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黄梅戏的抒情性   1952年底和1954年秋,上海举行戏曲调演和汇演,《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等轰动大上海。当时的观众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黄梅戏的抒情性   1952年底和1954年秋,上海举行戏曲调演和汇演,《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等轰动大上海。当时的观众评

题型:黑龙江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黄梅戏的抒情性
  1952年底和1954年秋,上海举行戏曲调演和汇演,《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等轰动大上海。当时的观众评价《天仙配》:“以意境表演为主,演得太美了。黄梅戏那种丰富而生活化的舞蹈,演得太优美了。”“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这些与山水景物紧密相连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词句,没有哪一个热爱黄梅戏的人不乐意接受。它清新、自然、淳朴、好听、好看、好懂。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这一艺术风格既是剧种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它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基础。黄梅戏的抒情性依赖于剧目内容和声腔。
  戏剧剧本的创作是前提和关键。一定要写好人物的与众不同的遭遇,写好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性格、命运,创造出奇特的有利于人物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情境和意境。比如《血掌记》中公子林中德在黄府花园血染手掌并丢失白扇而被打入死牢,《双合镜》中小姐秦秀英为搭救公子张德义而被父亲逐出家门,后带发修行仍忠贞不贰。没有一个抒情性良好的剧本,一切都是无米之炊。
  黄梅戏音乐唱腔的个性特色和格调,既是黄梅戏抒情风格的重要内容,又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音乐体系,它的花腔小调即曲牌体部分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表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作中的欢乐和忧愁。以平词为核心的板腔体套曲代表着黄梅戏音乐主腔的整体风貌。这一体系由平词、数板、对板、火工、彩腔、花腔、二行、八板、阴司腔、仙腔等组成。每一个腔体都能独立地表达一个特定的音乐形象即戏曲唱词的某种思想内容,而且把它们耦合交叉起来就更能表达更加丰富深刻、复杂多变的思想内容。如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现愉悦、欢乐的特点,《天仙配》中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女驸马》中的“谁料皇榜中状元”,都较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中的欢乐愉悦之情。平词一般用于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主要是叙述情况,但《天仙配》中董永唱的“含悲忍泪往前走”,《女驸马》中冯素珍唱的“民女名叫冯素珍”,都是以平词为主调揉进了其他腔调的唱段,观之听之,哀怨惆怅、悲凉苦闷之情立即涌上心头。“好听”是广大观众对黄梅戏声腔艺术的共同评价。“好听”虽然不能等同于黄梅戏音乐形象的抒情性,但黄梅戏艺术的抒情性特质又主要是通过其音乐声腔的个性特色而充分体现出来的。
  皖江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乡情,是黄梅戏抒情风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因素。无论是湖北的采茶歌、江西的采茶调,还是怀宁的小调、桐城的民歌、岳西的高腔和青阳腔,都是在黄梅雨季倾诉着忧愁哀怨,演绎着离合悲欢。这些曲调表达了人间的不平和真情,传颂着皖江山水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乡音源源不断地向皖江两岸流淌、聚集,经过解放前150多年的孕育,终于形成一个具有哀怨缠绵、婉转悠扬的抒情风格的剧种即黄梅戏。(选自胡亏生《黄梅戏风貌》,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黄梅戏的抒情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抒情性是黄梅戏的艺术风格,黄梅戏富有艺术感染力,离不开它的抒情性风格。
B.抒情性是黄梅戏的艺术特征,只要有抒情性良好的剧本,就能体现黄梅戏的抒情风格。
C.黄梅戏的抒情性在唱腔上表现为它具有个性特色和格调,一般观众则评价为好听。
D.黄梅戏的抒情性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皖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乡情。
2.下列对黄梅戏声腔艺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梅戏的腔调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调,表现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欢乐和忧愁。
B.套曲代表了黄梅戏的最高水平,这一体系以平词为核心,包括数板、对板等腔体。
C.平词具有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功能,它也可以独立表达人物情感。
D.只有将黄梅戏的各种腔体进行耦合交叉,才能表达更加丰富深刻、复杂多变的思想内容。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仙配》以优美的意境表演,生活化的舞蹈表演,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人们喜爱它的清新、自然、淳朴。
B.《天仙配》的唱词充满诗情画意,与山水景物紧密相连,是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可见黄梅戏的抒情性依赖于唱词。
C.黄梅戏剧本创作中,在情节的安排上强调在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的性格命运,创造有利于抒发人物感情的情境。
D.从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看,它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孕育,表达了皖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
答案
1.B
2.C
3.B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片白云
谢志强
  他欣喜地听着羊圈里传来的羊叫声,他蹲在靠墙的地炉旁边,清出昨晚烧过的余灰,然后,用松枝和牛粪点火,放上铜壶。水隐约地吟唱的时候,他掰了块砖茶丢进去,轻烟暖和着屋子。
  这时,屋外响起急骤的脚步声。渐渐近了,门框里出现女儿一张惊惶的脸。女儿哭着,说:阿爸,我那只小羊羔死了。
  他注视着地炉里的火,表情平静,说:嗯。女儿说:昨晚它还活蹦乱跳呢,可阿爸,它今天硬得像块白石头。
  他脑子里还留着昨晚扫荡山谷的暴风雪的喧嚣声。他说:我等会儿去处理。
  女儿泣声说:阿爸,小羊羔……
  他倒出奶茶,取来糌粑,说:坐下来。来,别的羊还等着你上山吃草呢。
  父女俩安静地吃着。他想起有一回眼睁睁地看着雪崩淹埋了牦牛,还有狼、雪豹、狐狸,秃鹫叼走了羊羔。他对失却有着精神准备,知道挡也挡不住。他捏着木勺舀着木碗里的糌粑,嚼出响声。女儿似乎担心响声惊扰了什么,嘴里克制着,她用手掰着糌粑。
  等到他听到出去的女儿模仿羊的叫声的时候,他站到门口,望见峡谷里那一群羊,像白云一样飘离村庄。他嚼着奶酪,来到空寂的羊圈。羊圈里充满羊的气味。
  羊圈旁边有一块石头,他把那只死了的羊羔拎上去。身后是零零落落的石屋,前边是起起伏伏的谷地。刀子像长了眼一样剥开失却温暖的羊羔,他的嘴里念叨着什么。一张皮展开摊晾着,它将是女儿冬天穿的皮夹。羊毛稚嫩可爱地卷曲着,一绺一绺卷曲得那么自然,却已经没有时间再舒展开来了。
  先是听见乌鸦的叫声,像是被风吹乱了的乌云。他知道,它们是冲着羊羔来的。阳光下,肝脏、肚肠闪耀着新鲜的光泽,还有凝固的血。他用泥土搓洗着双手。乌鸦迈着试探的步子往他这边靠近。
  随后,高阔的蓝天上,出现一个斑点,慢慢地,他眼前的地上有一个偌大的影子在移动,秃鹫展着巨大的翅膀已濒临他头顶的天空,稳稳地滑翔着。他甚至看见了秃鹫那炭火一般的眼珠。
  他卷起羔皮回屋。背后传来一阵乱乱的鸣叫声。乌鸦躲闪开了。不知从哪儿又赶来几只秃鹫,俯冲下来。他看见一只秃鹫倾斜着翅膀冲下来叼走了一根骨头。他把羔皮钉在门前的墙壁上,回屋取了锄头准备去地里,苍蝇已敏感地飞来,去叮那留着血迹的羔皮。他走近,羔皮已微微缩皱。苍蝇惊慌地飞开,却近近地乱舞。
  午后,村里的一位朋友来到他家。喝着奶茶,俩人偶尔说句话,更多的时间是沉默。似乎过去的岁月,还有眼前、往后,已在无言的默契中交流着。朋友似乎想起了什么事,起身要走。他送到门口,说:明天我去你那儿。回身,他收起了墙上的那张羔皮。
  峡谷,一边阴,一边亮。他走到村边,好像一天的力气都积攒到这一刻,喊得悠长而粗犷。那喊声碰着对面的悬崖,反弹回来,又返回去,一来二去,同一个喊声,回荡之间,弱下来,仿佛他不止喊了一次。
  不一会儿,他女儿的回应穿过峡谷飘了过来,如同和声,那么自然地承启了两个人——父女的声音,一唤一应,灌满着峡谷。峡谷小心翼翼地收集起它们,之后,又恢复了那辽阔的平静。
  转眼,一片白云从峡谷那边飘出来,女儿赶着白云,谷底银亮的河像一条哈达。渐渐地,母羊和小羊相互寻找、呼唤的声音传过来。他一脸的皱纹里沁出笑意,因为,他听见女儿模仿羊羔的叫声。(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第一段中通过“欣喜”“吟唱”“暖和”等词语,写出了父亲欢快的心情,这与下文写女儿因失去小羊羔而悲伤形成对比。
B.小说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的父亲的形象,其中重点写了父亲的行动和心理活动。
C.小说通过对死羊羔、秃鹫、苍蝇等的描写,揭示了主人公生活环境的艰苦,突显了主人公勇于和大自然抗争的精神。
D.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善解人意,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勇于为父亲分忧的牧民少女的形象。
E.小说题为“一片白云”,但主体部分却没有对白云进行的描写,而只在最后一段出现了有关“一片白云”的描写,这样的题目不恰当。
(2)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情节简单,叙述平淡;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生命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二十一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的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豪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北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的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做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裹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门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副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漏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二十一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
D.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E.这篇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说明,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记叙颇为生动,而评价性文字里又渗透着作者的敬佩之情。
(2)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几个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先生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其中包括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照搬生活,这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断问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低俗、丑陋的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认低俗,要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这样一来,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和“傻乐”,如此“审美”,文艺岂能不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问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正如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就、迎合、媚悦”。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本来应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地面向消费市场和大众需求,更多地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费主导”,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既然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对“文艺大众化”的表述的一项是(     )
A.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在文艺的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B.文艺大众化并不是要求文艺设法俯就大众,因为这样文艺就容易流为迎合、媚悦大众的文艺,对大众无益。
C.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满足与引导,因为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则不然。
D.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不应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动的消费者,而应是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的主动参与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艺虽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因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而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则就被悄然抽空了。
C.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术作品对“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D.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地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就是,文艺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没有承担起生活所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背离了文艺自身的人文精神内涵。
B.文艺之所以不能照搬生活,是因为文艺创作体现着文艺家的主体性、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体现着艺术家对反映对象的发现和选择。
C.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顾及社会效益,这样才有可能改变文艺低俗化的状况。
D.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所以健康或不健康的文艺作品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文艺大众。
题型:黑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秋祭
刘建超
  “小贱妃”是红酒小说里的人物,红酒写小说,故事都以相思镇为背景。
  当年,相思古镇有个唱青衣的女演员,演皇妃爱由着自己的性子,她忘了自已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金枝玉叶,只要一出场,手端玉带侧身站定,就冲观众抛媚眼儿,师姐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贱妃”。“小贱妃”的戏非常出彩,深得观众喜爱。县里的一个头头儿想非礼“小贱妃”,岂料“小贱妃”戏里戏外是两样人,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全没了往日的妖媚。
  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很可笑,那“小贱妃”是她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来的人物,怎么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哆嗦着,枯黄的落叶萧瑟地飘零着。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古戏楼孤零零地坐落在村口,看上去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沧桑。戏楼是两层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下面的一层据说是演员起居和放置道具的场所,二层就是演出用的戏台了。台子上的楼板已经破裂,围栏也变得腐朽不堪,两根柱子上有楹联一副,字迹依旧遒劲飘逸,“是虚是实当须着眼好排场,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
  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与我们一起转悠着看。
  这里唱过大戏吗?我觉得这不过是民间艺人杂耍的地方。
  唱过!全本的《穆桂英挂帅》、《西厢记》、《铡关案》都唱过,你们不知道,听老人说原先这戏楼子对面是东大庙和昭帝寺,再往前两里地就是清代的商铺一条街,繁华得很。每逢大集这儿都唱大戏,一唱就是七八天。热闹着哩。
  噢,那你们听没听说过,当年剧团里有个绰号叫“小贱妃”的在这里唱过戏?
  村民摇摇头,这是明清的戏楼,几十年前被当做学校,后来成了危房,学校早搬走了。
  我走到二层的戏台前,凭栏眺望,想象着当年的繁华场景,怂恿我的朋友唱了一段《梅妃》: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儿我这厢慢节徐行……
  朋友喜欢戏曲,上大学时曾修过此类课程,程派的韵味还是有的,我叫了声好。
  村民都是在豫剧、曲剧窝里泡大的,对京剧没有多少概念。唯独一个背着柴草的老婆婆似乎听得很专注,还轻轻地点着头合着节拍。
  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戏啊,我这位朋友唱得怎么样?
  婆婆说,程派唱得还中,就是神态不像。
  哈,真遇到行家了。婆婆,您给指点指点。
  婆婆环顾四周,犹豫着。
  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门来寻访古戏楼。看这戏楼子多年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婆婆被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没了刚才的不安和拘谨,一个亮相,开口唱的是《西厢记》里的红娘:
  这兄妹本是夫人话,只怨那张生一念差。说什么待月西厢下,你乱猜诗谜学偷花。果然是胆量比天大,寅夜深入闺阁家。若打官司当贼拿,板子打、夹棍夹、游街示众还带枷。姑念无知初犯法,看奴的薄面就饶恕了他!
  一曲唱罢,竟然往台下丢了个飞眼。我们大声叫好。
  村民说,还不知道怡萍她娘会唱戏哩。她闺女怡萍在剧团唱戏,多少年也没唱出个啥样法。听说傍了个大款,立马就出名了,在城里买了房子买了车,要接她娘进城享福,她娘死活不去还把闺女给骂走了。
  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品咖啡时,我把经过告诉了红酒,我说她肯定就是当年的“小贱妃”,假如她当初能灵活些,别去得罪权贵,现在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没准还在舞台上风光呢。
  人,总要活个气节吧。说完,红酒不再搭话,凝神望着窗外,轻轻地唱了两句。什么词没听清,只是觉得那曲调除了低回婉转外还有些许惆怅忧伤…(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用简洁的语言点明了小说的两个主人公——“小贱妃”和红酒,让读者对小说要塑造的人物形象一目了然。
B.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小贱妃”戏里戏外的不同表现,表现了“小贱妃”表演的出众和品格的坚贞不屈。
C.红酒认为“我”想见“小贱妃”的想法很可笑,因为“小贱妃”是红酒小说中虚构的人物,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人。
D.小说花了近一半的篇幅描写相思镇的古戏楼,是因为古戏楼是贯串小说的线索,有关“小贱妃”的故事都发生在古戏楼。
E.小说通过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鲜明,形象丰满,富有感染力。
(2)结合文本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①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秋祭”为题,“祭”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婆婆是不是红酒小说中“小贱妃”的原型?请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
——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①刘先林不讲究吃,也不讲究喝,单单讲究空气流通。即使在北京冬天凛冽的寒风中,他家的窗户也处于敞开状态。办公室来了客人,刘先林让座,然后便:开窗,通风!将已经打开的窗子开到最大,门也敞开,然后满意地坐下:“这样好。”办公室调整,刘先林拒绝套间办公室,唯独看中空气对流的办公室。有人找他时,他就在靠门的办公桌上,从高高的两摞书间抬起头来。
  ②在“文革”中,中国测绘局的科研人员被打发到工厂去。很多人靠打牌聊天闲度光阴,而刘先林却在车间学会了工人师傅的本事——车、刨、铣、钳等各工种。当年大家都觉得没用处的计算机,刘先林竟然在全北京没有几台计算机时,为了凌晨在别的单位上机,前半夜就去排队等候。
  ③刘先林喜欢流通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里有充足的氧气,这是刘先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刘先林的生命。在这样的富氧环境中,刘先林研究出了JX系列解析测图仪,这个专攻图像处理的系列设备,成了国外产品独占中国市场的终结者。目前可以直接快速获取影像并将其记录于硬盘的领先世界的数字航空摄影仪也已是刘先林研究成果中的“待嫁新娘”。测绘界使用的都是高级精密的设备,中国从纯进口国到出口国,刘先林在其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对科研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最高褒奖,几十万人的中国测绘界一共只获得过两次,而这两次的得主都是刘先林。
  ④刘先林最喜欢说的四个字就是“直奔主题”。
  ⑤刘先林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产品,都不应华而不实。实验时,他戏称自己是“胶布工程师”,用胶布粘贴就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在研制JX-3解析测图仪时,刘先林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他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因为刘先林认为:“需要是发明之母。”刘先林产品的用户们评价他的产品:看上去不那么漂亮,但是实惠、好用、细致、功能强大。
  ⑥我国科技界申请课题,大多数情况是先论证国外如何如何,刘先林却很少去关注某个课题是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他说:“我从事研究的项目,总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他的同学、一位两院院士说自己是传统的,写一堆文章,带一群学生;而刘先林是基层的、快速的、简捷的,几乎不写科研文章,也不去考学位,更不去考虑自己科学家的身份与衣着是否相配。
  ⑦也许是用心专一的人都有的特点吧,他们需要用纯粹的心去做纯粹的事,其他问题在他们看来可以予以最大程度上的忽略。刘先林泡茶用的不是杯子,而是一个塑料大茶壶,没有壶盖。茶壶大,是因为一次可以倒很多水,用起来方便,而碍事的壶盖和过滤茶叶用的东西,因“直奔主题”而被扔掉了。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他从不关注脱下来的毛衣是反是正。国家测绘局一位领导有一次到研究院调研,车子快到研究院时,看见前面一个白发老头,一边裤腿高,一边裤腿低,蹬着一辆三轮车,在小车前面走,到了研究院门口一下子就拐了进去。这位领导心想:测绘科学研究院怎么让收废品的随便进出?赶上去一看,是刘先林。即使是见大领导,刘先林有时也光着脚穿一双大两号的皮鞋。会见外宾时他也不考究衣着。外事办的人说,刘先林给中国人争气,争气不在外表。
  ⑧刘先林心中装的是发明创造的大思考。采访时,只要记者让他随意谈谈,他准会侃侃而谈,没有大道理,全是与他质朴外表相称的大实话。不善言语的刘先林经常急出有些哲理的话:一个民族不能只有传递知识的能力,而没有生产知识的能力,中国人应该是有创造力的。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科技创造是严谨的,但科技创造需要开放的、大胆的、具有前瞻性的思维,用“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作标题不但富有诗意,而且符合人物特点。
B.文章开头叙述刘先林讲究空气流通的几件趣事,意在说明刘先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说明呼吸新鲜空气与刘先林科研发明的奇思妙想紧密相关。
C.健谈的刘先林喜欢“直奔主题”,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均能证明他“直奔主题”的性格特点。在刘先林看来,实际需要就是科技发明创造的主题。
D.“文革”中,别人闲聊,他学技术;当年别人觉得学计算机没用,他却孜孜以求;搞科研,别人关注热点,他却从需要出发。这几处对比,突显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E.文章先写刘先林的生活喜好,接着叙述他的科研特点,再记叙他日常生活中的几件琐事,最后一段介绍他的大写人生,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2)在这篇文章中,刘先林作为科学家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写刘先林不修边幅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个古稀之年的同事评价刘先林:不循常规,不修边幅,不善言辞,但,是一个奇才。这篇文章能印证这些评价吗?请简述理由,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