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一(9)班召开了“聚焦中学生消费现象”的主题班会,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

某校高一(9)班召开了“聚焦中学生消费现象”的主题班会,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校高一(9)班召开了“聚焦中学生消费现象”的主题班会,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管它4096色还是6万5千色,它有个性,够反叛,我就要它!”
乙同学:“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小题1:假如你是该班学生,根据班会的讨论,请你归纳,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见解分别受到哪种消费心理的影响?(3分)
小题2:你认为中学生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哪些原则?(4分)
小题3:(3)针对班级的日常消费状况,拟定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6分)
答案

小题1:甲同学: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乙同学: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丁同学: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小题2: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以下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小题3:课题:中学生消费面面观或中学生消费现象透视。研究目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消费行为。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甲同学的见解是“它有个性,够反叛,我就要它”, 从中可以看出甲的心理是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这是求异心理;对书本比较熟悉的同学可以看出材料中乙同学的观点是书本的原文,乙同学的消费心理是攀比心理;丙同学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是求实心理。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只要考生对于消费心理这个知识点扎实掌握,就能根据材料判断出三个同学的见解所体现的消费心理。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就是考查正确消费观的内容,考生只要会背即可。
点评:本题是基础知识记忆的考查题,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看考生是否准确记住了正确的消费观这个考点。
小题3:考试题分析:研究性课题是针对班级的日常消费状况,所以课题一定要和中学生的消费相关;研究目的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研究方法,通常使用的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
点评:本题是一道探究性、参与性、理论与实际、知识与热点结合很强的题目。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研究性课题的题目只要围绕中学生消费都是可以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是根据课题以及内容来进行选择。
举一反三
在当了“房奴”、“卡奴”后,2011年的蔬菜涨价又让一部分家庭主妇无奈地多了一个称号“菜奴”。“菜奴”主要反映了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物价水平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D.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直播“神舟”七号升空的场景,广告效应惊人。能入选航空航天产品,在国内业界就代表最高品质,与航天结缘,对于企业品牌及形象提升都将事半功倍。新老品牌之所以抢搭“航天车”,是因为在市场交易中  
A.广告宣传能够提高促销商品的价值量  
B.广告宣传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知识,促进科学消费  
C.消费者能通过广告宣传获取对产品和服务的知情权  
D.购买者容易受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 学生生日宴请: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 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100%,手机、MP3达30%以上,电脑达35%,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获取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小王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生的上述消费行为受到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3分)
(2)作为中学生,小王决定写一封倡议书,倡议新时期的中学生应该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请你帮助他列出倡议的要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经济日报》报道,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般偏低10至20个百分点,属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平均消费率多年在低位徘徊,大体在60%左右,消费率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从目前的经济周期阶段性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来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说明消费率偏低的不良影响。(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会逐渐增加,尤其旅游休闲消费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这里的旅游属于
①劳务资料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享受资料消费  ④发展资料消费消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