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面是不同时期较为流行的寒暄语,请探究这一语言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和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并将探究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1)上世纪70年

【题文】下面是不同时期较为流行的寒暄语,请探究这一语言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和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并将探究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1)上世纪70年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面是不同时期较为流行的寒暄语,请探究这一语言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和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并将探究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上世纪70年代:“你吃饭了吗?”    (2)上世纪80年代:“你下海了没?”
(3)上世纪90年代:“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你买房了吗?”
内容变化的特点: __                   折射出的心理:                       
答案
【答案】
示例:
内容变化的特点:内容变化具有时代性。(或“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社会热点问题)
折射出的心理:生存问题是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的话题。(或民生问题是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的话题或“对民生问题忧虑的心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内容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其共同之处都在于围绕物质文明来设问。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举一反三
【题文】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1)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2)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
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1)a (2)a    B.(1)b (2)b     C.(1)b (2)a     D.(1)a (2)b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按要求答题。(共6分)
(1)拟写春联,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3分)
上联:马驮硕果归山去(提示:今年是农历马年,明年是农历羊年。)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3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 树边 小苑 西回  看 池边 绿树 一庭佳丽 莺唤起  此间有 尧天舜日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给“心平浪静,秋月芙蕖香水碧”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一项是(   )(4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C.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4分)
俗话说:“ 甲 。”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粉墨登场踱到前台,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      ;该说的,      ;该演的,      。不知过了多久,满心疲惫回到后台,有知饥知渴的朋友在:                  ,这比前台什么样的满堂彩都要受用!
①淋漓精致   ②五音不乱   ③字正腔圆  ④等一个时辰   ⑤接一声辛苦   ⑥递一杯温茶
【小题1】依次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只写序号)(3分)
【小题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空恪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不超过10个字。(1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仿照示例,为学校文学期刊拟一个刊物名并说明理由。(5分)
刊物名:《水滴》
理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滴有坚韧执著的力量,水滴有不畏艰辛的精神,水滴以柔克刚,彰显文学感染人心的力量。
刊物名:      。(1分)
理由:                        。(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