巨制,卷帙浩繁,通读起来,颇为费力,不如去读些随笔小品,或者一些轻松的短构,甚至一些文摘或者妙言集锦,轻而易举,便“知道”了许多东西。时日一久,经典长卷,便愈发懒得碰触。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便在布满蛛网的书架上熬白了头发,老黑格尔的坟头更是荒草成堆。最后,为赶时髦,人读我读,人云我云,怕是落伍,惟不考虑自我的失落。市面上流行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跟踪追击,步步为营,力是费了,“好”未必讨得到,无非是把自己打扮得更入时一点,体会一下瞬间的浪漫罢了,待云烟散尽,眼前依旧空蒙。总之,跟着排行榜走,未必比泡图书馆高明。书有千种,人有千种,读书的感觉,亦有千种,只有读到符合自家心性、气质与欲望的书,才能倍感精神之至美;盲从于他人抑或媒体的牵引,常常会白费光阴。冷书热读,倒是别显几分生趣。一本书倘出版三五年后还有人读,此书便可刮目相看了。因而,在顾准潮退后研读顾准,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味“王二”,未必不是一件美事。时间差若打得巧了,一定会有大收获。 让功利走开,纯然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那才真叫享受。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瑟瑟的清风里,书是妩媚的情侣,温顺的马驹,是杯中的明月,更是幽畅的歌吟。书能让我们觉着活得很好,这就足够了。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好书总是引人向善的罢——但愿如此”的意思是好书提供了一扇向善的门,但进不进去却是人自己的事情。 B.“因为正是读书,驱赶了清寂,使脆冷的心房获得了一层温润的苞衣。”这是说读书使人不再寂寞,也使人不再害怕外界的诱惑。 C.打读书的时间差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书籍较之未经时间考验的书籍来说,其可读性和价值会相对较大一些。 D.在作者看来,读书是一种天性,是勉强不来的,因为读书是爱书人自我满足的一种方法。 E.作者也是一个爱书人,因此才深知读书之乐。作者在劝慰真正爱书之读者的同时,也批评了功利性读书之人,也通过这两种读书的对比,阐述了读书的本旨。 (2)第三段中举例评述了“其他各种心态”,请用自己的语言分条概括一下有哪几种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原文,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①凝滞的时光,便如涧底的暗流,兀自流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读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功利性读书”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趋时——周易的大智慧 |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拥有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失去的是时间,而我们用以度量生命行程的时间又是怎样与环境、态势、机运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左右了人的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 包裹在卜筮大麾下的哲学典籍《周易》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周易》中的每一卦都是虚拟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境遇的发展过程,每一爻都象征着事物初萌、发展、跃升、成熟和盛极而返、带着新质向原点回归到不同阶段。六十四卦对“时”的阐释各有侧重,但都紧扣一个“时”字,充分体现着《周易·系辞》中“变通趋时”的要义。 《周易》中所论及的“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间的延续,应理解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方向,以及达到某一关节点时情况综合的抽象。时间与氛围、环境、态势、机会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与人生命运息息相关的概念,如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等。这些概念里蕴含着时间的推移、时势的演化、时境的变迁和时机的把握。 趋时,就是对时势的认识,对时机的把握,对时变的感受,对时行的觉悟。“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趋”同样要灵活,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通常,人们处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去探求,去把握,叫顺之;被动适应,叫由之。由之不是不好,得看什么时候,分什么事情。我们还是要强调“趋”的主动性、自觉性,也强调要作为有心人,培养自己对“时”的感觉,通过积累和凝聚,让这种感觉成为随天、随机、随心、随时可“趋”的悟性。 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刻地理解与时偕行,我们就会发现,其根本精神在于追求一种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适得事理之宜的理想境界,在于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与时偕行,就需要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化的规律,灵动自如,昂扬健行,生生不息;同时,与时偕行不仅意味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落伍于时代,而且也意味着不要“豪迈地”超越时代。在这变动不居的世界上,人们期待的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那一刻。那一刻,便是我们与时偕行的“时”。“违时不进”的保守主义、“超时而进”的激进主义,都不是“与时偕行”的准确诠释。在时的把握与动作上,“过”与“不及”都不行,要真正体现与时偕行。 在历史潮流跌宕涌进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与时偕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通常,“时”与“势”往往相一致,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如《周易》所说:“顺乎天而应乎人”。孙中山把这叫做“顺乎世界之潮流,适乎人群之需要”。但也会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形成“时”的悖论。特别是一个社会要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其时之义大哉”。这样大的“时”到来之际,就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动作,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 宇宙的变化,社会的变迁,生命的遗传,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从《周易》对“趋时”的理解和阐释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把握了时运,也就是把握了命运。这里的“时”,是按照天道人事运行的大规律,各种事物勾连互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时”——时中蕴势、时中含机,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机便成熟了,就可以变,也必然变;就应该动,不动就会错过机会。 “道莫盛于趋时”,宿命论认为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际皆由命定,《周易》却通过对“时”的体察和把握,通过“趋时”的大智慧而超越了宿命论的观点,不能不说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一个制高点。 1.下列各项对《周易》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易》研究的是时间与环境、态势、机运等结合起来左右人的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的哲学问题。 B.《周易》表面上是一部卜筮之书,实则是一部以阐释“变通趋时”为要义的哲学典籍。 C.《周易》认为,“趋时”就是要与时偕行,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既不落伍于时代,也不要超越时代。 D.《周易》阐释“趋时”,认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命运中充满了偶然性,只要把握了偶然时运,也就把握了命运。 2.对文中“时”与“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不是时间的延续,而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方向,及达到某一关节点时境况综合的抽象。 B.“时”与氛围、环境、态势、机会相结合,可衍生出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概念。这些概念与人生命运息息相关。 C.“势”即氛围、环境、态势、机会等。时与势相一致,可谓顺天应人,天人合一;时与势不一致,则形成势的悖论。 D.时与势出现矛盾时,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能“违时不进”,也不能“超时而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易》的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虚拟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境遇的发展过程,体现着“变通趋时”的要义。 B.《周易》的趋时,认为“时”是活的,“趋”也要灵活,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该“顺之”则“顺之”,该“由之”则“由之”。 C.与时偕行的“时”,指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上,人们所期待的那个特定时刻——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D.宇宙、社会、生命都处在变化之中,趋时就要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追求一种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适得事理之宜的理想境界。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