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13年,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B.0.80元C.0

2012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13年,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B.0.80元C.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2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13年,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3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后,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1+25%)即0.8元。因此,答案是B项。
举一反三
CPI衡量的是一篮子商品价格的变化,旨在准确反映家庭支出的情况。有学者研究发现猪肉在中国CPI一篮子商品的食品部分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占整个一篮子商品的比重为10%。食品价格上涨主导CPI的上涨,而猪肉价格正是食品价格中的“带头大哥”,使得猪肉成为所占权重最大的单一组成商品.近十年来的物价走势,也反映出猪肉价格和物价如影随行。因此,CPI被戏称为“中国猪肉指数”(China. Pig Index)。2013年猪肉价格呈不断上涨趋势。人们对此有很多感慨,以下是部分网友针对猪肉价格上涨发表的言论:
网友一:养猪户积极性不高,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扬。
网友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网友三:此肉吃不起,另寻它肉去。
网友四:猪肉一劲涨,猪倌扩栏忙.
运用所学有关价格的理论知识,分别说明上述网友言论的合理性。(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我国某企业生产的某种商品价值量用人民币表示为64元,产量24万件。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6.4元人民币。如果2012年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1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若该商品用美元标价,则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
A.202万美元B.168万美元C.231万美元D.212万美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济活动应该自觉地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根据下图,下列属于生产者自觉遵循和用价值规律的是

①跟着价格走,在A处扩大生产规模,在B处缩小生产规模  
②无论是在A处还是在B处,均需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③在B处停止该商品的生产,转产其他产品  
④在B处更要降低成本,维持生存,以便在价格上升时占据主动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定2010年A国某商品的价值用本国货币表示为120元,出口到B国,用B国货币表示为600元。如果2011年A国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B国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该商品出口到B国的价格是
A.750元B.625元C.600元D.400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商品,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变化会导致甲商品价格降低的是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