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

材料一: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5。

材料二: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 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6所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 请利用图5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6分)
(2)根据材料二,从图6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右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 (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6分)

答案
(1)①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②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21倍、33倍。(2分) ③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2008年的5.6倍。(2分)
作图(见右) (2分)

选项:① 理由: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2分)
选项:③ 理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表描述题,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图表描述题需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此图表为“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图”,从最低到最高组,图表列了五项,描述的时候这五项要全部描述到位,从整体上把握。(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其次我们要对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关注数值变化特别的大项,并做详细具体描述。(分析比较得出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21倍、3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最后我们要透过材料中给定的信息指出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
由材料可知,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我们可以把设问转化为,“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课本着重从“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实现社会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为此必须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与“再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措施,政府必须强化税收调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讲了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故选择①③两项,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角度阐述即可。
举一反三
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2020 年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公民公平地享有养老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
①推动了城乡发展一体化               ②完善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日标的要求  ④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侧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AB区间,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必须

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③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财政支出
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约2 500年前,在《嵌礼记·礼运篇》中,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痰者皆有所养。这大概是最早的、以最简单的语辞阐明“社会保障”一词含义的一段陈述了。它涵盖了养老、失业、孤苦无依者救助、医疗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面,并且精确地指出了这一制度的核心精神——“天下为公”。
材料二:中国的社保十年
时间
   目标
   具体措施
 
2002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伤保险条例》颁布;2004年修改的宪法第一次明确将社会保障制度载入条文。同时,中国政府第一次针对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发布了白皮书。
 
2006
 
到2012年前要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20年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并
覆盖全国居民,人人享有生活保障。
2007年开始,新社保体系几大核心申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入建设阶段;200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启动,实现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合龙;2010年《社会保险法》出台;2011年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于7月1日启动,计划到2012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1)阅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1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孔子“社会保障”思想和党与政府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异同。(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为此,需要
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B.充分发挥教育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C.弱化按劳分配,强化按生产要素分配D.强化非公有制经济,消除收入差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24分)
 
2003年农民收入
2012年农民收入
农民总收入
2622元
7917元
经营性收入及比重
1541元    59%
3642元  46%
工资性收入及比重
918元    35%
3404元  43%
财产性收入及比重
66元   2.5%
238元    3%
转移性收入及比重
97元    3.5%
633元    8%
(1)请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结合上表,简述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8分)  
(2)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结合《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主张及其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借鉴之处,完成下表。(10分)
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主张
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借鉴之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