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一(3)班以“美丽中国·幸福中国”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回顾】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

某校高一(3)班以“美丽中国·幸福中国”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回顾】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校高一(3)班以“美丽中国·幸福中国”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回顾】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见下图)。

(1)请说明A与B有何不同。 (2分)
【发展现状】
乙组同学在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时认为: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面临资源、环境问题的制约,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正确的消费观有哪些。  (4分)
【展望未来】
丙组同学指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同学们认为保持社会的稳定,要让百姓更加感受到幸福,党和政府要努力解决好中国的就业问题。
(3)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4分)
答案

(1)A贫穷和清洁并存,B富裕和清洁并存。
(2)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①从根本上说,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
②党和政府应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③大学生要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需要学生准确解读图画含义,从清洁、贫穷、富裕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概括AB两点的不同。
(2)该题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考核,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需要践行哪些原则,从四个方面具体回答,需要学生对课本重点知识加强记忆。
(3)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从不同的主体需要怎么做上具体回答。其中解决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讲,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要点不能忽略。劳动者的角度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回答。
举一反三
小王一月收入5000多元,近日贷款买了辆轿车,月供2400元。小赵和小王是同学,无业在家,见小王买了新车,自己觉得很没面子,便也贷款买了辆更好的车。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你认为
①小王买车是适度消费,小赵买车是过度超前消费
②二者都属于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
③小赵买车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④在当前提倡扩大内需的情况下,二者的行为均应受到鼓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备受关注。由图1和图2可知  
A.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电影票价偏低
B.人均电影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
C.相对票价越低,人均电影消费水平越高
D.人口数量越多,人均电影消费水平越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烟台大学餐厅吴明华等7名保洁员,坚持5个月吃学生剩饭,提醒学生节约粮食。它启示我们
①节约资源,绿色消费     ②量入为出,减少消费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④避免盲从,注重精神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1981年为56.7%,1988年为51.4%,1992年为48%,2006年降低到38. 2%,2012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6.7%。这种变化表明,城镇居民                                                          
A.用在家庭食品消费方面的支出逐步减少
B.必须注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C.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D.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来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负翁”悄然出现。对于“负翁”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不应透支消费
B.只要不超出偿还能力,可以透支消费
C.透支消费有悖勤俭原则,应当减少
D.透支消费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应予以规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