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取角度,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据媒体报道,从清明放假开始,一场沸沸扬扬的“抢盐”闹剧在兰州各大超市上演。自4月3日以来,因谣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取角度,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据媒体报道,从清明放假开始,一场沸沸扬扬的“抢盐”闹剧在兰州各大超市上演。自4月3日以来,因谣

题型:河南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取角度,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据媒体报道,从清明放假开始,一场沸沸扬扬的“抢盐”闹剧在兰州各大超市上演。自4月3日以来,因谣言引发的市民抢盐风潮飙升,连日来,各大超市频频出现“抢盐”大军,部分超市因市民疯抢,每袋1.5元的“绿色精制碘盐”几乎绝迹。
         对于缘何疯抢“绿色精制碘盐”,说法则各不相同。按照媒体的说法,抢购者有的说要涨价,有的说这种低价盐以后不生产了,部分市民更是表示并不知道什么原因,看见别人抢,就加入其中,“反正不管怎样,大家这么抢,买下存着肯定有好处”。这其中更有囤货的:租住在武汉的兰州人郭先生,听家人说当地食盐已卖到8元1斤,“可能会有长达半年的盐荒”,便大肆买进13000斤,算上运费,共花2.7万元。谁知,政府“辟谣”以后,盐价一路走低,郭先生货全砸在手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略”。
举一反三
        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说:“大多数人在追求快乐时急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对这句话,你有何感受与思考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议论文。
题型:江西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作文。
         庄子说,做人应该“外化而内不化”。“外化”,就是与外界相处,学会变通,适应环境,搞好人际关系;“内不化”,就是无论外界风云怎样变幻,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你怎样看待庄子的说法?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或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林书豪是谁?如果如果在上个月初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
         身高191厘米且体型并不壮硕的林书豪,本来在“高手如林”的美国职业篮球界并不被看好。不到两个赛季里,他辗转于三个球队,这期间还有屡次被下放发展联盟的经历。在2月7日同新泽西网队的比赛中,两大当家球员斯塔德迈尔和安东尼同时缺阵,主力后卫人选也捉襟见肘。因战绩差、面临下课危机的主教练丹东尼叫起了替补席上的林书豪,不料却成为神来之笔,开启了他的神奇之旅。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成为NBA东区“单周最佳球员”,入选全明星新秀赛,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终于打出NBA的一片天。
         人前的风光,源自背后的汗水。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丁俊晖说:“林书豪的事迹非常励志,实际上,他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过去日复一日、默默无闻的训练和比赛积累,他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了我们厚积薄发的道理,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福建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作文。所写内容不得脱离材料的含义和范围,不得宿构。
题型:写作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约翰是一名伐木工人,他为公司干了5年却从来没有得到提升。而另一名伐木工人比尔,在一年内就得到了提升。这件事引起了约翰的不满,于是,他去找老板理论。
         老板说:“你现在的伐木量与5年前的一样多, 我们是计件公司,如果你的伐木量能加大,我们会乐意提升你。”约翰回去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且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可他仍旧不能砍伐更多的树木。于是,约翰找到了比尔,虚心请教比尔,如何能砍伐更多的树木。
         比尔说:“我每次砍完一棵树会休息两分钟,并磨磨我的斧头。你最后一次磨斧头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像子弹一样击中约翰的要害,约翰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