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一是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二是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三是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四是着力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五是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③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体现r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举一反三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按国际标准计算2007年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部分内容):

材料三:2007年广东GDP超过3万亿元,而单位GDP能耗指标(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4.1%左右,2006-2007年每增亿元GDP所增建设用地逐年下降,CPI(物价上涨指数)低全国1.1个百分点,义务教育经费由政府财政支出,教育经费率先在全国实现占GDP4%的指标,加大技术自主创新的财政拨款,广东在全国科技综合排名第4,2007年广东省28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问题:
(1)材料一、二和材料三各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材料一、二、三对我省今后经济等各项工作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1月以来,我国政府先后批准了《同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11个区域经济规划。这有利于 [     ]
①区域经济合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②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城乡差别
③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实现社会公平
④区域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包括“嫦娥二号”和“嫦娥号”任务的中国探月二期工程,经过各系统的努力,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卫星正在进行总装测试,预计于2010年底发射升空。我国之所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  [     ]
①发展科技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②创新就能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③科技创新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④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D.发展
题型:江苏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青藏铁路的建成,加强了内地与青藏地区的交流,托起了青藏铁路沿线省区经济跃升的希望。这就是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有利于实现[     ]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区域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题型:江苏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