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  皖江城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  皖江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一是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二是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三是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四是着力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五是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的意义。(10分)
答案
①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分)
②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加快自主创新,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使资源优化配置。(2分)
③打造产业承接平台,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
④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2分)
⑤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可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有五个,一一分析每个要求的意义是什么。一是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意义是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四是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意义是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打造产业承接平台,意义是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五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义是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意义是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最后组织答案时,运用材料+理论知识的模式,不可知识和材料脱离。
点评:本题分析材料前先看设问,看设问的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第二带着设问读材料,分析材料有几层意思及层间联系。抓住材料中心。第三回忆教材列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完成对材料的语言转化。第四组织答案,第五完善答案回头看,一看答案是否围绕设问,二看是否漏要点三看是否做到了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举一反三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日前接受中工网采访时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5月12日《新京报》)
材料二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年下降,并非新闻,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就曾显示,我国劳动力报酬占GDP的比例处于低位,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尽管这组数据与全总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提供的数据稍有出入,但剑之所指有共同之处,即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处于低位。进一步而言,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是以“劳动力报酬被低估,工资被利润侵蚀”为代价的。
材料三 我国出现了一些由劳动关系矛盾引发的群体性极端事件,如“通钢事件”以及部分地区“出租车停运事件”,其重要原因是普通职工的收入水平低、福利待遇差,“据前两年的不完全统计,因收入分配、拖欠工资和保险福利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占劳动纠纷的65%以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材料四 2010年5月1日召开的全国劳动关系座谈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进“体面劳动”。
(1)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企业应如何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10分)
(2)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保证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漫画《应聘》启示我们(     )

应聘
A.企业应不断创造就业岗位B.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
C.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D.劳动者要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实施6年来,政府持续增加财政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全面启动实施16个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教育事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科技创新和教育投资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
材料二:近期,“温州之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之痛的真实写照。2011年上半年生产制造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等多重挑战。而温州大多数制造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型的企业,上述因素直接加重企业负担,温州已经有两成左右的企业陷入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为此,不少民营企业家呼吁:希望中央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一定要尽快出台,现在中小企业的处境是急需输血,如果输血晚了,救也救不回来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营”的相关知识评析民营企业家的这一呼吁。
材料三 央视春晚这道中国人的年夜大餐到2012年已是第29届了。如今的春晚钱越花越多,事也没少干,但是观众却不喜欢。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春晚,观众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下降。分析原因,有人说是形式问题,提出歌曲联唱、戏曲联唱是不是应该取消?有人说是明星问题,老面孔是不是太多?对此首届春晚导演黄一鹤说:“根本问题不解决,什么节目形式都没用,就是再多的赵本山也救不了春晚。”他说:“做电视文艺跟古代文人一样,就是要心怀百姓,不能从自我好恶出发,真正了解观众喜欢什么,跟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他们才能喜欢,才能办出群众满意的春晚。”
(3)材料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主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小型微型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摆脱目前的困境?(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1年我国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属历年最高。但2012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仅高校毕业生规模就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就业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下面属于就劳动者自身而言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A.提高职业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B.大力发展并提高经济水平
C.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D.要消除用人歧视的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