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图表一 2006~2010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值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变化情况图表二 2006~2010年江苏R&D经费及所占GDP的比重注:R

材料一:图表一 2006~2010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值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变化情况图表二 2006~2010年江苏R&D经费及所占GDP的比重注:R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图表一 2006~2010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值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变化情况

图表二 2006~2010年江苏R&D经费及所占GDP的比重

注:R&D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的英文缩写。该指标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强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2010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再次位居全国第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材料二:江苏“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科技创新对推动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图表一反映了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图表二反映了江苏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及所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说明江苏科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带动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2)①创新经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江苏经济整体竞争力。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江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推动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一反三
材料一:
图表1:“十一五”期间江苏省A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民生支出增长情况(%)
图表2:2010年江苏省A市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比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江苏省A市将贯彻落实省政府启动的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以多元富民打造“橄榄型”社会结构,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1)请你提取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济生活角度,阐述江苏省其他地区应该如何借鉴A市的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海洋经济带依托海洋,海陆统筹,促进高端产业集聚,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开发与保护并重,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注: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9.7%。美国80%的GDP受海洋经济、海岸经济驱动,美、日、英三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总值分别是我国的14,13和5倍。
图2:201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值构成图
注:海洋经济中海洋渔业、港口物流、船舶工业是传统产业,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深海资源勘探开发等属新兴海洋产业。
材料二: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2010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7.9%。山东海岸线总长占全国的1/6,拥有的海洋科研教育机构和海 洋科技人员的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1) 结合图1和材料二说明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原因,并根据图2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山东省L市未划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题区,但该市并没有因此感到失落,而是在明确自身优 势的基础上,提出并积极实施“东接南融”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借助于该市东临大海、近海临港的优势,加强与港口的对接,与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海外市场的对接;二是发挥南靠长三角、交通便利的优势,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入江浙沪,对接大上海,实现借势发展。
(2)从哲学上说明该市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广东省分区域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注:2011年广东省加快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战略转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我们既要经济崛起,也要蓝天碧水。
材料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出席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广东在推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中,要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优势,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材料三:当前,广东经济面临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外需不足、国内生产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约束经济增速等新问题,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多。2012年我省将牢牢把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坚持稳中求进,在稳定全省经济发展中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我省“既要经济崛起,也要蓝天碧水”提几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说明各政党应如何“为推动广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知识,分析我省确立“坚持稳中求进,在稳定全省经济发展中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发展战略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9月29日,国家发改委总结称,“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上成绩主要得益于国家 [     ]
①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环保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实行为契机,广东省政府2009年以来相继编制了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整个规划、指导意见体系的推行,体现出广东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注重于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
材料二:下图显示广东省近年区域经济水平的变化状况
材料三:为推动粤东、粤西和粤北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积极实施“双转移”(即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和把山区劳动力转移进产业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发挥财政作用激励珠三角周边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初步形成了“转一个,富一家;转一批,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请你对广东经济的地区差异变化状况作出简略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材料三是如何体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