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明月清泉自在怀贾平凹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
题型:0101 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清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雏《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斫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养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1.作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因阅历不同而感受不同,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概括作者认识经历的几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柏和碑林前的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观全文,简要分析“明月清泉自在怀”的深刻台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托明月清泉,寄托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拟化和由此引发的议论,深化了文章内容和主题,语言典雅而含蓄,富有美感。 B.这篇散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材料信手拈来,但始终以抨击“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的小人为线索,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C.“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这句话强调的是,人生在世,面对宠辱得失,要悠然淡泊;面对困难挫折,要坚持不懈。 D.文章结尾写到了浣女和渔夫,目的是赞美他们辛勤的劳作,赞美他们远离红尘纷争、保持 独立人格的精神,同时强调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更创造了精神财富,从而使主题更加深刻。 E.王维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正是他放弃了太多的追求,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的结果。 |
答案
1.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少年时代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 ②青年时期自以为读懂并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差距; ③中年时期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读堆积之后,才真正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2.作用是:用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等树木中的祖宗和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构成对比,赞赏它们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气度和胸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3.明月清泉象征远离尘世纷争、自始至终保持独立人格的高洁心灵,这一句寄托着作者对高雅纯洁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4.AD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
剃光头发微 何满子 |
①余生也晚,关于头发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大都来自耳闻。什么清朝初年勒令汉人把发髻剃成辫子,否则“留发不留头”呀,什么清末的留学生在外国剪去了辫子,回国后要装一根假辫子才能平安无事呀,等等,都未尝眼见。所以读到鲁迅的小说《头发的故事》,除了恍若有悟的吃惊以外,实在很难有切肤之痛的感受。并且,知道在旧社会,与头发关系最密切的理发工人,是颇受社会贱视的,连家谱都不许上,也就是开除其宗籍,还很为他们不平。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年轻时在进步的历史书籍里,读到大平天国起义是如何如何正义,但真正佩服太平天国的英雄,却是看到了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以后。对联曰: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②联语的对仗既工稳,造意又豪迈,用之于理发师,更是想像诡奇,出于意表,妙不可言。一面惊叹这位太平天国将领的不羁之才,一面也想到这位王爷对理发师的感情,不但没有像旧社会上层人物那样卑视,而且还将自己睥睨人世的豪情寄托在他们的职业风姿上,真是物与民胞,平等亲切极了。 ③不料,3月2日读到《人民日报》一封读者来信,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那封来信正是关系到理发工人的。说是济南市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工人,拒绝给一个“乡下佬”剃平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当“乡下佬”碰了壁跑掉以后,一对男女理发师还说:“乡下佬还想理平头,没门!”“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样!”…… ④“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既答不上,也只好避开,置之勿论。我只记得古代有一种刑法,叫“髡”,那办法就是把古圣人所说的“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的诸种东西之一的头发给去掉;而且似乎是和罚做苦役结合起来的,那就是“髡钳为城旦舂”。但那是秦制,沿用了千把年,至少到隋唐以后就废止了。现在许多国家的罪犯也剃光头,但那并非是刑罚,恐怕多半出于习惯,或便于辨识之类;如果容许用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来一下“大胆假设”,还可能是由于旧社会监狱里卫生条件不好,怕犯人头发里生虱子,所以干脆让他们牛山濯濯也说不定;但要我“小心求证”却求不到。这很抱歉,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只能学到一半。 ⑤时至今日,剃光头既不是在政治上或人格上有什么差池的象征,也肯定不会是因为“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才舍不得剃光。无非是保护头颅和美观上的讲究,这才有人不愿剃。那封读者来信中的“乡下佬”便正是为了怕剃光头太冷,才要求剃平头的。但从认为“乡下佬剃平头,没门”的理发师看来,似乎是“乡下佬”的“模样”不够格,所以才只配剃光头,倒是从美观这方面着眼的。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 ⑥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 ⑦这就是权。虽然仅仅是一把剃刀,但掌握在手里,就有那么一点剃头权,在这点权限里,谁撞在他手里,就得看他的嘴脸,听他的发落。你要剃平头,没门!权在他手里,“乡下佬”只好悻悻而去,乃至悻悻也不敢悻悻。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那就不仅“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上也只好“没门”了。 ⑧希望少有、乃至没有这种有点权就要耍的人。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着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这才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选自语文读本4) 1.简述“剃光头发微”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脉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只保留③⑦⑧等自然段,把其他内容全部删去,也能构成一篇文章,但这样对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杂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从身边小事谈起,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落笔,娓娓谈及社会重大问题,体现了杂文立意因小见大,用小事反映大问题的特点。 B.在材料的选择上,作者小中取大,通过联想把它们组织在一起,从而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深刻。 C.本文语言似谈天说地,十分自然,但其中讽刺之意却丝毫不减,文章借助这种自然幽默的语言加强了语言的讽刺力度。 D.“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有关“剃头”事论,同时为下文阔开思路做铺垫。 E.“这很抱歉,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只能学到一半”这一句作者用幽默的语气来自嘲没有掌握好考据方法。 |
现代文阅读。 |
老子思想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王爱群 |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无为”方能大有为。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 天道忌盈。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盈”呢?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怎样才能常虚不盈呢?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伟业须从细小做起。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事物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选自2009年4月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老子的“德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有大德的人,不必去追求有德,如果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的名声。 B.理政者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有求必应,其实也积了很多德。 C.用合理的规则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这样做不是德的表现。 D.能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就是理政者德的表现。 2.老子推崇“无为而治”,对老子所说的“无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顺应规律,事半功倍。 B.“无为”就是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如果离开了法则,就会事倍功半。 C.“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控制、监督,防止乱作为。 D.“无为”就是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须理政者参与,就能产生“民自富”的效果。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有关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些人认为,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而作者认为从老子那里,我们可以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B.老子认为天道忌盈,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这启示我们要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C.盈的关键是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 D.细小之事变成伟业,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积累。对于理政者而言,只要从小处做起,就能成就大业。 |
阅读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前文却说“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很快“又恢复了旧样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张露 |
如果说有一种人生华丽而不刺眼,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那么这种人生非李叔同大师莫属。少年时,他是上海滩有名的翩翩公子,风流儒雅,气度不凡,“二十文章惊海内”;留学日本,李叔同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学成归来,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书。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图画音乐课期间,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艺术、渊博的学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启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他的学生,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形象地称“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大师在留学日本期间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一首《送别》意蕴无限,最后传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户晓,那含意深邃、意境悠远的歌词,那恬静典雅、抒情流畅的曲调,传唱了一个世纪,润泽了几代人的心灵。淡雅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凄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 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大师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执教一师期间,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以训练学生绘画基本功。1914年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提到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留学日本期间,他在东京组织成立了艺术团体“春柳社”。1907年该剧社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编剧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饰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戏剧家松居,他对李叔同的演技极为欣赏。他说看了这个戏,他想起在法国蒙马得尔小剧场那个女优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间的20多首诗词编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做一样,像一样。”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戴上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文章有删减)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李叔同少年时,是上海滩有名的风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努力追求铅华洗尽、返璞归真的人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B.在中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送别》意蕴无限,充分体现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主张。 C.李叔同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改革中国美术课历来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他在教课时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D.在作者看来,李叔同是个多才多艺,在许多艺术领域都有建树的艺术家。他严谨但并不拘泥,对此,作者的评价是“做一样,像一样”。 E.由于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深切关注,加上自身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李叔同终于选择了出家,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诗词创作中可以看出来。 2.文中夏丏尊先生说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个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说:“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
门 |
①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奥的动作。 ②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许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谨和容忍的心理来打开他的门。 ③ 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④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是欢快地用手肘推开厨房门的。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小贩时,尽管带着几分猜疑和犹豫,但接着你还是开门把人家让进屋里。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的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做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 ⑤ 于是,开门便成为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进入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新时刻的感知,某种人类烦琐仪式中一个新形式的体验。门一开,常常有人间至乐闪现在眼前:重聚,和解,久别恋人重逢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可能带来安慰。 ⑥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人有心灵,心灵的生活里有门。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里享受人生,或者与悲伤展开秘密搏斗的象征。许是人生不如意者常常十有八九,因而门的关闭常常多要关乎悲情。扃牖而居,或者闭户而出;薄送我畿,或者死别生离:一扇门的关闭也许就意味着一个结束,一夜无眠,一次离异,一种隔绝,一程流浪,一份剥夺生命权利的终审判决。在门的关闭中常常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可能是疲弱的挣扎;一扇门轻轻关上可能是强烈的悲戚。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还须承受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自己的所爱音容犹在,而人已然远去的时候。 ⑦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也常常不得不绝望地把门关上。 ⑧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这扇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1.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奥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主要含意。 答:“开门”的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门”的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分别说明文中三个划线句子的深刻含意。 (1)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 (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3)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表达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既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有一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B.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C.作者笔法自然,散淡而又严密。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谨和容忍的心理来打开他的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女厨突发忧郁症以及下文给“上门推销的书商或小贩”开门等内容有一定内在联系。 D.第四段对开门方式的描写,作者精选了五个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景,生动细致地表现出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的不同心态,紧扣文章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E.第六段中“一扇门猛然关上可能是疲弱的挣扎”,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一个结束”的悲伤和对“终审判决”的畏惧,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