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表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 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1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12分)
答案

(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6分)                                  
(2)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12分)     
(3)①科技发展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②科技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听取民意,提高决策水平;③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④科技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若考生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酌请给分)(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以及归纳总结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通过对图表中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并结合注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表及注释反映出的全部信息。解答本题学生既要看到近年来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也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本题要求学生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措施的依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三项具体措施,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题中材料“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涉及的是财政的作用;题中材料“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涉及我国的分配制度;题中材料“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涉及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市场配置资源。
(3)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根据设问可知,本题属于意义类题目,可以采取“有利于”的形式解答。解答本题学生要紧紧抓住材料中“公民的政治生活”、“拉近公民与政府的距离”、“振奋国人精神”、“更加自信”等关键性的语句,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原理回答即可。
举一反三
最近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属于有利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经济措施是:
①降低过剩行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市场需求量  
②强化需求升级导向,促进产能结构优化 
③严格要素供给和投资管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过剩行业劳动生产率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国务院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违法违规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监管不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是国务院:
A.坚持依法行政,履行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B.审慎行使权力,完善决策问责制度体现
C.参与民主监督,减少地方政府工作失误的体现
D.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中央政府威信的体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环境问题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13分)
材料二: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④全民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关键作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某县党委为了贯彻这一精神要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标语,下列标语中与该主题最符合的是
A.新型工业立县 现代农业富民 旅游经济兴贸
B.践行科学发展观 全民动员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C.为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而努力奋斗
D.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以提高速度为目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对比

注: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26.1%的工业化率带动了50.9%的城镇化率。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四化”的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三:为建设“智慧城市”,某市作出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战略部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到2016年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的目标。规划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强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体系,整合各类共享资源,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力。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说明“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相对应的。(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作为市民应如何为建设“智慧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