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2011年底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

(28分)2011年底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2011年底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材料一:人类认真研究PM2.5的历史并不长久,首先是因为这有赖于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空气***手”恰恰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其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受到重视。
(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PM2.5逐渐受到公众重视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历时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PM2.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从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过程中,政府与公众怎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以及这一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10分)
材料三: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北京精神”是北京市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必将有利于把北京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国文化中心和首善之都。
(3)结合“北京精神”的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为什么把培育弘扬“北京精神”作为首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8分)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民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正是因为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借助先进设备,能够更好地监测PM2.5。(3分)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人们对PM2.5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利于人们制定出台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保护环境。(4分)
(2)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依法有序政治参与;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政府决策过程。(3分)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主动征求民意;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3分)
意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4分)
(3)①“爱国”和“创新”作为北京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分)②北京精神中的“包容”有利于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2分)③“厚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致的,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重要作用。(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PM2.5逐渐受到公众重视的原因,可以从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两方面来考虑。实践决定认识包括四方面,结合材料可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三方面来说明随着实践的发展PM2.5逐渐受到公众重视。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来讲,人们对PM2.5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利于人们制定有效措施治理大气污染。(2)此问考查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从公民角度,可考虑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的原则、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以及通过哪些途径参与民主决策。从政府角度实现良性互动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征求民意、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良性互动的政治意义可结合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作答即可。(3)解答此问一定要注意审题,结合“北京精神”的内容,即结合“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来谈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爱国”和“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容”有利于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厚德” 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重要作用。
举一反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圜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的同时,禁止利用互联网、通讯工具、媒体从事违法活动。这主要表明               
A.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政治性权利
C.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D.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政府这样做的理由是(  )
①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 政府要切实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 政府要坚持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  ④ 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日,北京公安机关打掉一个在网上蓄意造谣传谣、扰乱网络秩序、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不乏粉丝和追随者的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刑拘。这一案例再次警示,网络社会不是无法无天之地,任何人在网络上违法犯罪,都将付出法律代价。回答题。
小题1:之所以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A.我国社会文化生活色彩斑斓
B.文化市场出现的负面现象,给人们造成巨大危害
C.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着多种选择
D.人们的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
小题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在尽情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遭遇着越来越多的烦恼:虚假信息泛滥,网络谣言横飞,语言暴力盛行……情绪的宣泄、利益的角逐、别有用心的搅局、无意识的跟风,污染着互联网世界。下列与材料体现哲理相同的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3:广大网民要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线索,使“网络大谣”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网络一个晴朗的天空。网民向公安机关举报线索,这说明公民应
A.有序政治参与,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采取合法方式,敢于勇于行使监督权
C.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D.积极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微博反腐可谓风生水起、格外耀眼。3亿多微博用户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和建议,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成反腐“正能量”的聚集地。这表明微博反腐
①是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平台
②是畅通民意表达、方便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有效渠道
③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加强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
④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基本民主权利的新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随着城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为推进教育公平,国务院要求各省(市)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江苏、黑龙江等省以开放心态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受到社会好评。但也有部分省(市)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源利益难调等理由,让这项关乎众多考生和家庭利益的政策,迟迟难以完全落实到位。对此,有网友认为,“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决定是否实施异地高考。”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性。(6分)
(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结合材料分析网友观点的错误之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