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为人们在消费某一物品时,消费数量(OQ)的增加与人们从每一增加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OMU)所呈现的对应关系。对此,企业的正确应对举措是①扩大生产规模,降低

图5为人们在消费某一物品时,消费数量(OQ)的增加与人们从每一增加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OMU)所呈现的对应关系。对此,企业的正确应对举措是①扩大生产规模,降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5为人们在消费某一物品时,消费数量(OQ)的增加与人们从每一增加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OMU)所呈现的对应关系。对此,企业的正确应对举措是

①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②进行产品创新,改进外观增添性能
③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结构丰富品种 
④讲诚信做实事,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图表强调了人们从对某一个商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会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所以对于企业来讲要不断的进行产品创新,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要改进外观增添性能,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结构丰富品种以刺激消费,选B。①④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满足感,不选。
举一反三
(4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的Q市,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开放包容、多元共荣的文化特征,是联合国首批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文化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Q市社会各界的共识。
主体
观点或行动
市委、市人大、
市政府
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以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政协委员、
市民群众
坚持统筹协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彰显特色为基本原则,以文化发展带动经济、民生和城市创新发展。
专家学者、
企业界人士
挖掘文化的经济内涵,变文化优势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促进文化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相结合。
材料二  Q市某校高三(3)班同学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展开讨论,同学们讨论中,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甲观点: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乙观点: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大力发展公益文化,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材料三 中日韩同为东亚重要国家,一衣带水、文缘相通,三国的友好合作关系重要而复杂。5月,三国文化部长共同签署了旨在推动三国文化领域交流合作的行动计划。“三国虽然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相信三国有勇气和魄力,面向未来,寻找共同点,这是最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
(1)分析材料一,论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为Q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9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谈谈你的看法。(12分)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说明推动东亚文化和谐相容、共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9分)
(4)有人认为:“中日韩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的利益纷争,三国在文化上很难实现和谐共生”。请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对此观点作出评析。(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越来越热,甚至某些地方公务员报考出现了“千人竟一岗”的现象。这给政府的启示是
A.转变就业观念,多种方式就业B.提高职业技能,树立竞争意识
C.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职业D.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到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④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将突破700万人,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季”。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截止2013年5月31日,88.2%的企业招收应届生,却有83.2%的应届生未找到工作;中国就业市场的需求量更多在基层职位,而这些职位与很多大学生的期望并不匹配,部分应届生“眼高手低”,加剧就业难的现状;大学生扎堆应聘“编制内”环卫工作,激烈竞争的不是那个工作岗位而是一份稳定的社会保障。
材料二:根据统计,目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已超过1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4000万户,就业贡献率超过80%。
结合材料,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淘宝的“余额宝”到苏宁的“零钱包”,从春节的微信红包到打车软件的亲密合作,再到各种各样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互联网正渗入人民群众金融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也给传统金融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这表明 
①金融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②互联网企业改革创新会推动金融企业优化升级
③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居民投资理财的品种和渠道更加丰富多样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