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 12亿元,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 12亿元,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 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 100. 02亿元)

材料三: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积极扩大内需,扎扎实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G省2004- 2007年投资率逐年提高,消费率逐年下降,说明了G省消费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材料二反映了G省2004--2007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小于生产总值的增幅,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下降。  
(2)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赶不上经济增长率,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不断萎缩,是导致G省消费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   
(3)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②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合理扩大信贷规模。③稳定物价水平,挖掘消费潜力。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④加强社会保障,激发预期消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⑤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⑥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生产性消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大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等的投入。

举一反三
重庆市决定,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①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②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③要以不断增加货币发行量为基础
④根本上要依靠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针对日渐扩大的收入差距,我国有关部门正在试点建立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与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③收入分配的平均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较大,影响到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x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y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上涨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上涨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A.
B.C.D.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新泻县产的“越光”和宫城县产的“一见钟情”大米登陆中国后,每袋2公斤售价分别为198元和188元,其价格是中国大米价格的25倍之多,媒体称之为“天价”大米。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很快就脱销了。这体现了[     ]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C.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0月1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两周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这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将改变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状况,使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变成消费能力。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直接原因是[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C.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D.消费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