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只有一个。
是吗?不是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我问你:生命中你最爱的人是谁?
父亲?母亲?朋友?爱人?……他们中的每一位我都无法从“最爱”中舍去。
因为他们在你的答案都是最重要的。父亲给你以力量,母亲给你以呵扩,朋友给你以帮助,爱人给你以温情……你我正是在这些人的关怀与鼓励中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我问你:天空中最亮的是什么?
太阳?月亮?星星?到底哪一个最亮?
太阳只在白天撒下阳光,夜晚只能让月亮照亮我们的路,可是没有星星陪伴的月亮是孤独的,黯淡的。仍然无法说出最亮的那一个。
我问你:谁对社会的贡献最大?
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我找不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政治家适应形势的转变不失时机地提出改革的措施,才使我们的社会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艺术家使我们枯燥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历史上留下了数不尽的珍品;……你很难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排行榜。
我问你:你要繁华热闹的城市,还是要怡然恬静的乡村?
汽车、地铁、冰箱、热水器、商场、饭店,……现代化的都市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生活。可是生命节奏太快,空气污染严重,让人觉得疲惫不堪。而清静的乡村可以让我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漫步于乡间小道,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我两者都想要,两者都不想失去。
我问你:你要快乐还是要痛苦?
一味的快乐未免肤浅,一味的痛苦未免沉重。
我们经历过痛苦的快乐。没有人能一直快乐下去。有人说,心脏是两间房,一间住着快乐、一间住着痛苦,笑的声音太大了,会吵醒隔壁睡着的痛苦。苦与乐并存,才是生活的味道。你无法选择其一。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才是生活。
解析

试题分析: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
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喜鹊每天都为大树唱颂歌:“您长得多么高大,多么挺拔!您的枝叶多么繁茂!”这歌声使大树深深地陶醉了。一天,正在酣睡的大树被一阵“当、当、当”的响声惊醒了。原来是一只啄木鸟不停地用它那又尖又硬的长嘴啄着树干。“啄木鸟,你吵得我心烦意乱,啄得我皮肉疼痛,快滚开!”啄木鸟含着泪水飞走了。从此以后,大树成了蛀虫的乐园,树干几乎被蛀空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它在痛苦的呻吟中倒下了。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地对天问道:“你是怎样才赢得人间的赞美呢?” 天回答道:“我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所以我能忘我地无私奉献,才赢得人间的永远赞美。”地赞叹道:“你包容万物,容纳众生,无私奉献,你真是无愧天之绝美呀!”
天对地问道:“你是怎样才赢得人类的赞美呢?” 地回答道:“我无所不忍,无所不载,所以我能真诚无私地奉献,才赢得人间的永恒赞美。”天赞誉:“你无所不忍,无所不载,无私奉献,你真是无愧地之壮美啊!”
智者说:“能容才大,能献才惠,能忍才威,能载才美,能认识自己,能看清别人,这是人生大境界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台湾知名文化人蒋勋在东海大学任教时,有一天,经过学校的草坪,看见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他想,有多久没有这样躺在草坪上读诗了?于是突然下决心要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2)蒋勋:“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美就是回来做自己。”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 ---  马克·吐温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标题自拟;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渔民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问:“为什么您不出海呢?”渔民回答:“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捕的鱼多吗?…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游客摇着头,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更多的鱼。等到老了,您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了。”渔夫说:“可是,现在我已经很悠闲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