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情况表年份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占GDP比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情况表年份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占GDP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情况表
年份
GDP
财政收入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2002
10.2万亿元
2.3万亿元
56%
2007
24.6万亿元
5.1万亿元
50%
2012
51.9万亿元
11.7万亿元
43%
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大约在65%~70%之间。
材料二  2013年广东GDP增长8.5%,成为中国首个超6万亿元的省份,全省各级财政收入16964.4亿元,列全国第一。粤东西北12市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人均GDP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处于粤东西北“贫困圈”包围之中的珠三角是全球制造业重镇,尽管富庶,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后,已面临资源、产业结构等“天花板”问题,发展后继乏力。
材料三 近年来,G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人大工作方面勇于创新,亮点纷呈。如,推行法规草案提请表决前评估制度,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制度,突破了以往由立法机关和政府机关起草法规的既定模式,建立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法规起草工作新机制;提前介入底线民生财政预算编制,在重大民生领域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建立人大代表在线交流平台系统,方便基层省人大代表远程参与人大工作,获取代表履职的有关文字图像信息资源;开展人大代表能力培训等。
(1)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应怎样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谈谈G省人大是如何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12分)
答案

(1)①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2分)
②材料一反映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但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2分)
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要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财政支出要更加侧重民生,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分)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要加大财政对粤东西北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2分)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要加大财政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大财政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促进珠三角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使“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2分)
(3)①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3分)
②省级人大推行法规草案表决前评估制度,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有序参与意识,实现科学、民主立法,是通过行使立法权实现人民主体地位。(3分)
③人大提前介入底线民生财政预算编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是通过行使监督权实现人民主体地位。(3分)
④建立人大代表在线交流平台系统,方便人大代表履行职权;开展人大代表能力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实现人民主体地位。(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题目类型图表题,图表题应该遵循横向看差异,纵向看变化,即材料一反映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但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最后得出结论,即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要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本题设问较为独特,运用知识需要两方面知识综合,即科学发展观和财政的作用,题目类型措施类。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政的作用包括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但还需要针对材料进行有所筛选对应,即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加大财政在建设投入,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加大财政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发挥财政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本题知识限定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识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知识点,需要对教材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题目类型是措施类,问题指向是实现人民主体地位。本题要结合在人大工作方面的创新,进行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意义,以及人大权力和人大代表权利的行使,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举一反三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央财政下达2013年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60.3亿元,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省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及孤残幼儿接受学前教育。这主要体现了财政促进
A.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B.资源合理配置
C.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国家长治久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1日,财政部下达2013年中央基建投资预算100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凸显中央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调控用意。“中央投资100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
A.科学、文化事业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行政支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农业补贴力度,支持农民增收。预计中央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金额有望超过2 000亿元,财政支出的重点要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这主要体现了国家财政(  )
A.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农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完成了向农村“取”到向农村“予”的历史性转变。如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农民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对“三农”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2011年全年对“三农”的投入首次达到1万亿元左右,主要用于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中央财政还新增129亿元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在夏粮生产的关键时刻,国家决定提高补贴规模,同时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连续5年超过5000亿千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没有过成就。
材料二 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三农”问题,重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2004年到2012年,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持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1)运用财政和税收知识对材料一中的强农惠农政策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二,分析党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政治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