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的教育支出逐年增长。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3.41%;2010年国家财政性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的教育支出逐年增长。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3.41%;2010年国家财政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的教育支出逐年增长。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3.41%;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3.66%;2012年达到4%。
材料二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解决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为推进教育公平,国务院要求各省(市)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江苏、黑龙江等省以开放心态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受到社会好评。但也有部分省(市)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源利益难调等理由,让这项关乎众多考生和家庭利益的政策,迟迟难以完全落实到位。
(1)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10分)
(2)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性。(12分)
(3)请运用整体与部分的有关知识,评析各省份的做法。(10分)
答案

解析

(1)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4分)②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为教育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公平。(3分)③财政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上升,有利于资源向教育的流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3分)
(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真实性。(2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2分)②坚持对人民负责、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关活动的基本原则。(2分)各省遵照国务院的要求,出台异地高考政策,推进教育公平,积极履行文化职能,有利于确保公民的受教育权利。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分)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分)
(3)①整体统率部分,要以大局为重。(2分)异地高考改革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江苏、黑龙江等省份政府出台异地高考政策,是以大局为重的表现;而部分省份缺乏全局观念,过于考虑地方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分) ②部分影响整体,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2分)江苏、黑龙江等省政府积极落实异地高考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而部分省以种种理由使异地高考政策难以落实到位,不利于这一政策的全面实施。(3分)
试题分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指向为财政的相关知识。所以考生要调动与财政有关的相关知识点,如财政的含义、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等知识点。通过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考生可以联想到影响财政的因素;“教育经费增长”考生可以用财政的作用加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2)本题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属于原因类主观题。教育公平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从根本上说,实现教育公平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所以考生可以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力、我国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等知识点来分析其必要性。(3)本题知识指向为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各省市出台异地高考政策是出于大局的考虑,是从整体出发,立足全局来考虑问题,体现了整体统率部分;同时各省市积极落实异地高考政策,有利于促进整个国家教育的发展,体现了部分影响整体。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考生识记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举一反三
(26分) 材料一  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GDP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收入分配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社会要求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呼声强烈,收入分配改革势在必行。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将于2013年3月“两会”后公布,目前正处在征求意见和建议阶段。方案列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以及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其中,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是未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有关部门将从2013年开始陆续推出工资支付条例、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国有企业工资总额改革办法等多项条例。
(1)描述和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6分)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经济意义。(8分)
(2)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应如何实现党提出的这一目标?(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长13%以上。我国政府的这一举措(     )
A.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B.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C.是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公平的体现
D.有利于消除社会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均GDP的变化能反映该国(或地区)(     )
A.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B.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C.人们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D.新生产的有形产品的价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现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
运用经济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阐述实现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的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 年 2 月上海正式启动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一个多月后上海就有 12 . 9 万户企业经审核确认后纳入了营改增改革试点范围。其中,一般纳税人为 4 . 1 万户,占 31 . 8 % ;小规模纳税人为 8 . 8 万户,占 68 . 2 %。2013年一季度,上海市试点企业和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整体减轻税收负担超过 20 亿元。其中,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明显下降,降幅为 40 %左右;大部分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略有下降。“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是
①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② 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益经济结枚调整 ④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