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与老屋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 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

老村与老屋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 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2 期末题
老村与老屋
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 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②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所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一如秋后的残荷与落叶,在风中悲壮地摇曳。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转弯抹角的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颓败、肮脏一览无余,永远失去了原来的严整、净洁、古朴和神秘,现在连一个神奇的故事也隐藏不住了。   
  ③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与鸡飞狗跳。   
  ④我家的老屋早已拆除,并盖上了新房,现在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形象。由于缺乏先见之明,当时就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和惴惴不安,因为老屋寄托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生活,也包裹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姐共同生活的岁月,我唯恐一不小心将这些记忆丢失,以后就再也找不回老屋了。我曾想自己为“老屋”画一幅画,但因画技不佳迟迟没有动笔;我曾寄望于儿子,让他好好学画,将来有一天让他将我的记忆画下来,但那又是遥遥无期和不能指望的事情,因为儿子画技再高,他能画出我记忆的海水情深吗?于是, 我决定用文章将老屋描绘出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也好!   
  ⑤母亲曾告诉我们兄弟姐妹说:“以后你们可别忘了小舅,是他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用小驴驮料,帮咱家盖起南屋的。”母亲和小舅早已离世,但母亲的话、小舅的身影却活在我的心中。1979年至1982年高考这四年,假期期间我一个人曾住过这个南屋。当时整个房间虽杂乱无章,但我用白纸将土炕上的破席糊好,坐在一只盛草的高大的竹笼之上,伏在一张大高桌上,面对南窗复习课程,虽然诵书的声音有几分悲情,但南来的风与窗外菜园里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在三次高考名落孙山后,第四年我能够成功,这个南屋所给予我的不仅是宁静的时空,还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心性与决心,更 有南来的和煦之风与花之芬芳!   
  ⑥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所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而且,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懊丧之事!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我要早些用笔将它们留住,尤其是那些感动过我、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     
  ⑦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剥落,而我却像清明时节忆起已故的亲人般将它想起,并给予它以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的祭奠,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一片素心和一夜清梦。
1、第二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第三段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对村庄、老屋的深深情结,其中有哪些复杂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作者说“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而在第⑦段中作者又说“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剥落”,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用:承上起下。承上文“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引起下文,引出下面对村庄的回忆和感伤。因为:原来记忆中的村庄景象已经颓败与凋零,甚至面目全非,记忆与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而我甚至连已经拆除的老屋的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对象,只有发黄的记忆。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所以“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意对即可)   
2、(1)拟人。如“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鸭与鹅则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这样写将家禽的形象人格化,使之更加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记忆中家禽家畜的美好印象和怀念之情。   
  (2)对比。作者将鸭与鹅的形象进行对比,突出了二者各自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记忆中的村庄与如今的村庄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童年村庄的怀念。   
  (3)排比。“鸡们……狗们……鸭与鹅们……”,运用排比很有气势地写出了家禽家畜蜂拥而出的景象,表现了当年村庄的勃勃生机。   
  (4)短句。如“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富有气势和节奏,生动地写出了往昔记忆中的美景。(意对即可)  
3、(1)对村庄怀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
  (2)对老屋没有留下照片耿耿于怀和惴惴不安。
  (3)对老屋中的人(小舅、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4)对一同与我度过四年高考复习课程的老屋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5)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令人懊丧。
  (6)对老村与老屋的怀念是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意对即可)   
4、并不矛盾。前者是说作者虽然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但心中对老村与老屋的某些记忆却是越来越清晰,难以忘怀,就像雨过天晴后沾满露水般清新。后者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村与老屋离我渐渐远去,甚至会消失,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就如同花瓣凋零一样无可挽回。即在客观事实上,老村与老屋会逐渐消失,但我心中却努力记住老村与老屋中那些感动过我、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表达了作者作为游子对老村与老屋的难以忘怀的感情,是自 己远走天涯的生命的根系。(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长在心里的眼睛
王祖远  

  母亲的眼睛一直不好。好些年没有见过母亲了,这次来城里探亲,我请了半天假,给她收拾屋子。我对妻子说,为避免上下楼梯摔跤,就让母亲住楼下进门的那间房吧。那是妻子的钢琴室。妻子愣了愣,说钢琴搬起来笨重,再加上墙上那些音谱,住这间屋怎么行?
  我不想与妻闹翻。我说,母亲打乡下来,没有买医疗保险,若真摔了,医疗费用谁来出?妻子沉吟了半天,才说,这还差不多,往后别拿眼睛说事。
  我重新布置了那间屋。一个小茶几,一张沙发床,没有一样花哨的物件,简单洁净,这正是母亲平日喜欢的样子。
  去火车站接来母亲,她的模样没什么大变,只是身架更矮小了一些。一见面,她就把目光转向我,发一声叹息,头发都哪儿去了?瘦成这个样子。又指着媳妇说,还是你媳妇比你强,腰圆肚圆的,一看就是身体好。
  那时候,妻子正在减肥,都三年多了,只是不见效果,她最听不得人说她胖。果然,听见母亲的“夸赞”,她白了母亲一眼,鼻孔里还哼了一声。自然,这一切,因了母亲的眼睛,她是没法看见的了。母亲还不识趣地直往媳妇的跟前凑,一边说,身体好了,啥都好了呀!
  说起来,母亲的眼病已有多年的历史。父亲早逝,是母亲用她在皮鞋厂的微薄工资将我和哥哥养大成人。母亲不识字,***全是厂里最脏最低下也最伤眼睛的工种——橡胶车间的剪样工。她日复一日的任务,就是把刚从滚筒里捞出来的热胶皮,按固定的尺寸剪出鞋底的雏形。这个工种,是母亲自己要求来的,因为生胶有毒性,别人不愿干,而做这种工作的人,可以比别人每个月多拿到一百块钱的营养费。生胶一碰就粘色,母亲下班回到家,脖子是黑的,手是黑的,久而久之,连眼圈也变成了黑眼圈。  
  自然,到了城里,母亲的眼睛还是很碍事。她是个节省惯了的人,洗衣时,妻子让她用洗衣机,为了节省,她却用手拧干,晾到卫生间,地上便是一大滩水。妻子说地砖浸水要起泡的,卫生间总晾着衣服,客人来了也不好看,说了好多次,母亲就是不听。后来,她等到我们都上班去了才开始洗衣服,等下午快下班了就赶紧收拾起来。地上的水迹,她自己看不清,也以为别人看不清,妻子的脸色就渐渐难看了起来。
  做饭,母亲还是老家那种做法,姜葱蒜八角大料红绿辣子,旺火猛炒,一屋的油烟弥漫,惹得火警器呜呜地叫。做一顿饭,气味一个晚上也消散不了。家具墙壁上,很快就有了一层黏手的油。妻子说,妈您把火关小些吧。母亲回嘴说,你们那个法子做出来的还叫菜吗?勉强抑制了几天,就又回到了老路子。后来,妻子干脆在外面叫了外卖一家人吃,才算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是母亲无饭可做了,就闲得慌。她看电视都费劲,又不爱出门,每天只在家里巴巴地坐着。好几次,我下班回来,看见母亲一动不动地坐在黑洞洞的客厅里发呆。
  一个月后,母亲说,我还是回乡下老家吧。那时候,妻子正隔三岔五地跟我闹矛盾。我知道她的心思,她是嫌弃母亲了。
  母亲走的时候,已是开春了。大清早的,天还是冷,妻子和女儿都还在熟睡,我一个人送母亲去车站。一路上,我只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硬硬地堵着,气喘得不顺,每一次呼吸,听起来都像是叹气。
  买了车票,时间还早,我领着母亲去餐馆吃饭。我一样一样地点了一桌子。母亲吃不惯,挑了几挑就吩咐说打了包。母亲连茶也舍不得留,一口不剩地喝光了。母亲的手颤颤地伸过饭桌,抓住了我的手。母亲的手很是干瘪,青筋如蚯蚓爬满了手背,指甲缝里带着没有洗净的泥土——那是母亲昨天在后院收拾隔年落叶留下的痕迹。
  “娃呀,你听她的,都听。妈年轻的时候,你爸也是顺着我的。”母亲说。
  将近四十,母亲才怀上我,小时候她从不叫我的名字,只叫娃。这个娃字,如今又从母亲的口中迸出,立即,眼泪无声地从我的眼中涌了出来。我跑去了厕所,坐在马桶上,扯了一把纸巾堵在嘴里,哑哑地哭了一场。
  走出来,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在母亲兜里。那是我从烟钱中节省下的2000块钱。
  送走母亲,走出停车场,外边是个春寒料峭的天。早晨的太阳毫无生气,冰冷如水,风刮得满树的新枝乱颤。我想找一张手纸擤鼻涕,却摸着了口袋里那个原封不动的信封——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又把钱还给了我。
  出租车向我招手,我却很久没有动静。似乎,背后有一双眼睛,牵扯着我的魂灵。谁说母亲看不见,她的眼睛长在她的心里。在每一个儿女的背后,总有一双母亲默默的眼睛。
1.作品以“长在心里的眼睛”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倒数第二节的写景语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本出发,探究现代家庭婆媳矛盾的产生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泰山归来
邓友梅
  有朋友听说我要去泰山,就来约稿,我不知轻重,满口应承。回来后才知道:要跟谁过不去,想看他出丑,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他写泰山。不问哪朝哪代,哪党哪派,文章里手们没来的想法来,来过的变着法儿写,一代一代地写,几千年下来,好话说尽了,好词用绝了。今天再想写出新意“比登泰山还难”!“泰山”两字如今已经成了汉语基本词汇。有洋朋友想学说相声,我就建议他先学会“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这一串词儿,以备随时使用。还告诉他:学的时候不要问中国这么多山,哪座山压下来也够喝一壶的,怎么就非说“泰山压顶”?黄山峨嵋,青城匡庐,哪座山也有看头,为什么单把“不识泰山”当件事?更不要问“既然泰山是个好词,怎么又不能称朋友为老泰山呢?”解释清楚这些很费口舌,不如先学其然,以后再弄清所以然。弄清它不易,最好到泰山爬几趟。
  爬过泰山才会想到,泰山确实既高又美,但光凭这出不了太大风头。论高度,论景观,它都算不得“首屈一指”,怎么就叫它获得个“五岳独尊”呢?
  读过山上的碑碣刻石,浏览了泰山诗文史迹,才嗅到泰山走红的秘密,原来它在以下三点占了便宜: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
  许多民族原始时期搞自然崇拜,随着文明发展便被宗教信仰代替。可中国人对天地山川的崇拜却始终没有作废。历代皇帝都宣称自己的“君权”得自“神授”,这里说的“神”既不是佛祖也不是道宗,却是“头上青天”,为此皇上称为“天子”,有事没事,要向“天”请示汇报。为了使“天”听得清看得明,汇报总要找离天最近的地方进行,凑巧就选中了泰山。华夏大文化的“天时”使泰山出尽了风头,捞够了资本。
  皇上们怎么就看得起泰山呢?这又说来话长。泰山矗立在黄河下游,这地方远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频繁活动。我们炎黄始祖还没出现,这里先就有了“泰族”人。“泰族”人要找高地,目光所及最高的所在就是“泰山”(不然也不会自己取名“泰族”),祭天就上泰山极顶。这在有皇帝之前已是“既成事实”,后来的皇帝们只得一个接一个“承袭”。待等到中国人知道还有比泰山更高的山时,“五岳独尊”地位已“稳如泰山”了。这是它得益于地利的优势。
  第三才说到人和。王权和神权总是互相支持,携手共进的。皇上认为泰山离天最近,神的使者就给以证实:西建普照寺、东起碧霞宫。经石峪、王母池、玉皇顶、八仙桥,依名生景,因景得名,按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宫蓝图把舞曲来了个彻底改造。有了“硬件”还要增制“软件”,别看中国文人向来有清高、不党、遗世独立等等美德,这并不耽误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看皇上眼色行事。锦上添花,随帮唱影,人云亦云,扎堆起哄,一窝蜂赶浪头等等传统习俗,也未见得没有它积极的一面。皇上说这座山天下第一,作家们就证明自己早有同感。你写歌颂泰山诗,我就撰赞美泰山文。诗文自泰山引起,泰山又刻满诗文。硬件与软件这一结合,就形成民族性的共识:既然从皇上、大臣、文人、墨客到侠客、武士、和尚、道士都为泰山叫好,那想必就是真好,小百姓有啥不服呢?连农民起义领袖们也奉泰山为神明,造反也选它为依托,以图吉利了。于是赤眉绿林,黄巢李闯都在此留下了遗迹。红巾军攻下泰安后也没忘了在泰山刻石纪念。
  还有更得人和之利的山吗?
  我初登泰山之时,曾想:泰山如果丢开附着于它身上的社会因素,只凭它的自然条件,怕是登不上五岳之尊的宝座的!
  登到中天门时想法就有点变化:若丢掉这些历史的文化的斑斓色彩,它仍是个风景区,但不是泰山了。当我终于站到泰山的极顶,回首下望它那被白云弥漫、树木葱郁、深不可测的山谷时,我才觉悟到自己的愚顽蒙昧!泰山不只是地理名词,不只是个自然构造,它是造化与人文互相渗透、互为表里、难分主次、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根本不存在谁从谁身上离去的假设!“泰山”两字指的就是浓缩、结晶于此山的中国文化,华夏历史。不研究中国文化,无法了解泰山;不理解泰山,不算通中国文化。
  旧泰山已被写尽,新泰山尚待形成,这时候答应约稿是不明智的。我只能在赔礼道歉声中打退堂鼓。(1992.9.4北京(摘自《泰山网》,有删节)
1.“当我终于站到泰山的极顶,回首下望它那被白云弥漫、树木葱郁、深不可测的山谷时,我才觉悟到自己的愚顽蒙昧!”这里的“觉悟到自己的愚顽蒙昧”指的是什么?请分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回来后才知道:要跟谁过不去,想看他出丑,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他写泰山”这句话的内涵和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初登泰山之时的想法和登到中天门时的想法是否矛盾?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如何诠释“五岳独尊”的深刻内涵的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说 树
吴冠中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荫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抖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洒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姿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着两只手攀着树枝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 … 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美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天坛(1)、太庙(2),依傍的是祖荫。
  注:(1)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2)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1、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请依照文意,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故乡的老树几乎被砍光了,因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 
B、江南早春的杨柳体态袅娜,任风梳弄,北国四月的枣树瘦骨嶙峋,傲视群芳,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  
C、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 
D、享受天年的树寿终正寝,虽然可以作为老树的代表,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 
E、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墩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提醒幸福
  ①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结识了一位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有乐出声来,所有关心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乐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②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提醒的后缀词总是灾祸。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义。
  ③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的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④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睁大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期盼风暴早些到来。
  ⑤在许多夜晚,风暴始终没有降临。我们辜负了冰冷如银的月光。
  ⑥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我们怅然地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用的。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都帮不上忙。
  ⑦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回到凌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有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⑧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知识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了提醒我们幸福。
  ⑨请从此注意幸福!
  ⑩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你自会珍惜,用不着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
  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的训练。
  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过去很远,拣起地上的金鬃毛时说,原来我见过她。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侯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些什么。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却没有人预报幸福。
1.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幸福”,试分析作者笔下“幸福”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人生有灾难也有幸福,对待灾难和幸福应该各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自然段中划线的“临门一脚”,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自然段中“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一句中,“它”指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感觉“那样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罗丹先生并没有艺术家们常有的罗曼蒂克派头,倒象是一位拘谨的绅士,严谨的学者。他头戴老式的礼帽,身穿黑色的服装,须发皆白。飘拂在胸前的稀疏的银丝,看上去像闪闪发亮的轻雾。他没有瞧我,侧着头,眼光仰视着上前方,似乎在追踪一个遥远的目标。……
  在看这些雕像的时候,我强烈地感到罗丹所塑的人物像,都远远不及希腊雕塑那么完美、完整和典雅。他们显然不是以形体美取胜,而往往带有这种不足或那种缺陷,达鲁的胸像,肋骨毕露;罗朗的头像,眼眶相当难看,似乎有眼病……以至我完全可以说,表现畸形与丑陋,是罗丹雕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倾向。
  “平常人总以为凡是在现实中被认为是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这是他们的大错。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攫取了这个‘丑’或那个‘丑’,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化成‘美’了。这是点金术,这是仙法!”罗丹如是说,他的眼睛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艺术中的美丑,当然与生活中美丑不同,生活中的“丑”可以成为艺术中的“美”,但只有当这“丑”被艺术家表现得有内心世界、有心理深度的时候。罗丹先生只是为了给人一种刺激,使人感到触目惊心才刻意追求形体上的缺陷与丑陋吗?
  “不,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所谓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的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自然中被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被认为是美的更显露它的‘性格’,因为内在的真实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皱蹙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与缺残上,比在正常健全的相貌上更加明显地呈露出来。在艺术中,只有那些没有性格,就是说不显示外部与内在真实的作品才是丑的。”罗丹如是说,他的眼睛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是的,罗丹所追求的并不是形体上的丑陋,而是内心的深度,是内心世界的某种状态在形体上的一种如此强烈以至使形体变形的反映。这个曾经美艳一时的《老妇人》,他低头看着自己丑陋的形体,面部充满那么深的悲哀、羞惭和绝望!《施洗者约翰》那略呈内八字的两腿,使他瘦弱的身躯更显得僵硬难看,然而却表现出了他机械的一步一顿的步伐之沉重与庄严,使人感受到这位传道者那种完成神圣使命的精神。《青铜时代》那个从沉睡中刚醒过来的青年男子不美的形体与不平衡的身姿,正是为了表现人类从蒙昧状态中解脱出来逐渐具有清醒意识的伟大过程…………
  注: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家。
1、第三自然段中的“用魔杖触一下”“这是点金术,这是仙法!”用的是比喻手法,其实际意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第二自然段末尾说:“表现畸形与丑陋,是罗丹雕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倾向”,通观全文,从罗丹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观两方面来阐述这一“重要的倾向”的具体内容。
(1)在艺术实践中,罗丹的雕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个字以内)
(2)在艺术观上,罗丹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个字以内)
3、文章在引用罗丹的一段话之后,就重复使用“他的眼睛仍然仰视上前方”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三项是[     ]
A、作者在罗丹的亲自陪同下参观,因而能更深刻理解罗丹的艺术观。
B、罗丹的雕塑往往带有某种不足或缺陷。
C、罗丹的雕塑所追求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形体上的强烈反映。
D、作者在介绍罗丹作品的同时,也注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E、作者较详细地介绍《青铜时代》等三件作品,意在说明罗丹的艺术追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