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2012年1个单位的A国货币等于7个单位的C国货币,A国实际需要货币量为100万亿。2013年A国推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多发行货币10万亿,且A国货币相对C国

假设2012年1个单位的A国货币等于7个单位的C国货币,A国实际需要货币量为100万亿。2013年A国推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多发行货币10万亿,且A国货币相对C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假设2012年1个单位的A国货币等于7个单位的C国货币,A国实际需要货币量为100万亿。2013年A国推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多发行货币10万亿,且A国货币相对C国货币升值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件2012年100单位A国货币的商品到2013年用C国货币表示为
A.847B.1210/7C.7000/11D.700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时,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2013年A国货币多发行了10万亿,相对于A国货币贬值10%,此时2012的 一单位A国货币相当于2013年的1.1A;到了2013年 A国货币相对于C国货币升值10%,此时,2012年的1单位A相对于2013年的7.7C。所以1.1A=7.7C, 所以100单位A等于700单位C。该题选D。
举一反三
甲、乙、丙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布料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乙国布料行业通过技术革命劳动生产率提高3%,而丙国宣布对甲国货币贬值5%,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
②影响该区域正常贸易秩序
③甲国增加进口乙国服装,减少进口丙国服装
④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国2013年第一季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第二季度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要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万亿元,此时货币贬值了
A.20%B.60%C.72%D.28%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稳定中略有上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以下关于人民币汇率上升对我国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①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对象的服装业将会推动工艺革新
②提供高档商品房的房地产业将吸引更多的美国投资
③进口美国高级造纸原料的造纸业将缩小生产规模 
④以美元为负债对象的航空业将因此直接获益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菲利普斯曲线(见图)反映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图中,横轴U值代表失业率,纵轴G值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对此曲线解读正确的是

①国家可以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②国家可以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③国家可以运用紧缩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④国家可以运用紧缩性的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5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核算: 
①将扩大人民币的职能从而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②使人民币在一些国际贸易中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有利于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             
④有利于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汇率风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