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表一: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材料二:表二: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

材料一:表一: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材料二:表二: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
表一: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材料二:
表二: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三:现在,大家对收入分配问题都比较关注。从人们所熟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六大报告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再到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深入,收入分配模式日趋成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表1和表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1.表2和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表1反映出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而且东部.中部.西部的总体收入也存在一定差距;表2反映出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逐年增加,说明我国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②表1.表2和材料三是一种因果联系,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影响了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党和政府要运用一定的措施加以调控。
(2)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举一反三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之说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     ]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题型:0114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回答1-2题。
1.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 ④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     ]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题型:0114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强调 [     ]
A.在收入分配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D.收入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题型:0114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社会宣布,从2010年2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一举措说明政府 [     ]
①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我国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的收入比是5.71:1。而中、低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0.89,
0.87,远高于高收入户0.64的消费倾向。回答1~2题。
1.为了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在分配环节中,应该[     ]
①运用税收政策调节过高收入②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④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是[     ]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