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话题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中国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所带动的投资、消费需求,至少可维持4%~5%的经济增速。
(1)阐述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话题二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也会随之消亡。对此,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应该全面传承下去。”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同学的看法。
话题三 城镇化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也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决策。
(3)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进行正确决策。
话题四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进城农民“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
(4)运用矛盾分析法,就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市民化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答案
(1)积极影响:①促进农村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向城镇聚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发展;③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④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⑤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消极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向城镇聚集,可能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城市的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带来巨大压力。
(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乡村文化,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和进步。②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要辩证分析乡村文化,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加以保护,而不能任其消亡;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内容,要加以改造或剔除,而不应该不加分析地全部传承。故该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
(3)①政府决策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履行职能,加强服务和管理。③严格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④提高决策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
(4)①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角色,主动融入到城市中;政府和社会各界要为他们提供平等地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保障和服务。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府要为进城农民制定专项的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等优惠政策。③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善于抓住重点、统筹兼顾。要重点解决进城农民所关注的就业、收入等重难点问题,同时解决好他们所关注的其他问题。④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要抓住主流,区分支流。进城农民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良品质,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⑤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进城农民既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根据自身实际,实现向市民转化。
解析
第(1)问,要把握材料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等信息,调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知识,说明城镇化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说明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可能给城镇的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第(2)问,要结合材料,调动文化多样性及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的知识,说明对于优秀乡村文化要加以保护和传承;调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的知识,说明乡村文化中哪些内容要继承和发展,哪些内容要加以改造或剔除。第(3)问,要紧扣政府如何进行正确决策这一指向,调动政府工作的原则、职能,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与权力监督等知识进行说明。第(4)问,要把握和解读材料中农民市民化的要求的信息,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主次方面等知识进行回答。
举一反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话题引起某中学高三(3)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浓厚兴趣,他们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获取了以下数据:
表1 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2000年
12.72
7.75
2010年
13.65
8.52
2020年
14.43(预计)
8.60(预计)
表2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1995年
1999年
2005年
2010年
人数
520
586
681
834
失业率
2.9%
3.1%
3.6%
4.2%
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材料二 同学们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了解到,在该城市中,有的活没人干,有的人没活干。
材料三 同学们通过探究还发现,本市存在着这么一个“失业怪圈”:家庭成员失业,导致家庭生活贫困,以至于家庭教育支出比重减少,形成家庭成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最终又引发贫困家庭新一轮的就业困难。
如果你现在加入该学习小组,请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1)同学们研究性学习所搜集的资料,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
(2)依据材料,请你为本次探究性学习拟定一个课题,并简要说明拟定这一课题的经济学依据。
(3)联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破解贫困家庭“失业怪圈”,政府应该怎么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下图表是我国2001年以来,能源环保产业发展情况和单位GDP能耗情况。

材料二 广东2013年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今年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争取实现万家企业节能300万吨标准煤。今年我省将在2~3个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试点,并将节能监察范围向交通、商贸酒店、公共机构等非工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1)请你指出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要实现材料二中的能耗目标,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为有关企业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3)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广东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如何落实上述能耗目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企业2013年年初自有资本500万元,向银行贷款2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6%,企业的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20%,则2013年该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A.98万元B.140万元C.100万元D.128万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一般经验看,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必然导致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率也将应声下跌。不过,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前三个季度,尽管宏观经济增速路有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总体平稳,出现所谓“不对称现象”。体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我国尊重和保护一切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供过于求,利于就业
③个人的就业观念转变,比较适应当前经济形势
④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策支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我国传媒业与国际传媒业相比规模小,传媒信息化水平低,经营管理和创意人才缺乏,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依然存在。
材料二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近年来,浙江省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创业板“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网吧软件第一股”顺网科技、“演艺第一股”宋城集团、“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等一批明星民营企业。在资本的拉动下,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2013年,宋城集团以“千古情系列演出”为依托,斥资数十亿元打造“中国演艺谷”项目;12月初,华策影视宣布收购青年作家郭敬明旗下最世文化26%的股权……这不仅是一串光彩耀眼的数字,其中更包含了文化理念的更新、文化自觉的提升、文化自信的增强。
材料三 我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人文底蕴、敢于创新的人文精神,为激发文化创意、发展创意产业奠定了基础,使浙江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鲜明的浙派特点,散发着传承于越剧、诗词、儒商传统等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基因和浙江味道。创意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和灵魂,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影视传媒、网络动漫等文化产业,并把产业链延伸至各种后文化产品中,充分展示了文化创意的市场魅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6分)
(2)有人认为:“只要引入民营企业的强大资本,浙***能提高传媒产业的竞争力”。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经营、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2分)
(3)结合材料,请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处理好“文化资源、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