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题文】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③②⑤④①⑥B.③⑥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③⑥②D.⑤④③②①⑥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⑤①集中叙述网络阅读的特点,不能拆分,且因紧接上文,②为总结句,置于最后,④③⑥的顺序与后面“趣味性、吸引力、影响力”呼应。故选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举一反三
【题文】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6分)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
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A.非常希望    B.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项目
学生
市民
A
19.08%
11.90%
B
68.78%
59.52%
C
5.20%
5.95%
D
6.94%
22.62%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D.以上都是
项目
学生
市民
A
20.23%
22.62%
B
9.83%
15.48%
C
3.67%
13.10%
D
65.32%
58.33%
 
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
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①  
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   ②  ;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
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   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陈华今年上高三了,但语文成绩不太理想。为了提高语文成绩,以迎接高考,他决定向老师、同学请求帮助。请在老师、同学中任选一个对象,以陈华的身份说一段话,以期获得帮助。不超过60字。(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说理”就是用合适的、经得住理性检验的论证支持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并且有教养地、公开地说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把理说好。       ,彼此自由、理性、平和地交换意见。       ,这就是说理的收获。       ,就是以为说理是对立、对抗,是“占领阵地”,是克敌制胜的“软实力”。              ,用压制言论的手段取得所谓的胜利。
①所以会不择手段,甚至恃强凌弱
②辨别和明述道理是特别的能力,是需要学习、运用才能掌握的
③对于说理最常见的误解
④说理既包括自己说,也需要让别人说和听别人说
⑤说理使得双方相互有所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共识或妥协
⑥由于误以为只能由一方取得胜利
A.①③④⑥②⑤B.②④⑤③⑥①C.④⑤②⑥③①D.⑤④①③⑥②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③②①D.③⑤①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