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渐行渐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经济发展、民主扩大、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正在向我们招手。【经济发

全面小康,渐行渐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经济发展、民主扩大、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正在向我们招手。【经济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全面小康,渐行渐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经济发展、民主扩大、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正在向我们招手。
【经济发展新航向】
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44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议案和建议。
发言一:在未来几年间,我们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只要达到7%就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7%虽然没有原来高,但却有更高的含金量,更健康、更绿色。
发言二: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认可。“惠及每一个中国人”——这是全面小康的核心目标。我们应当创造更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共同享有的实惠。
发言三:小康中国必然是美丽中国,应当告别雾霾、沙尘和污染。我们要在人居环境的整治与保护上多做文章,让我们的小康成为绿色的、美丽的小康。
【民主智慧添活力】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目前,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辅相成的民主政治格局日臻完善。2014年的“两会”就是两大民主智慧和魅力的彰显。有媒体指出,两大民主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的最好体现。
(1)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以上发言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启示。(1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两大民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的?(12分)
答案
(1) (14分)①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②要坚持发展的协调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分)③要坚持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4分)④要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分)
(2) (12分)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组织和活动中坚持民主集中制,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创造条件。(4分)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4分)③两项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理解。发言中提到了“GDP的增长、老百姓的认可、美丽小康”等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改善民生,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2)该题涉及到两种民主,分别指代的是选举民主,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等方面具体回答。
举一反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地掀起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材料一、某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步伐,制定实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融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通过国企改制,形成大型国有控股公司。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具体实际,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本地工作。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给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指导意见》的哲学依据。(10分)
(3)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粤港澳经济结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改革开发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材料三: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业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概括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对外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推进粤港澳合作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明治陷阱",是指在成本大幅提高和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实体企业利润(中间层)迅速变薄,为了维系生存和收益,实体企业被迫将大量资本投向房地产和股市,以至整个国家经济迅速泡沫化。要避免陷入“三明治陷阱”,国家应该(  )
①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实体企业的负担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企业  ④加强公共服务,拓宽企业产品销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

备注:1.“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满特定时间(在中国为半年)的人口总数。(含户籍人口和非当地户籍人口)
2.2012年我国城镇化目标为52.6%,而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 
材料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推动1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动居民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推进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推进城镇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跨区域***,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也将为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带来广阔的空间,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基础。
材料三:2013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53.37%。但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1)简要分析材料一中图表所包含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12分)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生态红线”主要分为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造纸厂区、脆弱区三大区域。红线是底线,如果再开发就会危及种群安全,非常紧迫。落实生态红线,要求
①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                       
②企业成为环保的主导力量
③国家将红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          
④消费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消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