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2012年货币流通次数为5,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降4%,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3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该国要保持物价稳定,

甲国2012年货币流通次数为5,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降4%,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3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该国要保持物价稳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国2012年货币流通次数为5,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降4%,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3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该国要保持物价稳定,则2013年该国货币流通次数应为( )
A.6B.5C.4D.3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次数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2013年的货币流通次数=(1.1×2012年待售商品总量×2012年待售商品价格×0.96)/ 1.32×2012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0.8×2012年货币流通次数=0.8×5=4(次)。
举一反三
近年来,新型“客”族成为时尚用语,换客一族主要是指把自己不用的闲置品,拿出来跟别人交换还有用处的东西,即以物易物。用闲置多时的碟片换来了一盆漂亮的君子兰;一个喜欢工艺品的收藏爱好者,用瑞士军刀换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筷盒漆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易物网上发生。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设2011年甲国W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240元,出口到乙国,用乙国货币表示为 600元。2012年甲国生产W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甲国通货膨胀率为25%。 若2012年甲乙两国汇率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W商品用乙国货币表示为(  )
A.615 元B.625元C.635 元D.645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设2012年1个单位的A国货币等于7个单位的C国货币,A国实际需要货币量为100万亿。2013年A国推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多发行货币10万亿,且A国货币相对C国货币升值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件2012年100单位A国货币的商品到2013年用C国货币表示为
A.847B.1210/7C.7000/11D.70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丙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布料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乙国布料行业通过技术革命劳动生产率提高3%,而丙国宣布对甲国货币贬值5%,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
②影响该区域正常贸易秩序
③甲国增加进口乙国服装,减少进口丙国服装
④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国2013年第一季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第二季度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要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万亿元,此时货币贬值了
A.20%B.60%C.72%D.28%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