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实现梦想”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参

(26分)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实现梦想”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实现梦想”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幸福生活之梦】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幸福之梦。甲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乙说:“拥有称心的工作就是幸福。”丙说:“物价适宜加放心餐桌就是幸福。”丁说:“优美的环境加医疗保障就是幸福。”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政府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以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之梦。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创造条件以实现中国人期盼的“幸福生活之梦”。(14分)
材料二 【文化强国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此,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高三(3)班学生在关于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弘扬“仁”、“义”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第三.使世界各个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第四.作为个人,3班学生认为应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做法的重要性。(12分)
答案

(1)①发展经济,(2分)增加居民收入(2分);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分),扩大就业;③加强宏观调控(1分),稳定物价(1分),规范市场秩序(2分);④落实科学发展观(1分),保护生态环境(1分);⑤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1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分)。
(2)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分),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2分);②弘扬“仁”、“义”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1分),实现文化创新(1分);③使其他国家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提高综合国力(1分);④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2分),培育“四有”公民(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生回答本题时,要注意的是要认真分析材料中的甲乙丙丁四人的幸福生活所涉及的问题。甲的问题是收入问题;乙的问题是就业问题;丙的问题是物价与消费、食品安全的问题;丁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因此政府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其次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再次是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规范市场秩序;第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可以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公平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2)回答本题时,考生要注意的是不是分析强国之梦的重要性,而是实现强国之梦措施的重要性,也就是材料中的四个措施的重要性;根据材料,考生可以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角度分析第一个措施;可以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明第二个措施;可以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的角度分析说明第三个措施;可以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角度说明第四个措施的重要性。
举一反三
自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方案出台后,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驾游”。于是,许多经营客运的汽车运输公司纷纷减少发往旅游景点的班次。这表明           (   )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市场对经济活动起调节作用
③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5919元,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达到3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应达到12000元。
(1)为实现人均收入倍增目标,你认为在经济上应采取哪些重要措施?(至少写出五条)(14分)
(2)党在十八大上提出人均收入倍增目标,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方面的道理?(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促使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②形成城乡一体化,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③变革农村机制体制,激发生产要素活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变革生产力,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以超凡的想象力,刻绘着中华民族瑰丽绚烂的飞天梦:“嫦娥奔月”;“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明朝人万户试用火药推力上天,虽死而名垂青史……如今,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长征火箭将“嫦娥三号”顺利送上太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谱写着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崭新篇章。
(1)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要说出探索太空的历程对你学习生活的两点启示。(8分)
(2)结合材料,分析实践所具有的特点。(12分)
(3)有人认为:在我国,航天产业是国家的关键领域,只能由国有经济运营。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12分).
(4)当前,太空己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你认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目标能实现?请作出你的判断并从“当代国际社会”的角度加以论证。(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为了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2013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扩大内需、保增长;二是调结构、上水平;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四是重民生、保和谐。
材料二  为了扩内需、保增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中央银行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盘活资金,刺激消费。政府加强食品医药安全检查,让老百姓放心消费。政府投资4万亿元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安心消费。政府采取措施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的生活消费,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材料三  政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用于促进就业,把高校毕业生放在突出位置。
(1)试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合理性。(10分)
(2)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促进就业的必要性。(8分)
(3)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在“扩内需、保增长”和促进就业方面是怎样履行国家职能的。(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