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一个青年来到一片绿洲,碰到一位老人,青年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道:“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令我讨厌。”老人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一个青年来到一片绿洲,碰到一位老人,青年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道:“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令我讨厌。”老人接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个青年来到一片绿洲,碰到一位老人,青年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道:“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令我讨厌。”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一位青年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青年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有一切……”老人便说:“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什么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任何环境都蕴含着独具个性的美,能不能发现它,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
是啊,两个年青人之所以对自己家乡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心态,请你以“心态与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

老张家的小保姆
老张家的小保姆兰兰,是从缺水地区来的。兰兰16岁,瘦瘦的小尖脸,干活儿不惜力气,一天到晚不停地做事,几乎没有闲下的时候。每月三百块钱,全寄回去,供后妈生的小弟弟读书,虽然后妈让兰兰透心凉,兰兰却十分偏爱小弟弟,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到一个不缺水的地方。                
兰兰刚来的时候,洗什么都用盆。兰兰用水只肯放一点点,玫瑰油香精似的,洗过手和脸,洗脚;洗过脚舍不得倒掉,放在那儿,冲厕所用。其节水意识是从小养成的。据她说,她的老家是喝“天水”的,天上下雨,挖个窖存起来,一年四季,人畜共用。腼腆、勤快、善良,是兰兰给大家的印象,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卫生习惯了。老张的妻子总是开导兰兰“用不着你给我节水,一个月总共用几块钱?关键是要洗干净。看你洗的菜,能吃吗?这盘子,碟子要多冲一会儿。”兰兰站一边红着脸,光笑不说话。                
来老张家的亲友们把兰兰的惜水癖当成笑话讲。哗哗放水洗手的时候,不免说:“兰兰看见该心疼了”或者“兰兰该生气了”,兰兰像是省水利厅长、国家水利部长、即便厅长部长也不见得对水这水这么情有独钟。                
要是老张冲澡时间太长,儿子也会讽刺说:“你洗一次澡,人家兰兰一年喝不上水!”不知怎的,这些天来,老张看着阳台上的花儿,总感觉到这些花花草草,每天张着小嘴,要喝好多水哩。
兰兰唤起了老张对水缺乏的恐惧,成全了老张一家人对水的爱,让他们对水有了新的认识。                
最近因为公司的事,老张在琛圳呆了三个月。回来那天,兰兰正在厨房里洗一串葡萄。她把水管开得最大,把葡萄一粒粒揪下,放在水管下左冲右冲。老张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么爱惜水的兰兰,现在对水的流失无动于衷,三个多月,她染上了城里人最常见的文明习惯:洁癖。
“阿姨说现在水果有毒,要好好洗,多冲一会儿,蔬菜也有毒、农药……兰兰的小尖脸变成了圆脸,脸上流露出知足的笑容。”                
当城里人因为缺水地区来的兰兰而开始注意到水是生命之源的进时候,兰兰却因为城里人的洁癖,一天洗无数次手,环境变了,兰兰对水的认识也变了。
[点评]“心态与环境”是一个抽象的话题,作者却能用形象化的故事来化解,表现较高的写作素养。全文采用对比之法,以缺水地区来的兰兰为中心人物,写她由“节水”成性,到向有“洁癖”的城里人看齐,“一天洗数次手”的变化,昭示她对水的态度的变化。文章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向人们提示了培养节水意识的问题,还启示人们思考“环境”变化对“心态”的影响,提醒人们警惕不良“环境”对良好“心态”的负面影响,富有哲理色彩和启发作用。
解析

“心态”指心理状态,也包括认识主体的思维个性、性格等方面;“环境”在话题材料中侧重于自然环境,作文过程中也可以写社会环境。“心态与环境”是个充满辩证思维的关系型话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话题涉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比较准确的把握:①“心态”创造“环境”。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往往有迥异的差别,主要是由不同的心态造成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心态创造环境。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优化人文环境。②“心态”左右“环境”。环境改变,往往能改变人的心态。如果心态向好的方面转化,我们应该积极的促成;如果心态向不好的方面转化,则应该拿出点“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用心态左右环境。③“心态”适应“环境”。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心态”适应“环境”,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发展而不断的进步,才能创造和谐社会。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谭盾是一个喜欢拉琴的年轻人,可是他刚到美国时,却必须到街头拉小提琴卖艺来赚钱。很幸运地,谭盾和一位认识的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商业银行的门口。过了一段时日,谭盾赚了不少卖艺钱之后,就和黑人琴手道别。
十年后,谭盾有一次路过那家商业银行,发现昔日老友——黑入琴手,仍在那最赚钱的地盘拉琴。当黑人琴手看见谭盾突然出现时,很高兴地说:“兄弟啊,你现在在哪里拉琴啊?”谭盾回答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的名宇,但黑人琴手反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前是个好地盘,也很好赚钱吗?”他哪里知道,十年后的谭盾,已经是一位国际著名的音乐家。
我们会不会也像黑人琴手一样,一直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而不放,甚至还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我们的才华、我们的潜力、我们的前程,会不会因死守着“最赚钱的地盘"而白白地断送掉?结合你自身的经历,写一篇800宇以上的文章,谈谈你对“死守不放”这一话题的看法或由此引出的感触,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1)一个数据:国际评估组织曾对世界21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进行调查,其结果是,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是,中国孩子的创造能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却排名倒数第五。数学能力的过度发展,实际上是以透支其他方面的发展潜能为代价的。
(2)一种观点: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广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根据上面资料,以“人文素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快乐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我快乐”;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我快乐”;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我快乐”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我快乐”;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我快乐”……“快乐”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快乐”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以“鼓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的,另加1-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60分)
话题作文:
信念
要求:
1、题目自拟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不低于800字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