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食品、食品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食品、食品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这一规定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

[     ]

A.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B.转变企业经营方式
C.明确企业经营战略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答案
A
举一反三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和信息产业部达成协议,同意电信用户缴费信息接入个人诚信系统,今后不缴电话费将直接影响个人信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
A.是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
B.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C.有利于消除市场固有的弊端
D.有利于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据有关机构的一项调查估算,我国制假经济的规模高达1270多亿元。国家为此年均损失税收250亿元。制假售假,已形成严密的生产、运输、走私、销售网络,严重危害了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信用。打假捉劣,整治经济环境刻不容缓。这是因为[     ]
A.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特点
B.必须用道德和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C.市场经济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
D.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制假售假行为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毒火腿”、“注水肉”、“劣质奶粉”事件等,这些事件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请回答:
(1)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事件可以折射出许多社会的问题。假如你以这些事件为题材,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请完整地写出你的选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针对当前各地“拆迁”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10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就该条例第一次征求民意;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再次将修改后的条例向社会征求意见。
材料二: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新条例凸显以人为本,对于各方关心的拆迁补偿、公共利益的界定、征收程序、强制搬迁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新条例的规定,只有因七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有90%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新条例对房屋征收过程中断水、断电、断气等做法予以了明确禁止。
运用市场秩序的有关知识,说明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非法集资、虚假出资、制假售假、蒙骗欺诈等不讲信用的行为使我国市场经济出现混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遭到干扰和破坏。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材料二: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乏、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每年财政收入的37%,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其最严重的后果是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信用危机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违约毁约、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企业失信行为。
请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