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生产一台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甲生产一台手机的个别劳动时间是12小时,乙是8小时,那么A.乙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B.甲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C.

假设生产一台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甲生产一台手机的个别劳动时间是12小时,乙是8小时,那么A.乙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B.甲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假设生产一台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甲生产一台手机的个别劳动时间是12小时,乙是8小时,那么
A.乙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B.甲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C.甲和乙在市场交换中获得相同的利益D.甲生产的钢笔的价值量大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一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和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但如果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价值总量增加,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C错误;乙的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有利,A正确;B错误;D与题意无关。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的识记和理解,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课本内容,并根据题意灵活作答,难度适中。
举一反三
某居民家庭2012年总支出情况如下:食品30 000元,衣服等家庭日用品20 000元,教育、医疗25 000元,水、电、煤5 000元,通讯、交通、娱乐等10 000元,购买股票、债券等30 000元。该居民家庭2012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
A.25%   B.37.5% C.33.3%D.5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可以换两件K商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K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应该是
A.1:1B.1:2C.1:4D.1:8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卖炭翁》是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心忧炭贱愿天寒”表明了炭的贵贱是
A.由天气决定B.由需求决定
C.由卖炭翁的伐薪烧炭的劳动决定D.受市场上炭的供求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人民收入水平提高D.昂贵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强身健体,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能够(  )
A.增加商品的价值量B.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D.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