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徐悲鸿拒发声明苑梅华 1945年2月5日上午,郭沫若从重庆市区来远郊探望正在养病的徐悲鸿。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谈文艺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徐悲鸿拒发声明 苑梅华 |
1945年2月5日上午,郭沫若从重庆市区来远郊探望正在养病的徐悲鸿。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谈文艺创作,谈解放区的情况……当话题转到急需建立一个有中国共产党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才能有利于抗战之时,郭沫若从衣袋里掏出《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的文稿,放在徐悲鸿面前的桌子上。徐悲鸿一眼就认出,这是由郭沫若亲自起草、亲笔书写的一份宣言书。徐悲鸿读罢,当即拿起笔,在文稿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徐悲鸿对郭沫若恳切地说:“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吩咐,我一定竭尽全力。”郭沫若紧紧握着徐悲鸿的手说:“有您的积极参与,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1945年2月22日,重庆的《新华日报》刊登了《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全文和三百多各界名人的签名。此事像一颗重磅炸弹,使国民党政府惊恐不已。 一天下午,徐悲鸿正在寓所画画,忽然,一个瘦高个年轻人走进他屋里,腋下夹着一份《新华日报》。 “徐先生,”瘦高个深深鞠了一躬说,“蒋委员长看了《新华日报》登载的《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后,非常生气,命令马上消除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现在已经有人在《中央日报》上发表声明,揭露那上面的签名是盗用的。今日,特派我送您一份。” 徐悲鸿接过报纸,看了一眼,随手扔在了地上。 瘦高个嘿嘿一笑,说:“徐先生是个聪明人,既然别人的签名是被盗用的,您的签名也就不用说了。请您登一个同样的声明吧!” 徐悲鸿冷冷地看了瘦高个一眼,十分严肃地说:“我在《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确确实实签了名,不存在签名被盗用之事。我的签名是正义的,是光明正大的,我对此负责到底!” 瘦高个眨了眨小眼睛说:“我这人说话办事喜欢直来直去,不管怎样,您必须尽快刊登一个声明,这是蒋委员长之意。否则,我回去不好交代呀!”他把最后一句说得又慢又重。 “是谁的意思,和我毫不相干。”徐悲鸿坚定地说,“我不会收回我的签名,更不会发表声明!” 瘦高个狠狠瞪了徐悲鸿一眼,无可奈何地拾起地上的报纸,悻悻地走了。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一个中年人又走进了徐悲鸿的住处。他对徐悲鸿说:“徐先生,我奉上峰的命令而来,请您不要固执己见了,您要看清当前的形势,蒋委员长等着您撤回签名的消息呢!” 徐悲鸿冷笑了一声说:“你说得倒简单,这签名的事,说签就签,说撤就撤啊?告诉你吧,想叫我撤回我的签名,那是白日做梦!” 来人向前探了探身子,用威胁的口气说:“如果您真的不撤回签名,您的一切就保不住了。” 徐悲鸿从座位上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我签的名,我永不反悔!至于你说的‘一切’,我毫不在乎!” 来人碰了一鼻子灰,无奈地退了出去。 十多天后,由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张道藩起草的所谓《文化界宣言》出笼了,内容与《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完全相反。 一天上午,徐悲鸿正在屋里专心作画,一个小个子男人悄悄地站在他面前,开始是假惺惺地劝说,一会儿凶神恶煞般强迫徐悲鸿在《文化界宣言》上签名。 徐悲鸿毫无惧色,大声说道:“签与不签是我的权利,你有什么资格强迫我?你马上给我出去,别弄脏了我的屋子!” 小个子气急败坏地走了出去。 三天后,徐悲鸿收到不少信件,有对他侮辱谩骂的,有对他威胁恐吓的,一封信里甚至夹着子弹……对此,徐悲鸿没有丝毫胆怯,他把这些信撕成碎片,丢到了垃圾桶中。(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描写郭沫若与徐悲鸿亲切交谈的目的是交代二人关系融洽,并以郭沫若为衬托,表现徐悲鸿是积极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人。 B.《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是一篇积极要求中国共产党参加民主联合政府的宣言,所以文章刊登后蒋介石十分生气。 C.“此事像一颗重磅炸弹,使国民党政府惊恐不已”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表明了《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一文产生的作用。 D.“所谓《文化界宣言》出笼了”一句中的“所谓”“出笼”等词语准确表达了作者对这篇文章的态度,也表现了徐悲鸿对这篇文章的厌恶之情。 E.最后一段是略写,通过徐悲鸿收到的侮辱、谩骂、威胁、恐吓以及夹着子弹的信侧面表现国民党的失败以及徐悲鸿毫无胆怯的品格。 (2)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解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描述了徐悲鸿的三次拒绝,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拒绝事件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刻画人物上,你认为文章使用的哪种描写方法最能体现徐悲鸿的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CD (2)①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当时重庆是国民党统治区,徐悲鸿在《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上签名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②以此引出下文国民党以各种方式对徐悲鸿的威胁。 (3)①实事求是,维护正义;②刚烈耿直,不惧强权;③不在乎名利,坚守自我。 (4)提示一:动作描写。徐悲鸿“当即拿起笔”“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现了他对这个“进言”的支持以及签字时的坚决;徐悲鸿“看了一眼,随手扔在了地上”,表现了对特务的蔑视;徐悲鸿“把这些信撕成碎片,丢到了垃圾桶中”表现了他的坚定态度以及不怕威胁的品格。 提示二:语言描写。在《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文稿上签了名后,徐悲鸿对郭沫若说的话,表现了他对组成民主联合政府抗日的决心;三次与特务的对话,生动地表现了徐悲鸿对国民党特务的蔑视以及对自己信念的坚守。(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无神”: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
中国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从现实而不是非现实,从人文而不是鬼神的角度,即从无神的立场彰显他们的价值取向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尽管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多种内涵,但强调“天人合德”是其共同的旨趣。“天人合一”思想所指向的是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落实到“人性上”,落实到“心性处”,落实到“生命中”。因此,中国古人所称赞的学问是关乎人的“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为己的学问”、“真学问”、“大学问”。这些学问都是与鬼神无关的j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是以“无神”为重要特征的。无神论明确主张“两无论”,即无神论和无鬼论。无神论否定一切超自然、超社会的主宰者、决定者、驾驭者,包括实体性存在和非实体性存在,如“命”(专指神秘性的存在)。无鬼论否定人死以后存在于某个地方,并能以特殊的方式作用于现实中的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两大主干的儒家、道家思想也都明确坚持“两无”立场。 长期以来,儒家的“人本”思想和道家的“自然为本”思想作为中国无神论研究的两条主线,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在人和神的地位上,谁为本;宇宙天地、大道自然与神相比,谁为本。应当承认,从这样的角度进行研究也能反映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无神论特色,但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其思想的实质。 实际上,儒、道两家所主张的“人本”、“自然为本”,最终要表达的是现实的人性和生命问题,要解决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问题。儒家认为,人的根性即在于人的“几希”,即“良心”、“明德”,要呈现它,必须在现实的境域中,在真实的生命中。所以,才有了儒家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发明本心”和“存心养性”的现实价值取向。 道家认为,人的根性表现为人的自然性。道家所谓“自然”,不是与文化世界相对的那个纯粹物理化的自然界,而是一种原始的、未经人为污染的状态。道家自然观的高明之处在于,指出了造成外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秩序混乱的真正原因是人的本性的丧失,是人类受到了物之役、情之累、心之滞、意之染,即人欲的横流、私意的泛滥。所以,只有摒弃和破除它们,方可显现真性、复归素朴,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这是道家对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反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然万物能否按其本性存在,决定因素是人类能否按其本性生活;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着自然万物的生存方式。所以,才有了道家的“心斋坐忘”、“回真返朴”的现实价值取向。道家“自然为本”思想的落脚点还是“人文”。儒家的“本心”和道家的“自然”所凸显的本质特征就是“无神”。(选自《人民日报》) 1.关于“无神沦”,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无神论能够从现实和人文的角度来彰显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价值取向。 B.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所指向的是符合人性的存在方式,这种思想是以“无神”为重要特征的。 C.无神论主张无神论与无鬼论,它与儒家、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D.无神沦与儒家、道家思想一样,最终要表达的都是现实的人性和生命问题,要解决的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性问题。 2.对道家“自然为本”思想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的“自然”是指一种原始的、未经人为污染的状态,是一种高明的自然观。 B.道家认为,人欲的横流、私意的泛滥是造成外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秩序混乱的真正原因。 C.道家的“心斋坐忘”、“回真返朴”的现实价值取向,是其“自然为本”思想的体现。 D.“自然为本”思想的本质特征就是“无神”,始终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其价值取向是现实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的无神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是以“无神”为重要特征的。 B.儒家的“人本”思想和道家的“自然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长期以来受到中国无神论研究者较多的关注。 C.儒家的“人本”思想重视现实的境域,重视人的真实的生命,其价值取向也是现实的。 D.道家对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反思,主要表现在道家认为的人的根性表现为人的自然性这一观点中。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紫色人形 毕淑敏 |
那时我在乡下医院当化验员。一天到仓库去,想领一块新油布。 管库的老大妈,把犄角旮旯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对我说,你要的那种油布多年没人用了,库里已无存货。 我失望地往外走,突然在旧物品当中,发现了一块油布。它折叠得四四方方,从翘起的边缘处,可以看到一角豆青色的布面。 我惊喜地说,这块油布正合适,就给我吧。 老大妈毫不迟疑地说,那可不行。 我说,是不是有人在我之前就预订了它? 她好像陷入了回忆,有些恍惚地说,那倒也不是……我没想到把它给翻出来了……当时我把它刷了,很难刷净…… 我打断她说,就是有人用过也不要紧,反正我是用它铺工作台,只要油布没有窟窿就行。 她说,小姑娘你不要急。要是你听完了我给你讲的这块油布的故事,你还要用它去铺桌子,我就把它送给你。 我那时和你现在的年纪差不多,在病房当护士,人人都夸我态度好技术高。有一天,来了两个重度烧伤的病人,一男一女。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正确地说是新婚夫妇。他们相好了许多年,吃了很多苦,好不容易才盼到大喜的日子。没想到婚礼的当夜,一个恶人点燃了他家的房檐。火光熊熊啊,把他们俩烧得像焦炭一样,我被派去护理他们,一间病房,两张病床,这边躺着男人,那边躺着女人。他们浑身漆黑,大量地渗液,好像血都被火焰烤成水了。医生只好将他们全身赤裸,抹上厚厚的紫草油,这是当时我们这儿治烧伤最好的办法。可水珠还是不断地外渗,刚换上的布单几分钟就湿透。搬动他们焦黑的身子换床单,病人太痛苦了。医生不得不决定铺上油布。我不断地用棉花把油布上的紫色汁液吸走,尽量保持他们身下干燥。别的护士说,你可真倒霉,护理这样的病人,吃苦受累还是小事,他们在深夜呻吟起来,像从烟囱中发出哭泣,多恐怖! 我说,他们紫黑色的身体,我已经看惯了。再说他们从不呻吟。 别人惊讶地说,这么危重的病情不呻吟,一定是他们的声带烧糊了。 我气愤地反驳说,他们的声带仿佛被上帝吻过,一点都没有受伤。 别人不服,说既然不呻吟,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嗓子没受伤? 我说,他们唱歌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会给对方唱我们听不懂的歌。 有一天半夜,男人的身体渗水特别多,都快漂浮起来了。我给他换了一块新的油布,喏,就是你刚才看到的这块。无论我多么轻柔,他还是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呻吟。换完油布后,男人不做声了。女人叹息着问,他是不是昏过去了?我说,是的。女人也呻吟了一声说,我们的脖子硬得像水泥管,转不了头。虽说床离得这么近,我却看不见他什么时候睡着什么时候醒。为了怕对方难过,我们从不呻吟。现在,他呻吟了,说明我们就要死了。我很感谢您。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请您把我抱到他的床上去,我要和他在一起。 女人的声音极其好听,好像从天上吹来的笛声。 我说,不行。病床那么窄,哪能睡下两个人?她微笑着说,我们都烧焦了,占不了那么大的地方。我轻轻地托起紫色的女人,她轻得像一片灰烬…… 老大妈说,我的故事讲完了。你要看看这块油布吗? 我小心翼翼地揭开油布,仿佛鉴赏一枚巨大的纪念邮票。由于年代久远,布面微微有点粘连,但我还是完整地摊开了它。 在那块洁净的豆青色油布中央,有两个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中的“我”只是想找一块可以用来铺工作台的油布,但是由于油布多年没人用,没办法找到,“我”感到很失望,只能在旧物品中再找。 B.其他护士认为照顾两个重度烧伤的病人是一件苦差事,那时还年轻的老大妈却全心照顾他俩,并为别人不愿意照顾而气愤。 C.当被烧伤的女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时,她恳求护士将自己抱到已经昏迷的丈夫的床上,要和他死在一起。 D.当“我”听完老大妈讲述的故事,老大妈不相信“我”还会看油布。当“我”看到油布中央的紫色人形时,“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E.女作家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极朴实的语言,通过丰富的、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叙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 (2)结合文意,简要赏析“女人的声音极其好听,好像从天上吹来的笛声”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毕淑敏就本文曾说过:“《紫色人形》差不多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在的人们,创造出许多假的东西,手艺挺高的,比如假花,比如假山。但文学是不可以假的,即使故事是假的,情感也一定要真。”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毕淑敏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流浪生涯 陈廷一 |
1895年12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天空微微发暗,头顶有一团乌云,遮住了太阳。 孙中山乘坐的客轮,经过数日航行,终于抵达檀香山港口。 是他少年求学的地方;檀香山,是他胞兄孙眉发迹起家的地方;檀香山,也是他在海外亲手建立起兴中会的地方。这里,有他的骨肉侨胞;这里,有他的启蒙恩师和同学;这里,有与他志向相同、谈说投机的朋友。 义举(指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作为一个名列榜首被通缉的政治犯,他要寻找避风的港湾,首先想到了檀香山。 今天,他回来了,九死一生地回来了。 革命不成,全家遭殃。他的母亲及妻儿已先他一步来到这里逃难。一想到这些,他又不无暗暗自责。他急切地向亲人走去…… 再说孙母,在官府搜剿、家乡难留、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举家逃亡。孙母来到檀香山,虽然日子过得好好的,孙儿绕膝,儿媳也知书达理,三代同堂,可她却因担心儿子的安危终日以泪洗面。半夜里经常说着梦话:“帝象(孙中山乳名)儿你在哪儿?”在官府搜查最紧张的日子,她自己的性命也难保,可是她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孙中山。大儿子孙眉经常劝说也无济于事,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到檀香山后,自己安全了,但她更担心中山儿的安全。郊区那座圣堂,她不知去了多少次,做了多少次祈祷。多少次她在梦中梦到中山儿,醒来原是一场梦…… “妈,我回来了!”孙中山推开门,一下跪在母亲的膝下。 “这不是梦吧?”母亲喃喃道。 这时,大哥大嫂、妻儿闻知中山安全回来,都赶快跑过来。大家说着重逢话,母亲才从梦中彻底醒来:“你回来了就好。妈还以为你死了呢!” 重逢时,亲人们无法责备中山,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中山却已经开始自责,他让全家受了多少惊!然而他的自责并不意味着后悔,他坚信,失败乃是乌云一时遮掩了太阳的光辉。乌云过去,明丽的阳光不是在中天之上吗?失败并没有使他失志颓废,相反,更坚定了他那拨开乌云见太阳的决心。但是,母亲终日唠叨不停,妻子整日以泪洗面,大嫂话里带刺。这一切,孙中山心里都十分清楚。他理智地处理,从不辩解。因为乌云还笼罩在他的头上,义举毕竟没有成功。他不能不面对现实。在家里,他是低头进低头出,端碗吃饭,小声说话。可到了外面,他仍是我行我素,一如既往。他常出去串联同志,召开会议,推广兴中会,以期光大革命。然而,义举失败已为此地人们所悉,檀香山的形势也使他失望,不再像先前那样一呼百应,人们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在失败面前,不少人丧失了斗争的信心;不少人当面说他风凉话;不少人开会不到……家庭矛盾与社会情绪,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久留檀岛,无大可为,遂决计赴关,以联络彼地华侨,盖其众比檀岛多数倍也。” 孙中山的心里鼓起了风帆。 孙中山在檀岛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家庭矛盾又起。孙中山不情愿在矛盾中让步半寸,他有他的事业,他有他的追求。报国孝母不能同存。他终于再次选择了报国之路。一天晚上,在餐桌上,他当着所有亲人的面,委婉地提出到美洲旅行的设想。除大哥孙眉外,家里其余人都想不通。无父遵兄,最后在孙眉极力说服下,孙中山才得以出行。儿行千里连母心。在孙中山动身的前几天,母亲已开始忙碌,为他购买食品;妻子为他洗换衣物,打点行装。孙中山也借机游览檀岛风光。说实在话,他在檀岛的时间不短,可是游览观光还是第一次。临行前他要把檀岛深深地印在心里。(选自《辛亥之父孙中山》,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义举失败后,孙中山为躲避政府通缉,选择了去更为安全的大洋彼岸的檀香山避难。 B.母亲及妻儿因为革命失败而遭殃,孙中山深陷自责之中,“妈还以为你死了呢!”更是让孙中山无比惭愧。 C.一家团聚并没有给孙中山带来太多的欢乐,因为他始终以革命事业为重,而除了大哥,家人都不支持他的选择。 D.因家庭矛盾重重,孙中山决定到美洲旅行,临行前,孙中山第一次游览了檀岛的风光。 E.本文通过记述孙中山在义举失败后在檀香山的避难生活,真实地展示了孙中山在义举失败后重新鼓起风帆的心路历程。 (2)文章写出了孙中山在革命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中山认为“久留檀岛,无大可为”,“遂决计赴美”,他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报国孝母不能同存”,这是自古以来的事实,对于孙中山的选择,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海国图志》为中日现代化进程的差异埋下伏笔 苗晓雨 |
一本在中国遭到冷遇乃至唾弃的书,在日本却成为畅销书,人们竞相阅读——100多年前《海国图志》的命运,为中日两国此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海国图志》由魏源在1842年著成。这一年对中国意义深远: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门洞开。进士出身的魏源很早就产生了改革内政的经世思想,鸦片战争的溃败,更使他深刻认识到了解西方的紧迫性,于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世目标,转而走上了“师夷”的道路。 照理说,《海国图志》在这样一个败世颓局中出现,应该引起很大反响才是。该书的宗旨是让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正为当时寻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了解西方的窗口,理应畅销走俏。 然而,历史却一波三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评价称,在当时,愚昧排外,“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观念主宰着“世道人心”,由于为“夷”所败,不要说“师夷”,连谈海外之事都成为禁忌。但《海国图志》却并未就此埋没。历史的吊诡,使它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激起了一场巨浪。 由于在国内无人问津,当时有些书商开始尝试在邻国日本打开这本书的市场。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的价格涨了近3倍。《海国图志》在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利用《海国图志》提供的世界知识,结合日本实际,提出了维新改革主张,拉开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序幕。据雷颐介绍,2011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日交流与中日关系历史考察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学者落合弘树在其学术报告《明治维新与中国——幕府维新的日本和中国》中明确指出“以图独立的佐久间象山‘和魂洋才’的想法,大部分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得来的”,充分肯定了《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贡献。 《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不禁让人感叹。而对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的态度之差别,为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差异埋下了伏笔。 在雷颐看来,中国自古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对周边的国家有着强烈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也造就了千百年来国人传统意识中的文化优越感,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包袱。由此,当长期处于文化优势地位的中国第一次遭遇西方文化的冲撞时,优越已久的国人习惯性地将西方列强视为蛮夷之邦,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先进性,“师夷”便成为无稽之谈。同样的,在以后的每一次变革中,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清政府坐拥着华夏正统文化这个巨大的包袱,让每一次文化的对接交融都变为惯性抵触,让每一次的迈步前行都变得步履维艰,一次次地失去变革时机,最终让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边缘化的一个落后国家。 相对而言,日本的文化包袱没有中国那么重。目睹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后,一向对中国文化项礼膜拜的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也意识到了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必要性。所以当19世纪中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时,日本果断地接受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变革中一路崛起。(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海国图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国图志》是魏源在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国门洞开的情形下写成的一本书。 B.《海国图志》是一本在中国遭到冷遇乃至唾弃,而在日本却被人们竞相阅读,并至今畅销不衰的书。 C.《海国图志》一书为当时寻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了解西方的窗口,其宗旨是让中国人“睁眼看世界”。 D.《海国图志》为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提供了世界知识,帮助他拉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源在鸦片战争后走上了“师夷”的道路,但当时优越已久的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西方文化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先进的文化,从而将“师夷”看成无稽之谈。 B.虽然鸦片战争战败,但愚昧排外、“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观念主宰着“世道人心”,所以魏源提出的“师夷”主张得不到认可,甚至连谈海外之事都成为禁忌。 C.《海国图志》在当时的日本掀起了一场巨浪,其销售价格在短期内翻了两番,成为当时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为日本明治维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D.日本一向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但中国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日本果断地接受了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变革中不断崛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政府坐拥着华夏正统文化,却最终使中国沦为国际社会边缘化的一个落后国家,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从而失去了一次次变革的良机。 B.《海国图志》没能挽救大清王朝灭亡的命运,却促成了日本的崛起,这是因为两国在对待西方文化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深刻地说明文化对一个国家的盛衰有着重要的作用。 C.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其文化对周边国家有着强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既使国人在传统意识中有了文化优越感,同时又阻碍了国人对其他文化的接受和吸取。 D.《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使我们认识到,只要认真对待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就能促进国家的改革,使国家进入现代化进程,从而使国家繁荣富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张大千的晚年岁月 杨继仁 |
清晨,张大千准备开始泼彩,这幅画就是他开笔月余的《庐山图》。 产生画这幅画的想法,或者说答应画这幅画,是在他刚度过八十三岁寿辰后。 夏初,一位旅居日本的华侨巨商李海天专程飞到台北,登门拜望张大干,道出了自己的来意:“大师,我想请您作幅画,以庐山为题材的大画。” “唼!”老人认真了,看来客人真心诚意,他说,“我从未去过庐山呀!” “没去过?”客人听了大吃一惊,难以相信,天下名山都看遍的张大千,怎么会没有去过大名鼎鼎的庐山呢? “真的没去过。”老人再次肯定,顺便说起自己为什么会没有去的原因,“这与先仲兄善孖有关。以前在上海和苏州,我和先仲兄同游华山、黄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就怕一点,哪一点?只要有他的朋友在,我就完全成了鼻涕横揩的小兄弟,谈诗论画,饮酒品茗,我只能站在一旁伺候,不是味儿呀!先仲兄两次游匡庐,都是他的朋友相邀,我当然不愿去,不如躲在家里称王称霸。” 客人听了这段有趣的往事,脸上在笑,心中暗暗叫苦,这幅画没谱哪!想不到,忽地柳暗花明。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幅画我画。” “真的?!”客人喜出望外,老人一听不高兴了:“我张大千说话无戏言。”“哦,大师,真对不起,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不是说没有去过庐山吗?”“画我心中的庐山!”老人口气分外干脆坚决。 “形成于未画之先。”没有去过庐山的人,怎么画庐山?张大干历来认为:“我笔底下所创造的新天地,叫识者一看自然会辨认得出来。”但要真正画出“心中的庐山”,绝非易事。更何况,这是一幅罕见的巨幅,三十六尺长,六尺高!它要由一个从未去过庐山、疾病缠身的老人完成,难!不少人为大千老人捏了把汗。 老人自己也不敢掉以轻心。他特地请来朋友沈苇窗,让其为自己搜集有关庐山的文字、照片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做成详细的笔记。 老人还翻阅了一些古籍和有关书籍,有意识地和一些去过庐山的人摆谈。渐渐地,庐山在他心中活了:它独有的自下而上的雨,有声的云,汹涌的云海,时聚时散的佛灯,直下三千尺的飞瀑…… 1981年7月7日,是张大千巨构《庐山图》的开笔吉日。 老人装束一新,团花长袍东坡帽,白绸长裤青缎鞋。面带喜色,银髯飘拂,哈哈的笑声响彻画室内外。被特邀参加开笔礼的观礼嘉宾有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张群、王新衡等。 老人终于笑呵呵地起身了,他手指轻捻银髯,目光来回扫视着画料。片刻,他回过头来,双手抱拳,向观礼嘉宾一一致意:“大千献丑了。” 他首先端起一个青花大水盘,里面盛着满满的墨汁,身体前倾,手肘自左至右,将墨汁缓缓向画料上泼去。嗬,开笔不用笔!乌黑的墨汁在绢料上慢慢浸润。它将变成高山,长出峰峦,吞吐万象。客人们都起身站在四周,看他如何创造一个新天地。 大千执定大帚笔,依然谈笑风生。他以淡墨破出层次,勾定大框廓,然后,又以笔蘸水濡墨,以通气韵。他不像在作画,像在打一趟极富内养功的太极拳。他运动大帚笔,头、眼、颈,乃至四肢都在动,连嘴巴也在动,有板有眼地说:“浓墨不破,便无层次;淡墨不破,便乏韵味。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 在画《庐山图》前先画几幅小画,是大千给自己订的规矩,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加以坚持。他说:“画我心中的庐山,整体在胸,局部却要边想边画,不可妄下一笔。”这幅画,犹如在阿里山上修一条盘山公路,工程浩大,不能偷工减料,整整一个多月,老人才着手在画上泼洒石青、石绿等色彩。(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张大千说“我从未去过庐山”,既表现了他的诚实,也说明了他起初不愿意画庐山。 B.《庐山图》的开笔之日,张大千装束一新,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表明他对作这幅画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他已成竹在胸。 C.本传记通过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手段,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形象。 D.文章对张大千在开笔之日的绘画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突出了张大千高超的绘画技艺和专注投入的精神态度。 E.本文详细地再现了张大千先生的晚年生活,通过其绘制《庐山图》这一事件,表现了一代大师晚年的高风亮节。 (2)文中详述了张大千没有去过庐山的原因,这段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写出了张大千先生晚年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大千作画的态度,对我们治学方面有怎样的启示?试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